我們與惡的距離-我想談談應思聰這個角色 - 臺劇

By Elvira
at 2019-04-15T23:18
at 2019-04-15T23:18
Table of Contents
我掉淚...
當思聰因為沒吃藥,喝完酒鬧完事,稍微清醒地躺在姐姐思悅的懷裡
那一句:「姊,為什麼是我...?為什麼是我....?」
我大哭......我心中,只有滿滿、滿滿的不捨與心疼,對於思聰這個角色。
今天看了版上相關的討論文章,
有病友質疑應思聰這個角色真的能幫精神病患去除汙名化嗎?
也有人問若思聰犯了無動機隨機殺人事件,該被判死刑嗎?
但在我看來,到目前為止,我所感受到編劇想傳達的,這些都不是重點;
我所思考的是,我們是否真的站在身為一個病友的角度來思考他們的感受?
不管是思覺失調症、憂鬱症、躁鬱症、解離症.....所有精神相關疾病都是,
看劇的當下,我所感受到的是,編劇透過角色的經歷、背景、塑造了很深刻的內心變化。
當然,為了戲劇的張力,
時媛老師給了思聰一個[年輕有為、未來之星]的背景設定;
但事實上,在現實生活中,
的確很多精神病患都曾經是個優秀的學生、職場人物、或社會認定的菁英分子。
先來談談思聰,我覺得他的再次爆走、失控,完全是有理可循的,
而這個關鍵就在於他重新跟大學死黨老謝的碰面,與接受老謝的工作介紹。
在醫院,我們可以感受到思聰很配合地聽醫生的話、做治療、吃藥,
並且當幻覺偶爾產生時,他很努力地去對抗,告訴自己這是假的,他是有病識感的!
他知道自己生病了,不想讓姐姐爸爸擔心,所以努力配合所有療程,
想讓自己趕快好起來~不要變成姐姐的負擔。
這些行為,怎麼會說他沒有病識感呢?
而他的爆走,就是在於[老謝的不了解],老謝不知道他生病了,思聰礙於面子也隱瞞
老謝不斷在思聰面前回顧大學時期思聰有多風光~稱讚思聰!羨慕思聰!
這些言語在正在生病的思聰耳裡聽起來,是會受到刺激的,會覺得:對啊!我明明很棒!
所以他開始抗拒自己吃藥,因為老謝的話,讓他覺得自己不需要靠藥物,
想恢復成那個腦袋靈活、反應快、能力好的自己~
再加上吃藥的副作用,讓片場快節奏的工作速度讓思聰被導演抱怨、糾正、嫌棄,
那時的思聰已經把藥倒掉了,理所當然幻聽也開始出現,
導致後來他跟工作人員的爆走......
如果沒有老謝那些[刺激的話](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是稱讚)
我想思聰不會再次失控,也不會半夜狂看自己以前得獎的影片,這些都是在刺激他自己。
在他住院的期間,他感受到姐姐的關心、爸爸的擔心,
家人們對於思聰的[生病]是全然"接受的",所以思聰不會受到刺激,可以乖乖治療。
所以我想為思聰平反,他的再次失控,並不是因為他的病情,而是周遭朋友、職場的刺激
導致他不甘願現況、進而倒掉藥物、慢慢失控......
而現實生活中呢?
我就舉林奕含的例子來說,台南女中第一志願,功課傑出,但當她罹患憂鬱症時,她在
她的婚宴上,致詞時演講,道出了這一路來她對抗憂鬱症的所有的辛酸、不甘心、苦楚。
她是台南名醫的寶貝千金,有著高學歷、高智商、高顏值,
她有著令人稱羨的一切,但為什麼偏偏憂鬱症找上她?
[為什麼是她?]
我相信她也在心中問過千百遍為什麼是自己?
再來,作家三毛、現代詩人葉青,她們都是極度優秀的文字創作者、作家,
卻也深受憂鬱症所苦,那又是他們願意的嗎?
她們的作品那麼優秀、寫進人內心深處、觸發情感,
但最終,她們還是敵不過疾病,而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令人惋惜萬分。
或許你會說,那都是精神疾病患者啊!一般人不會這樣吧?
我想說的是:那你就錯了!
就算是沒有精神疾病的患者,也同樣會遇到無法接受過去與現在落差的失落感。
我們假設一個工廠大老闆或經理,有著優渥的收入、良好的生活品質,但突然面臨大環境
經濟蕭條的因素,一夕失業,可能欠債、可能只能當兼職、或大樓保全等薪資低的行業~
若他們身邊的人(也許是伴侶、夫妻、老友、新職場同事)
[開玩笑]或[抱怨]他以前有多好!怎麼現在淪落到這種地步?
你想想看,他們能不爆走嗎?
脾氣火爆的就爆走了、脾氣內斂的可能每天喝悶酒,周遭人對於他們的言語,
才是影響他們能不能有穩定情緒的關鍵。
所以,不要再說應思聰沒有病識感了,他如果沒有,就不會待在醫院接受治療。
當我們試著真正站在患者的第一人稱立場去想,也許就不難理解他們的痛苦與無能為力,
那真的真的很令人心疼與不捨。
『為什麼是我?』、『為什麼是我?』
一次一次的哭訴著,那是內心最無助的聲音。
4/16補記:感謝下面鄉民推文補充,凱子的詢問工作與凱子媽的健康檢查要求也是刺激思
聰失控的一個因素。
--
當思聰因為沒吃藥,喝完酒鬧完事,稍微清醒地躺在姐姐思悅的懷裡
那一句:「姊,為什麼是我...?為什麼是我....?」
我大哭......我心中,只有滿滿、滿滿的不捨與心疼,對於思聰這個角色。
今天看了版上相關的討論文章,
有病友質疑應思聰這個角色真的能幫精神病患去除汙名化嗎?
也有人問若思聰犯了無動機隨機殺人事件,該被判死刑嗎?
但在我看來,到目前為止,我所感受到編劇想傳達的,這些都不是重點;
我所思考的是,我們是否真的站在身為一個病友的角度來思考他們的感受?
不管是思覺失調症、憂鬱症、躁鬱症、解離症.....所有精神相關疾病都是,
看劇的當下,我所感受到的是,編劇透過角色的經歷、背景、塑造了很深刻的內心變化。
當然,為了戲劇的張力,
時媛老師給了思聰一個[年輕有為、未來之星]的背景設定;
但事實上,在現實生活中,
的確很多精神病患都曾經是個優秀的學生、職場人物、或社會認定的菁英分子。
先來談談思聰,我覺得他的再次爆走、失控,完全是有理可循的,
而這個關鍵就在於他重新跟大學死黨老謝的碰面,與接受老謝的工作介紹。
在醫院,我們可以感受到思聰很配合地聽醫生的話、做治療、吃藥,
並且當幻覺偶爾產生時,他很努力地去對抗,告訴自己這是假的,他是有病識感的!
他知道自己生病了,不想讓姐姐爸爸擔心,所以努力配合所有療程,
想讓自己趕快好起來~不要變成姐姐的負擔。
這些行為,怎麼會說他沒有病識感呢?
而他的爆走,就是在於[老謝的不了解],老謝不知道他生病了,思聰礙於面子也隱瞞
老謝不斷在思聰面前回顧大學時期思聰有多風光~稱讚思聰!羨慕思聰!
這些言語在正在生病的思聰耳裡聽起來,是會受到刺激的,會覺得:對啊!我明明很棒!
所以他開始抗拒自己吃藥,因為老謝的話,讓他覺得自己不需要靠藥物,
想恢復成那個腦袋靈活、反應快、能力好的自己~
再加上吃藥的副作用,讓片場快節奏的工作速度讓思聰被導演抱怨、糾正、嫌棄,
那時的思聰已經把藥倒掉了,理所當然幻聽也開始出現,
導致後來他跟工作人員的爆走......
如果沒有老謝那些[刺激的話](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是稱讚)
我想思聰不會再次失控,也不會半夜狂看自己以前得獎的影片,這些都是在刺激他自己。
在他住院的期間,他感受到姐姐的關心、爸爸的擔心,
家人們對於思聰的[生病]是全然"接受的",所以思聰不會受到刺激,可以乖乖治療。
所以我想為思聰平反,他的再次失控,並不是因為他的病情,而是周遭朋友、職場的刺激
導致他不甘願現況、進而倒掉藥物、慢慢失控......
而現實生活中呢?
我就舉林奕含的例子來說,台南女中第一志願,功課傑出,但當她罹患憂鬱症時,她在
她的婚宴上,致詞時演講,道出了這一路來她對抗憂鬱症的所有的辛酸、不甘心、苦楚。
她是台南名醫的寶貝千金,有著高學歷、高智商、高顏值,
她有著令人稱羨的一切,但為什麼偏偏憂鬱症找上她?
[為什麼是她?]
我相信她也在心中問過千百遍為什麼是自己?
再來,作家三毛、現代詩人葉青,她們都是極度優秀的文字創作者、作家,
卻也深受憂鬱症所苦,那又是他們願意的嗎?
她們的作品那麼優秀、寫進人內心深處、觸發情感,
但最終,她們還是敵不過疾病,而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令人惋惜萬分。
或許你會說,那都是精神疾病患者啊!一般人不會這樣吧?
我想說的是:那你就錯了!
就算是沒有精神疾病的患者,也同樣會遇到無法接受過去與現在落差的失落感。
我們假設一個工廠大老闆或經理,有著優渥的收入、良好的生活品質,但突然面臨大環境
經濟蕭條的因素,一夕失業,可能欠債、可能只能當兼職、或大樓保全等薪資低的行業~
若他們身邊的人(也許是伴侶、夫妻、老友、新職場同事)
[開玩笑]或[抱怨]他以前有多好!怎麼現在淪落到這種地步?
你想想看,他們能不爆走嗎?
脾氣火爆的就爆走了、脾氣內斂的可能每天喝悶酒,周遭人對於他們的言語,
才是影響他們能不能有穩定情緒的關鍵。
所以,不要再說應思聰沒有病識感了,他如果沒有,就不會待在醫院接受治療。
當我們試著真正站在患者的第一人稱立場去想,也許就不難理解他們的痛苦與無能為力,
那真的真的很令人心疼與不捨。
『為什麼是我?』、『為什麼是我?』
一次一次的哭訴著,那是內心最無助的聲音。
4/16補記:感謝下面鄉民推文補充,凱子的詢問工作與凱子媽的健康檢查要求也是刺激思
聰失控的一個因素。
--
Tags:
臺劇
All Comments

By Delia
at 2019-04-18T03:36
at 2019-04-18T03:36

By Hedy
at 2019-04-20T12:58
at 2019-04-20T12:58

By Hardy
at 2019-04-23T02:55
at 2019-04-23T02:55

By Doris
at 2019-04-24T21:03
at 2019-04-24T21:03

By Candice
at 2019-04-25T19:03
at 2019-04-25T19:03

By Tristan Cohan
at 2019-04-28T00:17
at 2019-04-28T00:17

By Ursula
at 2019-04-28T16:48
at 2019-04-28T16:48

By Queena
at 2019-04-28T22:42
at 2019-04-28T22:42

By Charlotte
at 2019-05-02T17:36
at 2019-05-02T17:36

By Joseph
at 2019-05-05T06:27
at 2019-05-05T06:27

By Vanessa
at 2019-05-09T02:29
at 2019-05-09T02:29

By George
at 2019-05-12T07:27
at 2019-05-12T07:27

By Ingrid
at 2019-05-12T16:08
at 2019-05-12T16:08

By Hardy
at 2019-05-14T02:37
at 2019-05-14T02:37

By Kristin
at 2019-05-15T09:38
at 2019-05-15T09:38

By Steve
at 2019-05-20T04:02
at 2019-05-20T04:02

By Una
at 2019-05-22T05:21
at 2019-05-22T05:21

By Bethany
at 2019-05-24T20:44
at 2019-05-24T20:44

By Isabella
at 2019-05-27T19:40
at 2019-05-27T19:40

By Frederic
at 2019-05-30T20:56
at 2019-05-30T20:56

By Poppy
at 2019-06-03T14:59
at 2019-06-03T14:59

By Edward Lewis
at 2019-06-06T21:18
at 2019-06-06T21:18

By Edith
at 2019-06-07T06:39
at 2019-06-07T06:39

By Anthony
at 2019-06-12T02:00
at 2019-06-12T02:00

By Steve
at 2019-06-14T17:24
at 2019-06-14T17:24

By Daph Bay
at 2019-06-17T04:43
at 2019-06-17T04:43

By Wallis
at 2019-06-19T22:42
at 2019-06-19T22:42

By Oliver
at 2019-06-23T19:07
at 2019-06-23T19:07

By Edith
at 2019-06-26T08:56
at 2019-06-26T08:56

By Franklin
at 2019-06-29T10:30
at 2019-06-29T10:30

By Callum
at 2019-07-02T04:38
at 2019-07-02T04:38

By Thomas
at 2019-07-04T02:20
at 2019-07-04T02:20

By Gary
at 2019-07-08T14:35
at 2019-07-08T14:35

By Aaliyah
at 2019-07-11T14:14
at 2019-07-11T14:14

By Adele
at 2019-07-12T20:34
at 2019-07-12T20:34

By Xanthe
at 2019-07-14T15:52
at 2019-07-14T15:52

By Hazel
at 2019-07-18T17:02
at 2019-07-18T17:02

By Ivy
at 2019-07-20T04:35
at 2019-07-20T04:35

By Rachel
at 2019-07-23T10:02
at 2019-07-23T10:02

By Charlotte
at 2019-07-24T23:34
at 2019-07-24T23:34

By Agatha
at 2019-07-28T04:03
at 2019-07-28T04:03

By Jake
at 2019-07-30T01:03
at 2019-07-30T01:03

By Bennie
at 2019-08-02T22:01
at 2019-08-02T22:01

By Skylar Davis
at 2019-08-07T07:57
at 2019-08-07T07:57

By Linda
at 2019-08-08T19:59
at 2019-08-08T19:59

By Emma
at 2019-08-13T09:07
at 2019-08-13T09:07

By Jack
at 2019-08-16T02:16
at 2019-08-16T02:16
Related Posts
(雷)我們與惡的距離收視破2 百萬觀眾心疼

By Anthony
at 2019-04-15T20:51
at 2019-04-15T20:51
月村歡迎你│預告│台視三立週日偶像劇

By Rosalind
at 2019-04-15T20:47
at 2019-04-15T20:47
鑑識英雄2 正義之戰 第14集 (中視八點)

By Steve
at 2019-04-15T19:44
at 2019-04-15T19:44
應思聰沒殺人吧

By Xanthe
at 2019-04-15T19:37
at 2019-04-15T19:37
女兵日記女力報到EP105

By Mason
at 2019-04-15T19:29
at 2019-04-15T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