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臭又長的羅根心得 - 電影
By Michael
at 2017-07-23T22:07
at 2017-07-23T22:07
Table of Contents
羅根─水墨畫般的狼式情書(上篇-人物篇)
羅根 Logan
導演:James Mangold
演員:Hugh Jackman 、Patrick Stewart、Dafne keen
內無廣告只是看得比較爽的網誌版:http://bit.ly/2eFt4hr
在正式進入影評本文之前,想來先說些題外話。
關於「羅根」正式宣告以「暮狼尋鄉/老狼羅根」(《Old Man Logan》)為藍本翻拍的
時候,作為一個看過原著的粉絲,心中是又喜又驚的。
喜得是這部被高度讚譽的漫畫作品將被搬上大螢幕;驚得是,天啊!「武士之戰」導
演、編劇團強勢合作「綠光戰警」編劇,又面臨上原作多名重要角色因版權問題無法現身
的困境,可不知道會被這群製作團隊玩成什麼樣子……
即使後面一支一支預告片讓人看得是眼熱心癢、爛番茄開出紅盤好評,可已被去年多
支精美預告片(《蝙蝠俠大戰超人》、《自殺突擊隊》)嚇壞了的我,直到正式坐上電影院
座椅之前,雖然心中十拿九穩,但想起了當年《武士之戰》只有最後片尾才是主體的恐懼
,心中還是忐忑不安啊。
電影開始放映、電影放映著、電影放完了。
眼眶裡打轉的眼淚告訴我,先前的擔驚都是多餘的。《羅根》給我的感覺,像是一部
用水墨技法拍成的西部電影。
整個故事留下了許多未解釋的謎團,也一如X戰警系列電影傳統的留下了許多Bug,但
我認為《羅根》電影中表現的寫意遠大於寫實,像是山水畫裏頭的描白,情感上最精華、
最浪漫的驚艷,早已讓人能夠奪過人們的眼球讓人心醉神馳了。它所追求的,不是枝微末
節的完整再現,而是精神、人性、受難在血泊中掙扎前行的表現。
休傑克曼在台北的見面會上(好像吧)就表示,《羅根》是一部寫給金鋼狼、寫給影迷
的情書,我很喜歡這個說法。
雖然片商表示這個故事是X戰警系列電影的最終(編按:應該指X戰警電影宇宙目前時間點的最後面,感謝版友指正),但我仍希望它是一部有著相似事件的獨立宇宙。
題外話說完了,正式進入影評。
(這段前言是在剛看完一、二刷的三月初寫的,現在讀起來難免有點脫節,還請見諒)
「時間」是什麼?從《未來昔日》到《羅根》
「時間」是什麼?
在《未來昔日》裏頭,時間是幻影貓手裡顫抖的希望光芒、是快銀盛裝入瓶,Time
in a Bottle恣意流動、高速奔跑的瀟灑。
但到了《羅根》,時間不再是希望的象徵,近乎靜止的時間變成了一道道生根的桎梏
,銹進了羅根與查爾斯的生命當中,直到終點。
就如《冬日士兵》之於《美國隊長:酷寒戰士》,《羅根》之於《暮狼尋鄉》也做出
了許多與原作不同的改動。《羅根》的世界不再是那個惡棍盤據的分裂帝國,但從未屬於
變種人的時代,在能舉起革命聖火的鬥士們凋零以後,更加蒼涼惡劣了。這是人類最好的
時代,卻是變種人最壞的時代。《羅根》就在這樣壟罩著生無可戀,雖生猶死的垂死氛圍
之中,展開了老變種人的最後一趟旅程。
逃亡直到羅根飛車逃出廢工廠才正式啟動,但早在德州遇上偷車賊時命運的召喚就已
經悄悄找上羅根,甚至更移情的說,羅根的這一生,都是在為了他這趟最後一程的超越與
救贖做準備。
「查爾斯,世界已不復以往。」──詹姆士-羅根-赫威特
已經被許多影評說到爛掉的了,也是電影主打的主題之一,這一次的金鋼狼不再是那
個把耍帥包裝成頹廢的肌肉棒子、靠著超強再生力打天下的神主牌變種人。編劇用了重筆
挖出金鋼狼不生不死不滅的再生能力底下,已經被歲月的摧殘逐步討回的「羅根」心魔─
─所幸不是以武士之戰裏「毒蛇一咬」的粗魯手法。
舉個例子。從《第一戰》「Go Fuck Yourself」客串場景1962年算起,到《羅根》時
間軸的2023年,《X戰警》電影裡的羅根「至少」酗了六十年的酒(如有更長請指證)。
以往羅根的酗酒是為了映襯出他難馴不羈的反英雄性格,但到了《羅根》的時代,「
世界已不復以往」,羅根的生命沒有立即被壓力壓垮,可是這樣壓不垮也擊不倒的困境,
反而更真實的折磨螫人。酗酒也從以往「悲慘過往」,只是要突出魅力風靡影迷的方便背
景,變成「悲慘現在」才是羅根酗酒行為的主體,2023年,已經不是變種人能與人類大張
旗鼓宣戰的年代了。
「羅根,我們的陽光號。」──查爾斯賽維爾
X教授,查爾斯賽維爾的困境,在1973年《未來昔日》昔日線之後,性格基本上就已
經圓滿了,成為了一個扁型人物。從此之後的X教授永遠睿智,做出的每一個抉擇都是最
好的、不會犯錯的,但對於角色魅力來說就沒有太大的發揮空間,《天啟》裡的詹姆斯麥
艾維的青年版本如此,派崔克史都華的老年版本更是如此。
但這次不同。時間給了X教授最嚴酷的考驗,找上了「全世界最聰明的大腦」麻煩。
從房裡就聽得見水塔裡的大聲誦念,觀眾們就能隱約嗅出一個不再睿智的X教授在等待著
羅根。觀眾的眼睛跟著羅根走入水塔,親眼見證了一個曾經權重一時的仁慈領袖,被退化
性腦疾病折磨得失去尊嚴的窘樣。
「你在等我死……」查爾斯的悲傷控訴,水塔裡的洞洞窟窿,與CeroBro腦波探測室
的亮亮光點隱然相應,更顯了查爾斯的晚景淒涼。歲月與變故沒收了西徹斯特的變種人學
校,也沒收了他的優雅智慧,成了一個消極、暴躁的垂死老人。在軀殼中受苦的查爾斯,
陽光號與世隔絕的日子是他唯一能期待的解脫。
現實的殘酷與他的精神狀況,已無法再支撐著他的偉大理想,我想這是讓許多人能夠
更引起共鳴的一環──許多抱有美好理想的時間,我們總是力有未逮的機率高,而能呼風
喚雨的時間少──一如羅根用酗酒逃避對現實愛莫能助的苦痛。
即便條件如此惡劣,查爾斯仍是一個對於未來懷有熱情、希望的教育者。幾乎可說他
放棄了自己,卻對他人永不放棄。他在發現還有一批小變種人所展現的開心,與對蘿拉的
欣賞都是真實的,以觀眾來說,我十分開心,就像是看到一個老朋友在經歷風霜之後,他
最初的美好善良絲毫不變的為他開心。
休傑克曼與達芙妮金恩在MTV頒獎典禮領「最佳雙人拍檔」的時候,休傑克曼提到「
這不是個雙人拍檔的獎項,事實上應該是三人拍檔。」賺我熱淚,也完全同意。
《羅根》是一部在講「人」的電影。不只是讓羅根,也讓X教授重新變回了查爾斯。
「Beware the light.」──卡利班
而在介紹蘿拉之前,我想特別將在分出兩組人討論,一組是少有人提及的卡利班。不
同於《天啟》只負責擦酒杯與被恐嚇的白子酒保,我很喜歡這部電影的卡利班。
不能諱言,「羅根」是一部很陽剛的電影,陽剛到全片中只有兩個讓人有印象的女性
角色,其中一個還是擔任劇情信差,在展開逃亡之前就已魂喪旅社的嘉布拉。唯一的女性
角色只剩下野蠻狠勁,「她很像你,非常像你」如其父羅根翻版的蘿拉。
而《羅根》導演選擇加入了鬼魅一般的白子變種人,「追蹤者」卡利班為電影前半段
加入了陰柔堅韌的勇敢特質。(卡利班後半段近無戲份,陰柔堅韌的特質則是融下心防的
蘿拉擔下了)
卡利班有著能夠追蹤變種人下落的變種能力。但這項追蹤能力在電影裏頭只是工具,
卡利班在片中讓我更印象深刻的是燙衣服、做菜、哀怨抱怨、並照顧了羅根不在時查爾斯
的生活起居,細心觀察出了深埋在羅根身上(並同時暗指心魔)的問題。如果查爾斯與羅根
在戲中情同父子,那卡利班就是在這個小家庭像極了妻子的存在──種種跡象,我不禁懷
疑是編劇導演的刻意安排。
在羅根等人展開逃亡之前,卡利班展現得像個哀怨妻子,但在被掠奪者兵團挾持之後
,卡利班柔軟的勇敢,才被真正描繪出來:暗自拖慢反派速度、到了最後被萊斯博士話術
誘騙之後,白臉上寫著愧疚與絕望,而拿起了手榴彈自我了結。
從這些地方,我就認為卡利班有著幽暗但是高貴的靈魂。
「小心陽光。」整部電影裏頭,他像鬼魅一般地只能躲避陽光,終日在陰影底下,在
他生命的最終卻自我化身為了太陽,焚燒了自己欲以皮爾斯同歸於盡,只可惜功敗垂成,
但也十分足夠了。
不存在的存在──萬磁王、快銀父子
另一個我想特別拿出來提的角色,則是明明在《羅》中絕無出現過的兩位變種人。艾
瑞克藍歇爾與彼得麥西莫夫──「萬磁王」與「快銀」。
在宣布翻拍起初,忘了是從哪裡看到的芭樂消息,指出老年「萬磁王」伊恩麥克連將
取代原版漫畫裡頭的鷹眼角色,這個消息讓我十分期待,期待到當我得知正確情報時,反
而有一點小小的失望,想說難得可以看到狼萬聯手的夢幻場景就此破滅,也不能見到曾經
死敵攜手合作的戲劇張力。
事後諸葛,查爾斯出現在《羅》的正確抉擇就不再多言,但不知道有沒有影迷跟我一
樣,即使萬快兩人從未出現在電影當中,心中卻不斷有著「如果這個時候有他就好了」的
感慨。我自己是有,尤其是在面對同樣渾身亞德曼「金屬」的X-24、或是面對孩子們不斷
被追上的「森林逃亡」時,總會覺得「如果這個時候有他們多好啊!」
可這樣的感慨或許就是整部電影絕望氛圍的一部份,在《羅》的世界觀裡,就是透過
這些角色與他們能力、他們性格的「不在場」,來突顯出他們在這個世界的重要性。
在長長兩段的打岔之後,終於要帶到《羅根》中另一名不能不提,也是全片一大關鍵
角色的她,X-23,蘿拉。
「她很像你,非常像你」──蘿拉
「X-23」蘿拉的故事是由「失卻的童真」所改編,但導演幾乎只取了人名與標題「
Innocent lost」,脫胎原作中的狗血成份,揉合了經典西部片「原野奇俠」,用更溫暖
的方式,說了一個孩子學習面對殘酷世界的成長故事。
她真的像是個年幼的、女孩的羅根翻版。倔強、強悍,過早被命運戲弄的她對不信任
的一切都充滿攻擊性,獨來獨往解決麻煩不眨眼(單挑掠奪者軍團的戲實在太精采了),心
牆後又暗暗期盼著一個信任的所在能寄託心底的平靜。
在阿卡利,蘿拉早已過早體驗到她該承受的殘酷,偏生她的心智又不夠成熟到與這些
殘酷相處。無法解決困境的她,就像嘉布拉影片裡拍攝的一樣,開始自殘、暴戾,期待愛
卻又難以感受愛的孩子們,純真性格在害怕暗暗開始扭曲。
(我還是很想吐槽這段影片的高強剪接功力,大概是導演很想補充嘉布拉小時候一定
有認真上電腦課,雖然電腦課應該沒有教;然後沒電那幕印著大大的Sony Logo,無疑大
大黑了Sony一把,是要證明Sony手機之貧弱到2029年都沒辦法解決嗎……)
很幸運的,在一連串命運(與嘉布拉)的推動下,蘿拉與羅根、查爾斯見面了。這三人
組在這趟逃亡之旅彼此需要,雖然可說是蘿拉擾動了羅查卡三人的苟且偷生,但也是這一
連串的劇情推動,一路上的鬥嘴、爭執與關愛,才讓「老狼」終於得到了救贖。說蘿拉充
滿野性與躁動的能量,是貫穿全片垂死氛圍的希望也不為過。
飾演蘿拉的達芙妮金恩,靈氣可圈可點。我甚至認為這是一部比《神力女超人》更早
的女英雄電影,表現也毫不遜色。永遠無法確知這個角色由其他人來飾演會是怎麼樣的模
樣,但可以確定的是,達芙妮金恩用她骨碌碌的雙眼,為蘿拉從一個對世界充滿不諒解的
孩子,變成了一個能夠扛下悲傷並持續前進的英雄。
達芙妮金恩的演出與詹姆士曼高德的安排,讓《羅根》裡蘿拉的角色,有著她獨有的
色彩,用剽悍來武裝她內心柔軟的部分──過早結束的悲傷童稚。
在《羅根》各主角的大點兵以後,接下來讓我們來到討論劇情,跟著近乎變種人的末
日未來的2029年,來上一場荒蕪的大冒險。
(待續)
--
All Comments
By Daniel
at 2017-07-24T20:27
at 2017-07-24T20:27
By Frederica
at 2017-07-27T14:51
at 2017-07-27T14:51
By Tom
at 2017-07-30T10:26
at 2017-07-30T10:26
By Gilbert
at 2017-08-03T01:26
at 2017-08-03T01:26
By Ethan
at 2017-08-03T15:37
at 2017-08-03T15:37
By Robert
at 2017-08-06T06:08
at 2017-08-06T06:08
By Edith
at 2017-08-10T17:24
at 2017-08-10T17:24
By Steve
at 2017-08-11T02:21
at 2017-08-11T02:21
By Jacky
at 2017-08-14T01:32
at 2017-08-14T01:32
By Sarah
at 2017-08-17T21:56
at 2017-08-17T21:56
By Barb Cronin
at 2017-08-21T12:45
at 2017-08-21T12:45
By Ida
at 2017-08-25T18:43
at 2017-08-25T18:43
By Hardy
at 2017-08-28T02:26
at 2017-08-28T02:26
By Agnes
at 2017-09-01T23:02
at 2017-09-01T23:02
By Lauren
at 2017-09-02T14:05
at 2017-09-02T14:05
By Edward Lewis
at 2017-09-04T11:47
at 2017-09-04T11:47
By Daniel
at 2017-09-06T11:21
at 2017-09-06T11:21
By Rosalind
at 2017-09-10T14:00
at 2017-09-10T14:00
By Iris
at 2017-09-14T20:12
at 2017-09-14T20:12
By Poppy
at 2017-09-19T19:29
at 2017-09-19T19:29
By Damian
at 2017-09-23T12:42
at 2017-09-23T12:42
By Wallis
at 2017-09-25T04:35
at 2017-09-25T04:35
By Poppy
at 2017-09-28T21:53
at 2017-09-28T21:53
By Madame
at 2017-10-01T05:47
at 2017-10-01T05:47
By Edward Lewis
at 2017-10-02T10:58
at 2017-10-02T10:58
By Charlie
at 2017-10-02T23:56
at 2017-10-02T23:56
By Sierra Rose
at 2017-10-04T02:18
at 2017-10-04T02:18
By Callum
at 2017-10-06T07:21
at 2017-10-06T07:21
By Edwina
at 2017-10-10T08:39
at 2017-10-10T08:39
By Sandy
at 2017-10-13T15:40
at 2017-10-13T15:40
By James
at 2017-10-14T07:34
at 2017-10-14T07:34
By Isla
at 2017-10-18T02:39
at 2017-10-18T02:39
By Rae
at 2017-10-21T03:45
at 2017-10-21T03:45
By Ursula
at 2017-10-25T06:29
at 2017-10-25T06:29
By Necoo
at 2017-10-27T13:35
at 2017-10-27T13:35
By Ophelia
at 2017-10-29T04:40
at 2017-10-29T04:40
By Ingrid
at 2017-10-31T15:47
at 2017-10-31T15:47
By Linda
at 2017-11-04T15:37
at 2017-11-04T15:37
By Oscar
at 2017-11-06T12:54
at 2017-11-06T12:54
By Mary
at 2017-11-06T20:34
at 2017-11-06T20:34
By Mary
at 2017-11-08T01:16
at 2017-11-08T01:16
By Jacob
at 2017-11-09T02:48
at 2017-11-09T02:48
By Jake
at 2017-11-10T18:25
at 2017-11-10T18:25
By Faithe
at 2017-11-13T04:37
at 2017-11-13T04:37
By William
at 2017-11-16T16:58
at 2017-11-16T16:58
Related Posts
看敦克爾克有需要什麼先備知識嗎
By Frederic
at 2017-07-23T22:05
at 2017-07-23T22:05
敦克爾克的音效
By Una
at 2017-07-23T22:00
at 2017-07-23T22:00
模犯生
By Delia
at 2017-07-23T21:59
at 2017-07-23T21:59
敦克爾克文青藝術在哪?
By Frederica
at 2017-07-23T21:24
at 2017-07-23T21:24
2017 威尼斯影展 完整評審團名單
By Rebecca
at 2017-07-23T21:16
at 2017-07-23T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