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 - 電影

Franklin avatar
By Franklin
at 2017-09-14T00:51

Table of Contents


【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
以一部電影來說,我對這部片的評價是高的,不論是劇情塑造與情緒融入,都恰到好處,讓人完全不會想看手錶。
但以一部寫實電影來說,
電影的情感塑造與動作拍攝太多了,
甚至有點偏離焦點,以為在看動作片,
軍政府真的超壞,快點逃離把壞人打敗這種感覺。
但光州事件與民主呢?

這部電影一開始塑造的不錯,
以一個完全未知者的角色計程車司機去帶入,
一開始計程車司機像極某些人,
覺得民主不能當飯吃,學生抗議做什麼,
乖乖回大學念書比較重要。
但當你身在其中,就不會這麼認為了,
你原本以為的美好政府卻開始打人,
甚至殺人,你還抱有什麼期望?
如果不是利益影響者,我們常會忽略民主對我們的重要性,
但是當我們身在其中,就會極力爭取。

我不太喜歡的是電影沒有把光州事件的來龍去脈講清楚,
然後就把軍政府塑造成完全的壞人形象,好似著好萊塢動作片那種好人壞人二元論,
然後就把計程車司機當成有義氣勇氣的英雄了,那所關注的民主呢?
光州事件不就是韓國民主化的重要節點嗎?
雖然影片讓我們看見傳播媒體的重要,
與記者的勇氣與價值,
但真正民主的價值在哪?
觀眾僅能從影片當中得知有了民主我們就不會被打,所以呢?
這部片的確會引起部分人對於光州事件的興趣,
但對於事件本身的探討與民主,我認為篇幅過少。
反而將篇幅放在角色情感的塑造與動作,
所以我對這部片的評價普通,
但作為一部電影,還是蠻適合去電影院觀賞。


-----
Sent from JPTT on my Samsung SM-G935F.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Ingrid avatar
By Ingrid
at 2017-09-17T13:05
韓國電影的通病阿 矯情片段太多 看了很齣戲
出戲
Jacob avatar
By Jacob
at 2017-09-19T20:10
不過如果太多解釋歷史來龍去脈,我想可能就會容易變得無
聊了吧XD能夠引發觀眾看完之後,去查歷史資料,我覺得也
Olivia avatar
By Olivia
at 2017-09-23T00:17
很成功了~不過最後的飛車追逐是有點太多沒錯XD
Zora avatar
By Zora
at 2017-09-26T19:01
有同感. 可能這部電影的訴求只是想從情感面引起共鳴,
Kelly avatar
By Kelly
at 2017-09-30T15:29
而非還原歷史或探討民主本身. 焦點在人而非事件.
因此也確實達到了大眾都願意進場去接觸這段歷史的效益.
Edward Lewis avatar
By Edward Lewis
at 2017-10-05T11:11
宋康昊的演技無庸置疑, 整部戲隨萬燮這個靈魂人物發展.
電影敘事能抓住大眾情感又不過度煽情,
只是在歷史呈現上流於平面, 我認為是刻意簡化.
Iris avatar
By Iris
at 2017-10-06T12:35
越多人願意去看, 記得這段歷史, 珍惜民主就已是最大意義.
Vanessa avatar
By Vanessa
at 2017-10-07T20:07
光州事件不像228至今還是個謎, 早已被定位為民主化運動.
Irma avatar
By Irma
at 2017-10-09T21:08
所以某種程度也是在喚醒過太爽的大眾對民主的意識和態度.
Rachel avatar
By Rachel
at 2017-10-12T09:41
覺得很棒,引發的後續是會自動想找關於光州事件的資料。
Bethany avatar
By Bethany
at 2017-10-16T06:36
中間真的很悶 很多矯情的片段刪掉 就是好累的
好雷了
Callum avatar
By Callum
at 2017-10-18T05:54
如果不要拖那麼長 劇情比亞果出任務還緊張
Liam avatar
By Liam
at 2017-10-22T01:12
我也是看完後 才去找了大量光州事件的史實資料來看
Donna avatar
By Donna
at 2017-10-24T00:01
電影可以做的讓人有啟發性 也可以強調人物的情感和心境 我
Gilbert avatar
By Gilbert
at 2017-10-25T13:06
不認為這兩者有高低之分
Tracy avatar
By Tracy
at 2017-10-28T10:07
不對喔 此片片名就已點明了"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 而以一
Heather avatar
By Heather
at 2017-10-28T18:50
個市井小民的觀點去鋪陳出整個故事 我覺得在敘事上是恰
Olga avatar
By Olga
at 2017-11-01T12:54
如其份的
Oliver avatar
By Oliver
at 2017-11-02T21:00
推樓上 講太多反而失焦
Hardy avatar
By Hardy
at 2017-11-06T14:28
不矯情太寫實也無聊啊 看看「被出賣的台灣」
Franklin avatar
By Franklin
at 2017-11-10T05:20
覺得太煽情反而很出戲 爭取民主的過程應該沒那麼二元
Isla avatar
By Isla
at 2017-11-14T02:24
其實覺得在植可以隨便講個幾句是在抗議什麼也好
Candice avatar
By Candice
at 2017-11-14T15:03
覺得就是以一個計程車司機的視角去看整件事著重在人
Mia avatar
By Mia
at 2017-11-18T00:44
被出賣的台灣超糞 希望可以重拍
Mary avatar
By Mary
at 2017-11-20T17:57
出戲+1
Irma avatar
By Irma
at 2017-11-24T11:39
倒不是二元吧,畢竟他的主軸就是計程車司機角度來看整個環
境和他心境變化。如果大家有興趣看關於光州事件更詳細寫實
的電影,可以考慮「五月之愛」
Iris avatar
By Iris
at 2017-11-27T17:44
確實覺得沒有宋的話這部拍的不算好,題材吸引人居多
Zenobia avatar
By Zenobia
at 2017-12-01T15:30
樓上+1, 宋的演技讓片子增色不少, 是好看的片,但不到好
片,有些地方真的太過矯情或不合邏輯, 還蠻訝異幾乎是一
Genevieve avatar
By Genevieve
at 2017-12-01T18:56
面倒的好評
Andy avatar
By Andy
at 2017-12-02T12:01
不仔細交代光州事件覺得還有一點是 這畢竟是韓國電
影 如此重大的事件仔細描述給韓國人看也是蠻奇怪的
……這也不是紀錄片 就像如果看一部類似題材的國片
前言部分從頭到尾很仔細講228或是白色恐怖來龍去脈
Skylar Davis avatar
By Skylar Davis
at 2017-12-06T05:47
對於已經有學過這些歷史的我們來說 就會過於冗長
Victoria avatar
By Victoria
at 2017-12-09T11:46
講太多反而失焦+1 劇情要做到容易下嚥是很重要的

《牠》你也曾經擁有過的單純恐懼

Megan avatar
By Megan
at 2017-09-13T23:34
在80年代的小鎮,林立著鬼影幢幢的老舊木屋 一群小屁孩騎著腳踏車打著嘴砲開著黃腔滿腦性幻想 過著沒事就出門玩的簡單生活 結果不小心遇上了超自然現象 也因次踏上拯救同伴的道路... 這不就是《怪奇物語》的劇情嗎,《牠》根本就是番外篇嘛! 我非常喜歡《怪奇物語》,所以自然也就非常喜歡《牠》。 當編劇處理的好 就算 ...

星戰九檔期更動,《阿拉丁》真人電影替補

Frederica avatar
By Frederica
at 2017-09-13T23:23
新聞網址:https://geek-base.toy-people.com/?p=1758 《星際大戰》第九部曲上映時間更動,《阿拉丁》真人電影替補原檔期 波特蘭 北美時間今天稍早時由星際大戰官方網站宣布,《星際大戰》第九部曲將會改由《星 際大戰第七部曲:原力覺醒》導演J‧J亞伯拉罕(J.J. Abra ...

《牠》是誰?:一個傾斜的理解

Ivy avatar
By Ivy
at 2017-09-13T23:20
(原著多年前看過,實在沒想到能重拍,忘掉《黑塔》,今年對金迷來說真是 幸福XD 但很多細節也忘了,就只談對電影承繼與刪除的片段吧,隨便聊聊) 《牠》有著史蒂芬金最為擅長的主題:「成長」(奇怪我不覺得是恐怖XD), 從《魔女嘉莉》、《站在我這邊》、《捕夢網》、《勿忘我》到《忘憂地》等 作品,史蒂芬金一向嫻熟 ...

從《空氣人形》入門是枝裕和的電影,OK嗎?

Carolina Franco avatar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7-09-13T23:20
是枝裕和, 日本電影導演, 最近有出一本新書,書名《我在拍電影時思考的事》, 作者簡介中有寫到: 是枝裕和 Hirokazu Koreeda 日本最重要的電影導演之一,1962年出生於東京,原本夢想成為小說家。1978年從早稻田 大學第一文學部文藝學科畢業後,加入TV Man Union公司從事電視 ...

核電影 瑞典導演拍平凡媽媽反核揪人心

Quanna avatar
By Quanna
at 2017-09-13T23:13
(中央社記者羅苑韶台北13日電)瑞典紀錄片導演歐斯卡森作品「漢娜反核日記」應邀來 台灣「核電影」影展放映,影片紀錄反核公民運動,故事結尾並不樂觀,導演表示,希望 能引起眾人對能源政策可有更多討論。 歐斯卡森(Fredrik Oskarsson)的「漢娜反核日記」(Nuclear Neighbour)紀錄芬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