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支紀錄片「我 會演布袋戲」2/16(五)播出 - 紀錄片

By Belly
at 2007-02-10T08:32
at 2007-02-10T08:32
Table of Contents
諸位師長、朋友
由我擔任編劇、導演、製作人加上打雜工,花了三年九個月時間完成的紀錄片
「我會演布袋戲」終於要播出了。除了紀錄主題是台灣民眾票選為最能代表台
灣文化的布袋戲之外,我認為本片最大的特色是它很適合兒童們觀看,因為紀
錄對象是一位祖籍西藏、完全不會說台語的十歲小女孩迷上了布袋戲,開始學
習這項台灣傳統戲劇的歷程。她加入巧宛然兒童古典布袋戲團,從基本功開始
學起,經過三年勤練,從跑龍套和打雜的角色,終於成了前場擔綱演出的頭手。
「我會演布袋戲」目前排檔於2/16(五)小年夜晚上十點,公視頻道播出,敬邀
闔家大小共同觀賞。另外,播出的前一天, 即 2/15(四) PM2:00-4:00 於敦南
誠品B2有一場試映會。會中邀請巧宛然現場演出,接著首次播放本片,並與觀
眾互動交流。我必須自行號召到一百位以上觀眾坐滿場地,熱鬧氣氛,所以呢
,當天下午不必上班、上學的朋友請蒞臨捧場吧,如果能帶孩子一起來就更棒
了,有機會看到布袋戲演出,尤其是由一群小學三年級到五年級的孩子所表演
,機會很少哩!
先謝謝支持並預祝新年快樂,附上對本片進一步的介紹如後文。
李秀美
囝仔影音公社
Hsiu-Mei Li
Children Media Workshop
886-2-22300243
www.cm-workshop.com
--------------------------------------------------------------------------------
一部給大人小孩一起看的紀錄片
我會演布袋戲
位於台北市陽明山上的平等國小,是所只有百來位學生的迷你小學,於1988年
在國寶級布袋戲大師李天祿,和李天祿長子陳錫煌的指導下,創立巧宛然。一
群十到十二歲的孩童以紮實的掌中技藝、道地的台語口白、現場演奏的精采鑼
鼓樂,享譽國內外。
「我會演布袋戲」主要紀錄對象土登悅生,祖籍西藏拉薩,三年級下學期才從
山下轉學來到平等國小,在社團活動中看到學長們展現的掌中戲之美,決定加
入巧宛然。導演李秀美以三年九個月的時間,紀錄悅生從第一次向陳錫煌老師
傅學戲,一路克服不會說台語的障礙,一起學戲的好友退?劇團的挫折,以及딊L法表現男性威武低沉聲音的限制,成為難得一見的女頭手,甚至還能把雄糾糾
、氣昂昂的打虎英雄-武松,表現的唯妙唯俏。悅生與團員和手中的戲偶成了
好朋友,一起到各地演出,並參與第一屆全國創意偶戲比賽,贏得無數讚嘆和掌聲。
事實上,台下的土登悅生仍然不會台語。平時練習時,經常見到她好學的追問
師傅、老師和其他前場團員:這個怎麼唸、這是什麼意思?然後在一旁口中念
念有詞的記下所有台語發音。對她來說,學台語就像學英文一樣。悅生表示,
要背的台詞愈來愈多、操偶動作愈來愈細膩,是她最感到挫折的事,因此常興
起乾脆退團的念頭。但是很神奇的,平常練習總是背不齊台詞的她,每次上了
台都能以流利的台語,成功的演出所擔綱的角色。她認為,演完一齣戲很有成
就感,所以願意一直留在巧宛然。
悅生自小學畢業了,目前台北市沒有任何一所國中有布袋戲社團能讓她繼續學
習。她說,在布袋戲社團三年,無論是不是主角,學布袋戲是一件很棒的事、
很美好的事。這三年是她的童年時光中,一段充滿挫折、成就、憤怒、抱怨、
淚水和歡笑的快樂回憶。
導演李秀美表示,拍攝期間毫無把握悅生會留在劇團直到畢業,不過,她倒是
一貫的誠實抱怨,反映著希求現代兒童傳承傳統技藝的難題。巧宛然不斷接獲
各界演出邀約,事實上因團員來來去去,每學期開學,劇團總是要面臨一次生
存危機。陳錫煌老師傅在片中感慨的說,這些孩子學了三年學會了,畢業了就
丟掉了,沒有繼續學,傳承快要中斷了,布袋戲快要消失了。
今年創團已邁入第二十年的巧宛然,是全台歷史最悠久,且唯一堅持傳承古典
布袋戲的兒童布袋戲團。「我會演布袋戲」紀錄片中可欣賞到許多由一群純真
的兒童,合作演出台灣傳統偶劇的有趣片段。
李秀美提到,每回開學就問會土登悅生為什麼繼續選擇留下來,她都調皮的回
答:因為你啊,如果我不繼續練,你就失業了,還得賠錢給公視。因此,李秀
美說,這部紀錄片能夠拍到一個小孩學布袋戲的完整歷程,應該算是土登悅生
和她一起完成的。
--
電影‧人生‧夢!
http://www.wretch.cc/blog/fansss
歡迎訂閱《紀錄片映像報》!
http://maillist.to/documentary
--
由我擔任編劇、導演、製作人加上打雜工,花了三年九個月時間完成的紀錄片
「我會演布袋戲」終於要播出了。除了紀錄主題是台灣民眾票選為最能代表台
灣文化的布袋戲之外,我認為本片最大的特色是它很適合兒童們觀看,因為紀
錄對象是一位祖籍西藏、完全不會說台語的十歲小女孩迷上了布袋戲,開始學
習這項台灣傳統戲劇的歷程。她加入巧宛然兒童古典布袋戲團,從基本功開始
學起,經過三年勤練,從跑龍套和打雜的角色,終於成了前場擔綱演出的頭手。
「我會演布袋戲」目前排檔於2/16(五)小年夜晚上十點,公視頻道播出,敬邀
闔家大小共同觀賞。另外,播出的前一天, 即 2/15(四) PM2:00-4:00 於敦南
誠品B2有一場試映會。會中邀請巧宛然現場演出,接著首次播放本片,並與觀
眾互動交流。我必須自行號召到一百位以上觀眾坐滿場地,熱鬧氣氛,所以呢
,當天下午不必上班、上學的朋友請蒞臨捧場吧,如果能帶孩子一起來就更棒
了,有機會看到布袋戲演出,尤其是由一群小學三年級到五年級的孩子所表演
,機會很少哩!
先謝謝支持並預祝新年快樂,附上對本片進一步的介紹如後文。
李秀美
囝仔影音公社
Hsiu-Mei Li
Children Media Workshop
886-2-22300243
www.cm-workshop.com
--------------------------------------------------------------------------------
一部給大人小孩一起看的紀錄片
我會演布袋戲
位於台北市陽明山上的平等國小,是所只有百來位學生的迷你小學,於1988年
在國寶級布袋戲大師李天祿,和李天祿長子陳錫煌的指導下,創立巧宛然。一
群十到十二歲的孩童以紮實的掌中技藝、道地的台語口白、現場演奏的精采鑼
鼓樂,享譽國內外。
「我會演布袋戲」主要紀錄對象土登悅生,祖籍西藏拉薩,三年級下學期才從
山下轉學來到平等國小,在社團活動中看到學長們展現的掌中戲之美,決定加
入巧宛然。導演李秀美以三年九個月的時間,紀錄悅生從第一次向陳錫煌老師
傅學戲,一路克服不會說台語的障礙,一起學戲的好友退?劇團的挫折,以及딊L法表現男性威武低沉聲音的限制,成為難得一見的女頭手,甚至還能把雄糾糾
、氣昂昂的打虎英雄-武松,表現的唯妙唯俏。悅生與團員和手中的戲偶成了
好朋友,一起到各地演出,並參與第一屆全國創意偶戲比賽,贏得無數讚嘆和掌聲。
事實上,台下的土登悅生仍然不會台語。平時練習時,經常見到她好學的追問
師傅、老師和其他前場團員:這個怎麼唸、這是什麼意思?然後在一旁口中念
念有詞的記下所有台語發音。對她來說,學台語就像學英文一樣。悅生表示,
要背的台詞愈來愈多、操偶動作愈來愈細膩,是她最感到挫折的事,因此常興
起乾脆退團的念頭。但是很神奇的,平常練習總是背不齊台詞的她,每次上了
台都能以流利的台語,成功的演出所擔綱的角色。她認為,演完一齣戲很有成
就感,所以願意一直留在巧宛然。
悅生自小學畢業了,目前台北市沒有任何一所國中有布袋戲社團能讓她繼續學
習。她說,在布袋戲社團三年,無論是不是主角,學布袋戲是一件很棒的事、
很美好的事。這三年是她的童年時光中,一段充滿挫折、成就、憤怒、抱怨、
淚水和歡笑的快樂回憶。
導演李秀美表示,拍攝期間毫無把握悅生會留在劇團直到畢業,不過,她倒是
一貫的誠實抱怨,反映著希求現代兒童傳承傳統技藝的難題。巧宛然不斷接獲
各界演出邀約,事實上因團員來來去去,每學期開學,劇團總是要面臨一次生
存危機。陳錫煌老師傅在片中感慨的說,這些孩子學了三年學會了,畢業了就
丟掉了,沒有繼續學,傳承快要中斷了,布袋戲快要消失了。
今年創團已邁入第二十年的巧宛然,是全台歷史最悠久,且唯一堅持傳承古典
布袋戲的兒童布袋戲團。「我會演布袋戲」紀錄片中可欣賞到許多由一群純真
的兒童,合作演出台灣傳統偶劇的有趣片段。
李秀美提到,每回開學就問會土登悅生為什麼繼續選擇留下來,她都調皮的回
答:因為你啊,如果我不繼續練,你就失業了,還得賠錢給公視。因此,李秀
美說,這部紀錄片能夠拍到一個小孩學布袋戲的完整歷程,應該算是土登悅生
和她一起完成的。
--
電影‧人生‧夢!
http://www.wretch.cc/blog/fansss
歡迎訂閱《紀錄片映像報》!
http://maillist.to/documentary
--
Tags:
紀錄片
All Comments

By Bethany
at 2007-02-13T04:44
at 2007-02-13T04:44

By Oliver
at 2007-02-17T06:26
at 2007-02-17T06:26

By Edith
at 2007-02-19T01:57
at 2007-02-19T01:57

By Dinah
at 2007-02-20T17:32
at 2007-02-20T17:32

By Lily
at 2007-02-23T11:48
at 2007-02-23T11:48
Related Posts
2/7 文山社大播映《城市農民曆》&《河口人》

By Agatha
at 2007-02-06T13:04
at 2007-02-06T13:04
請問有人去看龍應台思沙龍的紀錄片嗎?

By Steve
at 2007-02-06T11:51
at 2007-02-06T11:51
人間---人道主義的高度(綠的海平線)

By Edward Lewis
at 2007-02-02T07:42
at 2007-02-02T07:42
[新聞] 記錄台灣少年工故事 公視明播綠的海平線

By Mia
at 2007-02-01T23:15
at 2007-02-01T23:15
一個小小的調查

By Ida
at 2007-02-01T21:03
at 2007-02-01T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