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觀影心得 3 ~ 等待 - 紀錄片

Irma avatar
By Irma
at 2004-12-21T17:24

Table of Contents



~ 物質世界,一切被量化的食衣住行符碼,放在不同的環境往往產生強烈的反差
,唯有真實情感才可平反一下這種痛苦的差距,人性的尊嚴往往在此種差距的
裂縫中展現出來。在雅加達街頭的這對老夫婦,彼此對生命的等待、對生活的
等待,以及彼此的依賴,在他們因麻瘋而扭曲的外表下,益顯得尊貴,在恍惚
的塵囂之中,靜靜的擺出動人的姿態…。


實話是,關於影片,我不期待,畢竟是連帶著《假裝看不見》一起來的20分鐘記錄
短片,印尼某對痲瘋老夫婦,這樣的題材,對於剛考完藥理的我,讀完一端抗痲瘋藥物
卻仍不知所云的無助醫學生而言,這部片,看完才大大驚呼自己的運氣太好,沒有錯過
它。

關於痲瘋這個病,在其他醫學知識共同角逐的擠壓生存戰之後,宣告敗退,偷偷躲
在記憶某個深層不被探知的迴路裡。不善於短期記憶的我,僅裝載著結核菌之一與藥物
使用MDT(含Dapsone)的概略,只好重新翻閱蔡文成老師的微生物學,稍稍摘錄:這是
一種傳染病,常出現於熱帶地方,但傳染性很弱,通常與患者密切接觸多年的人才會受
到傳染。痲瘋的徵狀出現緩慢,起初會侵襲神經及皮膚,歷時多月甚至多年。痲瘋可分
為良性和惡性兩類。良性痲瘋很可能無傳染性;惡性痲瘋則擁有較強的破壞性,可傳染
給別人。如不加治療,病情會逐漸惡化,並持續多年。

回到紀錄片上。

漫長的拍攝期(三個月以上與追蹤補拍),剪接出來的,恍若是他們平凡、微不足
道的一天。痲瘋村,雅加達的一個小地方,一半以上的人失業,以乞討為生,畫面是從
吃飯開始的,上工前的補充,一盤米和一包乾糧,伸手拿了三塊來配,還有定期要吃的
藥丸,左手與右腳嚴重變形的Pali Bukyang老先生和他失明的妻子,皮膚表面灑滿斑塊
,對冷熱及輕觸碰都沒有感覺。臉扭曲變形,各部分的體內神經大多受到侵襲,慢慢地
喪失感覺、麻痺。

導演有意無意加入許多民生物資的價格,做為他們生活品質的對照。泡麵4000盾、
比薩4萬盾、義肢500萬盾、孩子上學每個月1萬5千盾與房租每月4萬5千盾。老夫婦搭人
力三輪車,一趟4000盾,來回8000,扣掉這個,一天平均乞討所得只有4000盾。他們坐
在十字路口旁,沒有紅磚道,車子自身旁繞,警察靜靜指揮交通,也是畫面裡唯一的陪
伴,人來來往往,什麼特殊的事也沒有。

由於長期下來的不良於行,截肢勢在必行,老先生住進了醫院,一個禮拜過了,沒
有醫生來看過他,家中唯一的經濟來源,剩下鄰居幫忙乞討,煮著慈濟去年發的米吃,
老太太沒人陪,每天晃呀晃的,只好一起住到醫院。一個月過了,醫生判斷年紀太高,
無法負荷開刀,宣布出院。

影片就這樣結束了。我卻哭了好久。(看影片的時間有一半都在哭)

對他們而言,乞討是一份再確實不過的工作,每天要準時上工,下班,導演說,或
許是他們習慣被漠視了,使整個拍攝過程很容易,他們有著和你我一樣的尊嚴、忙於工
作,更不認為自己救是「下層社會的窮人」。

或許是因為一個不良於行,一個瞎了眼睛,他倆之間的互動,卻明顯比過在座的許
許多多「正常人」(牽涉到所謂「正常」又是什麼的問題),他們不多話,丈夫在前面
引導著妻子走路,生活的紀錄只能用許多周遭的東西去呈現。

環境或飲食,平凡安靜。直到老先生住進醫院,妻子的不安就那麼真實又可愛的呈
現出來,不刻意焦急或追問的她,只會站在房子外面等,一直等。

標題好比是對我(觀影者)的質問,他問,心愛的,我們在等待什麼呢?死亡還是
活著。有什麼是比溝通更重要的嗎?譬如依賴,或是信任。懂得互相幫忙,是一件了不
起的常識。

無爭渡過的每一天,等待生命繼續,也等待生活中該有的工作與邏輯。

可最最動人的,是那份不言可喻的尊嚴與互信。支撐我們有足夠動力,更堅定的走
下去。

--

小記,與導演對談時,有人疾呼「為何不讓他們避孕!會傳染的呀!」

有感於醫學知識的不足,及大眾集體的誤讀。有熱情的人,卻沒有專業的支持;有
專業的人,又不願意跳出來說話,只是讓愛打嘴泡的人繼續唱秋,那麼,會是什麼,在
前方等待著我們呢?

還有拿到了簽名時,導演說:還得向你們醫學系的請教呢....(害羞、羞赧又興奮
的我,唉~回家讀生統....)

--

被課業夾殺而不斷緩慢寫下作業,的我,

--

All Comments

來吧,討論一下2004紀錄片雙年展吧!

Caroline avatar
By Caroline
at 2004-12-20T03:32
and#34;薛西佛斯之福爾摩沙and#34; 大哉問,台灣的認同問題。作者很勇敢在畢業製作處理這麼大的問題,問卷取樣的準確 性必定會被質疑,但我覺得這是個好的嘗試,好的開始。至少,她的確觸發更多年輕人 去關心、思考這個問題,有時候冷漠本身比無知更恐怖。 and#34;中央地帶and#34; 他不是一枚地雷 ...

來吧,討論一下2004紀錄片雙年展吧!

Quintina avatar
By Quintina
at 2004-12-20T02:13
今年是第一次,看了不少,因為怕下一次就沒那麼多時間了... 選幾部比較特別的,po一下心得!! and#34;製造共識and#34; Chomsky,一位極受爭議,支持無政府工聯主義的語言學家,他真是妙語如珠耶。 「宣傳之於民主社會,猶如暴力之於獨裁」。製造共識是他的一本著作,美國政府 和主流媒體,如CNN ...

來吧,討論一下2004紀錄片雙年展吧!

Ophelia avatar
By Ophelia
at 2004-12-20T01:12
有些場次在敦南誠品,實在離放映廳太遠了,又想多看點片,只好作罷 但是其實都想去聽,如果有去的人,能否分享一下心得:) 我自己遇到最不滿的是 有天我看當天最晚場的「恍惚的沙灘」 全片雖然只有15分鐘,但是整片的聲音都沒有出來 直到放映結束我走出戲院,工作人員才告知說聲音有問題,原本是有聲的 並表示又再加映.. ...

來吧,討論一下2004紀錄片雙年展吧!

Zenobia avatar
By Zenobia
at 2004-12-20T01:12
※ 引述《popu2 (。親愛的偏執狂。)》之銘言: : 但是光點位子如同版友shihlun所說的,88個真的太少,而且光點的銀幕 : 比例不對,太小,造成有些影片放映時會被下面那條長條狀銀幕切割(大 : 家知道我在說什麼嗎atat),看起來頗不舒服。士敏廳更討厭,門開開關關 : 都會 ...

來吧,討論一下2004紀錄片雙年展吧!

Kama avatar
By Kama
at 2004-12-20T01:04
我也覺得手冊的字真是小得糟糕 雖然活動的經費有限,手冊頁數不能印太多 但是基本的編排原則和字體大小還是要顧及吧!! 這次手冊已經被罵得臭頭了~~ 我不知道這個活動的經費充不充裕 但是既然是「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具水準的口譯人員和文字應該具備 而且不只是翻譯流暢,我覺得也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