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羅門的偽證 - 電影

By Anthony
at 2015-04-12T00:07
at 2015-04-12T00:07
Table of Contents
被譽為宮部美幸生涯集大成之作的所羅門的偽證。
雖然沒看過原著,但三月底看完前篇後一直很期待後續發展。
總算在今天等到後篇上映了!
---------------------------------------------------------------
先說前篇,最大感想就是整體節奏很明快。
事件發生後,同班同學及老師們的情緒變化及主角的心境轉折,
整個故事流程交代得很流暢,一點都不拖泥帶水,讓人看的十分過癮。
印象最深的片段是,涼子在屋頂上看見樹理跟松子被人欺負時,
因為沒去阻止就被在一旁偷窺的柏木說是出一張嘴的偽善者。
當時涼子所受的震驚彷彿透過螢幕傳達到我身上一樣,
在那瞬間我不禁回想起自己是否也曾做過類似見死不救的行為...。
另外還有涼子在體育館跟老師激辯那段表現的非常激昂,讓人不自覺地想替她加油。
大人們或許想保護小孩,不讓他們受傷,但模稜兩可的解答是無法使人信服的。
想知道事情的真相並不是罪,所以這群14歲的中學生打算用自己的方式來找出真相。
如果就這樣讓一切不明不白的矇混過去,也許會無法坦然面對未來的種種考驗吧。
於是故事進入全篇最高潮的校園法庭篇
其實後篇跟我期待有些不符。
原以為會延續前篇那種略帶沈重卻又流暢的爽快感,但實際上卻是冗長又有點乏力。
或許是為了帶出角色間的情緒對立,導演選擇用很多臉部特寫讓演員表現演技。
但太多特寫就會拖慢整部戲的節奏,這讓我感到十分可惜。
不知道是不是為了完整重現原著的氛圍才選了這種攝影手法...。
整個後篇印象最深的是神原身為辯方卻在大庭廣眾下揭露大出的種種惡行,
讓他在眾人面前羞愧的無地自容。
另外就是本作的最大爆點,也就是謎題揭曉的時刻。
經過涼子的調查,以及樹理的自白後,劇情的焦點全轉到神原身上。
神原也從辯方一下子變成事件的當事人。
原來柏木就只是個孤獨寂寞不酸人就會癢的屁孩.....。
神原因為受不了柏木的任性,對他說了一句氣話後害對方跳樓因此感到自責,
同時又有不相干的人被牽連當成殺人兇手,知道事情真相的神原終於決定挺身而出,
藉由校園法庭公開一切,讓自己在眾人的面前接受制裁。
校園法庭開庭前就說過,這是為了釐清事情真相,不是為了治誰的罪。
不論有罪無罪,都沒有人會受到懲罰。
況且神原這樣該算殺人嗎?對朋友見死不救飽受良心譴責的同時,
又想向人訴說一切真相,不想讓無辜的人受到牽連,
不願成為柏木口中那種只為出一張嘴的偽善者。
神原有罪或沒罪,劇中並沒有針對這點進行討論。
涼子看到朋友被欺負卻見死不救,也為此感到自責。
但這樣的罪過,該由誰審判又該對誰負責呢?
最後涼子給了神原這樣的答覆:
「罪過必須由自己承擔,直到哪天能夠克服它為止」
對涼子而言,她用校園審判來釐清松子的死因,同時也對樹理懺悔當天沒有出手相助。
她用這樣的方式來負責,來克服自己心裡的罪惡感。
如果不這麼做,她會一直被過去牽絆,無法昂首邁向未來。
故事最後,大家是笑著走出校園的。
心裡的疙瘩或許還沒有清除乾淨,
但至少有勇氣去面對,並且跨出那一步了。
-------------------------------------------------------------
宮部美幸的小說在人物描寫與劇情鋪陳上總是十分精細。
雖然還沒看過原著,但總覺得這部電影應該沒有辜負原著小說迷的期望吧。
現在看完電影的心得是這樣,等哪天看完小說或許會有新的感觸也說不定。
總之,好久沒有看到這麼好的推理電影了。
不管是喜歡宮部老師作品的人還是喜歡日式推理的人都可以去看看。
應該不會失望才是。
--
雖然沒看過原著,但三月底看完前篇後一直很期待後續發展。
總算在今天等到後篇上映了!
---------------------------------------------------------------
先說前篇,最大感想就是整體節奏很明快。
事件發生後,同班同學及老師們的情緒變化及主角的心境轉折,
整個故事流程交代得很流暢,一點都不拖泥帶水,讓人看的十分過癮。
印象最深的片段是,涼子在屋頂上看見樹理跟松子被人欺負時,
因為沒去阻止就被在一旁偷窺的柏木說是出一張嘴的偽善者。
當時涼子所受的震驚彷彿透過螢幕傳達到我身上一樣,
在那瞬間我不禁回想起自己是否也曾做過類似見死不救的行為...。
另外還有涼子在體育館跟老師激辯那段表現的非常激昂,讓人不自覺地想替她加油。
大人們或許想保護小孩,不讓他們受傷,但模稜兩可的解答是無法使人信服的。
想知道事情的真相並不是罪,所以這群14歲的中學生打算用自己的方式來找出真相。
如果就這樣讓一切不明不白的矇混過去,也許會無法坦然面對未來的種種考驗吧。
於是故事進入全篇最高潮的校園法庭篇
其實後篇跟我期待有些不符。
原以為會延續前篇那種略帶沈重卻又流暢的爽快感,但實際上卻是冗長又有點乏力。
或許是為了帶出角色間的情緒對立,導演選擇用很多臉部特寫讓演員表現演技。
但太多特寫就會拖慢整部戲的節奏,這讓我感到十分可惜。
不知道是不是為了完整重現原著的氛圍才選了這種攝影手法...。
整個後篇印象最深的是神原身為辯方卻在大庭廣眾下揭露大出的種種惡行,
讓他在眾人面前羞愧的無地自容。
另外就是本作的最大爆點,也就是謎題揭曉的時刻。
經過涼子的調查,以及樹理的自白後,劇情的焦點全轉到神原身上。
神原也從辯方一下子變成事件的當事人。
原來柏木就只是個孤獨寂寞不酸人就會癢的屁孩.....。
神原因為受不了柏木的任性,對他說了一句氣話後害對方跳樓因此感到自責,
同時又有不相干的人被牽連當成殺人兇手,知道事情真相的神原終於決定挺身而出,
藉由校園法庭公開一切,讓自己在眾人的面前接受制裁。
校園法庭開庭前就說過,這是為了釐清事情真相,不是為了治誰的罪。
不論有罪無罪,都沒有人會受到懲罰。
況且神原這樣該算殺人嗎?對朋友見死不救飽受良心譴責的同時,
又想向人訴說一切真相,不想讓無辜的人受到牽連,
不願成為柏木口中那種只為出一張嘴的偽善者。
神原有罪或沒罪,劇中並沒有針對這點進行討論。
涼子看到朋友被欺負卻見死不救,也為此感到自責。
但這樣的罪過,該由誰審判又該對誰負責呢?
最後涼子給了神原這樣的答覆:
「罪過必須由自己承擔,直到哪天能夠克服它為止」
對涼子而言,她用校園審判來釐清松子的死因,同時也對樹理懺悔當天沒有出手相助。
她用這樣的方式來負責,來克服自己心裡的罪惡感。
如果不這麼做,她會一直被過去牽絆,無法昂首邁向未來。
故事最後,大家是笑著走出校園的。
心裡的疙瘩或許還沒有清除乾淨,
但至少有勇氣去面對,並且跨出那一步了。
-------------------------------------------------------------
宮部美幸的小說在人物描寫與劇情鋪陳上總是十分精細。
雖然還沒看過原著,但總覺得這部電影應該沒有辜負原著小說迷的期望吧。
現在看完電影的心得是這樣,等哪天看完小說或許會有新的感觸也說不定。
總之,好久沒有看到這麼好的推理電影了。
不管是喜歡宮部老師作品的人還是喜歡日式推理的人都可以去看看。
應該不會失望才是。
--
All Comments

By Iris
at 2015-04-12T13:29
at 2015-04-12T13:29

By Kyle
at 2015-04-17T02:53
at 2015-04-17T02:53

By Christine
at 2015-04-20T15:43
at 2015-04-20T15:43

By Cara
at 2015-04-22T15:52
at 2015-04-22T15:52

By Odelette
at 2015-04-27T09:52
at 2015-04-27T09:52
Related Posts
《閱讀時光: 冰箱、大象、降生十二星座

By Ursula
at 2015-04-12T00:03
at 2015-04-12T00:03
念念

By Franklin
at 2015-04-11T23:57
at 2015-04-11T23:57
調查:2014年約七成韓國人在影院看過電影

By Susan
at 2015-04-11T23:47
at 2015-04-11T23:47
求 美國派:高潮再起 背景音樂

By Poppy
at 2015-04-11T23:36
at 2015-04-11T23:36
HBO現在播300壯士:帝國崛起,剪好多阿...

By Kelly
at 2015-04-11T23:07
at 2015-04-11T2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