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旗攻城市 - 電影

By Lily
at 2017-06-20T17:34
at 2017-06-20T17:34
Table of Contents
Where to Invade Next
Michael Moore 2015的新作,這片一樣拍很好。歐美的差異大家都知道,但討論似乎常著
重在一些細節制度優劣的爭辯,這片等於做了一個統整,用很淺白的角度帶出全局。片中
用歐洲各國的一些和美國迥異的制度做比較,藉由訪談讓人了解為什麼會有這些差異。整
體來講我覺得可以下個結論:
"社會抱持怎樣的想法就會產生怎樣的制度,而怎樣的制度就會產生出相對應的後果。"
也就是說如果你越是懷疑人,制度越是把人當成沒有思考能力的動物在管,那出來的結果
就是人們配合這個制度更趨向不思考只靠動物本能的惡性循環。但如果你的制度越相信人
的思考判斷能力,那人們在配合制度的同時就會越訴諸理性,自然產生正向結果。
眾所皆知美國信仰的極端資本主義就是只相信人性最本能或卑劣的一面,相信人的自私、
相信弱肉強食、相信個人利益,所以出來的制度就是這種想法的實現,不信任社會或政府
,不支持社會福利。在這種信仰下會產生踩著他人屍體爬到頂端的最強者,但卻讓許多無
法競爭的一般人生活都過得困難。歐洲的思考方式卻完全反過來,這並不是說歐洲不信資
本主義,歐洲的整體制度還是建立在資本主義上,但他們的制度對社會是信任的,注重對
人的尊嚴的保障,相信基本的平等以達到公平競爭,相信教育跟社會制度可以讓人不被動
物本性主導而發揮出符合社會期待的那面。
義大利的假期:片中講義大利人一年有兩個月的有薪假,還能累積到下年度。為什麼呢?
因為休假才能釋放壓力,且人活著是為了享受生活不是為了工作。老闆也贊成這種制度,
因為員工工作時是快樂的。當然眾所皆知義大利近年經濟不好,導演也強調他是拿優點討
論,而我覺得真正該思考的重點於這種制度設計背後的出發點與心態。
法國的營養午餐:看法國小學生的營養午餐菜單是台灣人要去西餐廳才會吃到的菜色。為
什麼法國美食世界聞名?看得出來真的是從小教育做起。一般所謂懂得吃的老饕也是吃過
各種好的食物才能比較優劣,如果從小就只吃夜市小吃或便當的人,怎麼分辨得出料理好
壞?我並不是要貶低一般小吃或是說西方食物比東方好,這裡講的是對品質好壞的欣賞判
斷能力。比方說如果一個人從小的美學教育就只是漫畫,他怎麼會懂得欣賞那些世界名畫
的美?
芬蘭的教育:一個國小一週只上20小時課的的國家教育水準全球第一,對比台灣小學生天
天上整天,上完還有課後輔導補習,這結果真是最大的諷刺。他們建議美國取消SAT制度(
就類似台灣的聯考),因為這種制度只會讓學校教學專注在應付考試,而不是讓學生學真
正必要的知識。裡面提到一點很有趣,就是說芬蘭教育是平等的,每間學校都一樣且規定
不能收學費,因此有錢人的小孩沒有高級的私立學校念,那有錢人只好設法讓公立學校盡
善盡美,自己小孩才能受到好的教育。而芬蘭學生去美國交換最不能適應的是一堆選擇題
(台灣更多),他們從小的思考訓練就是問答題。
挪威的監獄:普通監獄根本像鄉間渡假村,而最高戒備的監獄也只是像個社區活動中心,
牢房裡設備比一般台灣人住的套房還好,且犯人都有自己房間的鑰匙。挪威相信對人的尊
重,就算之前出的殺人魔事件後挪威人一樣信任他們的制度。訪問一個受害者父親,他的
發言更是讓人敬佩他們理性的程度,一般受害家屬的反應通常就算接受審判結果,難免還
是會有親手殺人報復的慾望,但這父親說了"我不會沉淪到認為自己有和那個殺人魔一樣'
自以為有剝奪別人性命的權力',不,我沒有這種權力"。在這樣一個對人性極度尊重的監
獄環境,挪威的再犯率是20%,近年還犯人太少一直在拆除監獄,反觀美國的7成多再犯率
,台灣也差不多是這個數字。
這裡可以比較一下美國的監獄,極狹小的空間,把人犯當動物在管,於是犯人就照你的要
求發揮動物本能,為了爭取空間彼此攻擊,為了自我保護而結成幫派互相廝殺,完全帶出
人最兇惡的一面。
德國的反省與勞工權利:片中直接從學校教育帶人看到德國如何面對二戰的屠殺。他們不
是選擇隱瞞,是直接讓小孩體會當時的情境,認識那段歷史,而自然更深切體會不能讓這
歷史重演。而德國勞工如果壓力過大醫生可以開處方讓人免費去水療按摩,見似匪夷所思
,但受訪對象解釋後就明白了,適當放鬆可以讓身體不會生病,相對地省下了可能的醫療
資源。看台灣許多人過勞身體出問題的,如果拿生病後用的健保資源來比,何者才真的昂
貴呢?
葡萄牙的使用毒品除罪:葡萄牙除罪了15年毒品使用人數反而下降。重點就是對毒品一味
防堵是無效的,但受訪者也說了不是簡單除罪就解決問題,而是要整個醫療體系配合把吸
毒者當病人,給予治療,讓他們能脫離毒品。這段導演試圖想把美國掃毒連結成不想讓黑
人投票是有點牽強。片中的葡萄牙警察還特別向美國喊話要美國廢死,因為那才是對人的
尊嚴的尊重。
突尼西亞與冰島的女權:有些觀點蠻有趣,就是男性通常自私,女性注重群體。男性有好
勇鬥狠的性格,女性會避免戰爭設法用言語溝通解決問題。因此女性參與重要決策通常是
有益的。
常想台灣主流想法似乎是更接近美國的,但以前背三民主義的時候還蠻明顯感覺到整個立
國思想是充滿社會主義的,所以為什麼會變這樣呢?是因為親美且與美國頻繁貿易往來,
加上重商主義讓台灣社會傾向唯利是圖嗎?就像開頭說的,你社會抱著怎樣的想法就會有
怎樣的制度,如果你沒有歐洲那種以人的自由、尊嚴為出發點的觀念,你東施效顰立的制
度也只是有名無實。當社會信奉著拿低薪是勞工自己的問題,信奉著免費加班才是好工作
態度的奴隸心態,就算去東抄西抄訂出了那套勞基法,最後還是會附上那可笑的"重罰兩
萬"罰則讓整個法成為一個笑話。或是像一例一休,如果社會根本沒有歐洲那種要適當休
息釋放壓力才是健康工作的基本心態,自然搞出來的制度也沒法得到支持。
其他諸如廢死、毒品除罪、女權等議題也一樣,如果有歐洲那種對人的尊嚴、平等極度在
乎的基本理性態度,自然會推展出類似的制度。但如果心態整天只停留在相信人的劣根性
,從報復、處罰、壓迫等態度出發,那自然永遠跳不出那些過時法令的框架,更可悲的是
很多這類人還沾沾自喜自以為是正義的一方。
--
Michael Moore 2015的新作,這片一樣拍很好。歐美的差異大家都知道,但討論似乎常著
重在一些細節制度優劣的爭辯,這片等於做了一個統整,用很淺白的角度帶出全局。片中
用歐洲各國的一些和美國迥異的制度做比較,藉由訪談讓人了解為什麼會有這些差異。整
體來講我覺得可以下個結論:
"社會抱持怎樣的想法就會產生怎樣的制度,而怎樣的制度就會產生出相對應的後果。"
也就是說如果你越是懷疑人,制度越是把人當成沒有思考能力的動物在管,那出來的結果
就是人們配合這個制度更趨向不思考只靠動物本能的惡性循環。但如果你的制度越相信人
的思考判斷能力,那人們在配合制度的同時就會越訴諸理性,自然產生正向結果。
眾所皆知美國信仰的極端資本主義就是只相信人性最本能或卑劣的一面,相信人的自私、
相信弱肉強食、相信個人利益,所以出來的制度就是這種想法的實現,不信任社會或政府
,不支持社會福利。在這種信仰下會產生踩著他人屍體爬到頂端的最強者,但卻讓許多無
法競爭的一般人生活都過得困難。歐洲的思考方式卻完全反過來,這並不是說歐洲不信資
本主義,歐洲的整體制度還是建立在資本主義上,但他們的制度對社會是信任的,注重對
人的尊嚴的保障,相信基本的平等以達到公平競爭,相信教育跟社會制度可以讓人不被動
物本性主導而發揮出符合社會期待的那面。
義大利的假期:片中講義大利人一年有兩個月的有薪假,還能累積到下年度。為什麼呢?
因為休假才能釋放壓力,且人活著是為了享受生活不是為了工作。老闆也贊成這種制度,
因為員工工作時是快樂的。當然眾所皆知義大利近年經濟不好,導演也強調他是拿優點討
論,而我覺得真正該思考的重點於這種制度設計背後的出發點與心態。
法國的營養午餐:看法國小學生的營養午餐菜單是台灣人要去西餐廳才會吃到的菜色。為
什麼法國美食世界聞名?看得出來真的是從小教育做起。一般所謂懂得吃的老饕也是吃過
各種好的食物才能比較優劣,如果從小就只吃夜市小吃或便當的人,怎麼分辨得出料理好
壞?我並不是要貶低一般小吃或是說西方食物比東方好,這裡講的是對品質好壞的欣賞判
斷能力。比方說如果一個人從小的美學教育就只是漫畫,他怎麼會懂得欣賞那些世界名畫
的美?
芬蘭的教育:一個國小一週只上20小時課的的國家教育水準全球第一,對比台灣小學生天
天上整天,上完還有課後輔導補習,這結果真是最大的諷刺。他們建議美國取消SAT制度(
就類似台灣的聯考),因為這種制度只會讓學校教學專注在應付考試,而不是讓學生學真
正必要的知識。裡面提到一點很有趣,就是說芬蘭教育是平等的,每間學校都一樣且規定
不能收學費,因此有錢人的小孩沒有高級的私立學校念,那有錢人只好設法讓公立學校盡
善盡美,自己小孩才能受到好的教育。而芬蘭學生去美國交換最不能適應的是一堆選擇題
(台灣更多),他們從小的思考訓練就是問答題。
挪威的監獄:普通監獄根本像鄉間渡假村,而最高戒備的監獄也只是像個社區活動中心,
牢房裡設備比一般台灣人住的套房還好,且犯人都有自己房間的鑰匙。挪威相信對人的尊
重,就算之前出的殺人魔事件後挪威人一樣信任他們的制度。訪問一個受害者父親,他的
發言更是讓人敬佩他們理性的程度,一般受害家屬的反應通常就算接受審判結果,難免還
是會有親手殺人報復的慾望,但這父親說了"我不會沉淪到認為自己有和那個殺人魔一樣'
自以為有剝奪別人性命的權力',不,我沒有這種權力"。在這樣一個對人性極度尊重的監
獄環境,挪威的再犯率是20%,近年還犯人太少一直在拆除監獄,反觀美國的7成多再犯率
,台灣也差不多是這個數字。
這裡可以比較一下美國的監獄,極狹小的空間,把人犯當動物在管,於是犯人就照你的要
求發揮動物本能,為了爭取空間彼此攻擊,為了自我保護而結成幫派互相廝殺,完全帶出
人最兇惡的一面。
德國的反省與勞工權利:片中直接從學校教育帶人看到德國如何面對二戰的屠殺。他們不
是選擇隱瞞,是直接讓小孩體會當時的情境,認識那段歷史,而自然更深切體會不能讓這
歷史重演。而德國勞工如果壓力過大醫生可以開處方讓人免費去水療按摩,見似匪夷所思
,但受訪對象解釋後就明白了,適當放鬆可以讓身體不會生病,相對地省下了可能的醫療
資源。看台灣許多人過勞身體出問題的,如果拿生病後用的健保資源來比,何者才真的昂
貴呢?
葡萄牙的使用毒品除罪:葡萄牙除罪了15年毒品使用人數反而下降。重點就是對毒品一味
防堵是無效的,但受訪者也說了不是簡單除罪就解決問題,而是要整個醫療體系配合把吸
毒者當病人,給予治療,讓他們能脫離毒品。這段導演試圖想把美國掃毒連結成不想讓黑
人投票是有點牽強。片中的葡萄牙警察還特別向美國喊話要美國廢死,因為那才是對人的
尊嚴的尊重。
突尼西亞與冰島的女權:有些觀點蠻有趣,就是男性通常自私,女性注重群體。男性有好
勇鬥狠的性格,女性會避免戰爭設法用言語溝通解決問題。因此女性參與重要決策通常是
有益的。
常想台灣主流想法似乎是更接近美國的,但以前背三民主義的時候還蠻明顯感覺到整個立
國思想是充滿社會主義的,所以為什麼會變這樣呢?是因為親美且與美國頻繁貿易往來,
加上重商主義讓台灣社會傾向唯利是圖嗎?就像開頭說的,你社會抱著怎樣的想法就會有
怎樣的制度,如果你沒有歐洲那種以人的自由、尊嚴為出發點的觀念,你東施效顰立的制
度也只是有名無實。當社會信奉著拿低薪是勞工自己的問題,信奉著免費加班才是好工作
態度的奴隸心態,就算去東抄西抄訂出了那套勞基法,最後還是會附上那可笑的"重罰兩
萬"罰則讓整個法成為一個笑話。或是像一例一休,如果社會根本沒有歐洲那種要適當休
息釋放壓力才是健康工作的基本心態,自然搞出來的制度也沒法得到支持。
其他諸如廢死、毒品除罪、女權等議題也一樣,如果有歐洲那種對人的尊嚴、平等極度在
乎的基本理性態度,自然會推展出類似的制度。但如果心態整天只停留在相信人的劣根性
,從報復、處罰、壓迫等態度出發,那自然永遠跳不出那些過時法令的框架,更可悲的是
很多這類人還沾沾自喜自以為是正義的一方。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Jack
at 2017-06-24T00:33
at 2017-06-24T00:33

By Ingrid
at 2017-06-25T01:09
at 2017-06-25T01:09

By Bethany
at 2017-06-26T22:51
at 2017-06-26T22:51

By Lauren
at 2017-06-28T19:57
at 2017-06-28T19:57

By James
at 2017-07-03T11:01
at 2017-07-03T11:01

By Frederic
at 2017-07-05T04:03
at 2017-07-05T04:03

By Vanessa
at 2017-07-08T13:42
at 2017-07-08T13:42

By Wallis
at 2017-07-12T07:17
at 2017-07-12T07:17

By Lily
at 2017-07-15T22:50
at 2017-07-15T22:50

By Victoria
at 2017-07-17T05:04
at 2017-07-17T05:04

By Yedda
at 2017-07-19T05:04
at 2017-07-19T05:04

By Xanthe
at 2017-07-24T01:11
at 2017-07-24T01:11

By Yuri
at 2017-07-28T22:58
at 2017-07-28T22:58

By Robert
at 2017-07-29T22:31
at 2017-07-29T22:31

By Elizabeth
at 2017-07-31T12:10
at 2017-07-31T12:10

By Harry
at 2017-08-03T21:05
at 2017-08-03T21:05

By Emily
at 2017-08-05T07:03
at 2017-08-05T07:03
Related Posts
捲入中情局弊案同時被黑幫追殺(有雷)

By Isla
at 2017-06-20T15:49
at 2017-06-20T15:49
幸運羅根 預告

By Dora
at 2017-06-20T14:17
at 2017-06-20T14:17
《哥吉拉:怪獸之王》劇情大綱公開

By Margaret
at 2017-06-20T14:16
at 2017-06-20T14:16
《安娜貝爾:造孽》最新中文官方預告

By Kumar
at 2017-06-20T13:58
at 2017-06-20T13:58
舊金山當背景的電影

By Rosalind
at 2017-06-20T13:40
at 2017-06-20T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