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映周報專訪《有一天》侯季然導演(上) - 藝術電影

Iris avatar
By Iris
at 2010-05-21T21:02

Table of Contents

  情感的聯繫,與錯位:《有一天》導演侯季然專訪(上)

文/王玉燕

  《有一天》是導演侯季然的首部劇情長片,故事主要場景發生在一艘開往金門
的慢船上,敘說一個在軍包船上工作的女孩欣穎(謝欣穎飾),邂逅了阿兵哥阿聰
(張書豪飾),他們一起穿越種種奇想,浮游於看似恍惚卻又深刻的記憶之海,緩
慢展開一趟漂流的情感旅程。

  侯季然向以詩意風格見長,懷舊的他,善於從身畔物事、生命經歷以及悠悠時
光中開鑿出一番幽微的感知與記憶。《有一天》包裹了他的青春歲月,以影像召喚
十九歲那年的K書中心 、二十二歲當時航行於闇黑大海的船,甚至秘密地,埋藏了
他對於父親的呼告。全片交叉剪輯夢境和現實,故事始於一場舊夢,男孩女孩有一
天分別走出了夢境,相識、相戀;又有那麼一天,他們必須別離。於是,他用夢召
喚失去的聯繫,盡力抵禦那些已知和未知。片末透過倒敘,將男孩和女孩送回相識
之初,一切就像迴圈般,愛情來了,一段純情的愛戀得以成全。

  2003年,侯季然首部個人影像作品《星塵15749001》奪下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
。2006年以短片《我的747》 獲香港IFVA獨立短片競賽亞洲新力大獎,此作品以一
部山葉50cc機車為題,風格詼諧輕快。2007年拍攝第一部劇情短片《購物車男孩》
,融合詩與影像,片中男孩離開大賣場後的際遇後來遂延續到了《有一天》的故事
當中。侯季然另有兩部紀錄片《台灣黑電影》、《聽時代在唱歌之唱自己的歌》,
內容分別擷取1980年代盛行於台灣之「社會寫實片」精華、以及1970至1980年間自
由奔放的民歌風潮,重塑一個時代的集體記憶。

  入圍2010柏林影展青年競賽單元的《有一天》,歷經屢次剪接,從一個極其個
人化、敘事跳躍的作品,逐步調節成一部關照觀眾感受、按時序編排敘事結構的電
影,由其演變,得以窺知侯季然不僅僅關注自身創作,更期待他的作品能夠啟動作
者和觀眾之間的對話、溝通。本片將於6月4日上映,放映版本在情感的銜接上更為
圓滑,讓觀眾更易進入角色內心純淨的情感。

  本文以下特別專訪導演侯季然,談《有一天》故事的起源、主軸、核心美學,
以及拍片的體會。

問:《有一天》原本是一部短片企劃,著重於故事的異想天開,後來決定發展成一
  部長片後,劇本改寫過程遇到哪些困難?在故事基調和敘事結構上有哪些延續
  和異動?

侯季然專訪(以下簡稱侯):那個短片企劃大概長二、三十分鐘,強調一個有趣的
點,而且故事很快地結束在一個讓人家驚訝的地方,原先描述在一艘開往金門的船
上,男生對女生說:「我在你夢裡。」此時船在海上停了下來,女生才發現原來是
在夢中,故事片尾回到三年前的南陽街上,那個男生穿著高中制服走在南陽街,人
潮洶湧中有人拍了他的肩膀,回頭看,是那個女孩,但他不認識她,女孩對他說:
「我在你夢裡。」片末僅交待一點點生活片段,主要場景都在軍包船上,女孩是船
上當福利社店員。

  變成長片後,這兩個人的來歷就要很清楚,包括角色背景、各自如何到這艘船
上等等,且就不只是一個點子而已,必須是一個兩個人的故事。在短片中可能夢境
佔了百分之九十五、甚至百分之九十九,但變成長片後,夢境和現實就各佔一半。
而且原本的短片中,他們在船上遇到、在南陽街遇到,其實是一個循環,但卻是偶
然遇到;變成長片後,這個男生不是來到船上看到這個女孩子才想起他們之間的事
,而是從抽到金門籤的那一刻,就已經有預感了,因此到船上其實不是驚奇,而是
已經知道他將會發生什麼事情,因為女生曾經跟他說過他會抽到金門籤。

  改編成長片的困難點在於要從一個原先很追求驚奇的短片故事變成一個長篇的
完整故事,所以關於這個角色為何會有這樣的行為就變得很重要,這個男生為什麼
要上這艘船?為什麼要跟女生講那段話?女生為什麼是那個反應?在南陽街,女生
為什麼會去叫這個男生?他們的家庭背景是什麼?如果是長片,這一切都不能純屬
巧合,而必須建基於角色的背景,甚至是兒時經驗影響了他的現在,等於是要把這
兩個人的生命史建構出來。

問:這部片上映前又重新剪接了一個版本,這個版本和上一個版本的主要差異是什
  麼?當初拍《購物車男孩》時,您曾為了加旁白與否而大傷腦筋,一度選擇加
  上旁白,為觀眾鋪一條通往影像的路。這回重新剪接《有一天》也是為了讓觀
  眾更容易進入您的影像敘事嗎?

侯:這個版本前三十分鐘的片段可能會讓觀眾比較有機可尋一點,因為原本的版本
  會去設定什麼東西該何時出來的步驟,但我所想像的觀眾跟實際面對的觀眾可
  能會有一段差距,假若一個觀眾完全不瞭解這個故事,他要進來這個故事可能
  片子前面的段落要更平整一點,現在這個版本沒有動大架構,但就是在一些情
  感的連接上更容易連戲,現在前面還是有很多謎團,但是感覺比較緊湊一點,
  比較讓觀眾能預期接下來的發展。原先的版本做佈局做很久,希望把東西壓在
  最後爆出來。

問:您個人有比較偏好其中哪一個版本嗎?

侯:其實到現在我已經很難去比較了,我覺得這個影片一直在長成自己該長的樣子
  ,看你是要怎麼去定義這個作品,如果將這個作品定義成我自己的作品,不去
  在意觀眾的感受,喜歡的人就喜歡,不喜歡的人就不喜歡,那我可能最喜歡你
  們都沒看過的、照劇本剪的那個版本。那是完全跳躍、要到最後一秒鐘才會知
  道狀況。最先開始,這個劇本的走法就是以兩個人的思緒作為脈絡,從男生的
  觀點跳到女生的觀點,透過兩個人之間思緒的接力,去把這整個故事編織起來
  ,也不一定像現在這個版本有按照時序在走,它是連時序都打破的。後來我們
  覺得這個片子還是必須考量到一般觀眾的接受度,我們畢竟還是希望這個片子
  會讓大家喜歡,所以後來我又重剪一個版本是按照時序來走,這就是現在所有
  版本的雛型。

  說老實話,我從一剛開始在寫這個故事的時候,一直以為這個片子其實就是要
讓自己的作品可以跟大眾溝通,因為以前從《星塵15749001》到《購物車男孩》都
是比較自我的片子,其實《購物車男孩》加了旁白進去後,我又把它拿掉了,中間
歷經掙扎。《有一天》我從一開始就希望它是具有我個人風格,但可以被大家接受
的片子,從寫劇本、構思故事的階段就是秉持這樣的初衷,後來經過不斷剪接的過
程,都沒有違背當初我對這個片子的設定。只是我從這部片學到我自己的想法跟觀
眾的想法之間有多大的落差,在寫劇本的時候,我原本以為觀眾應該會覺得這很有
趣,所以照劇本剪出那個版本的時候我自己覺得觀眾應該會喜歡。以前所有我的作
品命運都一樣,觀眾接受度很兩極,喜歡的人會覺得很特別,不喜歡的人就會覺得
這個作品完全是拒絕跟他們溝通。《有一天》這個作品我希望不要這麼兩極化,剪
出第一個版本的時候發現觀眾反應還是很兩極化,因為初衷就是希望可以跟一般大
眾對話,後來的剪接都是為了達成這個想法。

問:本片剪接指導為廖慶松,他又怎麼處理這部片的剪接?

侯:我剪了按照時序的那個版本後就在高雄電影節放映,後來因為要給柏林影展選
  片人看,辦了一場試片,也請了一些影評人跟老師來看,也有請廖桑來看,看
  完後,他覺得可以在一些剪接的手法上更圓滑一點,會讓這部片更容易被大眾
  接受,後來我們就請廖桑幫忙剪輯。其實他的剪輯並沒有動到大的結構,就是
  把中間一些銜接的地方做得更容易跳過去,現在剛剪完的版本則是將片段之間
  的接點做得更平整。侯孝賢導演在奇幻影展閉幕片上看了《有一天》之後,有
  很多想法,他覺得這部片的前面不要讓觀眾覺得太跳躍,設計的痕跡再少一點。

問:《有一天》的敘事在夢和現實之間切換、跳躍,故事的開頭是起於一場夢境,
  彼時觀眾還不知道那是一個遙遠的夢。為何選擇以夢起始,而非現實情境?您
  個人又怎麼看待片中彼此交錯的夢境和現實?

侯:這個片子到現在都覺得好難形容,因為原本的片子是從現實開始,拍欣穎和阿
  聰兩人在床上玩相機,從交往最甜蜜的時期開始講,那時候還拍一鏡到底,長
  達五分鐘。那一場他們兩人互拍,最後結束在欣穎說她夢到阿聰會去金門,阿
  聰就說夢是相反的,欣穎問:「真的嗎?」下一場戲就跳到阿聰抽到金門籤。
  後來改成由夢境開始是因為覺得這樣的起頭比較能夠開宗明義讓大家知道這是
  一個「關於夢」的故事,原先那樣的開場就不一定是一個關於夢的故事,而是
  一個「關於預言跟現實生活中的似曾相識」的故事。原先的劇本一開始是希望
  呈現出若無其事的狀態,最後卻讓人訝異怎麼會這樣;現在的做法是讓人一開
  始就知道這是一個有點像夢的故事,讓觀眾有心理準備,能夠期待他接下來將
  看到什麼。我也從中學習到,大眾(也包括我自己)之所以會喜歡某些片子,
  是因為能夠預期接下來會怎麼走,情節真的那樣發展,但又能給你多一點東西。

  這部片中夢境和現實交錯,原本的設定就是希望兩者的界線不是那麼清楚,我
覺得夢境跟真實本來就是分不清楚的,我們在做夢的時候一定不太能夠知道我們現
在正在做夢,以為自已處於真實,其實也不能確知自己到底是不是在夢裡面。所以
這個片子一開始的設定,我就已經絕對地希望是夢境跟真實混合在一起,這是這部
片的核心美學。

問:片中交織現在、過去、未來多重時空,夢境裡,阿聰對欣穎說,他們是在夢中
  ,但是一年後他們會在真實世界裡相遇、相愛。2009年進入欣穎夢中的他,卻
  擁有預知的能力。剪接上,也特意打亂時光的線性邏輯,為何想要這麼安排?

侯:我覺得這部片的主軸是兩個人之間的聯繫以及情感的錯位,一開始欣穎不知道
  所有的事情,阿聰知道所有的事情,後來欣穎知道所有的事情,阿聰不知道所
  有的事情,到最後才發現這是一個這樣的循環。我覺得這部片的主軸不在何者
  為夢、何者為現實,也不在於時空的跳躍,而是兩個人的情感位置如何改變。
  我希望觀眾也許在看這部片時可以少花一點腦筋在做數學,我覺得那不是最重
  要的事,而是兩個角色之間的互動,對於那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愛情,不可
  自拔或無可救藥的追求。不管片中時序如何跳躍,我自認兩人情感的位階是很
  清楚的。

問:故事泰半是在一艘封閉的船上取景,欣穎和她的母親則住在港口畔的船屋上,
  這樣的空間安排想要傳達什麼樣的意象?和鄰近台北車站的K書中心 一南一北
  相互映襯,是否有何對照意味?

侯:在短片中,欣穎就是一個在船上工作的女孩子,片頭她被爸爸用摩托車載到船
  上工作,變成長片後,欣穎住在哪邊就變成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便開始構築
  這個女主角的背景,如果她是在船上的販賣部工作,家裡可能也是做雜貨店的
  ,某個親友也許跟船上的經營階層有關,所以她被介紹到船上工作。她之所以
  住在船屋是因為這樣的原因,那個船屋本來是一個荒廢的販賣部,從造船廠的
  港口延伸出來,我們去勘景時該船屋已經封閉了,是整個碼頭唯一木造的船屋
  ,我們覺得很漂亮,就將欣穎家開設的店面放在那個地方。

  這部片最開始就是想拍軍包船的故事,因為我當兵時坐過這樣的船,覺得船上
的空間非常有意思,船深夜出發,載著所有的阿兵哥,他們都沒有去過那個島,第
二天清晨就抵達一個陌生的島,這段航程是在黑夜的海上,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奇
幻的場景。船上載著的全都是十幾二十歲的年輕男生,每個人各自睡著,或睡不著
,要一起前往一個聽起來很可怕的島,我覺得這本身就是一個很奇妙的場景,應該
會發生一件很奇妙的事情。

  台北K書中心其實也是我自己很想要拍的一個場景,原本短片中沒有K書中心,
變成長片後才有,我覺得K書中心跟這個船上的空間很像,都是一小格一小格, 都
有暗而狹長的通道,在空間上有類似性,在情感上也有類似性,都是屬於青春的場
景。我就很單純覺得,若是在船上打開一道門,直接就通到K書中心裡面, 是非常
合理的事情,因為兩邊看起來太像了!

  (下文續)

─資料來源───────────────────────────────────

 放映週報:情感的聯繫,與錯位:《有一天》導演侯季然專訪

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asp?period=258

─相關來源───────────────────────────────────

2010/06/04 有一天【導演:侯季然;演員:謝欣穎、張書豪、姚坤君;穀得電影】

 預告:慧倫演唱版(0:15)

http://oneday2010.pixnet.net/blog/post/6994192

 預告:寂寞星球版(1:5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L3Xv5f7EE0

 預告:第二波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YKA-JGiktI

 預告:第一波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d5gcH7nduo

 預告:首波版(2:01)

http://oneday2010.pixnet.net/blog/post/6140206

 預告:國際版(前導版;2:4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zW68A21QKk

 官方網站

http://www.oneday.com.tw/

 官方部落格

http://oneday2010.pixnet.net/blog

http://gooddayfilms.pixnet.net/blog

 噗浪

http://www.plurk.com/strawberrytime

 臉書

http://www.facebook.com/pages/One-Day-you-yi-tian/265140087232

 開眼

http://app.atmovies.com.tw/movie/movie.cfm?action=filmdata&film_id=f1tw39808141

--

All Comments

輔大 社會寫實片影展 多位導演編劇座談

Lucy avatar
By Lucy
at 2010-05-21T11:28
由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比較文學博士班主辦之「台灣類型電影與通俗文化: 社會寫實片影展」(Taiwan Social Realist Film Festival) ,將於下週一起舉 辦一週,從5月24日(一)至5月28日(五)於輔仁大學聖言樓SF131、進修部ES717 舉行。現場將播放多部台灣類型電影,映後會 ...

光點今天開始放映夏日琴聲及為愛起程

Oliver avatar
By Oliver
at 2010-05-21T11:16
光點本週開始放映夏日琴聲及為愛起程 檔期為5/22-28、 5/31-6/4 場次如下 夏日琴聲 5/21(五)1900 5/22(六)~5/28(五)1100 1510 1920 5/31(一)~6/3(四)1310 1720 2130 為愛起程 5/21(五)2100 5/22(六)~5/28(五)1 ...

「讓愛飛起來」 Ricky (涉部份劇情)

Caroline avatar
By Caroline
at 2010-05-21T01:01
看完Ricky,有點啞然,心中不斷地盤算著要寫出什麼樣的心得, 然後,一天拖過一天,卻很難一鼓作氣地完成,唔。 始終不專業的觀影心得: http://anostalgist.pixnet.net/blog/post/7084912 寂寞的單親媽媽,異常獨立的小女孩,老舊的國 ...

國賓長春迷你廳遊記

Brianna avatar
By Brianna
at 2010-05-20T23:06
我其實也PO在戲院板了,算是提供板友一則早知如此不信邪的反面意見供參考 at_at -- 我目前看過了比較大一些的九廳和迷你廳級的十廳 九廳挑對位置,是在非常可以接受的範圍內〔除了銀幕比例仍舊是小了一點〕 但相對電影板上找得到多半是這些迷你廳讓你感覺:溫馨! ^_^ 的意見 我儘可能態度比較持平並且客 ...

感動人心的【卡蜜諾】挑戰宗教極限

Caitlin avatar
By Caitlin
at 2010-05-20T16:43
新聞來源 http://tinyurl.com/2ch8qbs 感動人心的《卡蜜諾》(Camino)即將在本週五上映,有影評人看完電影後 表示,該片突破制式的格局,尖銳觀點直逼丹麥名導拉斯馮提爾《破浪而出》 ,是一部關於愛與死、申論信仰與成長的神奇作品,格局也超出有著類似題材 與設定的電影《蘇西的世界》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