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克爾克大行動-映照新時代的月光石 - 電影
By Iris
at 2017-07-23T23:13
at 2017-07-23T23:13
Table of Contents
網誌圖文好讀版:http://twoquarters.org/1001
繼《頂尖對決》、《黑暗騎士》、《全面啟動》後,諾蘭此次將二戰著名的發電機行動做
為本次作品題材,希望透過他身為英國人的觀點來詮釋這場改變世界的重大行動。捨棄以
往繁多的台詞與對話,導演試圖以畫面剪輯來表達故事,於交錯的時間與場景之中,我們
將一窺敦克爾克沙灘上的人物群象,體會戰爭所帶來的強烈不安。面對如此險境,能夠存
活下來即是勝利。然而,勝利的代價也許遠超過你我的想像。
----------------貼---心----防----雷----線--------------------------
海水襲來:無孔不入的生存恐懼
白皙的沙灘,湛藍的天空,於靜謐的景色之下,空氣中瀰漫的卻是眾將士的疑懼與迷惘。
隨時可能來襲的攻擊使得所有人的心理變得脆弱,甚至到了草木皆兵的狀態,聽聞聲響的
第一反應便是迅速臥倒,生怕下個不幸喪生的就是自己。比起戰爭的磅礡場面,本片更多
的是對於敵人的恐懼以及身處戰場的驚悚感,無論你是否親身體驗過軍旅生涯,相信都能
感受到劇中人物對於生存的渴望與不安,畢竟這是生而為人的共同課題,我們總是喜愛生
命而畏懼死亡,因為死亡代表的是一切的終結,而生存則意味著無限可能。
另一方面,海水則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作為撤退發生的場域,漲潮的海水是順利逃生的
必須條件。隨著情況轉變,不斷上漲的海水卻成為令人窒息的深色液體,持續灌進迫降海
面的駕駛艙以及擱淺沙灘的商船,直叫人無法喘息,只想盡速逃離。隨著兩地的畫面不斷
切換,同樣的是死亡迫近的威脅與潮濕鹹膩的氣味,有人得以幸運地說聲「午安」,有人
卻只能無助的攫取前方的空氣,痛苦的死於滿是歧視與語言隔閡的船艙底部。生存的戰場
之上,他們永遠不知道命運最終選擇了誰或遺棄了誰,只能拼命的努力活著。
月光之石:戰爭當下的人性本質
面臨生死抉擇的存亡關頭,人往往會展現其最原始的本性,無論那是英勇、博愛、自私還
是懦弱,而敦克爾克的廣漠海水正是那冷血的顯影劑:落難的士兵由於逃避回到戰場失手
害死試圖幫助受困將士的平民;同船逃難的士兵見到同袍中彈的反應不是立即搶救,反而
急忙阻止其發出哀嚎,害怕因此被敵人發現。甚至因為國籍不同就想將同為聯軍的法國士
兵丟下船,最後他卻諷刺的溺死於滿是海水的船艙之中,從可能被丟下船的棄子成為永遠
無法離開殘骸的幽靈。聯軍成功撤離的背後,比起光榮的英雄事蹟,更多的是為求生存無
所不用其極的決心,這才是眾人得以平安返家的關鍵所在。
儘管戰爭如此殘酷,但希望仍然存在。片中,希望化身為名喚「月光石」的小船。如同其
名,它像長石般折射出人性良善的光輝,儘管面對著士兵的恐懼與憤怒,它仍選擇以敦厚
的方式對待眾人。然而,「月光石」起初只是艘普通的船隻,直到喬治的意外犧牲,裡頭
的純樸質地才被打磨出來,散發出最為溫柔的光暈。彼得一句「他很好。」可說令人感到
揪心,目睹好友不幸死去,他卻必須說著違心的謊言,只為讓經歷恐慌情緒的士兵心裡能
夠好過一些,而他能幫喬治所做的僅是讓他成為敦克爾克的小英雄,如此而已。
「我會很有用的,先生!」喬治說道並興奮地跑上月光石號
操控時間:三線揉合的壓迫空間
縱觀諾蘭過往的作品,時間可說是其相當喜愛且善於運用的元素,無論是《星際效應》中
錯失女兒二十六年成長的悲痛,《全面啟動》裡三層夢境的時間乘數,以及《記憶拼圖》
那別出心裁的倒述手法,都能感受到時間在他作品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於本作中,他於陸
海空三線以中,各自賦與這三條線獨立的時間向度,分別是一星期,一天,一小時。起初
看似為互不相關的獨立事件,卻逐漸交織在一起,最終會聚於那片絕望與希望並存的大海
上,引領觀眾見證著飛行員的英勇表現與眾人渴望活著回家的求生意志。
談到時間,除了作為非線性剪輯的載體之外,更化身步步進逼的敵人,不斷給予片中士兵
無限的壓力。無論是等待漲潮的不安,或是油料耗盡的危機,都使得戰士們疲累的心更加
脆弱,不只必須隨時防備德軍未知的攻擊,更對於即將來到的時限提心吊膽。透過四面八
方的攻擊讓眾將士變得草木皆兵,不斷限縮的時間與海水則施加心靈無數恐懼,導演成功
營造出壓迫感十足的空間,讓銀幕前的觀眾跟著深陷其中,感受著戰爭不斷侵蝕精神的深
邃影響。就連我們看著電影都會不禁摀著耳朵,真實的戰場想必只會來得更加殘酷而驚悚
,而看待片中得到戰爭創傷士兵的眼神將不只有憐憫,更多的是心有戚戚的同感。
「他得了砲彈恐懼症,那將伴隨著他一輩子,或許永遠不會痊癒。」
燃燒機骸:告別舊時代的火炬
眼前,耗盡燃油的戰機緩緩滑過天際,飛行員費洛的任務已然告終,他放棄平安返航的機
會換得擊墜所有遭遇的敵機,拯救沙灘上毫無防禦能力的散亂士兵。隨著士兵歡欣鼓舞的
喝采時,英勇無比的戰機卻朝著內陸的方向飛去,他被迫降落於歐陸淪陷的濱海之地,進
入德軍的勢力範圍。在他被抓走之前,所能做的僅是朝著他的座機開槍,將高貴的勞斯萊
斯引擎化為燃燒的餘燼。於火光與陽光的相互輝映下,飛行員卸下面罩,露出一抹淺淺微
笑,他知道自己成功守護反攻的希望與無數寶貴的生命。現在,龜縮與忍讓的舊時代即將
跟著燃燒的機骸畫下句點,全力捍衛自由世界的嶄新時代正要到來。
「我們將戰鬥到底。我們將在法國作戰,我們將在海上和大洋中作戰,我們將具有越來越
大的信心和越來越強的力量在空中作戰;我們將不惜任何代價保衛我們的島嶼。我們將在
海灘上作戰;我們將在敵人登陸地點作戰;我們將在田野和街頭作戰;我們將在山區作戰
;我們決不投降。即使這個島嶼或它的大部分被征服並陷入飢餓之中,這是我一分鐘也沒
有相信過的,我們在海外的帝國臣民仍要英國艦隊的武裝保護之下,繼續戰鬥,直到新世
界在上帝認為適當的時候用它全部的力量和能力,來拯救及解放這個舊世界。」
終幕,主角唸完演說後抬頭的眼神揭示著敦克爾克的撤退行動成為歷史,身處戰爭關頭的
他們仍需繼續奮鬥,努力不懈。如今,丟失歐陸退守英倫半島的聯軍面臨退無可退的絕境
,過去的失敗已成定局,存活的兵士們只能展望未來。然而,戰士們眼中的恐懼與不安卻
是短時間無法消除的,儘管未來的我們已知同盟國必然勝利,但對他們來說,所謂的未來
正籠罩著沉重的黑影,眼中的迷惘與徬徨將伴隨著他們直到勝利的曙光正式降臨。
--
喜愛電影的粉絲,相信事物總有另一面,並努力呈現自己對電影的感覺。
始終認為自己不夠完整,所以取名為「半個比爾」。
個人網站:http://twoquarters.org/
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woquartersmovie
--
繼《頂尖對決》、《黑暗騎士》、《全面啟動》後,諾蘭此次將二戰著名的發電機行動做
為本次作品題材,希望透過他身為英國人的觀點來詮釋這場改變世界的重大行動。捨棄以
往繁多的台詞與對話,導演試圖以畫面剪輯來表達故事,於交錯的時間與場景之中,我們
將一窺敦克爾克沙灘上的人物群象,體會戰爭所帶來的強烈不安。面對如此險境,能夠存
活下來即是勝利。然而,勝利的代價也許遠超過你我的想像。
----------------貼---心----防----雷----線--------------------------
海水襲來:無孔不入的生存恐懼
白皙的沙灘,湛藍的天空,於靜謐的景色之下,空氣中瀰漫的卻是眾將士的疑懼與迷惘。
隨時可能來襲的攻擊使得所有人的心理變得脆弱,甚至到了草木皆兵的狀態,聽聞聲響的
第一反應便是迅速臥倒,生怕下個不幸喪生的就是自己。比起戰爭的磅礡場面,本片更多
的是對於敵人的恐懼以及身處戰場的驚悚感,無論你是否親身體驗過軍旅生涯,相信都能
感受到劇中人物對於生存的渴望與不安,畢竟這是生而為人的共同課題,我們總是喜愛生
命而畏懼死亡,因為死亡代表的是一切的終結,而生存則意味著無限可能。
另一方面,海水則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作為撤退發生的場域,漲潮的海水是順利逃生的
必須條件。隨著情況轉變,不斷上漲的海水卻成為令人窒息的深色液體,持續灌進迫降海
面的駕駛艙以及擱淺沙灘的商船,直叫人無法喘息,只想盡速逃離。隨著兩地的畫面不斷
切換,同樣的是死亡迫近的威脅與潮濕鹹膩的氣味,有人得以幸運地說聲「午安」,有人
卻只能無助的攫取前方的空氣,痛苦的死於滿是歧視與語言隔閡的船艙底部。生存的戰場
之上,他們永遠不知道命運最終選擇了誰或遺棄了誰,只能拼命的努力活著。
月光之石:戰爭當下的人性本質
面臨生死抉擇的存亡關頭,人往往會展現其最原始的本性,無論那是英勇、博愛、自私還
是懦弱,而敦克爾克的廣漠海水正是那冷血的顯影劑:落難的士兵由於逃避回到戰場失手
害死試圖幫助受困將士的平民;同船逃難的士兵見到同袍中彈的反應不是立即搶救,反而
急忙阻止其發出哀嚎,害怕因此被敵人發現。甚至因為國籍不同就想將同為聯軍的法國士
兵丟下船,最後他卻諷刺的溺死於滿是海水的船艙之中,從可能被丟下船的棄子成為永遠
無法離開殘骸的幽靈。聯軍成功撤離的背後,比起光榮的英雄事蹟,更多的是為求生存無
所不用其極的決心,這才是眾人得以平安返家的關鍵所在。
儘管戰爭如此殘酷,但希望仍然存在。片中,希望化身為名喚「月光石」的小船。如同其
名,它像長石般折射出人性良善的光輝,儘管面對著士兵的恐懼與憤怒,它仍選擇以敦厚
的方式對待眾人。然而,「月光石」起初只是艘普通的船隻,直到喬治的意外犧牲,裡頭
的純樸質地才被打磨出來,散發出最為溫柔的光暈。彼得一句「他很好。」可說令人感到
揪心,目睹好友不幸死去,他卻必須說著違心的謊言,只為讓經歷恐慌情緒的士兵心裡能
夠好過一些,而他能幫喬治所做的僅是讓他成為敦克爾克的小英雄,如此而已。
「我會很有用的,先生!」喬治說道並興奮地跑上月光石號
操控時間:三線揉合的壓迫空間
縱觀諾蘭過往的作品,時間可說是其相當喜愛且善於運用的元素,無論是《星際效應》中
錯失女兒二十六年成長的悲痛,《全面啟動》裡三層夢境的時間乘數,以及《記憶拼圖》
那別出心裁的倒述手法,都能感受到時間在他作品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於本作中,他於陸
海空三線以中,各自賦與這三條線獨立的時間向度,分別是一星期,一天,一小時。起初
看似為互不相關的獨立事件,卻逐漸交織在一起,最終會聚於那片絕望與希望並存的大海
上,引領觀眾見證著飛行員的英勇表現與眾人渴望活著回家的求生意志。
談到時間,除了作為非線性剪輯的載體之外,更化身步步進逼的敵人,不斷給予片中士兵
無限的壓力。無論是等待漲潮的不安,或是油料耗盡的危機,都使得戰士們疲累的心更加
脆弱,不只必須隨時防備德軍未知的攻擊,更對於即將來到的時限提心吊膽。透過四面八
方的攻擊讓眾將士變得草木皆兵,不斷限縮的時間與海水則施加心靈無數恐懼,導演成功
營造出壓迫感十足的空間,讓銀幕前的觀眾跟著深陷其中,感受著戰爭不斷侵蝕精神的深
邃影響。就連我們看著電影都會不禁摀著耳朵,真實的戰場想必只會來得更加殘酷而驚悚
,而看待片中得到戰爭創傷士兵的眼神將不只有憐憫,更多的是心有戚戚的同感。
「他得了砲彈恐懼症,那將伴隨著他一輩子,或許永遠不會痊癒。」
燃燒機骸:告別舊時代的火炬
眼前,耗盡燃油的戰機緩緩滑過天際,飛行員費洛的任務已然告終,他放棄平安返航的機
會換得擊墜所有遭遇的敵機,拯救沙灘上毫無防禦能力的散亂士兵。隨著士兵歡欣鼓舞的
喝采時,英勇無比的戰機卻朝著內陸的方向飛去,他被迫降落於歐陸淪陷的濱海之地,進
入德軍的勢力範圍。在他被抓走之前,所能做的僅是朝著他的座機開槍,將高貴的勞斯萊
斯引擎化為燃燒的餘燼。於火光與陽光的相互輝映下,飛行員卸下面罩,露出一抹淺淺微
笑,他知道自己成功守護反攻的希望與無數寶貴的生命。現在,龜縮與忍讓的舊時代即將
跟著燃燒的機骸畫下句點,全力捍衛自由世界的嶄新時代正要到來。
「我們將戰鬥到底。我們將在法國作戰,我們將在海上和大洋中作戰,我們將具有越來越
大的信心和越來越強的力量在空中作戰;我們將不惜任何代價保衛我們的島嶼。我們將在
海灘上作戰;我們將在敵人登陸地點作戰;我們將在田野和街頭作戰;我們將在山區作戰
;我們決不投降。即使這個島嶼或它的大部分被征服並陷入飢餓之中,這是我一分鐘也沒
有相信過的,我們在海外的帝國臣民仍要英國艦隊的武裝保護之下,繼續戰鬥,直到新世
界在上帝認為適當的時候用它全部的力量和能力,來拯救及解放這個舊世界。」
終幕,主角唸完演說後抬頭的眼神揭示著敦克爾克的撤退行動成為歷史,身處戰爭關頭的
他們仍需繼續奮鬥,努力不懈。如今,丟失歐陸退守英倫半島的聯軍面臨退無可退的絕境
,過去的失敗已成定局,存活的兵士們只能展望未來。然而,戰士們眼中的恐懼與不安卻
是短時間無法消除的,儘管未來的我們已知同盟國必然勝利,但對他們來說,所謂的未來
正籠罩著沉重的黑影,眼中的迷惘與徬徨將伴隨著他們直到勝利的曙光正式降臨。
--
喜愛電影的粉絲,相信事物總有另一面,並努力呈現自己對電影的感覺。
始終認為自己不夠完整,所以取名為「半個比爾」。
個人網站:http://twoquarters.org/
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woquartersmovie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Andrew
at 2017-07-25T13:06
at 2017-07-25T13:06
By Delia
at 2017-07-27T14:01
at 2017-07-27T14:01
By Kama
at 2017-07-30T02:26
at 2017-07-30T02:26
By Delia
at 2017-07-30T13:29
at 2017-07-30T13:29
Related Posts
模犯生:虛假的救贖與真實的墮落
By Caroline
at 2017-07-23T23:03
at 2017-07-23T23:03
起源 首爾車站 免錢的最貴
By Megan
at 2017-07-23T23:01
at 2017-07-23T23:01
《模犯生》這世界噁心的令人犯罪
By Dora
at 2017-07-23T23:00
at 2017-07-23T23:00
關於Tom Hardy
By Doris
at 2017-07-23T22:57
at 2017-07-23T22:57
敦克爾克到底推不推薦?
By Enid
at 2017-07-23T22:41
at 2017-07-23T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