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革命所引發的一場澳洲影視通路戰 - 影音
![Olga avatar](/img/boy2.jpg)
By Olga
at 2015-01-01T00:30
at 2015-01-01T00:30
Table of Contents
http://bit.ly/1Hh37rW
雪梨製片動態─數位革命所引發的一場澳洲影視通路戰
文/王健忠
錄影帶早已是古董,DVD也已經沒落,藍光也不符當初的期待。如果說電影的發行,通路
能決定生死,那麼戲院上映當然是發行前段唯一的通路,畢竟票房是最直接的成績!但
後段的通路其實才是一塊大餅,身為消費者的觀眾可能不知道目前正在上演一場世界大
戰。
從上個月的文章中,筆者揭露了澳洲影視產業的各個統計數字,其中有一區塊相當奇特,
數字比起同樣是英語系國家的英美高出許多!那就是「實體、數位與線上隨選影片的租賃
與購買銷售金額」。事實上澳洲境內原本最大的實體租賃連鎖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百視達
(Blockbuster)公司,在美國母公司宣布破產後,也一一關閉其實體商店,逐漸轉型為線
上商店,不過這家曾經是地球上最大的DVD實體租賃的怪獸公司卻殘而不死,反而堅持走
老路,線上所販售的依舊是實體DVD與藍光,甚至在各個購物中心放置租賃自動販賣機,
究竟它這最後的掙扎能不能抵抗最新的通路潮流──線上隨選?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從今年初開始,線上隨選VOD(Video On Demand)的市場爭奪戰已經在澳洲白熱化了,各
家廠商都垂涎這塊大餅。過去的通路,除了百視達,最大的莫過於福斯影業的FOXTEL。
澳洲由於幅遠遼闊、人口密度低,所以無法像其他國家一樣鋪設有線電視,雖然政府大
力推銷吹噓有將近三十個免費(商業與公共)頻道,但除去三分之一的商業置入(幾乎成
了購物台)頻道外,再扣掉七個公共頻道(澳洲國家電視網簡稱ABC就佔了四個,另外三
個是SBS),真正剩下的就只有七、八個商業頻道,如果再扣掉其中三個常常重播黑白老
片及過時連續劇的濫竽充數頻道,真正有精采節目的只剩三、四個。
因此十幾年前FOXTEL以小碟衛星的接收方式、數十個包含戲劇、綜藝、新聞、商業、兒
童及成人頻道,還喊出了前晚美國直播的最新影集,今早在澳洲就能透過FOXTEL收看,
確實吸引了很多人申辦,但為人所詬病的就是過高的月費與以年為單位的綁約,直到網
路的普及與網速的提升,即使FOXTEL推出了免安裝費與減價的活動來穩定客源,大家依
舊紛紛投向「線上隨選」的懷抱。
目前市占龍頭在技術上來說應該還是以Apple稱霸,最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十年前iPod時
代的革命,讓iTunes成功地改變並抓住了使用者的收聽及收視習慣,再加上iOS的便利
性,讓果迷無縫接軌地延伸使用iPhone與iPad,Apple TV更讓果迷從小螢幕直接轉移
到客廳的大電視。
這現象在台灣的各位也許不能切身感受,主要還是因為Apple TV的地區限制與iTunes的
付費機制以信用卡為主。但其實在澳洲,iTunes最大的消費族群是青少年,面對這群不
能申請信用卡的大金主,蘋果公司相當貼心,在各個超市、加油站(在澳洲加油站等於
台灣的便利商店),電器行、報紙雜誌店(簽樂透的通路),都能夠買到iTunes的gift
card,通過類似儲值卡的機制,成功讓無卡族無痛購買iTunes商店裡的音樂與影片,
甚至在過去只能在電腦上購買音樂與電視電影,如今透過App,幾乎是隨時隨地、無時
無刻都能消費。
對此,老大哥FOXTEL怎能冷眼旁觀,就在今年三月,推出了Foxtel Presto,仿造
iTunes讓消費者能在電視、手機、平板、及電腦上購買與收看內容,唯一的不同是
iTunes是每部片以單價租售,而Foxtel Presto則是一個價格吃到飽,甚至推出以
月計價免綁約的招式拉客!接下來Quickflix(澳洲版本的Netflix)與Google的
Chromecast也紛紛加入戰局,覬覦這塊大餅,這場數位的通路大戰究竟鹿死誰手?
還有待大家慢慢觀察。
------------------------------------------------------------------------------
參考外電:BUSINESS SPECTATOR
The Australian streaming market in 2015 – the battle lines are drawn
http://bit.ly/1D5F6Sh
--
雪梨製片動態─數位革命所引發的一場澳洲影視通路戰
文/王健忠
錄影帶早已是古董,DVD也已經沒落,藍光也不符當初的期待。如果說電影的發行,通路
能決定生死,那麼戲院上映當然是發行前段唯一的通路,畢竟票房是最直接的成績!但
後段的通路其實才是一塊大餅,身為消費者的觀眾可能不知道目前正在上演一場世界大
戰。
從上個月的文章中,筆者揭露了澳洲影視產業的各個統計數字,其中有一區塊相當奇特,
數字比起同樣是英語系國家的英美高出許多!那就是「實體、數位與線上隨選影片的租賃
與購買銷售金額」。事實上澳洲境內原本最大的實體租賃連鎖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百視達
(Blockbuster)公司,在美國母公司宣布破產後,也一一關閉其實體商店,逐漸轉型為線
上商店,不過這家曾經是地球上最大的DVD實體租賃的怪獸公司卻殘而不死,反而堅持走
老路,線上所販售的依舊是實體DVD與藍光,甚至在各個購物中心放置租賃自動販賣機,
究竟它這最後的掙扎能不能抵抗最新的通路潮流──線上隨選?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從今年初開始,線上隨選VOD(Video On Demand)的市場爭奪戰已經在澳洲白熱化了,各
家廠商都垂涎這塊大餅。過去的通路,除了百視達,最大的莫過於福斯影業的FOXTEL。
澳洲由於幅遠遼闊、人口密度低,所以無法像其他國家一樣鋪設有線電視,雖然政府大
力推銷吹噓有將近三十個免費(商業與公共)頻道,但除去三分之一的商業置入(幾乎成
了購物台)頻道外,再扣掉七個公共頻道(澳洲國家電視網簡稱ABC就佔了四個,另外三
個是SBS),真正剩下的就只有七、八個商業頻道,如果再扣掉其中三個常常重播黑白老
片及過時連續劇的濫竽充數頻道,真正有精采節目的只剩三、四個。
因此十幾年前FOXTEL以小碟衛星的接收方式、數十個包含戲劇、綜藝、新聞、商業、兒
童及成人頻道,還喊出了前晚美國直播的最新影集,今早在澳洲就能透過FOXTEL收看,
確實吸引了很多人申辦,但為人所詬病的就是過高的月費與以年為單位的綁約,直到網
路的普及與網速的提升,即使FOXTEL推出了免安裝費與減價的活動來穩定客源,大家依
舊紛紛投向「線上隨選」的懷抱。
目前市占龍頭在技術上來說應該還是以Apple稱霸,最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十年前iPod時
代的革命,讓iTunes成功地改變並抓住了使用者的收聽及收視習慣,再加上iOS的便利
性,讓果迷無縫接軌地延伸使用iPhone與iPad,Apple TV更讓果迷從小螢幕直接轉移
到客廳的大電視。
這現象在台灣的各位也許不能切身感受,主要還是因為Apple TV的地區限制與iTunes的
付費機制以信用卡為主。但其實在澳洲,iTunes最大的消費族群是青少年,面對這群不
能申請信用卡的大金主,蘋果公司相當貼心,在各個超市、加油站(在澳洲加油站等於
台灣的便利商店),電器行、報紙雜誌店(簽樂透的通路),都能夠買到iTunes的gift
card,通過類似儲值卡的機制,成功讓無卡族無痛購買iTunes商店裡的音樂與影片,
甚至在過去只能在電腦上購買音樂與電視電影,如今透過App,幾乎是隨時隨地、無時
無刻都能消費。
對此,老大哥FOXTEL怎能冷眼旁觀,就在今年三月,推出了Foxtel Presto,仿造
iTunes讓消費者能在電視、手機、平板、及電腦上購買與收看內容,唯一的不同是
iTunes是每部片以單價租售,而Foxtel Presto則是一個價格吃到飽,甚至推出以
月計價免綁約的招式拉客!接下來Quickflix(澳洲版本的Netflix)與Google的
Chromecast也紛紛加入戰局,覬覦這塊大餅,這場數位的通路大戰究竟鹿死誰手?
還有待大家慢慢觀察。
------------------------------------------------------------------------------
參考外電:BUSINESS SPECTATOR
The Australian streaming market in 2015 – the battle lines are drawn
http://bit.ly/1D5F6Sh
--
Tags:
影音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2015 年 1 月 BD 發行情報
![Sarah avatar](/img/girl4.jpg)
By Sarah
at 2014-12-29T22:53
at 2014-12-29T22:53
出租版與販售版的藍光畫質
![Erin avatar](/img/woman.jpg)
By Erin
at 2014-12-29T21:24
at 2014-12-29T21:24
好想看私刑教育...
![Belly avatar](/img/girl.jpg)
By Belly
at 2014-12-29T16:39
at 2014-12-29T16:39
請問kano台版港版的差異原因
![Quanna avatar](/img/girl3.jpg)
By Quanna
at 2014-12-29T09:41
at 2014-12-29T09:41
哪裡還找得到魔戒 導演加長版BD(15碟)
![Donna avatar](/img/woman.jpg)
By Donna
at 2014-12-28T11:48
at 2014-12-28T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