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一號 進軍華人娛樂市場 - 電影院

By Gary
at 2011-10-11T13:20
at 2011-10-11T13:20
Table of Contents
2011-10-11 旺報 【記者李偉麟/台北報導】
由科技業大老宣明智、方國健結合王牌電視節目製作人王偉忠的「台灣文創一號基
金」,備受文創圈矚目。該基金是少數延攬娛樂圈專業人士加入工作團隊的創投。培養新
演員和有才華導演,將他們推上華人世界舞台,是未來的目標,同時也計畫成立編劇公司
,提升文創產業的質與量。
「全中國目前只有6000個電影大螢幕,但美國只有2億人口就有4萬個電影螢幕,由
此可見大陸電影市場的成長空間很大。市場是在的,就看我們怎麼去切入市場。」台灣文
創一號基金總經理方國健說。
方國健原本就對人文領域很感興趣,尤其喜歡看電影,每個月去電影院的次數高達
5、6次,最喜歡的是動畫片,皮克斯製作的每一部動畫片,他都不會放過。「之所以投資
電影,一開始是基於個人興趣。」
而創投人的敏銳嗅覺,也讓他對大陸文創市場的潛力相當看好。「大陸經濟發展讓
一部分人富裕了起來,衍生的副產品是要求精神生活上的享受,當地的娛樂演出,票價高
的甚至超過台灣的水準。」
文創一號基金的起頭是為了導演魏德聖要開拍《賽德克.巴萊》。方國健2009年7
月在台北市仁愛路圓環的Paul麵包店,與魏德聖會談。他覺得耗資巨大的這部片,不宜由
少數人重押,最好募集基金來分散風險。兩人還合拍了一張照片,為「台灣文創一號基金
」誓師。「從取名就知道我們的決心。」方國健說。
後來資金在2010年9月9日到位,但當時電影已殺青,所以文創一號決定擴大投資其
他的文創案。
資金平台擴大文創格局
方國健透過豐富製作總經理劉紀綱的引薦,與電視節目製作人王偉忠見面,談了理
想與計畫,他力勸王偉忠加入創投業的「資金平台」,以擴大事業的格局。後來兩人共列
基金的發起人,王偉忠擔任創意總監,方國健當總經理,最先支持文創一號的聯電榮譽副
董事長宣明智擔任董事長,並延攬電視台工作經驗豐富的王莉茗出任副總經理。
「文創人最痛苦的地方是找不到錢實踐理想,而有錢、願意資助理想實踐的投資者
,又苦於不懂而難於選擇對的文創項目,雙方如果合作可以把格局擴大,以合理的商業模
式說服投資者的參與,對雙方都是加分。」方國健分析。
由15位股東投資的台灣文創一號原本資金為3億多元,去年11月,又取得開發基金
的參與,規模增加到4億元。方國健說,文創一號基金依循的是創投業的資金遊戲規則,
設定的標準是7年之內還本賺錢,或是視情況轉換為永續經營的公司,甚至股票上市;文
創業雖然很難精準計算利潤,也無前例可循,但以不同的假設試算,總是能夠慢慢找出營
利模式。
出身電視的副總經理王莉茗主要的工作是規畫投資方向。她在電視圈製作節目的資歷長達
20餘年,最早跟著知名的製作人王鈞,製作《百戰百勝》與《鑽石舞台》,歷經每一集節
目的製作費由當時的上百萬元,到現階段最多60萬元就已算經費很寬裕的境況,有線電視
頻道數量的暴增,瓜分了原本就很有限的市場,因此每一家電視台都面臨預算極有限的窘
境。對電視人而言,生涯的發展性也跟著受到了限制。去年底,王莉茗加入創投的行列,
希望能夠打造出好的商業作品,讓台灣的文創業能夠有產業化的機會。
她表示,第一步,要為文創一號建立品牌形象,也就是定位與聚焦。品牌定位明確
之後,就有利篩選案源與方向,集中資源,而不懂的就不要碰,容易造成虧損;第二步,
找出文創一號團隊最擅長的,也就是由她與王偉忠最熟悉的娛樂圈著手,不僅累積的人脈
和相關資源豐沛,作品也容易被看見。
在王莉茗的眼中,文創業是以人為中心的事業,與科技業以產品為中心的特性不同
,所以台灣文創一號的投資對象是「人」。他們鎖定華星公司的《星光大道》,因為透過
這樣的節目型態,可以發掘出不同特質的新人,歌手、演員、創作者等等,成為發掘新人
的基地;而他們為這些被發掘出來的新星所準備的舞台,則鎖定電影。「一旦電影紅了,
人也跟著紅了,而電視能延伸的平台有限,回收也比較慢。」王莉茗說。
鎖定三位電影導演
目前,台灣文創一號跟著楊登魁的柏合麗投資了朱延平的《新天生一對》,第二部
則是在得藝國際的帶頭下投資了《愛的麵包魂》,這部片的男主角之一陳漢典,就是團隊
自己培養出來的人才,如果電影成功,表示這個模式行得通,可以複製;第三部則是導演
周美玲的《花漾》,是屬於有藝術氣息的商業片。
除了周美玲,王莉茗還鎖定了另外兩位導演,例如《台北星期天》的何蔚庭。何
蔚庭的片子邏輯不複雜,卻能把簡單的故事說得很開心,有理想性,但不複雜、不沉重,
工作態度負責認真,很能打動王莉茗的心。「 我想找的人,不能是理想高過頭的人,而
是願意接受商業包裝,工作理念與我們接近的人。」
王莉茗說,她偏好與自己同樣是五年級生的人才,因為五年級生在比較辛苦的環境
長大,見證過經濟起飛、在困難中求生存的年代,性格會比較務實,責任感重,一起工作
會比較有共鳴與默契。
方國健也透露,像受歡迎的《寶島一村》 未來也可能拍成電影版,這種眷村的題
材在大陸應該會受到歡迎。
電影之外,王莉茗同時也策畫成立編劇公司,培養編劇人才,並且為好的劇本打造
可以演出的平台,她透露,這個平台是新媒體型態,而不是傳統的電視平台。「只有愈來
愈多的編劇,寫出好的劇本,產品的質與量才有可能變多,多了才有可能形成產業,如果
一個導演兩年才拍一個劇本,文創要產業化,根本不可能,對導演的生涯延續性也不是好
事。」至於演唱會則在計畫中,只是需要一些時間醞釀。
「有大陸市場的存在,企業的加入,明年文化部也將成立,文創產業看起來是愈來
愈有為的投資。」擁有多年創投經驗的方國健有信心地說。
--
※ 編輯: filmwalker 來自: 220.128.63.106 (10/11 13:24)
由科技業大老宣明智、方國健結合王牌電視節目製作人王偉忠的「台灣文創一號基
金」,備受文創圈矚目。該基金是少數延攬娛樂圈專業人士加入工作團隊的創投。培養新
演員和有才華導演,將他們推上華人世界舞台,是未來的目標,同時也計畫成立編劇公司
,提升文創產業的質與量。
「全中國目前只有6000個電影大螢幕,但美國只有2億人口就有4萬個電影螢幕,由
此可見大陸電影市場的成長空間很大。市場是在的,就看我們怎麼去切入市場。」台灣文
創一號基金總經理方國健說。
方國健原本就對人文領域很感興趣,尤其喜歡看電影,每個月去電影院的次數高達
5、6次,最喜歡的是動畫片,皮克斯製作的每一部動畫片,他都不會放過。「之所以投資
電影,一開始是基於個人興趣。」
而創投人的敏銳嗅覺,也讓他對大陸文創市場的潛力相當看好。「大陸經濟發展讓
一部分人富裕了起來,衍生的副產品是要求精神生活上的享受,當地的娛樂演出,票價高
的甚至超過台灣的水準。」
文創一號基金的起頭是為了導演魏德聖要開拍《賽德克.巴萊》。方國健2009年7
月在台北市仁愛路圓環的Paul麵包店,與魏德聖會談。他覺得耗資巨大的這部片,不宜由
少數人重押,最好募集基金來分散風險。兩人還合拍了一張照片,為「台灣文創一號基金
」誓師。「從取名就知道我們的決心。」方國健說。
後來資金在2010年9月9日到位,但當時電影已殺青,所以文創一號決定擴大投資其
他的文創案。
資金平台擴大文創格局
方國健透過豐富製作總經理劉紀綱的引薦,與電視節目製作人王偉忠見面,談了理
想與計畫,他力勸王偉忠加入創投業的「資金平台」,以擴大事業的格局。後來兩人共列
基金的發起人,王偉忠擔任創意總監,方國健當總經理,最先支持文創一號的聯電榮譽副
董事長宣明智擔任董事長,並延攬電視台工作經驗豐富的王莉茗出任副總經理。
「文創人最痛苦的地方是找不到錢實踐理想,而有錢、願意資助理想實踐的投資者
,又苦於不懂而難於選擇對的文創項目,雙方如果合作可以把格局擴大,以合理的商業模
式說服投資者的參與,對雙方都是加分。」方國健分析。
由15位股東投資的台灣文創一號原本資金為3億多元,去年11月,又取得開發基金
的參與,規模增加到4億元。方國健說,文創一號基金依循的是創投業的資金遊戲規則,
設定的標準是7年之內還本賺錢,或是視情況轉換為永續經營的公司,甚至股票上市;文
創業雖然很難精準計算利潤,也無前例可循,但以不同的假設試算,總是能夠慢慢找出營
利模式。
出身電視的副總經理王莉茗主要的工作是規畫投資方向。她在電視圈製作節目的資歷長達
20餘年,最早跟著知名的製作人王鈞,製作《百戰百勝》與《鑽石舞台》,歷經每一集節
目的製作費由當時的上百萬元,到現階段最多60萬元就已算經費很寬裕的境況,有線電視
頻道數量的暴增,瓜分了原本就很有限的市場,因此每一家電視台都面臨預算極有限的窘
境。對電視人而言,生涯的發展性也跟著受到了限制。去年底,王莉茗加入創投的行列,
希望能夠打造出好的商業作品,讓台灣的文創業能夠有產業化的機會。
她表示,第一步,要為文創一號建立品牌形象,也就是定位與聚焦。品牌定位明確
之後,就有利篩選案源與方向,集中資源,而不懂的就不要碰,容易造成虧損;第二步,
找出文創一號團隊最擅長的,也就是由她與王偉忠最熟悉的娛樂圈著手,不僅累積的人脈
和相關資源豐沛,作品也容易被看見。
在王莉茗的眼中,文創業是以人為中心的事業,與科技業以產品為中心的特性不同
,所以台灣文創一號的投資對象是「人」。他們鎖定華星公司的《星光大道》,因為透過
這樣的節目型態,可以發掘出不同特質的新人,歌手、演員、創作者等等,成為發掘新人
的基地;而他們為這些被發掘出來的新星所準備的舞台,則鎖定電影。「一旦電影紅了,
人也跟著紅了,而電視能延伸的平台有限,回收也比較慢。」王莉茗說。
鎖定三位電影導演
目前,台灣文創一號跟著楊登魁的柏合麗投資了朱延平的《新天生一對》,第二部
則是在得藝國際的帶頭下投資了《愛的麵包魂》,這部片的男主角之一陳漢典,就是團隊
自己培養出來的人才,如果電影成功,表示這個模式行得通,可以複製;第三部則是導演
周美玲的《花漾》,是屬於有藝術氣息的商業片。
除了周美玲,王莉茗還鎖定了另外兩位導演,例如《台北星期天》的何蔚庭。何
蔚庭的片子邏輯不複雜,卻能把簡單的故事說得很開心,有理想性,但不複雜、不沉重,
工作態度負責認真,很能打動王莉茗的心。「 我想找的人,不能是理想高過頭的人,而
是願意接受商業包裝,工作理念與我們接近的人。」
王莉茗說,她偏好與自己同樣是五年級生的人才,因為五年級生在比較辛苦的環境
長大,見證過經濟起飛、在困難中求生存的年代,性格會比較務實,責任感重,一起工作
會比較有共鳴與默契。
方國健也透露,像受歡迎的《寶島一村》 未來也可能拍成電影版,這種眷村的題
材在大陸應該會受到歡迎。
電影之外,王莉茗同時也策畫成立編劇公司,培養編劇人才,並且為好的劇本打造
可以演出的平台,她透露,這個平台是新媒體型態,而不是傳統的電視平台。「只有愈來
愈多的編劇,寫出好的劇本,產品的質與量才有可能變多,多了才有可能形成產業,如果
一個導演兩年才拍一個劇本,文創要產業化,根本不可能,對導演的生涯延續性也不是好
事。」至於演唱會則在計畫中,只是需要一些時間醞釀。
「有大陸市場的存在,企業的加入,明年文化部也將成立,文創產業看起來是愈來
愈有為的投資。」擁有多年創投經驗的方國健有信心地說。
--
※ 編輯: filmwalker 來自: 220.128.63.106 (10/11 13:24)
Tags:
電影院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西門國賓 vs 微風國賓

By Tristan Cohan
at 2011-10-09T23:05
at 2011-10-09T23:05
欣欣影城點數!!

By Delia
at 2011-10-09T22:44
at 2011-10-09T22:44
夢時代2 8 11廳的選擇?

By William
at 2011-10-09T00:36
at 2011-10-09T00:36
鋼鐵擂台-能帶小孩(2&5歲)去看嗎?

By Kama
at 2011-10-08T22:28
at 2011-10-08T22:28
京站威秀的小廳

By Ingrid
at 2011-10-07T20:30
at 2011-10-07T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