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安可頌 - 電影

By Kyle
at 2014-05-11T21:17
at 2014-05-11T21:17
Table of Contents
前幾日聽到媽媽感嘆著已經不合時宜的俗諺"嫁出去的女
兒,潑出去的水"還真有它的道理(出嫁半年的姊姊從未
返家過夜,每次回來總像作客一樣),媽媽蒼茫的眼神似
是已掉入記憶的迴圈,空氣中瀰漫著感懷的哀傷,而姊
姊也在瞬時成了黑瘦的黃毛丫頭,一個長在別人家的孩
子--不屬於我,也不屬於媽媽。
電影"日安可頌"的劇情和上述日常生活可說是完全無關,
只是近日的感懷讓我想以母女關係的角度來審視這部電影
,我們先看看劇情簡介:
愛沙尼亞的看護婦安日子過得不是太好,除了要照顧失智
的母親,還得時常面對母親不認得她的殘酷窘境。母親總
向她碎念,自己有一對很棒的女兒--但不是眼前的安。反
過來,用兒女的觀點來看,這種經驗有點像是:我們記憶中
總有一個溫柔恬淡的母親,她睿智爽朗,說話輕聲細語,
總能適時安撫仍舊是小小孩的我們。但這樣一個完美的母
親形象在現實生活中已不復存在,媽媽變成惡毒碎念的女
人(一如失智的母親對於安來說,變成生活無法自理的老麻
煩,安雖對她細心照顧,但說白一點,眼前的母親早已不
是母親,安在等待她的死亡),我們對母親的溫柔企求渴盼
,全化為青少年時期成長的缺失遺憾。這種嚐過被愛滋味
、以致於人生的每個階段,都多多少少地想要追尋、複製
,重返甜蜜的兒時記憶--不論是以何種方式、何種角色再
次參與--讓我們總在受苦、總在犯錯,追尋、錯失、以及
奔走往返其間的焦慮,幾乎就是人的一生。(這情況又讓
人想起今敏的"千年女優")
母親終於死了,無後顧之憂的安,接受法國看護的工作,曾
學習法語,對法國始終保有憧憬的她,拿出Joe Dassin的卡
帶,思緒隨著歌聲跳躍至仍懂得作夢的繽紛過往的同時,下
一秒,人已在嚮往的夢中之都巴黎。
雇主史蒂芬請安來照料昔日情人菲達--年近八十的資深愛沙
尼亞移民。劇情從菲達對安百般刁難,到互相給予支持信賴
,再由菲達與安各自的日常生活,相互對照、編織出一幅移
民/婦女追求自我的心緒進程。加以風度翩翩優雅的史蒂芬
增潤男性魅力,2女1男、1老2少(或3老)的奇特組合,讓這則
三主角皆逾知命之年的長青故事,在檢視、追求自我的過程
中,時而流洩出溫柔、凝重、寬懷外,始終保持曖昧的活力。
一如本片的法文片名--"一個愛沙尼亞女人在巴黎",安對巴黎
的焦灼或傾慕都曾是菲達的。菲達的自信跋扈對照安的沉靜自
持,與其說是個性所致,我更想把它理解成"兩個愛沙尼亞女人
在巴黎"的身分認同--關於性別、宿命、與傳承。安對菲達無微
不至的照顧與包容,除了讓人想起她與親生母親的相處(根據菲
達的氣後真言,認為安只是將自己作為死去母親的暫代),但更
可怕的其實是,就算到了嚮往的應許之地,與自己年輕的夢想傾
慕稍稍接上了線,女兒的使命與夢魘,仍然讓安、讓每個女兒在
找尋複製缺失的母親--於是只能受苦。菲達除了是年紀、人際互
動關係下,安相對的母親親源角色,同時也是不同時空中,安夢
想的前行實踐者(另一種型態的母親)。菲達走在安前面的這一
大段路,暫且不論她們各自對應自我國族的認同焦慮,僅只是這
麼一項事實,就使安僅能望其項背,無論她決定留在法國或返回
愛沙尼亞。
一開始安尚未清楚史蒂芬與菲達的關係,曾問史蒂芬是菲達的兒
子嗎?史帝芬自我解嘲:"一般情況下,兒子不會和自己的母親上
床吧?"數十年前風韻猶存的菲達與當年俊美可口的史蒂芬,還
可造就一段轟轟烈烈的禁果之戀,菲達母親與情人的雙重形象疊
合,也被歲月這把鋒實的利刃,切分而為純粹的母親,或者更不
堪的--年邁等死的老麻煩。史蒂芬與菲達逝去的母子偷情之戀,
加上史蒂芬繁忙無暇照顧菲達因而雇用安的雇主身分,都凸顯了
史蒂芬作為"兒子"夾在其中的尷尬角色。於是母親(菲達)、女
兒(安)、兒子(史蒂芬)形成對應的特殊關係,並在同個屋簷下暗
渡亂倫:母子、兄妹(或姊弟);同時,彼此的宰制關係(母女間的
互依互存、母子間施與受/施恩與回饋反哺的灰色地帶、法國(史
蒂芬的國籍)這個唯一的男性代表,徘徊擠壓在先後兩個愛沙尼
亞女性移民間),又互相影響、加重、決定了他們本身的宿命色彩。
安的熱情仍舊是自持謹慎的。對於巴黎,她能付出的熱情與好奇
僅只是每夜在巴黎街頭散步。那麼多的踱步只是讓她隔著些許距
離接觸、欣賞這個城市,然後也許她可以說:"噢!巴黎,我知道
她!",但也僅此而已。她可以是年輕點的菲達--一個巴黎街頭的
新愛沙尼亞女人,但她不會是,她做出了選擇;於是在她出走的夜
晚,本來穿著時尚,尤其有菲達認可過的高跟鞋,最後卻因疲累
而換上在愛沙尼亞習慣穿的黑靴。然後,來到本片最神奇、也是
我最喜歡的段落--她穿著實穿但不甚美觀的愛沙尼亞醜鞋,從黑
夜走到天明,來到羅浮宮廣場吃可頌迎接日出。寒夜凝結的水氣
在和煦的晨光中逐漸退去,安還是以她特有的方式來看羅浮宮了。
菲達曾警告她:"真正的法國人不去羅浮宮。"晨光中的安,不見得
找到支柱希望,她只是知道,自己終究不會是個巴黎人。說另一
種語言、改變習慣(譬如進門不換便鞋)、融入城市或纏鬥在數
段羅曼史中,都不能改變她是愛沙尼亞女人的事實,這才是她出
走他國追尋自我的終程。
法國新浪潮永遠的女神珍妮摩露飾演人前跋扈自信的菲達(但失戀
時也僅只能躺在床上不吃不喝,多麼脆弱無力啊!),舉手投足間
散放的光芒風華已超越年齡帶給她的侷限。關於她的表演、她自身
的傳奇,我想在蔡明亮"臉"當中她瞇著雙眼說的一句台詞已能概
括:"這是一個陷阱!"至於這個陷阱要從何角度去理解拆封,
"日安可頌"的菲達、以及不遑多讓的其他兩位主角給予的回應刺激
,絕對是一個好的選擇。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Emma
at 2014-05-12T14:08
at 2014-05-12T14:08

By Aaliyah
at 2014-05-13T01:37
at 2014-05-13T01:37
Related Posts
紀念哥吉拉系列60年 日電影網站推出總選舉

By Rebecca
at 2014-05-11T20:53
at 2014-05-11T20:53
環太平洋2 Possibly Confirmed!!!!!!!!!!!!!

By Doris
at 2014-05-11T20:49
at 2014-05-11T20:49
玩命特區跑酷跑好累觀後感

By Frederica
at 2014-05-11T20:39
at 2014-05-11T20:39
超級英雄、怪獸續集 搶攻暑期票房

By Eden
at 2014-05-11T20:24
at 2014-05-11T20:24
中共電影審查者對《諾亞方舟》 說No

By Tracy
at 2014-05-11T20:22
at 2014-05-11T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