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維新派-「當台灣灰牛拉背時AMAHARA」 - 舞台劇

By Bethany
at 2018-08-03T23:13
at 2018-08-03T23:13
Table of Contents
有點LAG很久的心得,但是因為最近公視要播出去年在衛武營這部戲劇的演出,而在板上
好像沒有出這篇文章的心得,所以想說PO出來供有興趣的板友參考。由於這部戲劇的導演
已經離世,劇團也已宣告解散,因此這樣的演出大概只能在影像中回味了。
公視第三台公視表演廳
8/5 早上10:00和晚上10:00各播出一次
公視 公視表演廳
8/11 晚上11:10
因為ptt的文章上不太方便嵌入連結網址,所以如果想要更直觀的閱讀可參考網誌好讀版
。
(縮網址: https://goo.gl/Xkssbc )。
---(防雷線)---
「當台灣灰牛拉背時アマハラ」-日本維新派
地點:衛武營廣場
時間:10/29 PM5:15~7:15(買票進場);11/05 PM5:15~7:15(場外駐足聆聽)
劇團:日本維新派
展演背景介紹:
這部戲劇為衛武營藝術季開檔大戲,也是日本維新派封箱之作。維新派的創辦人松本先生
在去年(2016年)過世,劇團的人在整理松本先生生前的手稿後完成「當台灣灰牛拉背時ア
マハラ AMAHARA」,原本預計去年(2016年)年末在奈良-平成宮遺跡露天演出後將劇團解
散,可是當初松本先生生前一直有個心願能將該劇在台灣演出,然而很幸運地剛好衛武營
藝文中心在此刻邀請日本維新派來高雄演出,因此延至台灣演出結束,以完成松本先生的
遺願,劇團再吹熄47年的燈號宣告解散。
戲劇前言:
「當台灣灰牛拉背時」,為松本創作的「與《他》一起旅行」廿世紀三部曲中的最後一部
。而這個名稱始於松本雄吉讀到一段自中文翻譯成日文的詩句,其中談到「當中國的灰牛
拉背時,地球的另一端會有另一隻牛回眸,天空也會飛過候鳥」,他受到詩句裡情境的觸
動,直覺兩地相互牽引的狀態,像極了日本與台灣、東南亞地區的關係,也因為台灣和日
本距離最近,因而將劇名改為「當台灣灰牛拉背時」,透露到台灣演出此作之意,這次來
台演出,正是完成他的心願。(註1)。アマハラ(AMAHARA)本身為天空與草原之意,因此這
部戲劇需要在廣闊的草原上,襯的天空的光景搭配而成,ア(A)、マ(MA)、ハ(HA)、ラ(RA
)都是開嘴A音,也代表這個戲劇本身的力量;另外HARA本身為奈良なら(NARA)音的延伸,
主要是因為松本先生很喜歡奈良這個地方,因此透過音韻的借位將奈良轉註於名稱上。
主軸故事:
敘述的時間軸跨越近百年,這艘船浮沉的不是在海上,而是在虛幻的時間裡,這是描述日
本在20世紀大量移民在外的故事,並細細述說漂浪的過程,並在何時、何地落地生根。看
似每一個獨立的個體,卻都是來自同一個地方,然而1941年太平洋戰爭的爆發讓所有人的
命運都出現了改變,這艘船在未來不知會飄向何處,但會承載著所有人的冀望再次遠航。
個人感觸:
這部戲劇看完時,會感覺到在腦袋裡塞了許多東西一樣,雖然很滿足但需要一些時間來迴
響與整理。導演在這個戲劇裡用了很多的技巧、事物、場景、音樂、節奏、意象和語言告
訴我們一些事情,而這樣的結果其實是我當初始料未及的,依照之前看戲的經驗,戲劇給
人的感覺通常是圍繞在某一個小的主題或是意境來論述,可是在這場戲劇當中,卻是像被
導演拖進了某個時空,讓我們看到他想讓我們知道的歷史,甚至有許多的意象是我之前看
戲時不曾思索過的方式,每一個小的細節都藏了很多細緻的東西讓我們來反覆思索。
劇場的主體本身是一艘船,當初看到他的時候,只會覺得他的宏偉,可是當戲劇開始之際
,這艘船就是帶領我們航向時間的洪流。而船外的景色就是天空,這樣的景色也只有露天
劇場才能如此,也趁這樣的機會讓觀眾看著這片天空,看看這個或許因為忙碌而忘記抬頭
觀望的天空一樣,而在這個劇場裡,這個天空不只是船外的景色,更讓我們融進了我們平
常的生活圈,像是再次認識了此時此刻屬於我們的天空一樣。
場景:
還記得當初在看戲時我最喜歡第七幕(我是聲音 ,Haramai、Haramai)的場景,在這一幕裡
導演將海洋、港口和漥口的聲音都形象出來,演員清一色都是女生,穿著橘黃相間的連體
裙,手裡拿著枯枝,頭戴大洋帽將整個臉都遮住,並發出許多的狀聲詞來擬聲,也因為他
們將臉都遮住,因此觀眾更容易觀察她們給人的意象和聲音,那一幕的燈光特別的平靜,
擬聲出來的感覺很十分輕柔,就像是在跳舞在旁邊熟睡小男生旁邊的精靈一樣,伴著海洋
的聲音裡慢慢地沉睡。
第九幕(島的形狀)則是訴說著1941年太平洋戰爭的爆發,而這些人民也在轟炸機的轟炸下
被炸死,而這一幕並沒有過多的血腥場景,反而運用了第七幕的海之聲,以同樣的狀聲詞
來當做伴奏音,只是來得更急切、厚重。這一幕最後的地方是所有人看向天上射下來的光
,而那一幕的光就是就是飛機投下炸彈時的產生的火光,所有人的臉都充滿了無奈與心傷
,此刻海之聲的舞蹈湧入所有人之中,再搭配著氣勢非凡的海洋擬聲詞,宛如人神共憤般
肅殺的場景,讓人在這一幕不管看幾次都還是會讓人十分不捨。
離場後慢慢思考一下我才逐漸了解到這些海之聲的安排是有特別用來烘托情感的用意。在
第九幕時,所有的人望向天空,傳來飛機的聲音,那一刻我們都知道,那些人將在這個當
下死去,而那種悲戚的感覺就是透過海之聲所演繹出來,如果仔細去聽第七幕和第九幕時
,會發現海之聲所用的節奏和頻率都類似,但是第九幕所帶來的節奏更是厚重與急促,與
第七幕那種柔和的海之聲是完全的不相同。
演員:
對這部戲劇來說,各個演員所要展現出來的感覺並不會特別在角色上有過多的突出,他們
臉部塗的淨白,而這個角色可以是任一人的意象,可以是你、是我、是他,因為在這場漂
流中,大家都是在這場時間洪流中的過客,所以這些角色都可以是任一人,而且白色的臉
更讓觀眾不會過於感受到每個演員的特別。對於自然的形象,更是以大洋帽蓋在頭上,讓
觀眾只會看到他們的嘴巴和肢體動作而已,使得我們更注重在他們所產生的節奏和聲音。
裡面角色的辨別分別是以類似的衣服當作象徵,並以類似的衣服做類似的事情,營造出該
類型的人們;像是全白衣服是初期尚未漂泊的人民,挖礦工人則是工作服為基礎,自然意
象則是以連身橘黃錯間的長身裙子帶著大帽子來象徵。他們的動作就是一個大型機器一樣
的運作著,雖然看似紛亂但又會組合成特別的意象,因此在這部戲中,各自演員給人的感
覺並不明顯,反倒是凸顯戲劇本身的角色,然而這些角色的給人的定義,卻又不是這樣的
絕對,可因為自己對他們的解讀而有著不一樣的視角。
音樂:
該劇最讓人驚豔的地方除了演員以外,另外一個值得我們細細品嘗的就是他的音樂。我很
喜歡他們的擬聲節奏,此起彼落的漸層更烘托出了情境的變化,就像是我最喜歡這個戲劇
的第七幕,是海洋、港口和漥口的聲音,這些東西都被虛擬為人,並透過ga(が)、 gi(
ぎ)、gu(ぐ)、ge(げ)、tsu(つ)將水的聲音狀聲出來,就像我們聽到水的聲音一樣
,再搭配他們手部的震動,就像是水流流動的感覺,因此在那幕的場景,我並沒有太過注
意現場字幕文字給我的感覺,反倒是畫面的柔美讓人覺得很美麗,就像劇中的少年一樣,
讓人靜靜的沉睡下去,在靜謐中獲得放鬆。
後記:
在這場看戲時,甚至會錯亂自己是不是身處於船上,在戲中演員身體會不斷的搖晃,而且
手部與腳步細微的來回擺動,就像是在船上般的晃動,在那一刻會突然驚覺到我們似乎不
是觀眾,而是跟著演員乘著這艘船,聽他們訴說著他們曾有過的歷史。
這部戲劇對我個人來說很難在第一次觀賞當中就能將所有的資訊了然於胸,因為包含文字
意思的轉換、戲劇給人的震撼和戲劇激發給人的情緒,在這三個因素的思索之下,其實很
難在一次的觀賞中就完全接受到相關的資訊,但還好有DVD可以補足觀察不到的地方。在
結束的這幾天裡,大概又拿出了DVD看了3~4次,所幸還好有買DVD,不然其實有好多景象
真的很難在那一次的看戲當中獲得觀察。但也是越看了幾次以後才越覺得導演真的是鬼才
,在這場戲劇裡藏了很多東西,雖然在電腦這樣小的螢幕裡,不像現場這般的壯麗,但戲
劇給人的感覺還是很震撼,再搭配閱讀劇本(註2)的資料會發現到,松本導演在這場戲劇
挹注的心力當真是十分驚人。
這樣的劇團就這樣解散了,老實說心裡真的是很不捨,而這樣如此精彩的戲劇也成為了絕
響,在那個當下,其實心裡真的很複雜,很開心在朋友的強力推薦來看這一齣戲,也幸運
能在劇團最後解散前夕看到如此精采的表演,但也十分不捨這樣的演出就成為了歷史,這
樣的感動也只有在看DVD裡回味了。但值得慶幸的是我還曾經參與過這樣的盛會過,希望
有朝一日那些驚豔的演員會發展出更厲害的劇團,更期待他們之後以嶄新的面相出現在觀
眾面前了。
--
我是一個愛看戲的工程師,雖然寫的文字並不專業
但還是想為一些戲劇留下一些紀錄
https://chenshengsite.wordpress.com/
--
好像沒有出這篇文章的心得,所以想說PO出來供有興趣的板友參考。由於這部戲劇的導演
已經離世,劇團也已宣告解散,因此這樣的演出大概只能在影像中回味了。
公視第三台公視表演廳
8/5 早上10:00和晚上10:00各播出一次
公視 公視表演廳
8/11 晚上11:10
因為ptt的文章上不太方便嵌入連結網址,所以如果想要更直觀的閱讀可參考網誌好讀版
。
(縮網址: https://goo.gl/Xkssbc )。
---(防雷線)---
「當台灣灰牛拉背時アマハラ」-日本維新派
地點:衛武營廣場
時間:10/29 PM5:15~7:15(買票進場);11/05 PM5:15~7:15(場外駐足聆聽)
劇團:日本維新派
展演背景介紹:
這部戲劇為衛武營藝術季開檔大戲,也是日本維新派封箱之作。維新派的創辦人松本先生
在去年(2016年)過世,劇團的人在整理松本先生生前的手稿後完成「當台灣灰牛拉背時ア
マハラ AMAHARA」,原本預計去年(2016年)年末在奈良-平成宮遺跡露天演出後將劇團解
散,可是當初松本先生生前一直有個心願能將該劇在台灣演出,然而很幸運地剛好衛武營
藝文中心在此刻邀請日本維新派來高雄演出,因此延至台灣演出結束,以完成松本先生的
遺願,劇團再吹熄47年的燈號宣告解散。
戲劇前言:
「當台灣灰牛拉背時」,為松本創作的「與《他》一起旅行」廿世紀三部曲中的最後一部
。而這個名稱始於松本雄吉讀到一段自中文翻譯成日文的詩句,其中談到「當中國的灰牛
拉背時,地球的另一端會有另一隻牛回眸,天空也會飛過候鳥」,他受到詩句裡情境的觸
動,直覺兩地相互牽引的狀態,像極了日本與台灣、東南亞地區的關係,也因為台灣和日
本距離最近,因而將劇名改為「當台灣灰牛拉背時」,透露到台灣演出此作之意,這次來
台演出,正是完成他的心願。(註1)。アマハラ(AMAHARA)本身為天空與草原之意,因此這
部戲劇需要在廣闊的草原上,襯的天空的光景搭配而成,ア(A)、マ(MA)、ハ(HA)、ラ(RA
)都是開嘴A音,也代表這個戲劇本身的力量;另外HARA本身為奈良なら(NARA)音的延伸,
主要是因為松本先生很喜歡奈良這個地方,因此透過音韻的借位將奈良轉註於名稱上。
主軸故事:
敘述的時間軸跨越近百年,這艘船浮沉的不是在海上,而是在虛幻的時間裡,這是描述日
本在20世紀大量移民在外的故事,並細細述說漂浪的過程,並在何時、何地落地生根。看
似每一個獨立的個體,卻都是來自同一個地方,然而1941年太平洋戰爭的爆發讓所有人的
命運都出現了改變,這艘船在未來不知會飄向何處,但會承載著所有人的冀望再次遠航。
個人感觸:
這部戲劇看完時,會感覺到在腦袋裡塞了許多東西一樣,雖然很滿足但需要一些時間來迴
響與整理。導演在這個戲劇裡用了很多的技巧、事物、場景、音樂、節奏、意象和語言告
訴我們一些事情,而這樣的結果其實是我當初始料未及的,依照之前看戲的經驗,戲劇給
人的感覺通常是圍繞在某一個小的主題或是意境來論述,可是在這場戲劇當中,卻是像被
導演拖進了某個時空,讓我們看到他想讓我們知道的歷史,甚至有許多的意象是我之前看
戲時不曾思索過的方式,每一個小的細節都藏了很多細緻的東西讓我們來反覆思索。
劇場的主體本身是一艘船,當初看到他的時候,只會覺得他的宏偉,可是當戲劇開始之際
,這艘船就是帶領我們航向時間的洪流。而船外的景色就是天空,這樣的景色也只有露天
劇場才能如此,也趁這樣的機會讓觀眾看著這片天空,看看這個或許因為忙碌而忘記抬頭
觀望的天空一樣,而在這個劇場裡,這個天空不只是船外的景色,更讓我們融進了我們平
常的生活圈,像是再次認識了此時此刻屬於我們的天空一樣。
場景:
還記得當初在看戲時我最喜歡第七幕(我是聲音 ,Haramai、Haramai)的場景,在這一幕裡
導演將海洋、港口和漥口的聲音都形象出來,演員清一色都是女生,穿著橘黃相間的連體
裙,手裡拿著枯枝,頭戴大洋帽將整個臉都遮住,並發出許多的狀聲詞來擬聲,也因為他
們將臉都遮住,因此觀眾更容易觀察她們給人的意象和聲音,那一幕的燈光特別的平靜,
擬聲出來的感覺很十分輕柔,就像是在跳舞在旁邊熟睡小男生旁邊的精靈一樣,伴著海洋
的聲音裡慢慢地沉睡。
第九幕(島的形狀)則是訴說著1941年太平洋戰爭的爆發,而這些人民也在轟炸機的轟炸下
被炸死,而這一幕並沒有過多的血腥場景,反而運用了第七幕的海之聲,以同樣的狀聲詞
來當做伴奏音,只是來得更急切、厚重。這一幕最後的地方是所有人看向天上射下來的光
,而那一幕的光就是就是飛機投下炸彈時的產生的火光,所有人的臉都充滿了無奈與心傷
,此刻海之聲的舞蹈湧入所有人之中,再搭配著氣勢非凡的海洋擬聲詞,宛如人神共憤般
肅殺的場景,讓人在這一幕不管看幾次都還是會讓人十分不捨。
離場後慢慢思考一下我才逐漸了解到這些海之聲的安排是有特別用來烘托情感的用意。在
第九幕時,所有的人望向天空,傳來飛機的聲音,那一刻我們都知道,那些人將在這個當
下死去,而那種悲戚的感覺就是透過海之聲所演繹出來,如果仔細去聽第七幕和第九幕時
,會發現海之聲所用的節奏和頻率都類似,但是第九幕所帶來的節奏更是厚重與急促,與
第七幕那種柔和的海之聲是完全的不相同。
演員:
對這部戲劇來說,各個演員所要展現出來的感覺並不會特別在角色上有過多的突出,他們
臉部塗的淨白,而這個角色可以是任一人的意象,可以是你、是我、是他,因為在這場漂
流中,大家都是在這場時間洪流中的過客,所以這些角色都可以是任一人,而且白色的臉
更讓觀眾不會過於感受到每個演員的特別。對於自然的形象,更是以大洋帽蓋在頭上,讓
觀眾只會看到他們的嘴巴和肢體動作而已,使得我們更注重在他們所產生的節奏和聲音。
裡面角色的辨別分別是以類似的衣服當作象徵,並以類似的衣服做類似的事情,營造出該
類型的人們;像是全白衣服是初期尚未漂泊的人民,挖礦工人則是工作服為基礎,自然意
象則是以連身橘黃錯間的長身裙子帶著大帽子來象徵。他們的動作就是一個大型機器一樣
的運作著,雖然看似紛亂但又會組合成特別的意象,因此在這部戲中,各自演員給人的感
覺並不明顯,反倒是凸顯戲劇本身的角色,然而這些角色的給人的定義,卻又不是這樣的
絕對,可因為自己對他們的解讀而有著不一樣的視角。
音樂:
該劇最讓人驚豔的地方除了演員以外,另外一個值得我們細細品嘗的就是他的音樂。我很
喜歡他們的擬聲節奏,此起彼落的漸層更烘托出了情境的變化,就像是我最喜歡這個戲劇
的第七幕,是海洋、港口和漥口的聲音,這些東西都被虛擬為人,並透過ga(が)、 gi(
ぎ)、gu(ぐ)、ge(げ)、tsu(つ)將水的聲音狀聲出來,就像我們聽到水的聲音一樣
,再搭配他們手部的震動,就像是水流流動的感覺,因此在那幕的場景,我並沒有太過注
意現場字幕文字給我的感覺,反倒是畫面的柔美讓人覺得很美麗,就像劇中的少年一樣,
讓人靜靜的沉睡下去,在靜謐中獲得放鬆。
後記:
在這場看戲時,甚至會錯亂自己是不是身處於船上,在戲中演員身體會不斷的搖晃,而且
手部與腳步細微的來回擺動,就像是在船上般的晃動,在那一刻會突然驚覺到我們似乎不
是觀眾,而是跟著演員乘著這艘船,聽他們訴說著他們曾有過的歷史。
這部戲劇對我個人來說很難在第一次觀賞當中就能將所有的資訊了然於胸,因為包含文字
意思的轉換、戲劇給人的震撼和戲劇激發給人的情緒,在這三個因素的思索之下,其實很
難在一次的觀賞中就完全接受到相關的資訊,但還好有DVD可以補足觀察不到的地方。在
結束的這幾天裡,大概又拿出了DVD看了3~4次,所幸還好有買DVD,不然其實有好多景象
真的很難在那一次的看戲當中獲得觀察。但也是越看了幾次以後才越覺得導演真的是鬼才
,在這場戲劇裡藏了很多東西,雖然在電腦這樣小的螢幕裡,不像現場這般的壯麗,但戲
劇給人的感覺還是很震撼,再搭配閱讀劇本(註2)的資料會發現到,松本導演在這場戲劇
挹注的心力當真是十分驚人。
這樣的劇團就這樣解散了,老實說心裡真的是很不捨,而這樣如此精彩的戲劇也成為了絕
響,在那個當下,其實心裡真的很複雜,很開心在朋友的強力推薦來看這一齣戲,也幸運
能在劇團最後解散前夕看到如此精采的表演,但也十分不捨這樣的演出就成為了歷史,這
樣的感動也只有在看DVD裡回味了。但值得慶幸的是我還曾經參與過這樣的盛會過,希望
有朝一日那些驚豔的演員會發展出更厲害的劇團,更期待他們之後以嶄新的面相出現在觀
眾面前了。
--
我是一個愛看戲的工程師,雖然寫的文字並不專業
但還是想為一些戲劇留下一些紀錄
https://chenshengsite.wordpress.com/
--
Tags:
舞台劇
All Comments

By Ingrid
at 2018-08-05T18:46
at 2018-08-05T18:46

By Madame
at 2018-08-08T18:48
at 2018-08-08T18:48

By Oliver
at 2018-08-10T17:45
at 2018-08-10T17:45

By Michael
at 2018-08-14T12:03
at 2018-08-14T12:03

By Charlie
at 2018-08-19T10:00
at 2018-08-19T10:00

By Kumar
at 2018-08-20T04:13
at 2018-08-20T04:13
Related Posts
卡巴萊之夜八月表演者招募中!

By Vanessa
at 2018-08-03T21:16
at 2018-08-03T21:16
八月份劇場閒聊區

By Audriana
at 2018-08-02T11:58
at 2018-08-02T11:58
真人實境RPG《被遺忘的頻率》演員甄選

By Hedy
at 2018-08-02T01:48
at 2018-08-02T01:48
當代傳奇-水滸108II 忠義堂 (下)

By Eden
at 2018-07-31T23:23
at 2018-07-31T23:23
當代傳奇-水滸108II 忠義堂 (上)

By Adele
at 2018-07-31T23:05
at 2018-07-31T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