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效應的另一個開放性結局?! - 電影

By Todd Johnson
at 2014-11-16T02:00
at 2014-11-16T02:00
Table of Contents
先說不是戰文 只是討論一下 覺得這篇滿有趣的 ^^
: 但重回太空站後利用黑洞加速甩向C星的時候呢?時間不會變慢嗎?
時間有變慢阿 就是你說的這兩個原因
: 我認為諾蘭不可能沒想到這點,但他故意不點明。
: 我們可以看到在此諾蘭給2個提示:
: 1.節省燃料利用黑洞引力甩向C星
: 2.甩這一尾花了地球50年
所以這裡我看不太懂 一下有提示 一下又沒有說@@
: 我們都可以理解,
: 很靠近黑洞的話,重力會變大時間會變慢,
: 但關鍵點在庫伯和安分開的瞬間,
: 他們倆的時間會開始不同(因為與黑洞的距離開始不同),
時間不會不同 是老化的狀況會不同 高重力狀況下 老化會變的非常慢
: 以及庫伯開始飛向黑洞到進入"黑洞視界"的所需時間我認為非常久(相對於地球),
這個時間有點難估計 雖然重力非常大 但掉進去視界的"時間極短"
感覺像瞬間移轉動
相對地球非常久的時間*極短時間 有點像 ∞ * 1/∞ (有人懂我在說什嗎 XD
: 太空站受損,開始往黑洞移動,是從冰凍星旁開始的,
: 這時應該離黑洞還很遠,因為冰凍星的時間相等於地球,(或者有些微不同諾蘭沒強調)
: 而太空船經過黑洞加速,到庫伯和安分開的那個瞬間位置,也可以推論離黑洞還是很遠,
: 原因就在庫伯說他要用最省燃料的方式甩向C星,
: 我們可以想像黑洞是一個越中間越斜的漏斗,太空船是乒乓球在上面轉,
這舉例不錯 ^^
: 乒乓球要轉進去再旋出來,除非很快的速度,不然角度太大進去就旋不出來,
: 而本片的科技太空船的速度,似乎離光速還差很遠,
: 而黑洞視界的引力是連光都逃不掉的強,
: 所以我們在這邊可以想像,
: 太空船就好像非常慢的乒乓球在漏斗上移動,然後角度很小,略朝漏斗中間,
: 換句話說太空船一直都離黑洞視界還非常遠,
: 一直在黑洞影響範圍的最邊邊。
: 所以庫伯與安分離之後,我們可以確定,
: 庫伯一定不是直直的往黑洞圓心前進,
: 而是一直繞螺旋繞螺旋 N 次,然後才碰到黑洞視界,
: 也就是庫伯進入黑洞視界的時候,相對地球的時間已經過50 x N 年了...
: 這邊我再舉一個例子,
: 人造衛星的運轉高度之於地表之於地心,
: 就好像太空船(庫伯與安分離)的點之於黑洞視界之於黑洞,
: 人造衛星一旦壞掉掉回地表,也是要繞著地球轉幾圈才會掉進對流層,
: 所以,庫伯掉進去黑洞視界所花的時間可能是50年的好幾倍(甩好幾次),
: 可怕的是,越靠近黑洞,相對於地球就越慢,
: 庫伯快要掉進去黑洞視界的時候,那個位置的重力影響時間,
: 相對於地球上或許已經趨近永恆(我不知道怎麼算到底幾年XD跪求解Orz),
: 換句話說,庫伯花很長的時間才進入黑洞視界,
: 而這時候安早就已經上C星球,執行B計畫了,
: 甚至B計畫已經建立了文明,製造了望遠鏡,往黑洞看,結果庫伯還沒轉進去XD
: 更不用說原本地球上的女兒不可能等到庫伯…
: 結論我認為,考慮黑洞重力影響時間的因素,
: 庫伯掉進去黑洞視界的時間對地球時間相對非常長,
: 但B計畫成功,人類的後代在C星茁壯,
: 成功進化為5次元生物,
我覺得這想法超級棒 AB計畫其實都是成功的
但到底那個是先成功跟那個是後成功 很難討論
A計畫是庫伯默非 建立了瞬間移動的機制
B計畫是安 建立了新人類
: 進入黑洞(或者還在黑洞視界外?!)找到庫伯和TARS,
: 建立超時空空間把庫伯放進去,
: 讓庫伯以為A計畫因為他而成功…
未來不能改變過去 似乎這裡不太合理
: 才有本片後面的部分...
: 包括"他們"把庫伯送回土星軌道上這麼不合理的情節...
只有凱斯是在軌道上被發現
庫伯是停留在四度空間內被未來的"科學家""玩家""還是默菲派出的偵收隊"?
裡面是說漫游者找到 (不知道有沒有記錯)
: 只因為庫伯的內心還是想要再見女兒一面...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Jake
at 2014-11-17T13:20
at 2014-11-17T13:20

By Belly
at 2014-11-20T07:41
at 2014-11-20T07:41

By William
at 2014-11-20T22:28
at 2014-11-20T22:28

By Heather
at 2014-11-24T06:22
at 2014-11-24T06:22

By Jake
at 2014-11-24T09:45
at 2014-11-24T09:45

By Genevieve
at 2014-11-25T06:55
at 2014-11-25T06:55

By Harry
at 2014-11-30T02:45
at 2014-11-30T02:45

By Olive
at 2014-12-02T08:27
at 2014-12-02T08:27

By Valerie
at 2014-12-03T22:10
at 2014-12-03T22:10

By Emma
at 2014-12-07T13:21
at 2014-12-07T13:21

By Agnes
at 2014-12-09T09:23
at 2014-12-09T09:23

By Caitlin
at 2014-12-12T18:57
at 2014-12-12T18:57

By Caitlin
at 2014-12-16T07:39
at 2014-12-16T07:39

By Kumar
at 2014-12-18T00:07
at 2014-12-18T00:07

By Candice
at 2014-12-20T11:09
at 2014-12-20T11:09

By Zora
at 2014-12-20T13:14
at 2014-12-20T13:14

By Puput
at 2014-12-24T06:09
at 2014-12-24T06:09

By Franklin
at 2014-12-26T16:50
at 2014-12-26T16:50

By Erin
at 2014-12-30T23:17
at 2014-12-30T23:17

By Queena
at 2015-01-04T19:22
at 2015-01-04T19:22

By Daniel
at 2015-01-05T20:24
at 2015-01-05T20:24

By Selena
at 2015-01-07T03:46
at 2015-01-07T03:46

By John
at 2015-01-10T11:16
at 2015-01-10T11:16

By Ula
at 2015-01-13T23:02
at 2015-01-13T23:02

By Donna
at 2015-01-17T21:00
at 2015-01-17T21:00

By Catherine
at 2015-01-18T10:45
at 2015-01-18T10:45

By Emily
at 2015-01-19T17:32
at 2015-01-19T17:32

By Audriana
at 2015-01-24T02:19
at 2015-01-24T02:19

By James
at 2015-01-28T18:32
at 2015-01-28T18:32
Related Posts
星際效應 想有不一樣的解釋(有雷)

By Zora
at 2014-11-16T01:57
at 2014-11-16T01:57
星際效應片中的一個小問題...

By Doris
at 2014-11-16T01:49
at 2014-11-16T01:49
星際效應-克服重力資料的取得(雷)?

By Emily
at 2014-11-16T01:47
at 2014-11-16T01:47
二刷星際效應,一些細節提供大家(更新)

By Daph Bay
at 2014-11-16T01:41
at 2014-11-16T01:41
星際效應 - 心得與討論

By Doris
at 2014-11-16T01:39
at 2014-11-16T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