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效應的科 - 電影

By Poppy
at 2014-11-18T10:19
at 2014-11-18T10:19
Table of Contents
1. 黑洞附近有可能會有行星嗎?
的確有可能, 至少, 科學家在中子星附近發現行星系統,
如軌道週期為 100天的 PSR 1620-26
甚至有個系統是多行星系統 PSR1257+12
還很巧, PSR1257+12有三顆行星, 不過軌道周期都不到
100天
當然, 有行星和有可以住人的行星是差蠻多
黑洞附近的行星就算可以靠著吸積盤的光來提供能源,
如推文中所猜測, 盤與黑洞的交互作用, 以及盤面本身
的高能活動都足以摧毀行星中的可能生命, 試想一個一
天到晚不是照 Xray就是照 gamma ray... @.@
2. 推文中 plurk的連結討論 Miller行星的大浪來自 slosh
雖然我有點懷疑在這種情況下 slosh dynamic可以適用
但至少在一般條件下是相當有可能
第一張圖顯示 Miller行星永遠是同一面對著黑洞, 這表
示 Miller行星的自轉和公轉週期一樣
在天文上, 這種現象叫做潮汐鎖定, 遠的不談, 月亮就是
一顆這樣的衛星
在 "鎖定" 過程中, 主星 (比方說地球) 的潮汐力會對次
星 (比方說月球), 產生些微的力矩, 讓月亮搖搖擺擺
這種運動稱為"天平動", 就像是天平的兩端會晃來晃去
第二張圖就是在說明一坨包在水裡的石頭, 也就是 Miller
行星, 因為天平動的關係, 產生海嘯
3. 關於 Miller 星因為落在黑洞的洛西半徑裡所以會被潮汐
力摧毀, 我部份同意, 不完全同意的原因是洛西半徑的式子
未必適用在本劇的設定中, 但即使如此, 我還是不太相信
Miller行星可以存活, 但反正還算不出來, 只好信者恆信啦 XD
不過另外兩顆行星倒是在黑洞的洛西半徑外, 依照電影設定
黑洞質量為 1億倍太陽質量, 以史瓦茲半徑來當大小的話,
電影黑洞的密度是太陽的 1.28倍, 或是地球的 0.326倍
假設這兩顆行星密度和地球一樣, 那麼洛西半徑是 1.7 au
如我的前文所述, Mann行星在 9au遠, 而 Ed行星在 2au,
剛剛好可以活下來... 哈雷路亞 XD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Hedwig
at 2014-11-21T04:15
at 2014-11-21T04:15

By Puput
at 2014-11-24T20:37
at 2014-11-24T20:37

By Puput
at 2014-11-26T13:19
at 2014-11-26T13:19

By Kristin
at 2014-11-29T19:18
at 2014-11-29T19:18

By Liam
at 2014-12-01T00:34
at 2014-12-01T00:34

By Rosalind
at 2014-12-01T20:58
at 2014-12-01T20:58

By Joe
at 2014-12-02T02:14
at 2014-12-02T02:14

By Mia
at 2014-12-02T06:40
at 2014-12-02T06:40
Related Posts
星際效應-我好像突破了盲腸

By Ethan
at 2014-11-18T10:19
at 2014-11-18T10:19
很想實際看電影拍攝製作的過程??

By Daniel
at 2014-11-18T09:20
at 2014-11-18T09:20
影帝李康生妙語如珠 自豪長處勝華仔

By Charlie
at 2014-11-18T08:40
at 2014-11-18T08:40
有人知道星際效應藍光光碟什麼時候出嘛?

By Gary
at 2014-11-18T08:10
at 2014-11-18T08:10
11/14~16 阿呆與阿瓜2隔了20年北美冠軍

By Olive
at 2014-11-18T06:53
at 2014-11-18T0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