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打造電影,還是電影留住了時光? - 紀錄片

Lauren avatar
By Lauren
at 2014-11-03T10:59

Table of Contents

http://ppt.cc/xZxg 【聯合晚報╱聞天祥】2014.11.02

11月6日開幕的金馬影展,有兩部跟台灣電影息息相關的紀錄片將要首映。一部是楊力州
導演的《那時.此刻》,一部是謝慶鈴導演的《光陰的故事-台灣新電影》。


《那時.此刻》跟去年「金馬50」出版的專書同名,它確實是因這個特別的時刻(2013)而
誕生,就像《光陰的故事-台灣新電影》也是新電影三十周年(2012)所激發出的產物。前
者由文化部、後者由台北市政府出品,但影片非但未成為歌功頌德的工具,甚至在耙梳影
史的過程,透露清晰的觀點與作者的個性。我們不確定這當中經歷了多少拉扯與堅持,但
公部門若能以此為例,對委託創作未嘗不是件好事。

《那時.此刻》除了可以想見的珍貴畫面、經典影人(50位影人+53 部影片),楊力州藉
由金馬獎50年所拉出的線條裡,最有意思的莫過於藉此反映台灣政治社會變遷的企圖,電
影不再只是藝術或娛樂,它怎麼影響了庶民的人生?例如當台灣經濟轉型、離鄉背井到都
市工作的少女藉由文藝愛情片寄託青春夢想;外交處境險惡、國難當頭時,熱血男兒受到
愛國電影激勵而立志從軍。時光芢苒,如今已成為大叔阿姨的他們憶起當年電影、又哭又
笑的反應,對比時下宅男與心儀女星的純情初相逢,影迷之間突然沒有了代溝。「金馬50
」其實只是給他一個動機,藉由銀幕上下的穿越交會,去捕捉那些發酵到銀幕之外的電影
分子。


相較於楊力州把「金馬50」拉回到本土、庶民的角度,旅居歐洲的謝慶鈴則讓《光陰的故
事-台灣新電影》除了頭尾、刻意跑到外圈,從香港、北京、清邁、東京、巴黎、鹿特丹
、甚至遠到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透過背景不同的導演、影評、藝術家們,娓娓道來
台灣新電影與他們的關係。這個特殊的角度,直接放大了電影運動的縱深,擴張了文化跨
越的力度。但是當你以為這種和圓心保持一定距離的敘事是為了疏離,卻又發現每個訪問
的構圖與氛圍,都無聲無息地和啟蒙她的新電影不謀而合。那麼遠,這麼近。


常聽到長輩說現在的年輕人都不知道過去如何如何,仔細想想,我們也未必真的瞭解自己
走過的時代。有時是被刻意遮蓋,有時是有眼無心。看《那時.此刻》、《光陰的故事-
台灣新電影》或由遠而近、或由外而內地訴說著電影和人的關係,又再開啟我們對電影悸
動的回憶,也驚嘆那些我們從來未發覺的面向。所以要,繼續電影。



--

All Comments

太陽…依然很遠-評《太陽‧不遠》

Donna avatar
By Donna
at 2014-11-01T22:47
※ [本文轉錄自 movie 看板 #1KLF3eBM ] 作者: reke (當不成孩子王) 看板: movie 標題: [負雷] 太陽…依然很遠-評《太陽‧不遠》 時間: Sat Nov 1 22:40:32 2014 關於分類其實我很疑惑,紀錄片有「雷」這種事嗎? 網誌版: http://re ...

台灣史上最賣座紀錄片 《看見台灣》票

Kyle avatar
By Kyle
at 2014-11-01T20:34
http://ppt.cc/yi2j 台灣史上最賣座紀錄片 《看見台灣》票房突破2億 NOWnewsNOWnews – 2014年11月1日 下午6:47 記者翁新涵/台北報導 由導演齊柏林以空拍視角完成的紀錄片《看見台灣》,去年上映時,因為全片揭露台灣嚴 重的環境問題,震撼全台,也讓票房一舉突破2億 ...

11/9臺東美術館"在臺東的故事影展"

Kristin avatar
By Kristin
at 2014-10-31T16:29
「臺灣故事島─在臺東的故事」工作團隊30天走遍臺東,拍攝超過一百位臺東有故事的人。 81歲的阿美族活字典黃貴潮先生,讓我們劇組每個人輪番上陣,近身搏鬥10小時,才訪問到他的阿美族故事。 卑南族音樂歌謠大師陸森寶的唯一女學生吳花枝女士,也七十好幾,人生故事曲折離奇,前半生是軍中的SHE,後半生居然是總鋪師! ...

「太陽花」紀錄片 10月31日立院外首映

Charlotte avatar
By Charlotte
at 2014-10-28T10:15
http://udn.com/NEWS/ENTERTAINMENT/ENT3/9027325.shtml 【聯合報╱記者項貽斐/台北報導】2014.10.28 以太陽花運動為主題的紀錄片「太陽‧不遠」將在10月31日晚上7點於立法院外濟南路舉 辦戶外首映,該片是首度由群眾募資完成的紀錄片,由10位導演就9個 ...

征服學生奧斯卡 「獨生」再拚小金人

Delia avatar
By Delia
at 2014-10-26T18:21
http://ppt.cc/7TV~ 【世界日報╱記者馬雲/洛杉磯-鳳凰城連線報導】2014.10.25 月前以「獨生」(One Child)榮獲學生奧斯卡(Student Academy Awards)最佳紀錄短片 銅獎的紐約大學(NYU)新聞傳媒學院碩士班畢業生母子健,再傳佳音,「獨生」從56名 選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