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社會 The Social Dilemma 心得文 - 電影

By Hedy
at 2020-09-24T16:32
at 2020-09-24T16:32
Table of Contents
日前經過FB朋友推薦,而去找了Netflix上最近的熱門片,看到感覺百感交集
特別寫長文抒發後,由於如片中所述社交恐懼,決定上來推薦給電影版
圖文好讀版:https://vocus.cc/article/5f690a12fd89780001f0fbdf
--
The Social Dilemma 是加上少許杜撰劇情的紀錄片。上架過了兩週,目前仍雄踞在
Netflix 美國區排行榜上前十,並在 IMDB 上獲得 8 分高分。我也看到幾個朋友分
享,可以說是美國科技圈近日的熱門話題。
簡單來說,這部片大力抨擊社群網站,指出我們的生活逐漸被科技公司控制。有趣
的是這部反陰謀論、反 Propaganda 政治宣傳的影片,請來各個專家言之鑿鑿,配
上有時詭譎的佈景,卻讓人感覺影片本身也個是政治宣傳—來對社群網站發出強烈
指控的 Conspiracy。
此片的拍攝手法十分專業且引人入勝,但本文僅作為觀影後的延伸議題討論片中議
題,究竟是所言不假或者危言聳聽,並不涉及影評。可能包含劇透,如果大家想完
整體驗劇中穿插僅有十幾二十分鐘的短短的劇情線... 還請謹慎閱讀。
——————————————防雷分割線——————————————
社群網站害人不淺? 本片一開頭訪談過去曾任職 Google、Facebook
高層或產品創始團隊成員,一個個憂心忡忡地指出社群網站對人類的心理、青少年
發展和群眾運動危害至深。再一點一點展開,穿插著各個前員工的說法,以一個青
少年家庭因社群網站成癮,導致支離破碎作結。看完不禁令人反思是否應該立馬刪
了 FB 與 IG?
為什麼只刪 FB 跟 IG ?雖然片中似乎避免以偏概全,提到這些科技巨頭時往往說法
是:「FB, IG, Youtube, Snapchat, Gmail, Twitter, 甚至 Reddit 都讓我們成癮」
,但事實上大概有八成苗頭都指向 FB 和 IG,剩下一成打 Youtube 推薦系統、其他
就輕輕帶過浮光掠影。看到後來都懷疑是 FB 的競爭者出資贊助業配抵制 FB/IG.....
回神一想贊助者不就是斗大的 Netflix 嗎?
片中前段提到科技公司想盡辦法吸引我們的時間和注意力。這跟中國一度很流行的
「國民總時間」說法十分類似——雖然競爭國民總時間(GNT)其實是個零和遊戲,
跟 GDP 比其實是不當譬喻——總之 2C 消費者端的網路產業就是個眼球經濟。人們
越上癮,花得時間越多,他們廣告收入就節節攀高。 整片圍繞著社群網站,提出了
一系列的危害。主要分成三大類:
1. 使用成癮
2. 青少年社交心理創傷
3. 影響公眾政治議題。
再輔以「賣廣告賺大錢」作為企圖引發公憤、仇富的煽風點火來增加觀影樂趣。
看完長達一個半小時的血淚指控,我卻沒有全然認同片中的觀點:
尤其是使用成癮和影響青少年心理。畢竟在這個花花世界裡,有著電視電腦電玩電影
,還要把沈迷都通通歸咎於社群網站,我仍覺得有些危言聳聽。只有最後一點
「影響公眾議題」我百分百認同成立。但僅就影響公眾議題與假新聞的危害這點,
本片就足以值得這觀影 90 分鐘來警惕自己。
全文很長:https://vocus.cc/article/5f690a12fd89780001f0fbdf
但是總體來說這還是一部不錯的警世片。在這裏推薦給大家!
--
特別寫長文抒發後,由於如片中所述社交恐懼,決定上來推薦給電影版
圖文好讀版:https://vocus.cc/article/5f690a12fd89780001f0fbdf
--
The Social Dilemma 是加上少許杜撰劇情的紀錄片。上架過了兩週,目前仍雄踞在
Netflix 美國區排行榜上前十,並在 IMDB 上獲得 8 分高分。我也看到幾個朋友分
享,可以說是美國科技圈近日的熱門話題。
簡單來說,這部片大力抨擊社群網站,指出我們的生活逐漸被科技公司控制。有趣
的是這部反陰謀論、反 Propaganda 政治宣傳的影片,請來各個專家言之鑿鑿,配
上有時詭譎的佈景,卻讓人感覺影片本身也個是政治宣傳—來對社群網站發出強烈
指控的 Conspiracy。
此片的拍攝手法十分專業且引人入勝,但本文僅作為觀影後的延伸議題討論片中議
題,究竟是所言不假或者危言聳聽,並不涉及影評。可能包含劇透,如果大家想完
整體驗劇中穿插僅有十幾二十分鐘的短短的劇情線... 還請謹慎閱讀。
——————————————防雷分割線——————————————
社群網站害人不淺? 本片一開頭訪談過去曾任職 Google、Facebook
高層或產品創始團隊成員,一個個憂心忡忡地指出社群網站對人類的心理、青少年
發展和群眾運動危害至深。再一點一點展開,穿插著各個前員工的說法,以一個青
少年家庭因社群網站成癮,導致支離破碎作結。看完不禁令人反思是否應該立馬刪
了 FB 與 IG?
為什麼只刪 FB 跟 IG ?雖然片中似乎避免以偏概全,提到這些科技巨頭時往往說法
是:「FB, IG, Youtube, Snapchat, Gmail, Twitter, 甚至 Reddit 都讓我們成癮」
,但事實上大概有八成苗頭都指向 FB 和 IG,剩下一成打 Youtube 推薦系統、其他
就輕輕帶過浮光掠影。看到後來都懷疑是 FB 的競爭者出資贊助業配抵制 FB/IG.....
回神一想贊助者不就是斗大的 Netflix 嗎?
片中前段提到科技公司想盡辦法吸引我們的時間和注意力。這跟中國一度很流行的
「國民總時間」說法十分類似——雖然競爭國民總時間(GNT)其實是個零和遊戲,
跟 GDP 比其實是不當譬喻——總之 2C 消費者端的網路產業就是個眼球經濟。人們
越上癮,花得時間越多,他們廣告收入就節節攀高。 整片圍繞著社群網站,提出了
一系列的危害。主要分成三大類:
1. 使用成癮
2. 青少年社交心理創傷
3. 影響公眾政治議題。
再輔以「賣廣告賺大錢」作為企圖引發公憤、仇富的煽風點火來增加觀影樂趣。
看完長達一個半小時的血淚指控,我卻沒有全然認同片中的觀點:
尤其是使用成癮和影響青少年心理。畢竟在這個花花世界裡,有著電視電腦電玩電影
,還要把沈迷都通通歸咎於社群網站,我仍覺得有些危言聳聽。只有最後一點
「影響公眾議題」我百分百認同成立。但僅就影響公眾議題與假新聞的危害這點,
本片就足以值得這觀影 90 分鐘來警惕自己。
全文很長:https://vocus.cc/article/5f690a12fd89780001f0fbdf
但是總體來說這還是一部不錯的警世片。在這裏推薦給大家!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Andy
at 2020-09-27T12:27
at 2020-09-27T12:27

By Zenobia
at 2020-09-30T16:07
at 2020-09-30T16:07

By Oscar
at 2020-10-05T04:56
at 2020-10-05T04:56

By Frederic
at 2020-10-09T08:27
at 2020-10-09T08:27

By Puput
at 2020-10-10T01:48
at 2020-10-10T01:48

By Lauren
at 2020-10-12T08:06
at 2020-10-12T08:06

By Lucy
at 2020-10-12T20:16
at 2020-10-12T20:16
Related Posts
"抵制拒看某電影" 沒道理!不專業!不道德!

By Olive
at 2020-09-24T16:21
at 2020-09-24T16:21
一部SJW份子解放猴子造成全世界疫情大爆發的電影

By Audriana
at 2020-09-24T15:24
at 2020-09-24T15:24
歐美奇幻電影 女主角是魔法師

By Bethany
at 2020-09-24T15:23
at 2020-09-24T15:23
看好「消失的情人節」嗎?

By Hardy
at 2020-09-24T15:06
at 2020-09-24T15:06
敵人假扮長官亂丟手榴彈的軍教片

By Margaret
at 2020-09-24T14:44
at 2020-09-24T1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