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再刷捍衛戰士,也太舒服 - 電影

By Iris
at 2022-08-03T01:41
at 2022-08-03T01:41
Table of Contents
趕在下檔前再刷一次4DX,實在太舒服
都可以說發展4DX就是在等這部片
以前在遊樂園什麼的,會坐過整個車廂一起動的動感飛車。
多半是礦坑飛車什麼的劇情
所以對椅子會動,沒有太大誘惑力
很多3D電影,也為了呈現3D優勢
刻意亂射一堆東西跑出畫面
就討厭那種不自然感
目前的技術,還是很機器式的
如果功夫片,顯得太假
賽車片,車子不會強力左右轉向
航海片,一直搖也不是多舒服吧
就適合戰機片
當開場風吹出來時,我就覺得太舒服了
很自然,配合戰機的左右晃動,也合理
在阿湯哥秀2:15時,很多觀眾都刻意把身體坐好,等著阿湯哥帶你飛
大家都是一副(來了)的集體反射
如果那天4DX劇院再上映捍衛2
真的太值得再約一次
講完體感講劇情
現在還沒看,被雷也要剛好囉!!
捍衛戰士1都過了30年了
老實說,新觀眾可能很多人沒看過
當年這片劇情其實也沒什麼內涵
就是帥
也不知道獨行俠的意義代表甚麼
但是阿湯哥的不朽,早已把自己活成獨行俠的樣子,他在動作片上的成就
也讓他飛完2:15時,
所有觀眾都讚嘆,
“對、不是計畫不行,是你們不行””
他早已賦予獨行俠不朽的靈魂
他現實生活也就是獨行俠
才讓這個續集這麼有內涵
正因為他是獨行俠
他不像傳統一樣大家都喜歡Leader
阿湯哥的電影,通常也不會是扮演領導者的角色,他就是永遠的top gun
最佳兵器
所以早已戰功赫赫的他,還是飛行員
因為他也很清楚,自己就不是領導的料
沒有領導者的謀略與大局觀
可片中的價值也是這樣
或許他不是霸道總裁,可實力受人尊重
海軍永遠需要這個特殊兵器
戰機的特殊橋段,也充滿技術
當年遇上的戰機單引擎失火死穴
也有了改進,在五代機的改良上,
更是what the faxk的演出
飛行迷喜歡的“飛行前拆除”也有演出
其實F18並不能說比F14優越
這部片也讓很多人研究了戰機史
可是隨著戰爭型態的改變
美國沒有蘇聯這個恐怖對手
早都不需要纏鬥
所以所謂的捍衛小隊,根本沒什麼交戰經驗,只是飛到別人家投彈
美國的飛彈優勢與霸道
永遠都是在欺負第三世界
根本沒有交戰纏鬥的必要
海軍更換成F18,就是閹割昂貴的纏鬥技能
當開F14起飛時,為什麼要開可變後掠翼時
菜鳥根本不懂,老鳥都懶得解釋
因為可以取得更大的爬升力
空中纏鬥可以更快轉向
F18就是把悍馬換成wish的概念
後代的飛機,很多都是省錢的概念
所以幹五代機不是不可能
是完美的發揮了F14與突擊
再配合地形遮蔽快速轉向,
完美的發揮F14的優點才幹贏
後來在海上就明顯產生劣勢,很合理
我們活在一個什麼都被人試過的時代,也活在一個精華倍出的時代。
造就了許多更細膩的故事
本來只是看叔叔稱讚捍衛戰士1的我
也對阿湯哥這個活生生的"Maverick"徹底服了。
--
都可以說發展4DX就是在等這部片
以前在遊樂園什麼的,會坐過整個車廂一起動的動感飛車。
多半是礦坑飛車什麼的劇情
所以對椅子會動,沒有太大誘惑力
很多3D電影,也為了呈現3D優勢
刻意亂射一堆東西跑出畫面
就討厭那種不自然感
目前的技術,還是很機器式的
如果功夫片,顯得太假
賽車片,車子不會強力左右轉向
航海片,一直搖也不是多舒服吧
就適合戰機片
當開場風吹出來時,我就覺得太舒服了
很自然,配合戰機的左右晃動,也合理
在阿湯哥秀2:15時,很多觀眾都刻意把身體坐好,等著阿湯哥帶你飛
大家都是一副(來了)的集體反射
如果那天4DX劇院再上映捍衛2
真的太值得再約一次
講完體感講劇情
現在還沒看,被雷也要剛好囉!!
捍衛戰士1都過了30年了
老實說,新觀眾可能很多人沒看過
當年這片劇情其實也沒什麼內涵
就是帥
也不知道獨行俠的意義代表甚麼
但是阿湯哥的不朽,早已把自己活成獨行俠的樣子,他在動作片上的成就
也讓他飛完2:15時,
所有觀眾都讚嘆,
“對、不是計畫不行,是你們不行””
他早已賦予獨行俠不朽的靈魂
他現實生活也就是獨行俠
才讓這個續集這麼有內涵
正因為他是獨行俠
他不像傳統一樣大家都喜歡Leader
阿湯哥的電影,通常也不會是扮演領導者的角色,他就是永遠的top gun
最佳兵器
所以早已戰功赫赫的他,還是飛行員
因為他也很清楚,自己就不是領導的料
沒有領導者的謀略與大局觀
可片中的價值也是這樣
或許他不是霸道總裁,可實力受人尊重
海軍永遠需要這個特殊兵器
戰機的特殊橋段,也充滿技術
當年遇上的戰機單引擎失火死穴
也有了改進,在五代機的改良上,
更是what the faxk的演出
飛行迷喜歡的“飛行前拆除”也有演出
其實F18並不能說比F14優越
這部片也讓很多人研究了戰機史
可是隨著戰爭型態的改變
美國沒有蘇聯這個恐怖對手
早都不需要纏鬥
所以所謂的捍衛小隊,根本沒什麼交戰經驗,只是飛到別人家投彈
美國的飛彈優勢與霸道
永遠都是在欺負第三世界
根本沒有交戰纏鬥的必要
海軍更換成F18,就是閹割昂貴的纏鬥技能
當開F14起飛時,為什麼要開可變後掠翼時
菜鳥根本不懂,老鳥都懶得解釋
因為可以取得更大的爬升力
空中纏鬥可以更快轉向
F18就是把悍馬換成wish的概念
後代的飛機,很多都是省錢的概念
所以幹五代機不是不可能
是完美的發揮了F14與突擊
再配合地形遮蔽快速轉向,
完美的發揮F14的優點才幹贏
後來在海上就明顯產生劣勢,很合理
我們活在一個什麼都被人試過的時代,也活在一個精華倍出的時代。
造就了許多更細膩的故事
本來只是看叔叔稱讚捍衛戰士1的我
也對阿湯哥這個活生生的"Maverick"徹底服了。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Queena
at 2022-08-03T17:08
at 2022-08-03T17:08

By Olga
at 2022-08-04T08:35
at 2022-08-04T08:35

By Audriana
at 2022-08-05T00:02
at 2022-08-05T00:02

By Bethany
at 2022-08-05T15:29
at 2022-08-05T15:29

By Eartha
at 2022-08-06T06:56
at 2022-08-06T06:56

By Aaliyah
at 2022-08-06T22:23
at 2022-08-06T22:23

By Freda
at 2022-08-07T13:50
at 2022-08-07T13:50

By Robert
at 2022-08-08T05:17
at 2022-08-08T05:17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22-08-08T20:44
at 2022-08-08T20:44

By Ophelia
at 2022-08-08T12:57
at 2022-08-08T12:57

By Sierra Rose
at 2022-08-09T04:24
at 2022-08-09T04:24

By Xanthe
at 2022-08-08T12:57
at 2022-08-08T12:57

By Andrew
at 2022-08-09T04:24
at 2022-08-09T04:24

By Dora
at 2022-08-08T12:57
at 2022-08-08T12:57

By Irma
at 2022-08-09T04:24
at 2022-08-09T04:24

By Jacob
at 2022-08-08T12:57
at 2022-08-08T12:57

By Genevieve
at 2022-08-09T04:24
at 2022-08-09T04:24

By Hazel
at 2022-08-08T12:57
at 2022-08-08T12:57

By Yedda
at 2022-08-09T04:24
at 2022-08-09T04:24

By Dinah
at 2022-08-08T12:57
at 2022-08-08T12:57

By Selena
at 2022-08-09T04:24
at 2022-08-09T04:24

By Mia
at 2022-08-08T12:57
at 2022-08-08T12:57

By Charlotte
at 2022-08-09T04:24
at 2022-08-09T04:24

By Caitlin
at 2022-08-08T12:57
at 2022-08-08T12:57

By Brianna
at 2022-08-09T04:24
at 2022-08-09T04:24

By Caitlin
at 2022-08-08T12:57
at 2022-08-08T12:57

By John
at 2022-08-09T04:24
at 2022-08-09T04:24

By Annie
at 2022-08-08T12:57
at 2022-08-08T12:57

By Connor
at 2022-08-09T04:24
at 2022-08-09T04:24

By Yuri
at 2022-08-08T12:57
at 2022-08-08T12:57

By Genevieve
at 2022-08-09T04:24
at 2022-08-09T04:24

By Elizabeth
at 2022-08-08T12:57
at 2022-08-08T12:57

By Mason
at 2022-08-09T04:24
at 2022-08-09T04:24

By Christine
at 2022-08-08T12:57
at 2022-08-08T12:57

By Iris
at 2022-08-09T04:24
at 2022-08-09T04:24

By Kumar
at 2022-08-08T12:57
at 2022-08-08T12:57
Related Posts
子彈列車短評 沒那麼動作 但好看

By Audriana
at 2022-08-03T01:31
at 2022-08-03T01:31
有人看過《席琳狄翁外傳:愛的力量》了嗎?

By Callum
at 2022-08-03T01:05
at 2022-08-03T01:05
2022 聖塞巴斯蒂安影展 主競賽單元 完整片單

By Selena
at 2022-08-03T00:53
at 2022-08-03T00:53
捍衛戰士2大滿貫心得imax Luxe Dolby 4dx

By Delia
at 2022-08-02T23:04
at 2022-08-02T23:04
《ZAPPA/法蘭克札帕:從前衛到當代》小心得

By Yuri
at 2022-08-02T23:01
at 2022-08-02T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