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點尷尬的哥吉拉 - 電影

By Poppy
at 2014-05-18T11:12
at 2014-05-18T11:12
Table of Contents
防雷頁
----------------------------------------------------------------
昨晚看完哥吉拉啦。
當下比較尷尬的是導演在處理這部片子所端上的菜太多,
導致整部片子比較沒有匯集能量的主軸。
立馬可以發現的觀眾應該是多數,所以可能會有人睡著這樣,
再來就是每個片段都不錯,但不知道該怎麼放比較合適的剪輯。
因為拆很散,蓄積感動能量的時間不足,
對許多地方會有些小抱怨。
我腦袋會把這部片拆幾個方向看。
首先是主角老爸跟老媽與核電廠之間的情感戲。
其實前面這段還不錯,大概是導演與剪片師精神狀況佳,
對這影片頗具期待下的結晶。
我感覺怪怪的位置是在這事情之後的交代,
可以預期說前面刻意要賣關子,只有跡象,
這跡象會讓我導向兩個思維,是哥吉拉還是穆透?
主角的未來個性變化?
就前面兩個原因,其實我會很希望主角在看到核電廠倒的同時,
不小心看見穆透的某個小部分,或是突然來個EMP。
這地方對我來說就有個不錯的收尾,
首先我知道後續有這動作的是穆透,
再來我知道這小孩子未來可能會當兵,
或者跟他爸一樣想追查核電廠的下落,
或是成為一個小孬種,靠當兵來讓自己感覺很堅強。
主角長大後的家庭戲碼,
快轉十多年後,其實連結小時候與長大後的的訊息很少,
導演會用臉對臉的方式做轉換可以理解,
但後面的戲碼太溫火,我從這裡就開始覺得這剪片師功力有點頓,
至少我在這邊的想法,要很清楚的知道這主角在軍中的專長,
另一方面是剛剛溫情過了,這裡要給觀眾一點欣賞下去的動力,
所以可能會來個跳傘或拆炸彈的任務,
傳達一下這位主角真的很專業,以及他心思很細微的部分。
我大概可以猜想出導演希望能模擬出主角爸媽在事發時處在相同的態度,
像是都是國家與正確的事情優先,家人...事後在處理。
對家人都是滿滿的愛。
這部分戲碼吃力不討好,比重很多,效果不卓越,
但不花時間效果會更慘,尷尬。
這部分很吃彼此間的對手戲,
但裡面比較有感覺的還是主角的老爸。
我會覺得在影片中要強化家庭關係,需要更多的道具,
像是跟小孩子碰面的時間點,選個好點的吧,
看是生日啊~聖誕節之類比較可以有佈置機會的日子。
主角回家可能要補帶點禮物之類的,
目的是要取得我們、也就是觀眾腦袋的思維。
不過導演用比較樸實一點的方式表達,也可以,
這邊就會遇到第二個怪怪點。
就是主角太太接到老爸被關的事情,與主角之間的後續反應。
我會覺得主角的反應反感的方式太強烈,有恨意在。
太太扮演說客的角色會略顯牽強,
對我來說,如果主角個性比較軟的話,
接到常被抓去關的老爸又被關的訊息,
反應會比較偏向是~後~又來了,(有點悶悶不樂,不說話,結束。)
這樣就可以。後面串接起來也會比較順暢。
女方的輔助就會更強烈呈現出你懂我懂的家庭氛圍。
後面女方選擇留下,把小孩交給一個上巴士後就不知死去哪的人手上,
有個合理點的解釋,但就我從片中觀察的主角,
其實不太守時也,女主角也太....。
中間又冒出的幾個零星片段,
可以解釋導演想要用更多角度來觀察片中的怪獸,
但是串在一起的功力實在不敢恭維,所以我們會覺得比較破碎,
像是巴士過橋的片段,哥吉拉游過橋那段很酷,
那就讓小孩的巴士過了橋後再拍這段吧~這樣就不用來回切換啦。
一次到位,很多鏡頭在處理多元素畫面時,要用很省的方式進行,
以象棋來說,就是能瞻前顧後,一步能兼具整體的攻守性質。
芹澤博士的生物愛情史,
我很喜歡這片段的戲碼,這也是我會念這方面科系的原因之一,
因為這科系在觀察事情的角度就是很不一樣,
充滿著不確定性的假設跟看似合乎邏輯卻又與社會背道而馳的觀點。
對渡邊謙這位我崇拜的演員來說,單看他來演這角色對我就很值得了,
從科學與生態的角度來解釋哥吉拉這種生物攻擊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因為對生物學家來說,這些生物只為了滿足他的需求而做出這件事,
只是他在過程中踩了幾棟房子,搞掉幾架F22,造成幾次大停電,
會被社會認為這是超級大魔王,事實上他跟人一樣在做同件事情。
也會有不少人認為芹澤這角色很廢材,專給一些不肯定的決策與建議,
這部分只演給內行人看得,因為生物沒有100%,
所以對陌生的事情處理上會相當保守,但也因為保守,
才會發現更多有意思的東西,然後這片子就慢慢跟酷斯拉同化了...,
對~所以在科學題材著墨比較極端的怪獸作品就是酷斯拉,
因此,我可以體會為了區隔這兩部片,在探索生命的戲份必須要壓低這件事情。
但要怎麼處理這部分的戲碼,
菲律賓的部分,看見了一個寄生卵,芹澤陷入迷思,
他沒看過,我們沒看過,典型的新發現,
留了一串長長的脊椎跟肋骨,告一段落,尷尬,
這地方怪怪的是我們會無意中推倒出這長長的怪獸是不是本次大頭目,
又看字幕的也許會知道更多一點的訊息,
這地方需要更多的資料做推導,向芹澤被問到說是之前那個嗎?
芹澤會說不確定,然後拿個ipad秀一下前面發現的疑似照片,
讓大家在確定一下說~原來你們在找不一樣的東西。
在主角跟他爸爸被抓去原核電場時詢問,
芹澤在有去看,然後待在那裏很久,用著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
又有很多人會跳出來說這根本就拖戲,
但坦白說我自己也會在有些時候會入神到跟芹澤一樣的表情,
是的~芹澤根本忘記他在講得什麼內容,他在觀察主角的老爸...。
搞不好腦袋已經有很多頁動物行為觀察記錄資料。
這時候副手應該要抓住芹澤,讓芹澤回神,
主動衝進去跟主角的老爸達成合作關係,這故事在後面會更有意思。
什麼生物回聲啊,推測猜想啊,可以用更短的時間去解釋這件事情,
多點戲份給怪獸大大吧。在同步講出讓他們去單挑時,也會格外有力啊!!
主角的大兵日記
身為解除爆裂物的拆彈兵,
在這部戲中我認為是扮演融合科學、災變進而推向人類無法阻止這事件的關鍵因子,
當人民認為國家最強戰力都無法對怪獸產生效果時,
那一切事情就只能任由自然定律走了,
所以這部分的戲碼應該要跟怪獸對打有五五波的比重,
因為哥吉拉與怪獸們有著任何人類基本款攻擊武器無效的設定,
這部分過去套皮套年代就很有搞頭,
2014版本可以更狗血一點,當然還是要看導演同不同意,
但我覺得導演這部分的選擇還不錯,
既然找不到方法對抗,那就瞎忙吧,
讓大家知道我們有在做事情,就跟立院裡的人一樣。(啥?!
所以主角就在這圈圈裡開始做事情了,
我要用核彈炸死他們。
不能炸,因為之前就炸不死。
威力差距大,是有效果的,不然當誘餌也行,硬送。
結果被穆透咬去給母穆透當見面禮,任務失敗,
其中還因為主角做了一個不會受到EMP影響的修改,
讓主角要跟其他空降隊伍去拆炸彈,
結果炸彈外殼卡住,60秒拆彈預言出包,
好在短暫脫離軍方規則後,
主角做了一件可能是正確、也可能是不正確的處理方法,
汽油火燒連環蛋。
但就我的觀點而言,他會不會跟電影進化特區內容一樣,
燒下去後就....,好吧~再講下去人類就真的在瞎忙了,
但整體而言,瞎忙的還蠻有價值的,
我說過,當人們越想抵抗時,越可以呈現出人類的無力感。
哥吉拉與穆透的出場與對手戲碼
這部分應該是多數民眾想要看到的畫面,但實際上很破碎,
可能導演發現這片子再照前面鋪陳下去,可以去報名印度奧斯卡最長電影了,
加上不想要走過去哥吉拉版本兩隻怪獸互打到乾巴巴的感覺。
所以我來聊聊這部分有什麼可以增添芭樂味道,讓我有值回票價的感動。
出場部分,導演設計的幾個遠觀、剎現的方式我很喜歡,
這也是我看預告片後會想去電影院的原因之一,但是太多次的感覺是相同的,
所以會有種我預告片看完就over的感覺。
所以看見怪獸的遠觀、剎現鏡頭比例要降低,
多一點不同角度觀察的主力接觸,有點美式老梗對吧。
因為日式風格的哥吉拉,就直接將城市縮模,很道地的怪獸對打,
但透過動畫技術,我們能以不同的角度看這神獸實在難得,
忠於風格,衍伸出另外一種可以演繹方式,
就是在雙方全身都出現後,會戰前來個道地的POSE特寫,
因為太老梗了,所以更還要請芹澤博士在旁邊簡單當一下開場播報員,
方式和規則訂下後,這部片子後半部就會給人預備進入看爽片的模式。
每次可能透過大兵們的行動來做切換,盡量減少因為剪片或切換技術上不足,
而有的破碎感,大體上後半部的對打就不只只有幾個精彩鏡頭可以表現。
(自我幻想畫面流口水中)
其次是速度,目前CG技術因為花很多時間在製造細節,貼皮,
所以會希望人們多注意點方面的細節,特寫,
很容易忘記這些東西原本的速度,逃跑時還可以親親我我,
所以就出現像即刻救援這種正常版本,
然後大家看完一猶未盡,讓連恩尼遜自己也被綁走這樣。
當然,定義怪獸對打速度因人而異,
只是我對這破碎畫面下抱怨的副產物吧。
鬼扯蛋結束,
以下是看完感想,
一樣是以對打出名的環太平洋來比,剪片的流暢度哥吉拉會比較可惜一點,
爽度當然也會可惜一點,但很奇怪,若要讓我再上電影院看一次環太平洋,
我興趣是缺缺的,反而會比較想去看哥吉拉2014,
雖然說導演片段安排上面有很多可以更好,更有想像力的地方,
但不得不說,目前的這版本,每段單獨來看都有些細節可以品味品味,
就連尷尬的場合下都有經典的角色與畫面在撐場面,
說爽片是絕對不及格啦,但要說耐人尋味嘛,
我想分數是加上不少的。
--
----------------------------------------------------------------
昨晚看完哥吉拉啦。
當下比較尷尬的是導演在處理這部片子所端上的菜太多,
導致整部片子比較沒有匯集能量的主軸。
立馬可以發現的觀眾應該是多數,所以可能會有人睡著這樣,
再來就是每個片段都不錯,但不知道該怎麼放比較合適的剪輯。
因為拆很散,蓄積感動能量的時間不足,
對許多地方會有些小抱怨。
我腦袋會把這部片拆幾個方向看。
首先是主角老爸跟老媽與核電廠之間的情感戲。
其實前面這段還不錯,大概是導演與剪片師精神狀況佳,
對這影片頗具期待下的結晶。
我感覺怪怪的位置是在這事情之後的交代,
可以預期說前面刻意要賣關子,只有跡象,
這跡象會讓我導向兩個思維,是哥吉拉還是穆透?
主角的未來個性變化?
就前面兩個原因,其實我會很希望主角在看到核電廠倒的同時,
不小心看見穆透的某個小部分,或是突然來個EMP。
這地方對我來說就有個不錯的收尾,
首先我知道後續有這動作的是穆透,
再來我知道這小孩子未來可能會當兵,
或者跟他爸一樣想追查核電廠的下落,
或是成為一個小孬種,靠當兵來讓自己感覺很堅強。
主角長大後的家庭戲碼,
快轉十多年後,其實連結小時候與長大後的的訊息很少,
導演會用臉對臉的方式做轉換可以理解,
但後面的戲碼太溫火,我從這裡就開始覺得這剪片師功力有點頓,
至少我在這邊的想法,要很清楚的知道這主角在軍中的專長,
另一方面是剛剛溫情過了,這裡要給觀眾一點欣賞下去的動力,
所以可能會來個跳傘或拆炸彈的任務,
傳達一下這位主角真的很專業,以及他心思很細微的部分。
我大概可以猜想出導演希望能模擬出主角爸媽在事發時處在相同的態度,
像是都是國家與正確的事情優先,家人...事後在處理。
對家人都是滿滿的愛。
這部分戲碼吃力不討好,比重很多,效果不卓越,
但不花時間效果會更慘,尷尬。
這部分很吃彼此間的對手戲,
但裡面比較有感覺的還是主角的老爸。
我會覺得在影片中要強化家庭關係,需要更多的道具,
像是跟小孩子碰面的時間點,選個好點的吧,
看是生日啊~聖誕節之類比較可以有佈置機會的日子。
主角回家可能要補帶點禮物之類的,
目的是要取得我們、也就是觀眾腦袋的思維。
不過導演用比較樸實一點的方式表達,也可以,
這邊就會遇到第二個怪怪點。
就是主角太太接到老爸被關的事情,與主角之間的後續反應。
我會覺得主角的反應反感的方式太強烈,有恨意在。
太太扮演說客的角色會略顯牽強,
對我來說,如果主角個性比較軟的話,
接到常被抓去關的老爸又被關的訊息,
反應會比較偏向是~後~又來了,(有點悶悶不樂,不說話,結束。)
這樣就可以。後面串接起來也會比較順暢。
女方的輔助就會更強烈呈現出你懂我懂的家庭氛圍。
後面女方選擇留下,把小孩交給一個上巴士後就不知死去哪的人手上,
有個合理點的解釋,但就我從片中觀察的主角,
其實不太守時也,女主角也太....。
中間又冒出的幾個零星片段,
可以解釋導演想要用更多角度來觀察片中的怪獸,
但是串在一起的功力實在不敢恭維,所以我們會覺得比較破碎,
像是巴士過橋的片段,哥吉拉游過橋那段很酷,
那就讓小孩的巴士過了橋後再拍這段吧~這樣就不用來回切換啦。
一次到位,很多鏡頭在處理多元素畫面時,要用很省的方式進行,
以象棋來說,就是能瞻前顧後,一步能兼具整體的攻守性質。
芹澤博士的生物愛情史,
我很喜歡這片段的戲碼,這也是我會念這方面科系的原因之一,
因為這科系在觀察事情的角度就是很不一樣,
充滿著不確定性的假設跟看似合乎邏輯卻又與社會背道而馳的觀點。
對渡邊謙這位我崇拜的演員來說,單看他來演這角色對我就很值得了,
從科學與生態的角度來解釋哥吉拉這種生物攻擊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因為對生物學家來說,這些生物只為了滿足他的需求而做出這件事,
只是他在過程中踩了幾棟房子,搞掉幾架F22,造成幾次大停電,
會被社會認為這是超級大魔王,事實上他跟人一樣在做同件事情。
也會有不少人認為芹澤這角色很廢材,專給一些不肯定的決策與建議,
這部分只演給內行人看得,因為生物沒有100%,
所以對陌生的事情處理上會相當保守,但也因為保守,
才會發現更多有意思的東西,然後這片子就慢慢跟酷斯拉同化了...,
對~所以在科學題材著墨比較極端的怪獸作品就是酷斯拉,
因此,我可以體會為了區隔這兩部片,在探索生命的戲份必須要壓低這件事情。
但要怎麼處理這部分的戲碼,
菲律賓的部分,看見了一個寄生卵,芹澤陷入迷思,
他沒看過,我們沒看過,典型的新發現,
留了一串長長的脊椎跟肋骨,告一段落,尷尬,
這地方怪怪的是我們會無意中推倒出這長長的怪獸是不是本次大頭目,
又看字幕的也許會知道更多一點的訊息,
這地方需要更多的資料做推導,向芹澤被問到說是之前那個嗎?
芹澤會說不確定,然後拿個ipad秀一下前面發現的疑似照片,
讓大家在確定一下說~原來你們在找不一樣的東西。
在主角跟他爸爸被抓去原核電場時詢問,
芹澤在有去看,然後待在那裏很久,用著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
又有很多人會跳出來說這根本就拖戲,
但坦白說我自己也會在有些時候會入神到跟芹澤一樣的表情,
是的~芹澤根本忘記他在講得什麼內容,他在觀察主角的老爸...。
搞不好腦袋已經有很多頁動物行為觀察記錄資料。
這時候副手應該要抓住芹澤,讓芹澤回神,
主動衝進去跟主角的老爸達成合作關係,這故事在後面會更有意思。
什麼生物回聲啊,推測猜想啊,可以用更短的時間去解釋這件事情,
多點戲份給怪獸大大吧。在同步講出讓他們去單挑時,也會格外有力啊!!
主角的大兵日記
身為解除爆裂物的拆彈兵,
在這部戲中我認為是扮演融合科學、災變進而推向人類無法阻止這事件的關鍵因子,
當人民認為國家最強戰力都無法對怪獸產生效果時,
那一切事情就只能任由自然定律走了,
所以這部分的戲碼應該要跟怪獸對打有五五波的比重,
因為哥吉拉與怪獸們有著任何人類基本款攻擊武器無效的設定,
這部分過去套皮套年代就很有搞頭,
2014版本可以更狗血一點,當然還是要看導演同不同意,
但我覺得導演這部分的選擇還不錯,
既然找不到方法對抗,那就瞎忙吧,
讓大家知道我們有在做事情,就跟立院裡的人一樣。(啥?!
所以主角就在這圈圈裡開始做事情了,
我要用核彈炸死他們。
不能炸,因為之前就炸不死。
威力差距大,是有效果的,不然當誘餌也行,硬送。
結果被穆透咬去給母穆透當見面禮,任務失敗,
其中還因為主角做了一個不會受到EMP影響的修改,
讓主角要跟其他空降隊伍去拆炸彈,
結果炸彈外殼卡住,60秒拆彈預言出包,
好在短暫脫離軍方規則後,
主角做了一件可能是正確、也可能是不正確的處理方法,
汽油火燒連環蛋。
但就我的觀點而言,他會不會跟電影進化特區內容一樣,
燒下去後就....,好吧~再講下去人類就真的在瞎忙了,
但整體而言,瞎忙的還蠻有價值的,
我說過,當人們越想抵抗時,越可以呈現出人類的無力感。
哥吉拉與穆透的出場與對手戲碼
這部分應該是多數民眾想要看到的畫面,但實際上很破碎,
可能導演發現這片子再照前面鋪陳下去,可以去報名印度奧斯卡最長電影了,
加上不想要走過去哥吉拉版本兩隻怪獸互打到乾巴巴的感覺。
所以我來聊聊這部分有什麼可以增添芭樂味道,讓我有值回票價的感動。
出場部分,導演設計的幾個遠觀、剎現的方式我很喜歡,
這也是我看預告片後會想去電影院的原因之一,但是太多次的感覺是相同的,
所以會有種我預告片看完就over的感覺。
所以看見怪獸的遠觀、剎現鏡頭比例要降低,
多一點不同角度觀察的主力接觸,有點美式老梗對吧。
因為日式風格的哥吉拉,就直接將城市縮模,很道地的怪獸對打,
但透過動畫技術,我們能以不同的角度看這神獸實在難得,
忠於風格,衍伸出另外一種可以演繹方式,
就是在雙方全身都出現後,會戰前來個道地的POSE特寫,
因為太老梗了,所以更還要請芹澤博士在旁邊簡單當一下開場播報員,
方式和規則訂下後,這部片子後半部就會給人預備進入看爽片的模式。
每次可能透過大兵們的行動來做切換,盡量減少因為剪片或切換技術上不足,
而有的破碎感,大體上後半部的對打就不只只有幾個精彩鏡頭可以表現。
(自我幻想畫面流口水中)
其次是速度,目前CG技術因為花很多時間在製造細節,貼皮,
所以會希望人們多注意點方面的細節,特寫,
很容易忘記這些東西原本的速度,逃跑時還可以親親我我,
所以就出現像即刻救援這種正常版本,
然後大家看完一猶未盡,讓連恩尼遜自己也被綁走這樣。
當然,定義怪獸對打速度因人而異,
只是我對這破碎畫面下抱怨的副產物吧。
鬼扯蛋結束,
以下是看完感想,
一樣是以對打出名的環太平洋來比,剪片的流暢度哥吉拉會比較可惜一點,
爽度當然也會可惜一點,但很奇怪,若要讓我再上電影院看一次環太平洋,
我興趣是缺缺的,反而會比較想去看哥吉拉2014,
雖然說導演片段安排上面有很多可以更好,更有想像力的地方,
但不得不說,目前的這版本,每段單獨來看都有些細節可以品味品味,
就連尷尬的場合下都有經典的角色與畫面在撐場面,
說爽片是絕對不及格啦,但要說耐人尋味嘛,
我想分數是加上不少的。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Queena
at 2014-05-23T03:59
at 2014-05-23T03:59

By Ursula
at 2014-05-23T19:01
at 2014-05-23T19:01

By Enid
at 2014-05-25T07:17
at 2014-05-25T07:17

By Edith
at 2014-05-29T13:14
at 2014-05-29T13:14

By Lauren
at 2014-05-30T00:56
at 2014-05-30T00:56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4-06-02T00:08
at 2014-06-02T00:08

By Todd Johnson
at 2014-06-06T04:24
at 2014-06-06T04:24

By Elizabeth
at 2014-06-06T05:39
at 2014-06-06T05:39

By Sarah
at 2014-06-09T11:21
at 2014-06-09T11:21

By Rebecca
at 2014-06-12T14:40
at 2014-06-12T14:40

By Una
at 2014-06-14T14:22
at 2014-06-14T14:22

By Daniel
at 2014-06-16T12:33
at 2014-06-16T12:33

By Emily
at 2014-06-18T02:06
at 2014-06-18T02:06

By Hedy
at 2014-06-22T08:21
at 2014-06-22T08:21

By Ethan
at 2014-06-23T22:15
at 2014-06-23T22:15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4-06-25T10:12
at 2014-06-25T10:12

By Ursula
at 2014-06-29T17:02
at 2014-06-29T17:02

By Frederica
at 2014-06-30T10:08
at 2014-06-30T10:08

By Eartha
at 2014-06-30T22:45
at 2014-06-30T22:45

By Sierra Rose
at 2014-07-02T13:57
at 2014-07-02T13:57

By Hedwig
at 2014-07-03T18:16
at 2014-07-03T18:16

By Hedwig
at 2014-07-05T19:27
at 2014-07-05T19:27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4-07-10T03:50
at 2014-07-10T03:50

By Harry
at 2014-07-10T16:53
at 2014-07-10T16:53

By Kumar
at 2014-07-15T14:50
at 2014-07-15T14:50

By Wallis
at 2014-07-17T15:30
at 2014-07-17T15:30

By Emma
at 2014-07-21T16:55
at 2014-07-21T16:55
Related Posts
哥吉拉評價兩極的戰犯

By Damian
at 2014-05-18T10:51
at 2014-05-18T10:51
別再拍了 讓哥吉拉留在回憶裡吧

By Ophelia
at 2014-05-18T10:49
at 2014-05-18T10:49
哥吉拉好看!!

By Donna
at 2014-05-18T10:45
at 2014-05-18T10:45
求這幾部片名?

By Andrew
at 2014-05-18T10:45
at 2014-05-18T10:45
想問一部灰暗、在地底生存感覺的電影

By Audriana
at 2014-05-18T10:40
at 2014-05-18T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