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列車 - 電影

By Charlotte
at 2013-12-13T02:43
at 2013-12-13T02:43
Table of Contents
今天(?)看完這部片後真的忍不住在現場和朋友大聲吐槽,
想說這種電影到底怎麼回事,完全看不出內涵,
看了板友這篇平反到才真的了解為什麼有人會覺得好看。
但身為怒到不能自已的存在,我還是很想吐槽這部「政治寓言片」:
世界上這麼多種社會型態、政治理想,
劇本鬧得好像只有這種爛掉的社會是社會是哪招?
我不吐導演也不吐演員,因為我感覺得到這部電影畫面呈現上很厲害,
過場分鏡我都不覺得有問題,貨真價實的很精彩,
(但我中間超出戲,說實話真的沒辦法很認真看)
男主角崩潰陳述後段車廂最初幾個月的慘狀也確實神表現。
(但我還是覺得大家時間很多,為什麼這麼有空)
雖然板友很努力替像我這種類型的人解釋這部電影的符號與意象,
但我忍不住要問:難道世界(社會)只有這種形貌嗎?
世界在各種不同的領導者手上,會出現各種不同的風貌,
我學識不豐只說得出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
在我看來,
這就是共產主義者在「敵視權貴階級」的條件下寫出的劇本,
完全無視資產階級在創造財富之餘也會締造社會公共利益的共生性。
基於「知道這種社會型態是最垃圾的模樣(因為看不到生產性)」的人,
我不能不吐槽設定把「社會」這個框框做小了。
因為「社會」若失去生產性,基本上毫無意義(簡稱「你活著幹嘛」)
然後我就覺得自己看了一部毫無意義的電影。
(所以火車最後爆炸了)
設定一個欠吐槽的世界,然後說要推翻他,
要我不從一開始就吐槽這個世界真的太難了。
基本上看到北極熊,我也覺得那是呼應開頭的「地球暖化」,
但世界新生從哺乳類開始我真的就是很崩潰,
我管你什麼符號,
你到平地上看到一株雜草我也比較開心啊。Orz
(以下是腦補)
最後我發現一個事實:其實男主角只是上錯火車。
基於「社會不是只有這種樣貌」這項論點,
我真的覺得美國、德國、俄羅斯等等國家一定有自己的人類復育計畫,
這樣合理解釋了山上為什麼會有北極熊:
那一定是哪個強國復育中的物種!
不然我才不相信北極熊會自己爬到高海拔山上。
鐵軌沿路看不到人,難道就真的沒有人了嗎?
這是黑天鵝理論啊。
但身為國家計劃,八成會以生產性與優生學為基本,
像火車上這種樣貌的上流社會(除了花錢之外什麼都不會),
八成進不去國家級復育計畫吧,
才會創造這種用錢堆出來的上流垃圾延命計畫,
火車頭w先生就是個搞錯方向的領導者,
他帶領的又是一群只是有錢的垃圾,
這輛火車是能跑到什麼地方去。
然後進不去國家計畫、也沒有錢只能偷渡的男主角=社會最底層的垃圾
(「垃圾」這詞彙用在他身上顯得太重,各位就當作是比喻吧,
反正這部電影全都是比喻和符號嘛)
當一個垃圾想取代一個神經病,世界會毀滅也不意外;
所以這與其說是政治上的比喻,
我真心覺得更像「跟對老闆上天堂、跟錯老闆下地獄」的血淋淋像徵。
他如果偷渡到別的組織搞不好就不用遇到這些事。
這大概也隱含了「商人會打廣告,政府政策都沒人知道」的概念。
還有政府圖利自己之類的。
(我在胡說八道各位懂)
總之因為我用這種說詞成功安撫自己(至少我找到了一個合理性)
所以我其實也滿贊同版友的結論(體制瓦解)的。w
但我還是覺得熱衷於社會制度與政治思想討論的其他板友,
為了自己好,
不要去看這部電影。
裡面的社會縮影真的太片面,不管有沒有看懂都很痛苦。
※ 引述《lavieboheme (消失在迴轉的路口)》之銘言:
: 看到一些網友的負評,有點想為這部片平反一下,
: 的確,"末日列車"的設定和邏輯不夠嚴謹,劇情有許多超乎常理之處,
: 以一部科幻片而言,它的幻想成份大過科學的法則,
: 但私以為科幻片的成就本來並非源於科學上的寫實性,
: 而是作者藉由想像力所投射出的未來,對照現實世界時的意義。
: 光是冰河時期人們選擇登上一列奔馳於各大洲的火車這一點,就已經超脫現實,
: 降溫劑施放於2014年,這些鐵路工程是在何時修建完成?
: 它如何能突破國界藩籬,說服各國強權支持這條鐵路完工?
: 鐵軌與列車在施工時為何已能克服低溫、結冰等極端的物理條件?
: 若要保暖人們應該遷徙地底或接近赤道的區域,
: 結果列車還跑上寒冷高山去過山洞、撞冰牆?
: 這種現實基礎如此薄弱的背景設定,其實禁不起太多推敲。
: 但仔細想一想,原著漫畫選擇用動態的火車來作為階級社會的縮影,其實有其用意,
: 人類的政治想像與歷史觀是以"前進"為原則,
: 我們往往選擇讓少數菁英階級作為火車頭,
: 帶領群眾向前,也因此壟斷了更多的資源與政治權力,
: 而後方的人們像是被挾持般,只能跟隨而無其他選擇餘地。
: 引擎說穿了只是希區考克所謂的"麥加芬"(MacGuffin),
: 它本身的功能並沒有說清楚 (生成能源? 發電發熱?)
: 其真正意義源自作為政治權力核心的象徵,因為它驅動了體制的運作,
: 沒有人去想像火車停下來後會是什麼樣子,大夥看似一直在前進,
: 但這趟旅程沒有終點,只是兜圈子般在設定好的環型軌道上移動,
: 連人們的時間感(慶祝新年)都被鐵道上的地理位置所取代,
: 換言之,當外頭世界崩毀,這列火車和鐵道取而代之,成為人類的新世界和新秩序,
: 這套政治架構的基本邏輯就是循環,
: 火車的在同一條鐵道上移動是循環,
: 車廂內的社會抗爭和生態體系是循環,
: 領導的交替也是同一套體系的循環。
: 反抗軍首領Curtis讓我想起"駭客任務"的Neo,
: 他一開始以為帶領大家打倒Wilford就可以伸張階級正義,
: 但後來發現一再發生的暴動&鎮壓,
: 只是這個封閉體系中控制人數、有效分配資源的動態平衡機制,
: Curtis是這套系統中必須存在的異數,
: 殘障老人Gilliam則像先知Oracle般,在幕後操縱的起義。
: (你也可以將他視為階級革命中被特權階級收編的反動份子,
: 當政權輪替或抗爭改革後,過去反對派領袖一旦嚐到權力的滋味或好處,
: 最終往往也成為另一個腐化的暴君)
: 我認為"末日列車"作為一部科幻政治電影,
: 它提供的結尾是高明的 (儘管這樣的意念並非首創)
: 因為它不是直線式的推翻暴政、大快人心,
: 而是揭露出人治思維下理想化英雄的黑暗面,以及整體政治結構的僵化弊病,
: 我們總以為革命就是推翻一個領導者(駕駛),換人作看看就能解決一切,
: 卻往往忽略了整個體制先天上的系統性問題,
: 也因此當南宮明秀炸毀車門,引發雪崩而促使列車脫軌,
: 使整個體制瓦解,人們才得以走出去看見真實世界和新生的希望。
: 兩位男主角捨身保護優娜和黑人小孩,揭露出拯救下一代生命的傳承意味,
: (仔細分析,片中提到的三次斷手情節都是出於"反抗不義、保護孩子",
: 說理的意味還蠻濃厚的...)
: 如果這是好萊塢電影,編劇絕不會讓美國隊長掛掉,
: 讓亞洲女孩和黑人小孩成為新世界的開創者,
: 但由於這部是韓國主導的合拍片,展現有別過去主流的白人男性中心史觀,
: 個人認為最後的結局有一定的思想高度。
: (北極熊作為現今暖化危機的末世符號,出現在片尾也頗引人深思...)
: ---
: 另外針對許多板友的批評和質疑,談一下我個人的想法:
: 1. 斧頭幫為何要殺魚?
:
: 我看到的時心中浮現了"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這句話,
: 對照於之後白面女Mason在壽司吧時,指出殺魚要考慮 "總量控制、生態平衡",
: 這群殺手明顯不只為了要鎮壓暴民,而是要執行人口數量管制的任務,
: 就是個象徵手法罷了。
: (你也可以說這是一種恫嚇的手段,或是說他單純在漁獲季節想吃生魚片,
: 當然這裡也是在埋之後水族箱的伏筆....)
: 2. 優娜為何有透視能力?
:
: 主要功能是鋪陳之後的劇情(救出小孩),
: 我原本是覺得她嗑藥嗑太多,或是監牢有輻射廢棄物導致基因突變之類的...
: 另外網上流傳的另一個更可信的說法則是,
: 編導設定在火車上生長的train babies,有著超乎常人如動物般的聽覺能力,
: 無論如何,此類科幻片裡角色有超能力算是蠻常見的
: (ex:關鍵報告、駭客任務、極光追殺令)
: 個人認為這點算是支微末節。
: 3. 風格的不協調:
:
: 基本上貧民區的視覺風格與調性非常寫實、灰暗,
: 但當一行人突破給水區來到富人的車廂,風格轉為有些滑稽甚至荒誕,
: 而這些人看到暴民也不知道要躲起來,只在位置上乖乖做自己的事 。
: (可能是洗腦教育成功,也可見車廂上的資訊是不流通的,
: 他們根本不知道後方車廂發生什麼事,只是抱著看見珍奇動物的心態觀察他們...)
: 我想奉俊昊刻意透過調性的不和諧,想突顯同條列車上兩個世界的極端樣貌,
: 當窮人日夜面對生死存亡的現實壓力,
: 富人的生活則浮誇虛幻、縱情聲色到有些不切實際,
: 某種程度上這也是現世的寫照。
: (劇情最惡搞、諷刺的部分應該小學生教室的車廂,
: 甜美女老師不管滿車都是小朋友,忽然拿出機關槍掃射,小孩們最後也不知跑哪去...
: 我猜奉俊昊在這一段裡是不是想婊北韓的造神教育?)
: 這裡我還想舉Terry Gilliam的"巴西"作為對比,
: 這也是一部講中央集權控制的諷刺科幻作品,
: 視覺風格誇張豔麗,劇情荒誕、邏輯漏洞百出...,
: 但它提供的前衛視野和想像,則讓它成為影史上最偉大的科幻作品之一,
: 當然"末日列車"的影史地位無法比擬"巴西",
: 但奉俊昊將這些惡搞的橋段融入在嚴肅的題材中,應該是刻意的實驗而非失手,
: 儘管這樣的設計成功與否則見仁見智......
: (p.s.據說片中的少年Edgar是根據"活人牲吃"導演Edgar Wright的名字而來,
: 我猜殘障老人Gilliam的名字,或許是導演想向泰瑞吉連致敬)
: 4. 當鎮暴部隊殺進後方車廂,前方主角為何沒有回頭拯救貧民區同胞?
: 這牽涉到了這場革命的基本目標:佔領引擎室,奪得權力,
: 如同老人Gilliam一直殷殷告誡,
: 之前的抗爭一直失敗,就在於沒有攻佔車頭,
: 好不容易史無前例闖到這麼前面,在那時選擇回頭,
: 一旦車廂之間的門再次關上,之前一切犧牲將功虧一簣。
: 片中每個成員選擇加入抗爭的動機並不相同,
: 黑人媽媽和斷手爸爸想找回被擄走的小孩,
: 少年Edgar而一腔熱血投入理想化的革命抗暴,
: 對於老人Gilliam,這是一次與上層階級聯手的密謀行動,
: 那些前方不斷傳來寫著關鍵字、指引前進的線索,也是Wilford的操弄手段,
: 我認為這次的暴動就是對主角Curtis的一個測試,
: 若他能抵達引擎室,代表他有一定的聰明才智與領袖號召力 (儘管他不想當領袖),
: 也證明他能為了顧全大局,而狠下心來拋下喪命的同胞,
: 具備列車駕駛需要的人格特質(犧牲他人而維持整體社會的平衡穩定)。
: ---
: 最後貼一則關於本片的40則小花絮,部分頗為有趣,給大家參考一下,
: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6208643/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Jessica
at 2013-12-14T17:39
at 2013-12-14T17:39

By Kelly
at 2013-12-15T09:14
at 2013-12-15T09:14

By Genevieve
at 2013-12-15T10:17
at 2013-12-15T10:17

By Caroline
at 2013-12-19T09:27
at 2013-12-19T09:27

By Elvira
at 2013-12-21T22:01
at 2013-12-21T22:01

By Ivy
at 2013-12-23T23:00
at 2013-12-23T23:00

By Lucy
at 2013-12-26T23:05
at 2013-12-26T23:05

By Quanna
at 2013-12-27T14:47
at 2013-12-27T14:47

By Eartha
at 2013-12-31T07:33
at 2013-12-31T07:33

By Irma
at 2014-01-05T04:12
at 2014-01-05T04:12

By Olivia
at 2014-01-06T13:07
at 2014-01-06T13:07

By Caroline
at 2014-01-06T23:11
at 2014-01-06T23:11

By Lily
at 2014-01-08T09:49
at 2014-01-08T09:49

By Elvira
at 2014-01-08T14:58
at 2014-01-08T14:58

By Elvira
at 2014-01-12T02:56
at 2014-01-12T02:56

By Yedda
at 2014-01-15T22:14
at 2014-01-15T22:14

By Todd Johnson
at 2014-01-17T14:26
at 2014-01-17T14:26

By Ida
at 2014-01-19T01:46
at 2014-01-19T01:46

By Jake
at 2014-01-23T21:27
at 2014-01-23T21:27

By Daph Bay
at 2014-01-24T08:14
at 2014-01-24T08:14

By Kumar
at 2014-01-27T03:41
at 2014-01-27T03:41

By Andy
at 2014-01-31T19:08
at 2014-01-31T19:08

By Christine
at 2014-02-02T00:25
at 2014-02-02T00:25

By Kumar
at 2014-02-06T08:31
at 2014-02-06T08:31

By Heather
at 2014-02-11T06:56
at 2014-02-11T06:56

By Regina
at 2014-02-13T19:08
at 2014-02-13T19:08

By George
at 2014-02-14T06:29
at 2014-02-14T06:29

By Lauren
at 2014-02-18T23:41
at 2014-02-18T23:41

By Kyle
at 2014-02-20T17:41
at 2014-02-20T17:41

By Ingrid
at 2014-02-23T06:41
at 2014-02-23T06:41

By Lucy
at 2014-02-25T05:33
at 2014-02-25T05:33

By Necoo
at 2014-02-27T22:34
at 2014-02-27T22:34

By Queena
at 2014-03-01T06:38
at 2014-03-01T06:38

By Harry
at 2014-03-01T11:46
at 2014-03-01T11:46

By Tracy
at 2014-03-05T15:19
at 2014-03-05T15:19

By Hedwig
at 2014-03-07T15:26
at 2014-03-07T15:26

By Jake
at 2014-03-12T06:15
at 2014-03-12T06:15

By Christine
at 2014-03-14T19:16
at 2014-03-14T19:16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4-03-15T16:37
at 2014-03-15T16:37

By Hedwig
at 2014-03-15T18:48
at 2014-03-15T18:48

By Olivia
at 2014-03-20T06:14
at 2014-03-20T06:14

By Puput
at 2014-03-22T23:11
at 2014-03-22T23:11

By Christine
at 2014-03-25T12:08
at 2014-03-25T12:08

By William
at 2014-03-28T10:49
at 2014-03-28T10:49

By John
at 2014-04-01T10:48
at 2014-04-01T10:48

By Mason
at 2014-04-05T13:26
at 2014-04-05T13:26

By Una
at 2014-04-05T20:29
at 2014-04-05T20:29

By John
at 2014-04-10T09:14
at 2014-04-10T09:14
Related Posts
哈比人2:荒谷惡龍

By Odelette
at 2013-12-13T01:34
at 2013-12-13T01:34
推薦 愛情無全順~

By Gilbert
at 2013-12-13T01:24
at 2013-12-13T01:24
末日列車

By Lucy
at 2013-12-13T01:24
at 2013-12-13T01:24
百萬精先生 自慰大師最認真的一次決定

By George
at 2013-12-13T01:23
at 2013-12-13T01:23
律師和舞者

By Charlie
at 2013-12-13T01:22
at 2013-12-13T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