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烈:逆權年代 - 電影

By Wallis
at 2018-06-22T17:45
at 2018-06-22T17:45
Table of Contents
文章來源:https://goo.gl/LPwHXf
《朴烈:逆權年代》- 叛逆下的民族風範
近20年來,韓國對於歷史與傳記類的電影,或許從國家政策的大力推行,經過了長時間的
薰陶與培養,使得深根在每個人民的愛國心與榮譽感,得以在一個創作環境中,勇於表現
國家與民族的自我認同感,不論是《軍艦島》、《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1987:黎明
到來的那一天》、《東柱:時代詩情》還是這次的《朴烈:逆權年代》,我們都不難看出
韓國創作者,即便是面臨到某些敏感的議題,還是相當程度地去冒險詮釋,或是長期以來
隨國際局勢變化的發展,而選擇這些創作題材去闡述民族立場,都能深刻體會到一種叛逆
下的民族風範。
--------------------------以下小雷,請慎入--------------------------
而這次的《朴烈:逆權年代》所描繪的故事藍圖,建立在日治時期的朝鮮定位,藉由李帝
勳詮釋的抗日獨立運動家朴烈,來透視朝鮮民族找回自我的過程,故事背景從三一運動過
後,朴烈前往日本東京討生活,並私下組織團體秘密抗日,當然這過程中,也是帶有一些
趣味的娛樂成份,去戲謔日本天皇體制的荒謬,但就在關東大地震發生之後,一場日本政
府的掩蓋行動,使得在日朝鮮居民死傷無數,而朴烈也被當做替罪羔羊,被迫與這個體制
正面撞擊,因此,這一切也就是歷史的偶然造就的英雄傳記。
從英雄電影的角度來看,《朴烈:逆權年代》其實將朴烈的角色形象塑造得很鮮明,從周
圍角色與大環境下所建構出的庶民感外,搭配上理想與情感的拉扯,使得角色與觀眾的距
離夠親近,才得以讓朴烈在一連串步向抗爭高風的過程,看到為了衝破體制的叛逆感,即
便朴烈這個角色本身的個性與抉擇,幾乎都沒有變過,堅定得有些超乎人性,加上那種願
意豁出生命的氣魄,會覺得是一種為了戲劇張力而產生的氛圍,即便製作水準與美術層面
都做得不錯,但還是讓整體劇情的水平與張力,打了不少折扣。
但《朴烈:逆權年代》最有趣的,莫過於去嘲弄人類的渺小與懦弱,除了透過朴烈去戲謔
日本天皇神格化的可笑之外,也看出每個不同立場與層級的拍馬屁與吐槽,都有各自的民
族特色,當然,朝鮮的本位意識還是相當濃厚,強烈的批判了當時的日本殖民統治與荒謬
,但在許多攸關生死與審判的環節,也試圖將本片想要讓朝鮮民族意識抬頭的象徵,用相
當輕鬆詼諧的方式帶入其中。
最後,雖然《朴烈:逆權年代》的本質,最終還是歷史傳記片,但不可否認的是,導演李
濬益試圖在既定的架構與歷史史料中,加入了許多很現代幽默感,讓這樣的題材變得親民
不少,因此,如果你不了解這些歷史的來龍去脈,但這部《朴烈:逆權年代》還是將許多
史料與資訊適當地放入片中,不用擔心看不懂,但可能得要經得住強烈民族意識的灌輸。
--
《朴烈:逆權年代》- 叛逆下的民族風範
近20年來,韓國對於歷史與傳記類的電影,或許從國家政策的大力推行,經過了長時間的
薰陶與培養,使得深根在每個人民的愛國心與榮譽感,得以在一個創作環境中,勇於表現
國家與民族的自我認同感,不論是《軍艦島》、《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1987:黎明
到來的那一天》、《東柱:時代詩情》還是這次的《朴烈:逆權年代》,我們都不難看出
韓國創作者,即便是面臨到某些敏感的議題,還是相當程度地去冒險詮釋,或是長期以來
隨國際局勢變化的發展,而選擇這些創作題材去闡述民族立場,都能深刻體會到一種叛逆
下的民族風範。
--------------------------以下小雷,請慎入--------------------------
而這次的《朴烈:逆權年代》所描繪的故事藍圖,建立在日治時期的朝鮮定位,藉由李帝
勳詮釋的抗日獨立運動家朴烈,來透視朝鮮民族找回自我的過程,故事背景從三一運動過
後,朴烈前往日本東京討生活,並私下組織團體秘密抗日,當然這過程中,也是帶有一些
趣味的娛樂成份,去戲謔日本天皇體制的荒謬,但就在關東大地震發生之後,一場日本政
府的掩蓋行動,使得在日朝鮮居民死傷無數,而朴烈也被當做替罪羔羊,被迫與這個體制
正面撞擊,因此,這一切也就是歷史的偶然造就的英雄傳記。
從英雄電影的角度來看,《朴烈:逆權年代》其實將朴烈的角色形象塑造得很鮮明,從周
圍角色與大環境下所建構出的庶民感外,搭配上理想與情感的拉扯,使得角色與觀眾的距
離夠親近,才得以讓朴烈在一連串步向抗爭高風的過程,看到為了衝破體制的叛逆感,即
便朴烈這個角色本身的個性與抉擇,幾乎都沒有變過,堅定得有些超乎人性,加上那種願
意豁出生命的氣魄,會覺得是一種為了戲劇張力而產生的氛圍,即便製作水準與美術層面
都做得不錯,但還是讓整體劇情的水平與張力,打了不少折扣。
但《朴烈:逆權年代》最有趣的,莫過於去嘲弄人類的渺小與懦弱,除了透過朴烈去戲謔
日本天皇神格化的可笑之外,也看出每個不同立場與層級的拍馬屁與吐槽,都有各自的民
族特色,當然,朝鮮的本位意識還是相當濃厚,強烈的批判了當時的日本殖民統治與荒謬
,但在許多攸關生死與審判的環節,也試圖將本片想要讓朝鮮民族意識抬頭的象徵,用相
當輕鬆詼諧的方式帶入其中。
最後,雖然《朴烈:逆權年代》的本質,最終還是歷史傳記片,但不可否認的是,導演李
濬益試圖在既定的架構與歷史史料中,加入了許多很現代幽默感,讓這樣的題材變得親民
不少,因此,如果你不了解這些歷史的來龍去脈,但這部《朴烈:逆權年代》還是將許多
史料與資訊適當地放入片中,不用擔心看不懂,但可能得要經得住強烈民族意識的灌輸。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Gilbert
at 2018-06-27T12:49
at 2018-06-27T12:49

By Kyle
at 2018-06-27T17:24
at 2018-06-27T17:24

By Megan
at 2018-07-01T09:20
at 2018-07-01T09:20
Related Posts
貼背戰;一輩子的兄弟

By Doris
at 2018-06-22T17:41
at 2018-06-22T17:41
關於廢棄醫院的恐怖片

By Todd Johnson
at 2018-06-22T17:23
at 2018-06-22T17:23
《拉普拉斯的魔女》需要大大補充科普一下

By Victoria
at 2018-06-22T17:23
at 2018-06-22T17:23
貼背戰 跟著IKEA衣櫥去旅行

By Frederica
at 2018-06-22T17:09
at 2018-06-22T17:09
火線反擊結尾是?

By Yedda
at 2018-06-22T17:06
at 2018-06-22T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