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新技術下,一切假裝都無所遁形 - 電影

By Enid
at 2016-04-19T11:37
at 2016-04-19T11:37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Ang_Lee 看板 #1N5QLpvE ]
http://goo.gl/R4te88 (資料來源:Variety)
李安的新片《半場無戰事》描述一名男子從伊拉克戰爭的旅程回返,並在媒體報導後意外
成為英雄的故事,這部電影使用了所有目前最新的技術,包括3D、4K與每秒120的高幀率
,不只是觀眾從未見過,甚至超越了目前全球戲院所能播放的技術,這幾乎使李安成為現
今電影界最大膽的探索者之一。事實上這份動力源自於他對《少年Pi》製作的不滿足,在
《少年Pi》之後,他一直持續尋找更強而有力的媒材,好更石破天驚地展現他心中的「故
事」。
《半場無戰事》的電影格式甚至新到還沒有正式名稱,索尼內部暱稱為「虛擬實境數位」
(Immersive Digital),這不是單一技術的提升,而是複合技術的成果,許多人認為《
半場無戰事》所帶來的新技術甚至將翻轉電影產業。即使已掀起一波新技術的討論與風潮
,他仍一貫謙虛地表示,「明白我什麼都不懂,是完成新技術最重要的一步。」李安也說
,目前的電影界仍在膠卷之中打轉,雖然膠卷有其魅力,他也非常喜歡,但如果要做數位
化,就應該做點更不一樣的,不該只是模仿。或許《半場無戰事》就是他撼動舊思維,充
滿潛力的實驗性創舉。
李安本身其實並不是一個數位科技愛好者,他甚至連自己的iPad都不太會用,但他尋找拍
出故事的方法前大量做了功課,他看過《阿凡達》導演詹姆斯柯麥隆每秒60幀的技術,讓
他眼界大開,也拜訪「高幀率」先驅道格拉斯川伯爾,都讓他受益良多。最後讓他下決定
的關鍵在於「淨度」,他表示「2D適合動作,但3D更適合戲劇,它的模仿力更強。」「虛
擬實境數位」(Immersive Digital)的清晰度格外明顯,那清晰與純淨讓他無法假裝,
並捨棄許多電影技術中取巧的那部分,他甚至無法化妝。包括舞臺、燈光的設置也變得困
難,他無法用過去的方法來拍攝,也因此拍攝被迫放慢。「我不得不承認,整個團隊,至
少主要團隊,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我們只能有個大概的雛形與想法,試著搞懂這一切
並把它做出來。」
演員的演出也得隨之改變,角色的表現必須更複雜、更逼真。因為清晰、乾淨的鏡頭之下
,能讀出更多演員的情感與思想,觀眾得以透過銀幕,詳細地審視每個細微的臉部變化,
所有把戲都變得無所遁形。「就像日常交談時,我們觀察對方的表情一樣。」他更表示,
拍攝時有個特寫鏡頭,怎麼拍都不對勁,後來他才弄懂,因為演員是熱的,那卻是一個寒
風之中的感恩節場景。當一個演員必須演出「寒冷」時,他最好需要是冷的,「否則鏡頭
會分出差別。」
李安的好奇心促使他展開新科技的探索,但是真正困難是複雜的後期製作,「整個行業,
從工作室供應商到發行商到展演。整個產業都必須改變,這真的很難。」目前「虛擬實境
數位」(Immersive Digital)的技術超前了全球電影放映的設備規格,戲院卻連設備升
級方向都還沒有頭緒。目前標準的放映規格是每秒48幀,研議中的標準是讓影片可以每秒
120幀/2K的格式播放,但這個升級又只適用於2D電影。真正的現實很有可能是,《半場無
戰事》在戲院將以將影片每秒60幀/2K的規格播放。畢竟考量營收,戲院不可能為了一部
電影,花費無端成本升級所有影廳的放映設備。
即便如此,「高幀率」先驅道格拉斯川伯爾相信,像這樣先進的數位技術,將是讓觀眾重
回電影院的方法。李安也相信,電影產業需要不斷創造新的戲院體驗,讓看電影更具其特
殊性,如同上教堂或去拜拜。「你不應該看在你的iPhone上看電影。所以我們需要做些改
變,讓去電影院變成一件令人興奮的事。」
「虛擬實境數位」(Immersive Digital)將成為重要的推手,但最終核心仍是說出一個
引人入勝的好故事,而李安無疑地是一個最棒的說書人。不管電影產業是否準備好,李安
早已加速往前,他已經準備好展示這部電影。「電影是我生命中的最愛,而現在我們可以
透過120幀看得更清楚透徹。這一代的電影人對這樣的技術,該有什麼樣的回應?我已經
知道了,也無法假裝我不知道。改變習慣與既定文化一向很困難,但我真的太好奇大家將
如何看待這部電影和它的新技術。我已經不再年輕,無法繼續等待了。」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ng_Lee/M.1461036403.A.E4E.html
※ 編輯: filmwalker (36.227.43.222), 04/19/2016 11:37:38
http://goo.gl/R4te88 (資料來源:Variety)
李安的新片《半場無戰事》描述一名男子從伊拉克戰爭的旅程回返,並在媒體報導後意外
成為英雄的故事,這部電影使用了所有目前最新的技術,包括3D、4K與每秒120的高幀率
,不只是觀眾從未見過,甚至超越了目前全球戲院所能播放的技術,這幾乎使李安成為現
今電影界最大膽的探索者之一。事實上這份動力源自於他對《少年Pi》製作的不滿足,在
《少年Pi》之後,他一直持續尋找更強而有力的媒材,好更石破天驚地展現他心中的「故
事」。
《半場無戰事》的電影格式甚至新到還沒有正式名稱,索尼內部暱稱為「虛擬實境數位」
(Immersive Digital),這不是單一技術的提升,而是複合技術的成果,許多人認為《
半場無戰事》所帶來的新技術甚至將翻轉電影產業。即使已掀起一波新技術的討論與風潮
,他仍一貫謙虛地表示,「明白我什麼都不懂,是完成新技術最重要的一步。」李安也說
,目前的電影界仍在膠卷之中打轉,雖然膠卷有其魅力,他也非常喜歡,但如果要做數位
化,就應該做點更不一樣的,不該只是模仿。或許《半場無戰事》就是他撼動舊思維,充
滿潛力的實驗性創舉。
李安本身其實並不是一個數位科技愛好者,他甚至連自己的iPad都不太會用,但他尋找拍
出故事的方法前大量做了功課,他看過《阿凡達》導演詹姆斯柯麥隆每秒60幀的技術,讓
他眼界大開,也拜訪「高幀率」先驅道格拉斯川伯爾,都讓他受益良多。最後讓他下決定
的關鍵在於「淨度」,他表示「2D適合動作,但3D更適合戲劇,它的模仿力更強。」「虛
擬實境數位」(Immersive Digital)的清晰度格外明顯,那清晰與純淨讓他無法假裝,
並捨棄許多電影技術中取巧的那部分,他甚至無法化妝。包括舞臺、燈光的設置也變得困
難,他無法用過去的方法來拍攝,也因此拍攝被迫放慢。「我不得不承認,整個團隊,至
少主要團隊,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我們只能有個大概的雛形與想法,試著搞懂這一切
並把它做出來。」
演員的演出也得隨之改變,角色的表現必須更複雜、更逼真。因為清晰、乾淨的鏡頭之下
,能讀出更多演員的情感與思想,觀眾得以透過銀幕,詳細地審視每個細微的臉部變化,
所有把戲都變得無所遁形。「就像日常交談時,我們觀察對方的表情一樣。」他更表示,
拍攝時有個特寫鏡頭,怎麼拍都不對勁,後來他才弄懂,因為演員是熱的,那卻是一個寒
風之中的感恩節場景。當一個演員必須演出「寒冷」時,他最好需要是冷的,「否則鏡頭
會分出差別。」
李安的好奇心促使他展開新科技的探索,但是真正困難是複雜的後期製作,「整個行業,
從工作室供應商到發行商到展演。整個產業都必須改變,這真的很難。」目前「虛擬實境
數位」(Immersive Digital)的技術超前了全球電影放映的設備規格,戲院卻連設備升
級方向都還沒有頭緒。目前標準的放映規格是每秒48幀,研議中的標準是讓影片可以每秒
120幀/2K的格式播放,但這個升級又只適用於2D電影。真正的現實很有可能是,《半場無
戰事》在戲院將以將影片每秒60幀/2K的規格播放。畢竟考量營收,戲院不可能為了一部
電影,花費無端成本升級所有影廳的放映設備。
即便如此,「高幀率」先驅道格拉斯川伯爾相信,像這樣先進的數位技術,將是讓觀眾重
回電影院的方法。李安也相信,電影產業需要不斷創造新的戲院體驗,讓看電影更具其特
殊性,如同上教堂或去拜拜。「你不應該看在你的iPhone上看電影。所以我們需要做些改
變,讓去電影院變成一件令人興奮的事。」
「虛擬實境數位」(Immersive Digital)將成為重要的推手,但最終核心仍是說出一個
引人入勝的好故事,而李安無疑地是一個最棒的說書人。不管電影產業是否準備好,李安
早已加速往前,他已經準備好展示這部電影。「電影是我生命中的最愛,而現在我們可以
透過120幀看得更清楚透徹。這一代的電影人對這樣的技術,該有什麼樣的回應?我已經
知道了,也無法假裝我不知道。改變習慣與既定文化一向很困難,但我真的太好奇大家將
如何看待這部電影和它的新技術。我已經不再年輕,無法繼續等待了。」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ng_Lee/M.1461036403.A.E4E.html
※ 編輯: filmwalker (36.227.43.222), 04/19/2016 11:37:38
推 serval623: 竟然是李安! 04/19 11:41
推 mindsteam: 「我已經不再年輕,無法繼續等待了。」感覺有點哀傷。 04/19 11:42
→ kuninaka: 好想看喔 04/19 11:43
→ tkucuh: "2D適合動作,但3D更適合戲劇".....感覺好怪。 04/19 11:43
→ mindsteam: 不過如果屆時只有60fps版發行實在是很可惜,畢竟60fps 04/19 11:44
→ mindsteam: 並不特別,在電視、電腦、還有電玩上並不稀奇。 04/19 11:44
→ kuninaka: 60fps的「影片」非常稀奇阿 04/19 11:45
→ kuninaka: 2D 3D 電腦即時渲染得很普通 04/19 11:45
推 z172685: 推 04/19 11:45
→ kuninaka: 2D 3D 電腦即時渲染得很普遍 04/19 11:45
→ mindsteam: 720p HDTV就是60fps啊。只是只有美國有比較多的原生 04/19 11:46
→ mindsteam: 720p/60fps電視節目。 04/19 11:47
推 kuninaka: 都沒看過... 04/19 11:48
→ mindsteam: 美國以外的HDTV頻道幾乎都清一色1080i。 04/19 11:48
→ kuninaka: 原來外國很普遍喔 04/19 11:48
→ IBIZA: HDTV不全是60fps 大部分都不是 04/19 11:48
→ kuninaka: 台灣果然鬼島 04/19 11:48
→ mindsteam: 美版的ESPN就是720p/60fps啊。 04/19 11:49
→ mindsteam: 沒有很普遍,1080i 60或50filed per second是主流。只 04/19 11:50
→ mindsteam: 是美國比較有電視台採用720p。 04/19 11:50
→ mindsteam: 抱歉我打錯字,不是filed,是field。 04/19 11:51
→ mindsteam: 而且應該是複數,fields。 04/19 11:52
→ IBIZA: 是frames 04/19 11:52
→ mindsteam: 720p/1080p那種才是frames,480i/1080i是fields,因為 04/19 11:53
推 kuninaka: 是fields per second沒錯 04/19 11:53
→ kuninaka: 掃描方式不一樣 04/19 11:54
→ mindsteam: 交錯掃描的每次畫面更新都只更新一半的解析度,單數雙 04/19 11:54
→ mindsteam: 數交錯著更新。 04/19 11:54
推 sergiorossi: 同意「2D適合動作,但3D更適合戲劇 04/19 11:55
→ IBIZA: ESPN應該也是看內容送不同的FPS吧, 沒有全部用60fps製作 04/19 11:55
→ IBIZA: 我看reddit, nba就是用24fps 04/19 11:56
→ mindsteam: 如果來源是歐洲或非洲的直播節目大概也不會是60frames 04/19 11:57
→ mindsteam: per seccond。 04/19 11:57
推 Joey452: 一般2D,應該算是兩隻眼睛合起來為60fps 04/19 12:00
→ IBIZA: 運動頻道通常會用比較高的幀數, 因為常會有慢動作重播需要 04/19 12:00
→ IBIZA: 電影頻道通常就是24or30fps 04/19 12:00
→ IBIZA: 3D才會有兩眼的問題啊...2D裸視一眼跟兩眼沒差 04/19 12:01
推 Joey452: 如果照李安的要求,合起來不就是240fps?? 04/19 12:02
→ mindsteam: 不是,左右眼各120fps是同時的,因此還是120fps。 04/19 12:04
→ IBIZA: 反正99.99%戲院沒設備可以播 最後還是會用原規格 04/19 12:05
→ IBIZA: 如果3D左右眼要各120fps, 那播放器就得有240fps能力沒錯 04/19 12:06
→ IBIZA: 前面那個連結說用兩台120fps....這個很難控制吧@@ 04/19 12:07
→ mindsteam: 他們在會場用的Media Block(影片解碼播放用的設備)是特 04/19 12:10
→ mindsteam: 別的修改版,不是一般戲院用的版本。 04/19 12:11
→ mindsteam: 就特別版的IMB加上Christie的Mirage兩台。 04/19 12:13
→ mindsteam: Mirage系列的投影機和一般戲院用的也不太一樣。 04/19 12:14
推 Joey452: 不過裡面有人提到台灣最有機會撥放的美麗華雷射,因為檔 04/19 12:17
→ Joey452: 期也似乎沒辦法把這部安插進去,感覺有點可惜呀 04/19 12:17
→ mindsteam: *註:前面的「會場」指的是之前有放映這部片一部份片段 04/19 12:18
→ mindsteam: 的那個會議。 04/19 12:18
推 sellgd: Imersive 不是沉浸式嗎 04/19 12:19
推 BlackWhite55: 比較喜歡2D~3D不知道為什麼感覺畫面會縮小~ 04/19 12:54
推 daydreamer13: 推李安 勇於嘗試 04/19 12:56
推 momoisacow: 太股溜看起來怪怪的 04/19 13:04
推 tenniset: 很高興李安跳脫膠卷懷舊的思維. 04/19 13:06
推 Kokoro: 李安真的很神 04/19 13:43
推 CactusFlower: 大師開口果然自有獨道見解..... 04/19 13:55
推 killerken: 推 04/19 14:35
→ rinsoukan: 勇於開拓新領域就要推啊 04/19 15:42
推 rl55586: 會不會太先進 台灣戲院看不了XD 04/19 16:03
推 NuclearSnake: 「2D適合動作,但3D更適合戲劇」完全了解他要說什麼 04/19 16:20
推 snowinwater: 想知道少年pi有什麼取巧的部分 04/19 16:21
推 bnd0327: 好帥啊 04/19 16:29
推 ctes940008: 推,期待看到好效果 04/19 16:59
→ kenro: 不過預算是有點低 扣掉演員費大概只剩一半能弄 似乎很辛苦 04/19 17:28
推 widec: 「2D適合動作,但3D更適合戲劇」 不太懂 04/19 18:35
推 puppetired: 先推~~~~~~~ 04/19 18:47
推 sleepyrat: 3D看文戲,真的比較有感覺~~雨果的冒險就是這樣 04/19 18:49
推 mrmowmow: 諾蘭你羞愧了沒? 04/19 19:10
→ kouta: You Know Nothing Ann Lee 04/19 19:15
→ kuninaka: 「2D適合動作,但3D更適合戲劇」非常同意 04/19 19:57
→ kuninaka: 3D可以讓人更沉浸在劇情裡 04/19 19:58
→ kuninaka: 動作影片用3D反而會造成視覺負擔 04/19 19:58
噓 ronray7799: 台灣人只要看字幕就夠了 沒人有會去在意表情細節 04/19 20:11
推 remprogress: 強 04/19 20:36
推 NICKSHOW: 喜歡李安 總是笑的很靦腆 04/19 21:40
噓 hn022: 特效公司殺手 04/20 01:08
推 hauur: 為什麼討論李安要扯到諾蘭?做出好電影有分是誰的功勞嗎? 04/20 08:24
→ hauur: 身為看電影的人看到新技術 應該都會感到開心吧? 04/20 08:25
推 Titac: 強 04/20 09:15
→ qazxswptt: 諾蘭是剪輯手法派的吧?拍攝求效率 時間留給後製玩 跟這 04/20 10:11
→ qazxswptt: 篇感覺沒啥關係 04/20 10:11
推 coronach: 真的是大師級的... 04/20 13:14
推 jguitar2531: 李安好猛! 04/21 00:55
推 chocoluv: 好神.. 04/21 04:34
推 Wonderwalk: 「2D適合動作,但3D更適合戲劇」 +++1 04/21 16:21
→ Wonderwalk: 預約奧斯卡了 04/21 16:21
推 DiAbLoE: 鬼島480P表示 ... 05/13 20:06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Gary
at 2016-04-20T20:11
at 2016-04-20T20:11

By Joe
at 2016-04-22T00:22
at 2016-04-22T00:22

By Daniel
at 2016-04-26T04:18
at 2016-04-26T04:18

By Bennie
at 2016-04-30T14:23
at 2016-04-30T14:23

By Ursula
at 2016-05-01T18:28
at 2016-05-01T18:28

By Brianna
at 2016-05-02T08:10
at 2016-05-02T08:10

By Noah
at 2016-05-03T22:20
at 2016-05-03T22:20

By Annie
at 2016-05-05T06:25
at 2016-05-05T06:25

By Anthony
at 2016-05-08T22:56
at 2016-05-08T22:56

By Caitlin
at 2016-05-09T16:09
at 2016-05-09T16:09

By Hazel
at 2016-05-13T19:49
at 2016-05-13T19:49

By Franklin
at 2016-05-18T14:45
at 2016-05-18T14:45

By Rebecca
at 2016-05-18T16:54
at 2016-05-18T16:54

By Tracy
at 2016-05-20T15:55
at 2016-05-20T15:55

By David
at 2016-05-22T08:10
at 2016-05-22T08:10

By Gilbert
at 2016-05-24T03:36
at 2016-05-24T03:36

By George
at 2016-05-24T10:25
at 2016-05-24T10:25

By Ina
at 2016-05-29T04:49
at 2016-05-29T04:49

By Erin
at 2016-05-30T02:54
at 2016-05-30T02:54

By Heather
at 2016-06-01T15:07
at 2016-06-01T15:07

By Tracy
at 2016-06-02T08:06
at 2016-06-02T08:06

By Erin
at 2016-06-04T17:51
at 2016-06-04T17:51

By Hedwig
at 2016-06-08T09:31
at 2016-06-08T09:31

By Charlotte
at 2016-06-11T19:29
at 2016-06-11T19:29

By Olivia
at 2016-06-16T04:08
at 2016-06-16T04:08

By Zenobia
at 2016-06-16T08:43
at 2016-06-16T08:43

By Faithe
at 2016-06-17T00:10
at 2016-06-17T00:10

By Leila
at 2016-06-19T07:08
at 2016-06-19T07:08

By Yuri
at 2016-06-23T23:31
at 2016-06-23T23:31

By Audriana
at 2016-06-27T07:51
at 2016-06-27T07:51

By Hardy
at 2016-07-01T14:39
at 2016-07-01T14:39

By Faithe
at 2016-07-02T06:03
at 2016-07-02T06:03

By Charlotte
at 2016-07-02T11:24
at 2016-07-02T11:24

By Lily
at 2016-07-06T09:47
at 2016-07-06T09:47

By Donna
at 2016-07-08T19:41
at 2016-07-08T19:41

By Zora
at 2016-07-10T13:22
at 2016-07-10T13:22

By Jake
at 2016-07-12T07:14
at 2016-07-12T07:14

By Poppy
at 2016-07-12T12:46
at 2016-07-12T12:46

By Leila
at 2016-07-17T09:03
at 2016-07-17T09:03

By Audriana
at 2016-07-17T18:33
at 2016-07-17T18:33

By Hedwig
at 2016-07-20T09:43
at 2016-07-20T09:43

By Quintina
at 2016-07-23T19:12
at 2016-07-23T19:12

By Emily
at 2016-07-27T13:11
at 2016-07-27T13:11

By Liam
at 2016-08-01T01:14
at 2016-08-01T01:14

By Liam
at 2016-08-05T18:09
at 2016-08-05T18:09

By Jessica
at 2016-08-10T08:19
at 2016-08-10T08:19

By Kama
at 2016-08-12T01:47
at 2016-08-12T01:47

By Rae
at 2016-08-14T16:20
at 2016-08-14T16:20

By Agnes
at 2016-08-17T03:37
at 2016-08-17T03:37

By David
at 2016-08-20T09:24
at 2016-08-20T09:24

By Thomas
at 2016-08-23T07:47
at 2016-08-23T07:47

By Xanthe
at 2016-08-28T00:11
at 2016-08-28T00:11

By Candice
at 2016-08-28T08:32
at 2016-08-28T08:32

By Mia
at 2016-08-31T06:14
at 2016-08-31T06:14

By Ivy
at 2016-09-02T04:56
at 2016-09-02T04:56

By Caroline
at 2016-09-05T06:54
at 2016-09-05T06:54

By Doris
at 2016-09-05T09:52
at 2016-09-05T09:52

By Andrew
at 2016-09-08T19:32
at 2016-09-08T19:32

By Eden
at 2016-09-11T12:26
at 2016-09-11T12:26

By Doris
at 2016-09-12T12:30
at 2016-09-12T12:30

By Charlotte
at 2016-09-13T20:28
at 2016-09-13T20:28

By Lauren
at 2016-09-18T01:50
at 2016-09-18T01:50

By Edward Lewis
at 2016-09-19T15:44
at 2016-09-19T15:44

By Delia
at 2016-09-21T18:23
at 2016-09-21T18:23

By Xanthe
at 2016-09-23T22:53
at 2016-09-23T22:53

By Ula
at 2016-09-24T20:50
at 2016-09-24T20:50

By Michael
at 2016-09-28T11:37
at 2016-09-28T11:37

By Poppy
at 2016-10-02T06:37
at 2016-10-02T06:37

By Faithe
at 2016-10-04T09:17
at 2016-10-04T09:17

By Hedda
at 2016-10-08T18:38
at 2016-10-08T18:38

By Frederica
at 2016-10-11T12:08
at 2016-10-11T12:08

By Faithe
at 2016-10-14T18:20
at 2016-10-14T18:20

By Annie
at 2016-10-16T00:37
at 2016-10-16T00:37

By Olga
at 2016-10-20T01:34
at 2016-10-20T01:34

By Blanche
at 2016-10-20T03:18
at 2016-10-20T03:18

By Rachel
at 2016-10-23T01:02
at 2016-10-23T01:02

By Victoria
at 2016-10-26T13:42
at 2016-10-26T13:42
Related Posts
《星戰7》J.J.亞伯拉罕 與 黛西蕾德莉將再度合作奇幻驚悚電影

By Eartha
at 2016-04-19T11:26
at 2016-04-19T11:26
謊言迷宮

By Noah
at 2016-04-19T11:23
at 2016-04-19T11:23
內心劇場的安諾瑪麗莎 Anomalisa

By Zora
at 2016-04-19T11:21
at 2016-04-19T11:21
怪物的孩子:與黑暗共生。

By Cara
at 2016-04-19T11:19
at 2016-04-19T11:19
【換腦行動】Criminal 記憶移轉~

By Carol
at 2016-04-19T11:17
at 2016-04-19T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