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崗:沒有工業 就無法把導演當職業 - 台灣

By Oscar
at 2011-07-04T10:18
at 2011-07-04T10:18
Table of Contents
2011-07-04 中國時報 【江家華/台北報導】
從二○○八年《海角七號》到今年的《雞排英雄》票房破億,國片陸續開出亮眼成
績,這三年可稱得上是國片成果豐碩的三年。不過,導演李崗還是談到目前國片從業人員
最感到憂心的問題:「沒有工業,就無法把導演當職業。」李崗表示,台灣電影工業缺乏
上、中、下游統整性,目前檯面上的導演幾乎都是獨立製片,從找劇本、演員、找資金,
靠自己搞定,這也是台灣電影該去思考的問題。
李崗以自己擔任導演與製片的經驗談到,不管是好萊塢片或歐洲藝術片,只要看個
開場十分鐘,都能夠預測片子會不會賣,能夠上幾家院線來操作。「台灣電影卻沒有法則
可言,目前正逐漸在累積自家市場的經驗法則。」
他也表示,台灣電影產業將來應朝向「金字塔」下熱上冷的狀態發展,最下層由熱
賣的商業片撐起市場,唯有商業片發展至最強盛時,才會有電影「工業」的發展。上層則
還是需要有個人獨立製片,讓一些「蒸不透、煮不爛」的電影能夠傳世。
新聞局昨天邀請五位導演李崗、九把刀、澎恰恰、葉天倫、林育賢,舉行「電影大
家庭!國片大家挺」電影論壇,這些導演談他們對國片的期許,分享自己圓導演夢的歷程
。
林育賢當初因為失業才開始拍攝紀錄片《翻滾吧,男孩》。他對母親隱瞞失業,向
友人商借攝影機,開始以幼稚園大班才練體操的小孩牛奶糖為紀錄對象拍攝。每一次看著
這六歲小孩「笑著來、哭著回家」,終於忍不住問他練體操是不是很苦。結果林育賢卻被
牛奶糖「學會後空翻,比在教室考試還開心」的答案激勵,開始籌拍這部紀錄片。也因此
他有了之後幾部電影,一直到現在的《翻滾吧,阿信》。
而以《雞排英雄》票房破億而受到矚目的葉天倫,電影科班畢業後,跑去拍廣告。
有次他拍攝廣告《客家好親近》,竟然看到觀眾看得淚流滿面,他開始體會到影片傳遞訊
息的力量,才又堅持最初的夢想拍攝國片。
另外,首度執導的澎恰恰和九把刀都是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跨界執導電影。
澎恰恰拍攝改編自真實故事的《帶一片風景走》,拍片過程獨排眾議啟用電視演員
為主角。由於電視螢幕小,演員要以誇張表情來詮釋特寫鏡頭,一般人認為這種方式不適
合電影。澎恰恰卻認為,電視演員的功力紮實,只是需要適應電影,收斂詮釋方式,一樣
可以在大螢幕有傑出的表現。
九把刀編導《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直言在開拍前許多人並不看好他,但
他為了夢想,付出過去存下來的版稅,投入電影拍攝。他當初連哄帶騙、「掛保證」的把
電影劇組人員找齊,甚至面試的時候,心裡竊喜「終於有人願意來拍這部片了」。九把刀
表示,他沒有任何經驗可參考,單憑直覺、喜好,及對自己劇本的自信,「我想過去書賣
的好是有原因的,就是為了讓我後來拍電影吧。」
--
從二○○八年《海角七號》到今年的《雞排英雄》票房破億,國片陸續開出亮眼成
績,這三年可稱得上是國片成果豐碩的三年。不過,導演李崗還是談到目前國片從業人員
最感到憂心的問題:「沒有工業,就無法把導演當職業。」李崗表示,台灣電影工業缺乏
上、中、下游統整性,目前檯面上的導演幾乎都是獨立製片,從找劇本、演員、找資金,
靠自己搞定,這也是台灣電影該去思考的問題。
李崗以自己擔任導演與製片的經驗談到,不管是好萊塢片或歐洲藝術片,只要看個
開場十分鐘,都能夠預測片子會不會賣,能夠上幾家院線來操作。「台灣電影卻沒有法則
可言,目前正逐漸在累積自家市場的經驗法則。」
他也表示,台灣電影產業將來應朝向「金字塔」下熱上冷的狀態發展,最下層由熱
賣的商業片撐起市場,唯有商業片發展至最強盛時,才會有電影「工業」的發展。上層則
還是需要有個人獨立製片,讓一些「蒸不透、煮不爛」的電影能夠傳世。
新聞局昨天邀請五位導演李崗、九把刀、澎恰恰、葉天倫、林育賢,舉行「電影大
家庭!國片大家挺」電影論壇,這些導演談他們對國片的期許,分享自己圓導演夢的歷程
。
林育賢當初因為失業才開始拍攝紀錄片《翻滾吧,男孩》。他對母親隱瞞失業,向
友人商借攝影機,開始以幼稚園大班才練體操的小孩牛奶糖為紀錄對象拍攝。每一次看著
這六歲小孩「笑著來、哭著回家」,終於忍不住問他練體操是不是很苦。結果林育賢卻被
牛奶糖「學會後空翻,比在教室考試還開心」的答案激勵,開始籌拍這部紀錄片。也因此
他有了之後幾部電影,一直到現在的《翻滾吧,阿信》。
而以《雞排英雄》票房破億而受到矚目的葉天倫,電影科班畢業後,跑去拍廣告。
有次他拍攝廣告《客家好親近》,竟然看到觀眾看得淚流滿面,他開始體會到影片傳遞訊
息的力量,才又堅持最初的夢想拍攝國片。
另外,首度執導的澎恰恰和九把刀都是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跨界執導電影。
澎恰恰拍攝改編自真實故事的《帶一片風景走》,拍片過程獨排眾議啟用電視演員
為主角。由於電視螢幕小,演員要以誇張表情來詮釋特寫鏡頭,一般人認為這種方式不適
合電影。澎恰恰卻認為,電視演員的功力紮實,只是需要適應電影,收斂詮釋方式,一樣
可以在大螢幕有傑出的表現。
九把刀編導《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直言在開拍前許多人並不看好他,但
他為了夢想,付出過去存下來的版稅,投入電影拍攝。他當初連哄帶騙、「掛保證」的把
電影劇組人員找齊,甚至面試的時候,心裡竊喜「終於有人願意來拍這部片了」。九把刀
表示,他沒有任何經驗可參考,單憑直覺、喜好,及對自己劇本的自信,「我想過去書賣
的好是有原因的,就是為了讓我後來拍電影吧。」
--
Tags:
台灣
All Comments

By Selena
at 2011-07-08T13:22
at 2011-07-08T13:22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1-07-13T11:49
at 2011-07-13T11:49

By Audriana
at 2011-07-17T16:49
at 2011-07-17T16:49

By Harry
at 2011-07-18T08:37
at 2011-07-18T08:37

By Edith
at 2011-07-22T10:39
at 2011-07-22T10:39
Related Posts
黃立行變髮扮金融大亨 驚嘆貓熊A片

By Adele
at 2011-07-02T10:16
at 2011-07-02T10:16
命運化妝師-入戲太深

By Wallis
at 2011-07-01T12:02
at 2011-07-01T12:02
命運化妝師 -- 糾結的情感

By Ingrid
at 2011-07-01T01:07
at 2011-07-01T01:07
命運化妝師◎祕密的真相,就是愛情的模樣

By Frederica
at 2011-07-01T00:05
at 2011-07-01T00:05
推 命運化妝師

By Xanthe
at 2011-06-30T19:22
at 2011-06-30T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