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輝︰政府應回饋農民 - 紀錄片

By Odelette
at 2005-05-26T11:00
at 2005-05-26T11:00
Table of Contents
2005.5.26.自由時報 〔記者李欣芳╱台北報導〕
關心台灣農業問題的李登輝前總統昨天在觀賞「無米樂」紀錄片後認為,台灣有現在的
成績,都是這群熱愛土地的農民孕育出來,政府應回饋農民,在技術和融資方面協助農民
。
「無米樂」紀錄片是由顏蘭權和莊益增共同執導,透過四名老農民和農婦的生活寫照,
鮮明呈現台灣農業面臨的問題。李登輝昨天特別前往西門町總統戲院觀賞,多位台聯人士
也一同前往。
李登輝表示,這部影片真實呈現台灣農村的生活和農民的一生,四個主角生活的呈現,
讓人相當感動。因為進口米,造成稻米面臨相當大的競爭壓力,加上都市化結果,
米的消費量降低,生產稻米的農地大幅休耕,雜草叢生,非常不好。
他認為,高山種植的果樹和蔬菜,應該轉植到平地,讓山林恢復原狀,維持水土保持,
同時解決平地農田休耕的問題。不過這一代農民的年齡大,政府應該在技術上協助農民,
進行機械化耕作,同時提供相關福利,並且在農業金融方面提供融資。
李登輝高度肯定農民對國家社會的貢獻,強調台灣能有這樣成績,都是這群最熱愛台灣
土地的農民孕育出來的,政府應該回饋他們。
「無米樂」七十七歲的主角黃崑濱說,李登輝曾任職農復會,是農業專家,提供的建議
相當內行;對於政府是否照顧農民,他不強求,因為政府不一定有那麼多錢,務農是他
自己的選擇,應該為此盡力。
-----------------------------------------------------------------------------
2005.5.26.自由時報 〔記者邱燕玲╱台北報導〕
民進黨中央昨天在喜滿客包場,黨主席蘇貞昌邀請黨工觀賞紀錄片「無米樂」,看到
農民樂天知命的態度,蘇貞昌也自嘲說,下雨天看到大家忙著躲雨還不時得顧及頭髮,
讓他覺得「無頭髮也樂」。
----------------------------------------------------------------------------
入WTO才3年 稻米減產逾50億 2005.5.26.自由時報
〔記者楊雅民╱台北報導〕
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稻米首當其衝,根據農委會統計,台灣入會三年餘
,稻米產值下滑約五十三億元,農委會花在稻農休耕和轉作的經費,每年高達約
一百四十億元。
農委會統計,民國九十年入會前一年,稻米種植面積約三十三萬一千六百一十九公頃,
年產值達三百二十八億元,去年稻米種植面積原定減產至二十六萬公頃,卻因桃竹苗部份
地區缺水停灌休耕,硬是減少至二十三萬七千零一十五公頃,稻米年產值下滑至
二百七十五億元。
九十二年第二期作糧商收購稻穀手筆轉趨保守,使得九十二年二期作穀價一路下滑至
每公斤十五點一元,跌破每公斤十六點六元的成本價,造成當年穀價每公斤平均約十六元
,較入會前下跌十二點十%。但去年因稻作面積較預定目標減產二萬公頃,稻米供應量
明顯減少,使得稻穀每公斤平均價格已攀升為十八點七元,已較入會前兩年的平均價格
十八點二元高。
農委會農糧署表示,入會後因應稻米減產,該會積極透過獎助措施鼓勵稻農休耕或轉作,
休耕每公頃補助四萬五千元、轉作不會造成產銷失衡的綠豆、紅豆、芋頭、芋薯等作物,
每公頃則補助二萬二千元。
根據統計,去年稻作休耕面積已由九十年的十三萬六千公頃,增加至去年的二十四萬公頃
;稻田轉作的面積九十年為五萬二千公頃,去年反而減少至四萬一千公頃,該署花在休耕
、輪作補助以及收購稻穀的經費,一年就花掉一百四十億元,已超過稻米年產值的一半。
--
關心台灣農業問題的李登輝前總統昨天在觀賞「無米樂」紀錄片後認為,台灣有現在的
成績,都是這群熱愛土地的農民孕育出來,政府應回饋農民,在技術和融資方面協助農民
。
「無米樂」紀錄片是由顏蘭權和莊益增共同執導,透過四名老農民和農婦的生活寫照,
鮮明呈現台灣農業面臨的問題。李登輝昨天特別前往西門町總統戲院觀賞,多位台聯人士
也一同前往。
李登輝表示,這部影片真實呈現台灣農村的生活和農民的一生,四個主角生活的呈現,
讓人相當感動。因為進口米,造成稻米面臨相當大的競爭壓力,加上都市化結果,
米的消費量降低,生產稻米的農地大幅休耕,雜草叢生,非常不好。
他認為,高山種植的果樹和蔬菜,應該轉植到平地,讓山林恢復原狀,維持水土保持,
同時解決平地農田休耕的問題。不過這一代農民的年齡大,政府應該在技術上協助農民,
進行機械化耕作,同時提供相關福利,並且在農業金融方面提供融資。
李登輝高度肯定農民對國家社會的貢獻,強調台灣能有這樣成績,都是這群最熱愛台灣
土地的農民孕育出來的,政府應該回饋他們。
「無米樂」七十七歲的主角黃崑濱說,李登輝曾任職農復會,是農業專家,提供的建議
相當內行;對於政府是否照顧農民,他不強求,因為政府不一定有那麼多錢,務農是他
自己的選擇,應該為此盡力。
-----------------------------------------------------------------------------
2005.5.26.自由時報 〔記者邱燕玲╱台北報導〕
民進黨中央昨天在喜滿客包場,黨主席蘇貞昌邀請黨工觀賞紀錄片「無米樂」,看到
農民樂天知命的態度,蘇貞昌也自嘲說,下雨天看到大家忙著躲雨還不時得顧及頭髮,
讓他覺得「無頭髮也樂」。
----------------------------------------------------------------------------
入WTO才3年 稻米減產逾50億 2005.5.26.自由時報
〔記者楊雅民╱台北報導〕
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稻米首當其衝,根據農委會統計,台灣入會三年餘
,稻米產值下滑約五十三億元,農委會花在稻農休耕和轉作的經費,每年高達約
一百四十億元。
農委會統計,民國九十年入會前一年,稻米種植面積約三十三萬一千六百一十九公頃,
年產值達三百二十八億元,去年稻米種植面積原定減產至二十六萬公頃,卻因桃竹苗部份
地區缺水停灌休耕,硬是減少至二十三萬七千零一十五公頃,稻米年產值下滑至
二百七十五億元。
九十二年第二期作糧商收購稻穀手筆轉趨保守,使得九十二年二期作穀價一路下滑至
每公斤十五點一元,跌破每公斤十六點六元的成本價,造成當年穀價每公斤平均約十六元
,較入會前下跌十二點十%。但去年因稻作面積較預定目標減產二萬公頃,稻米供應量
明顯減少,使得稻穀每公斤平均價格已攀升為十八點七元,已較入會前兩年的平均價格
十八點二元高。
農委會農糧署表示,入會後因應稻米減產,該會積極透過獎助措施鼓勵稻農休耕或轉作,
休耕每公頃補助四萬五千元、轉作不會造成產銷失衡的綠豆、紅豆、芋頭、芋薯等作物,
每公頃則補助二萬二千元。
根據統計,去年稻作休耕面積已由九十年的十三萬六千公頃,增加至去年的二十四萬公頃
;稻田轉作的面積九十年為五萬二千公頃,去年反而減少至四萬一千公頃,該署花在休耕
、輪作補助以及收購稻穀的經費,一年就花掉一百四十億元,已超過稻米年產值的一半。
--
Tags:
紀錄片
All Comments

By Leila
at 2005-05-29T07:11
at 2005-05-29T07:11
Related Posts
《南方澳海洋紀事》 5/28日 感動上映

By Todd Johnson
at 2005-05-26T02:27
at 2005-05-26T02:27
那一天,我丟了飯碗~中國時報中南編輯部員工 …

By Dinah
at 2005-05-25T17:59
at 2005-05-25T17:59
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南方澳海洋紀事》試映會 ꜠…

By Doris
at 2005-05-25T10:35
at 2005-05-25T10:35
爸爸孵蛋 媽媽捕魚 冰天雪地 孕育「企鵝寶貝」

By Michael
at 2005-05-25T03:12
at 2005-05-25T03:12
【贈票】= 企鵝寶貝 = 5/25晚7點。新光影城首映票2張!

By Zenobia
at 2005-05-25T00:30
at 2005-05-25T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