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靖傑:接下來,我想拍一對放浪行骸的 … - 藝術電影

Michael avatar
By Michael
at 2008-01-05T02:27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FineArt 看板]

作者: kuramaamrauk (無) 看板: FineArt
標題: [資訊] 林靖傑:接下來,我想拍一對放浪行骸的戀人
時間: Fri Jan 4 23:21:43 2008

新新聞雜誌1079期
林靖傑:接下來,我想拍一對放浪行骸的戀人
阿才之死,造就最遙遠的距離
文◎林軒如


隱身在舊大稻埕矮房子中,突兀的紀錄片公會大樓,
離《最遙遠的距離》拍攝地台東都蘭灣約兩萬四千米
,讓《最遙遠的距離》獲獎的水都威尼斯距離故鄉台
灣約千萬米,而在導演心中的孤寂和喧囂的普羅大眾
之間距離有幾米?這個導演就是喜歡用「距離」來說
故事的林靖傑。

出生在高雄鳳山勞工階級家庭的林靖傑,在影像工作
這條道路上,不斷從日常生活中尋找「生命的真實」
。因此當他觀察到在台北這個都市,正努力邁向國際
化的同時,這些在一○一大樓這類頂尖工地工作的藍
領階級,竟然都不是台北人,這個有趣的發現讓他開
始探索,這些來自各地的小工人和大城市之間的階級
距離,遂在二○○四年完成了紀錄片《台北幾米》。

時隔三年,林靖傑再一次以「距離」為題材,從最俗
爛典型,再寫實不過的愛情故事為出發點,發展出《
最遙遠的距離》。沒想到一向低調的文化工作者,這
一次,竟然一舉榮獲第六十四屆威尼斯影展影評人周
獎,他笑著說,得獎之後都沒有時間好好吃頓飯,每
天一睜開眼睛就馬不停蹄接受訪問,一天下來回到家
都已經晚上十點了。

「這樣的日子很可怕,回到家之後就更感到寂寞,好
像走馬燈一樣,一直轉一直轉,可是人們卻不知道那
種內心的孤寂......」林靖傑停頓了一下,很幽默的
說「這就是最遙遠的距離啊!」

摯友過世,祇能孤單奮戰

其實林靖傑內心的寂寞其來有自。《最遙遠的距離》
原是為他的摯友陳明才量身打造的,不過這個和他一
起並肩作戰行走江湖又臭氣相投的好友,縱使擁有強
大增生再繁殖的創作能量,卻仍是一再被現實環境給
吞噬。最後陳明才與躁鬱症纏鬥了十年。

或許是等了太久,在二○○二年電影準備開拍前,陳
明才選擇在台東都蘭灣跳海自殺。林靖傑心中的最佳
男主角就此提前謝幕,退出了人生的舞台。「那時候
阿才跳海自殺,我非常痛惡電影工作。我們一開始的
初衷是為了美好的藝術,所以我們去做它;不過我們
去做了之後,這個初衷變成一連串狗屁倒灶的人事糾
葛,我們疲於奔命地和這些莫名的事務周旋,然後消
耗,最後我們就被整個沒落凋零的大環境給吞沒了。


談起這一段往事,林靖傑除了惋惜還是惋惜:「很可
惜,陳明才不能親自接演這齣戲,不然那個精采度會
是幾十倍以上......」痛失鍾子期的伯牙,在藝術這
一條路上孤單奮戰,內心的孤寂可想而知。

沒有資金,創作更顯困難

劇本寫好五年了,卻在今年才被大家看到。這五年間
的心路歷程,林靖傑用很緩慢的速度訴說著:「最近
常被問到得獎的那一刻心情為何?高興當然是有,但
是更多的是平靜的心情,或者是一種平常心,假如不
是這樣的平常心,如何撐過這些年?」

一直以來國片市場本來就萎靡,更不要提那些劇場的
文化工作者,熱血的創作無人欣賞的窘境。林靖傑曾
經說過,陳明才留下來的文稿靜靜地匯聚能量,準備
另一波更強烈的震盪;如今《最遙遠的距離》在國際
影展的能見度這麼高,媒體一窩蜂爭相報導。

面對這樣的震盪,林靖傑反而說:「參加影展就像是
樂透一樣,千部片子挑十部,藝術很主觀,如何打分
數?我今天『僥倖』剛好對到評審的口味。就外觀而
言這部片匯集了某些震盪,產生了共鳴;就世俗的角
度來說,我可以跟阿才說:阿才,我們突圍了!」

當初林靖傑和陳明才空有一身才情,卻破不了最現實
的資金困難;如今林靖傑單打獨鬥,終於在國際影展
上發光。這樣的「突圍」對於他們而言是遲來的肯定
,也讓同樣等了太久的林靖傑,在「突圍」之後,內
心的震盪仍是處於一種「不曉得」的狀況。「假如我
今天沒有『僥倖』的得獎,這部片拍完就是默默地上
片,默默地下片,它的能量不會被看到。這些電影工
作者那股熱血熱情也沒有機會碰觸到觀眾,能量自然
也無從匯聚起來。」

浪起浪落,貫穿整部電影

若是「突圍」算是林靖傑對陳明才的一種約定,那麼
拍攝此片就算是一種儀式,拍攝地點選在陳明才結束
生命的都蘭灣,海浪聲貫穿全片,片頭以海浪聲開始
,最後一幕也以海浪聲結束,足見海浪之於林靖傑有
一種「厚度」的影響力。男主角莫子儀在校園講座時
說過,浪起浪落,總是帶來什麼又沖走什麼。隨著海
浪把人清洗一遍,也將思緒以及內心的混亂洗刷一遍


林靖傑回憶起這一段,沉默了一會兒,閉上眼,用手
捂住臉,彷彿真的回到了台東的海灣,「前不久,我
到台東去做一場特映會,放映之前,我特地去了都蘭
灣,閉上雙眼,坐在阿才走進大海的那顆岩石上,感
覺海浪前後左右的環繞,一邊冥想著阿才,後來覺得
阿才的細胞已經化整為零,和每一滴浪花在一起,隨
著浪潮環繞著我的周圍,有一刻我覺得......感覺到
他......唉......。」

陳明才在死前致力於這塊海域的保育工作,也寫過《
天佑都蘭鼻》一書,甚至在告別書上寫道:「活著沒
能為它做點什麼,就葬身大海聊表敬意吧!」林靖傑
笑了,這一抹微笑,彷彿真的看見阿才不按牌理出牌
的出現!他巧妙地將陳明才的靈魂貫穿了整部影片,
也陪伴著他一路上的孤寂,最後他俏皮地說:「所以
海是我們的好朋友。」

戲劇療法,源自真實生活

由於林靖傑試圖從最俗爛典型的「爛戲碼」中找尋最
真實的一面,因此桂倫鎂飾演一個再無聊不過卻是感
情第三者的上班族、莫子儀詮釋一個工作和愛情紛紛
出狀況的錄音師、賈孝國是個有躁鬱症且婚姻觸礁的
精神科醫生,他們各自有各自的理由,紛紛出走,尋
找生命的出口。

如何用最簡單純粹的方式讓他們表達情緒?林靖傑想
到無所不在的「聲音」,林靖傑說:「剛開始找聲音
的題材,非常苦惱,因為我想要找非常獨特的聲音。
不過在開拍前我突然放下了;每個聲音都有其獨特性
,聽見台灣各地不同卻又出現在我們生活周遭的聲音
。」

在劇中,莫子儀為了要完成和前女友約定的錄音帶《
福爾摩沙之音》,從北台灣開始錄下了自然界最美的
聲音和真摯的告白,最後到了最南端。於是我們一路
聽見了,稻穗在田野中搖曳的聲音、防風林在午後篩
下陽光的聲音、原住民喝著台啤無憂無慮的歌聲....
..。

林靖傑將自身經驗融入在這三個角色當中。一九九八
年林靖傑以三段式電影其中一段《猜手槍》獲得台北
電影節最佳導演獎,他卻在隔年選擇到陽明山竹子湖
隱居,整整三年,徹底的放逐自己,將自己再次歸零
,相隔十年才又再拍第二部劇情式電影《最遙遠的距
離》,劇中的角色同樣也放逐自己,尋找生命那一點
光亮。

當女主角桂倫鎂放下一切,追逐著「聲音」來尋夢,
電影中出現了許多路人甲乙丙,紛紛問她:「啊!你
這樣做有意義嗎?」「茫茫渺渺,你是在找什麼呀?
」尋夢到最後甚至身無分文,用桂倫鎂的角色來解釋
林靖傑,真是再適合不過。

面對世俗質疑的眼光,他笑著說:「生命是很荒蕪的
,就好像看到一絲光芒,而我就是在茫茫渺渺中捕捉
那一絲的希望,我很清楚我在做什麼,面對這些我祇
是笑一笑,然後繼續找啊,尋找生命的真實,並且等
待果陀......等待果陀......」連說了兩次的等待果
陀,林靖傑又陷入了沉默。

劇裡,那個誇張表演卻又帶著流浪詩人特質的精神科
醫生,其實是陳明才的化身,甚至還出現了「戲劇療
法」。這個構想也是源自陳明才的真實生活,「阿才
和躁鬱奮戰了十年,最後發現一種團體的『戲劇療法
』對他很有效,就是扮演不同角色,藉由角色扮演,
將內心不一樣的其他面激發出來,有助於表達。」

問林靖傑日常生活中會不會使用這個「戲劇療法」,
他笑著說:「不常啦!」不過林靖傑力求於真實對話
還有真實的生活,也被不少人質疑,是否太過「文藝
腔」,林靖傑苦笑表示,「有一些台詞,本來就是在
人,極度疲憊的狀況下,才會出現的,就像是腦內嗎
啡發酵一樣,到達生命的臨界點,才會出現的告白和
獨白。」

認真生活,累積生命感受

這部電影是林靖傑認真生活,累積的生命感受,林靖
傑認為「導演」並非「創作者」而是「發現者」,就
像探險家帶領著一群隊員去探險,途中的路程就像《
魔戒》一樣辛苦,途中會有很多人因為各種理由而退
出,不過「導演」這個領隊卻不能中途離席,要堅持
到最後一秒。

電影的預告片中使用了愛情通俗句:「世界上最遙遠
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卻不
知道我愛你。」不過在劇裡完全沒有提到這件事。

「其實這一段本來有拍,就是女主角去郵局提款,結
果發現裡面沒有錢,於是她去上廁所,在廁所的牆上
,發現了這樣的一首詩,引發她內心的感觸,並且哭
了起來......。」林靖傑娓娓道來。

原來這麼浪漫的一首詩,竟然被林靖傑安排在是廁所
裡,「不過到最後,這段畫面並沒有剪進來。」其實
這一首詩也非林靖傑心中的註腳,而是宣傳團隊,為
了現實宣傳的考量,選擇了普羅大眾能夠接受的文字
,再一次凸顯創作者和現實面的格格不入。

事實上林靖傑心中的最佳註腳是在片尾,胡德夫以滄
桑的歌聲吟唱出的《最最遙遠的路》:「是最最遙遠
的路程,來到最接近你的地方。這是最最複雜的訓練
,引向曲調絕對的單純,你我需遍扣每扇遠方的門,
才能找到自己的門,自己的人......」林靖傑自己小
小清唱了一段。

訪問到最後不能免俗地要問,獲獎了,之後計畫再拍
些什麼?林靖傑說,他腦子裡面有二、三十個劇本隨
時都可以拍,不過在這之前,還是要找到能夠彼此產
生共鳴的資方......等等複雜的現實問題。

一談起未來的拍片計劃,林靖傑眼神一亮,彷彿射出
了一道光:「我想拍一對放浪行骸的戀人,打破空間
還有時間的疆界,拍出他們肉體的歡愉,內心的荒蕪
,那種感官世界......我還滿喜歡感官世界的啦....
..聽起來好像《色,戒》唷......」這個身兼「發現
者」和「創作者」的導演,又陷入了自身的冥想,看
來他想要找到「自己的門,自己的人」又是一段《最
遙遠的距離》了!



--

吃了"五彩瀉藥"的Blog 泄糞中 請勿打擾~~ Facebook: YT CHO

http://www.wretch.cc/blog/kuramaamrauk 個 carapace @ ptt2



--

All Comments

CAMPO又來囉!!!!

Carol avatar
By Carol
at 2008-01-04T23:19
CINEMA OPEN PARTY Cinema Live Party at Cinema park 免費入場。 1/12 (Sat) 15:00 - 20:00 DJ LINE UP 15:00 -16:30 DJ Databass aka 阿雅 (tech-house,techno) 16:30 - ...

西恩潘出任2008坎城影展主席

Donna avatar
By Donna
at 2008-01-04T22:39
【聯合報╱記者項貽斐/綜合報導】 2008.01.04 曾有好萊塢「壞男孩」之稱的西恩潘(Sean Penn),將應邀擔任2008年法國坎城影展評 審團主席,成為影壇重量級人士。 演而優則導的西恩潘在獲邀出任坎城影展評審團主席後,發表聲明表示,近年來全球掀起 一股電影維新的風氣,無論在思想性、啟發性、感動 ...

違規赴柏林影展 中國電影「蘋果」被重懲

Dora avatar
By Dora
at 2008-01-04T22:39
違規赴柏林影展 中國電影「蘋果」被重懲 〔 2008.01.04 今日晚報 〕 中央社  香港影星梁家輝主演的中國電影「蘋果」雖然照中國規定刪掉足足二十多分鐘的內容 ,但是因為這部電影將「完整版」送去第五十七屆柏林電影節參賽,中國官方吊銷其放映 許可證,強制下片,還罰製片人方勵,兩年內不得從事電影業務。 ...

貴族平民+今天我明天誰+下一秒無限

Anonymous avatar
By Anonymous
at 2008-01-04T15:44
{1月電影} 貴族‧平民 x 今天我明天誰 x 下一秒‧無限 三個新銳導演,三種詮釋觀點 Iost在這一年之初,邀請了三位年輕導演來和大家聊一聊~ 關於教育,關於成長,年輕一代的他們還有話要說。 他們思索更多可能,探詢社會每個角落; 時間輪轉又過一代,而教育仍持續開動他霸權複製的齒輪, 菁英式的教育是否為 ...

死亡預告?【活三更】宣傳簡訊嚇人

Hardy avatar
By Hardy
at 2008-01-04T12:42
※ [本文轉錄自 movie 看板] 作者: kirua (生力啤) 看板: movie 標題: [新聞] 死亡預告?【活三更】宣傳簡訊嚇人 時間: Fri Jan 4 12:41:34 2008 昨晚台北市有上萬民眾接到同一則簡訊,內容為「死亡預告!不想三天內死,請盡速轉 寄…」,原來是即將於本週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