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園會vs秋胡戲妻 - 相聲

By Mary
at 2007-03-20T20:54
at 2007-03-20T20:54
Table of Contents
有錄音有真相!!
http://www.kkbox.com.tw/funky/web_info/AZLrTBNeUOVqqsi00JTi008l.html#1
山東二簧 第四段 點選30秒的那段,李金斗說的很清楚,是什麼戲妻
http://www.humorous.idv.tw/phpbb/viewtopic.php?p=7851#7851
侯耀文在5:25左右,也說的很清楚
※ 引述《NJM (憶秋粘)》之銘言:
: ※ 引述《daveslg (誠實可靠小郎君)》之銘言:
: : 標題: [問題]桑園會vs秋胡戲妻
: : 時間: Mon Mar 19 02:17:26 2007
: : 桑園會》一名《秋胡戲妻》,又名《馬蹄金》、《葵花峪》。
: : 取材于漢劉向《列女傳》,元石君寶《魯大夫秋胡戲妻》雜劇。
: : 周時,魯國大夫秋胡在外?官二十餘載,因思念年邁的老母,辭官返家,
: : 途中遇見妻子羅敷,夫妻久別,羅敷沒認出自己的丈夫,於是秋胡故意借送信?名,
: : 對其妻加以調戲,羅敷又氣又急奔回家中。秋胡回到家後,羅敷知道方才調戲她的人,竟
: : 是自己日夜思念的丈夫,自覺羞憤難當,懸梁自盡,經秋胡母子急救方轉危?安。
: : 秋母責子,並讓秋胡向其妻賠禮道歉,夫妻和好。
: : 可是我在哈戲族中 聽馮先生說 桑園會 是薛平貴 與王寶釧的故事
: : 請了解的大大們 指點一下
: : http://www.epochtimes.com/b5/1/9/1/c4755.htm
: : --
: : ◆ From: 61.225.22.180
: : 推 sylvialee:秋胡的妻不是羅梅英嗎? 03/19 12:37
: 嗯
: 剛剛又把哈戲族拿出來聽了一下
: 仔細聽了後確認
: 馮老師是說"桑園戲妻"
: 然後又看了一下手上的"武家坡"劇本
: (久沒聽戲 手邊也沒可聽的 所以只好查閱劇本)
: 確認本戲中並沒有說是在"桑園"
: 因此可能是
: 1.瓦舍編稿的時候誤編了
: 或者是
: 2.明知道而故意講成"桑園戲妻" 所以不講"桑園會"
以前的人就是這麼講,「桑園會」又稱「秋胡戲妻」
在相聲裡面,叫做「山東二簧」前面說山東話諧音的笑話
,帶到老闆唱一段京戲(秋胡戲妻)除了上面的兩段,
天津曲藝團魏文亮來台灣演出的時候,有有山東二簧,也是這麼講的
「哈戲族」我沒聽過沒看過,如果說裡面真的講「桑園戲妻」那就是搞錯了
應該是口誤,畢竟「山東二簧」這個段子就算不會演,也會聽。
我不懂京劇,不知道為什麼會有桑園出現。
但是這段相聲的趣味我很清楚,透過比較,一樣的故事情節,用不同的地方戲來表現
完全不同的趣味。兩相一比較,相當有趣。
===================接下來是憤怒文,不喜勿看===========================
: 當然也可能是
: 3.小弟找的資料不夠齊全
: 有些劇本將武家坡的環境編成了桑園
: 而馮老師聽的比較多 聽到了這樣的一齣戲
: 其實桑園會(秋胡戲妻)與武家坡(紅鬃烈馬)以及汾河灣
: 三齣戲的內容大綱真的非常相像
: 從秋胡故事、陌上桑、到雜劇以致京劇與其他劇種的演變
: 或許就能寫篇文章了
: 從 離家-返家-戲妻 這條主軸來論秋胡故事的演變
: 然後接到武家坡的故事
: 再附帶討論一下汾河灣與武家坡的關係
: 然後總結 離家-返家-戲妻 在中國故事與戲曲中的現象
: 一篇小文章應該就差不多了
: (沒去找過 或許已經有人寫過了也說不定^^")
: 另外S大推文說提及的
: 在雜劇"秋胡戲妻"中
: 其妻是叫羅梅英沒錯
: 列女傳中是否是叫羅敷我就沒去查了
: 但是陌上桑的故事與秋胡故事有類似的地方也是可見的
: 小弟我就有看過討論這兩者之間關係的文章
: 因此D大所引用的網頁中所敘述的文字也有可能是將兩者混同了
: 以上是就我所知稍微解釋一下
: 若有引用錯誤或是有不同解釋
: 請大家再給予指點
: ---------------------------------------------
: 邊打字的時候順便邊聽吳魏兩位老先生的"汾河灣"段子 XD
我真是快受夠了,一樣的段子,演過的人這麼多,錄音也這麼多,
竟然還會有這樣的問題。
我基本上不聽瓦舍的段子,換個新名字出來騙人去聽,
傳統段子講的「哩哩落落」還硬要說自己創新,改編就改編,還要說創新
以前還會看到對瓦舍正面的評價,現在好像越來越少了
最早在實驗劇場看「相聲說垮鬼子們」的時候,對這團還有點期待
結果越演越回去
如果先聽過瓦舍的改編,在聽傳統段子,感覺會很奇怪
以前有一個很喜歡相聲的朋友說,一個好的段子,被講爛的話,對聽的人很不公平
因為第二次聽的話,就失去新鮮與趣味。
傳統段子「猜謎」「聯對」「大保鏢」「繞口令」都是這樣
還好瓦舍沒有去新編「官場鬥」「黃半仙」這樣的節目
不然我不知道還有什麼相聲精品沒有遭到他們毒嘴
--
http://www.kkbox.com.tw/funky/web_info/AZLrTBNeUOVqqsi00JTi008l.html#1
山東二簧 第四段 點選30秒的那段,李金斗說的很清楚,是什麼戲妻
http://www.humorous.idv.tw/phpbb/viewtopic.php?p=7851#7851
侯耀文在5:25左右,也說的很清楚
※ 引述《NJM (憶秋粘)》之銘言:
: ※ 引述《daveslg (誠實可靠小郎君)》之銘言:
: : 標題: [問題]桑園會vs秋胡戲妻
: : 時間: Mon Mar 19 02:17:26 2007
: : 桑園會》一名《秋胡戲妻》,又名《馬蹄金》、《葵花峪》。
: : 取材于漢劉向《列女傳》,元石君寶《魯大夫秋胡戲妻》雜劇。
: : 周時,魯國大夫秋胡在外?官二十餘載,因思念年邁的老母,辭官返家,
: : 途中遇見妻子羅敷,夫妻久別,羅敷沒認出自己的丈夫,於是秋胡故意借送信?名,
: : 對其妻加以調戲,羅敷又氣又急奔回家中。秋胡回到家後,羅敷知道方才調戲她的人,竟
: : 是自己日夜思念的丈夫,自覺羞憤難當,懸梁自盡,經秋胡母子急救方轉危?安。
: : 秋母責子,並讓秋胡向其妻賠禮道歉,夫妻和好。
: : 可是我在哈戲族中 聽馮先生說 桑園會 是薛平貴 與王寶釧的故事
: : 請了解的大大們 指點一下
: : http://www.epochtimes.com/b5/1/9/1/c4755.htm
: : --
: : ◆ From: 61.225.22.180
: : 推 sylvialee:秋胡的妻不是羅梅英嗎? 03/19 12:37
: 嗯
: 剛剛又把哈戲族拿出來聽了一下
: 仔細聽了後確認
: 馮老師是說"桑園戲妻"
: 然後又看了一下手上的"武家坡"劇本
: (久沒聽戲 手邊也沒可聽的 所以只好查閱劇本)
: 確認本戲中並沒有說是在"桑園"
: 因此可能是
: 1.瓦舍編稿的時候誤編了
: 或者是
: 2.明知道而故意講成"桑園戲妻" 所以不講"桑園會"
以前的人就是這麼講,「桑園會」又稱「秋胡戲妻」
在相聲裡面,叫做「山東二簧」前面說山東話諧音的笑話
,帶到老闆唱一段京戲(秋胡戲妻)除了上面的兩段,
天津曲藝團魏文亮來台灣演出的時候,有有山東二簧,也是這麼講的
「哈戲族」我沒聽過沒看過,如果說裡面真的講「桑園戲妻」那就是搞錯了
應該是口誤,畢竟「山東二簧」這個段子就算不會演,也會聽。
我不懂京劇,不知道為什麼會有桑園出現。
但是這段相聲的趣味我很清楚,透過比較,一樣的故事情節,用不同的地方戲來表現
完全不同的趣味。兩相一比較,相當有趣。
===================接下來是憤怒文,不喜勿看===========================
: 當然也可能是
: 3.小弟找的資料不夠齊全
: 有些劇本將武家坡的環境編成了桑園
: 而馮老師聽的比較多 聽到了這樣的一齣戲
: 其實桑園會(秋胡戲妻)與武家坡(紅鬃烈馬)以及汾河灣
: 三齣戲的內容大綱真的非常相像
: 從秋胡故事、陌上桑、到雜劇以致京劇與其他劇種的演變
: 或許就能寫篇文章了
: 從 離家-返家-戲妻 這條主軸來論秋胡故事的演變
: 然後接到武家坡的故事
: 再附帶討論一下汾河灣與武家坡的關係
: 然後總結 離家-返家-戲妻 在中國故事與戲曲中的現象
: 一篇小文章應該就差不多了
: (沒去找過 或許已經有人寫過了也說不定^^")
: 另外S大推文說提及的
: 在雜劇"秋胡戲妻"中
: 其妻是叫羅梅英沒錯
: 列女傳中是否是叫羅敷我就沒去查了
: 但是陌上桑的故事與秋胡故事有類似的地方也是可見的
: 小弟我就有看過討論這兩者之間關係的文章
: 因此D大所引用的網頁中所敘述的文字也有可能是將兩者混同了
: 以上是就我所知稍微解釋一下
: 若有引用錯誤或是有不同解釋
: 請大家再給予指點
: ---------------------------------------------
: 邊打字的時候順便邊聽吳魏兩位老先生的"汾河灣"段子 XD
我真是快受夠了,一樣的段子,演過的人這麼多,錄音也這麼多,
竟然還會有這樣的問題。
我基本上不聽瓦舍的段子,換個新名字出來騙人去聽,
傳統段子講的「哩哩落落」還硬要說自己創新,改編就改編,還要說創新
以前還會看到對瓦舍正面的評價,現在好像越來越少了
最早在實驗劇場看「相聲說垮鬼子們」的時候,對這團還有點期待
結果越演越回去
如果先聽過瓦舍的改編,在聽傳統段子,感覺會很奇怪
以前有一個很喜歡相聲的朋友說,一個好的段子,被講爛的話,對聽的人很不公平
因為第二次聽的話,就失去新鮮與趣味。
傳統段子「猜謎」「聯對」「大保鏢」「繞口令」都是這樣
還好瓦舍沒有去新編「官場鬥」「黃半仙」這樣的節目
不然我不知道還有什麼相聲精品沒有遭到他們毒嘴
--
Tags:
相聲
All Comments

By Adele
at 2007-03-24T14:16
at 2007-03-24T14:16

By Kyle
at 2007-03-26T01:06
at 2007-03-26T01:06

By Queena
at 2007-03-28T08:31
at 2007-03-28T08:31

By Gilbert
at 2007-03-30T11:22
at 2007-03-30T11:22

By Bethany
at 2007-04-04T02:27
at 2007-04-04T02:27

By Doris
at 2007-04-06T05:42
at 2007-04-06T05:42

By Emily
at 2007-04-10T03:01
at 2007-04-10T03:01

By Sarah
at 2007-04-11T06:30
at 2007-04-11T06:30

By Madame
at 2007-04-11T13:53
at 2007-04-11T13:53

By Agatha
at 2007-04-12T23:40
at 2007-04-12T23:40

By Lucy
at 2007-04-16T22:22
at 2007-04-16T22:22

By Hamiltion
at 2007-04-17T10:11
at 2007-04-17T10:11

By Isabella
at 2007-04-20T15:54
at 2007-04-20T15:54
Related Posts
相聲段子中的'唱'?

By Noah
at 2007-03-19T02:12
at 2007-03-19T02:12
相聲段子中的'唱'?

By Adele
at 2007-03-19T01:59
at 2007-03-19T01:59
相聲段子中的'唱'?

By Connor
at 2007-03-19T01:17
at 2007-03-19T01:17
台灣的朋友怎么看大陸的小品?

By Olivia
at 2007-03-17T20:02
at 2007-03-17T20:02
[電台][相聲][結識米] 最後1天

By Mason
at 2007-03-16T23:18
at 2007-03-16T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