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登魁王偉忠邱王瓈寬 兩億挺國片 - 台灣

By Damian
at 2011-06-29T07:55
at 2011-06-29T07:55
Table of Contents
2011-06-29 中國時報 江芷稜/墾丁報導
國片發展蓬勃,朱延平新片《天生一對》,吸引眾多投資商,包括楊登魁的台灣柏合麗
影業、北京星美、王偉忠的「文創一號」、邱瓈寬的「寬銀幕電影」,金額至少兩億。
朱延平說:「拍片不計代價,最貴的器材我都用!」包括穩定攝影機(Steady Cam)與
直升機攝影機(Flying Cam),捕捉仔仔街頭狂奔及海邊懸崖場景,仔仔對於新機器應用
覺得很新鮮。
監製楊宗憲說,德國直升機攝影機約1公尺,每次加燃料、換底片,頂多飛10幾分鐘,
拍攝兩天耗費百萬,裡面裝設攝影機,可上下擺動水平100度畫面,必須3個人力控制,
一位德國技術人員控制直升機,兩位香港同事負責鏡頭調度,「真實的直升機易震動,無
法靠近主景,不好拍,德國機器能貼近目標物,畫面更細膩。」
--
國片發展蓬勃,朱延平新片《天生一對》,吸引眾多投資商,包括楊登魁的台灣柏合麗
影業、北京星美、王偉忠的「文創一號」、邱瓈寬的「寬銀幕電影」,金額至少兩億。
朱延平說:「拍片不計代價,最貴的器材我都用!」包括穩定攝影機(Steady Cam)與
直升機攝影機(Flying Cam),捕捉仔仔街頭狂奔及海邊懸崖場景,仔仔對於新機器應用
覺得很新鮮。
監製楊宗憲說,德國直升機攝影機約1公尺,每次加燃料、換底片,頂多飛10幾分鐘,
拍攝兩天耗費百萬,裡面裝設攝影機,可上下擺動水平100度畫面,必須3個人力控制,
一位德國技術人員控制直升機,兩位香港同事負責鏡頭調度,「真實的直升機易震動,無
法靠近主景,不好拍,德國機器能貼近目標物,畫面更細膩。」
--
Tags:
台灣
All Comments

By Donna
at 2011-07-03T17:52
at 2011-07-03T17:52

By Daniel
at 2011-07-06T03:25
at 2011-07-06T03:25

By Daph Bay
at 2011-07-10T16:54
at 2011-07-10T16:54

By Linda
at 2011-07-11T21:02
at 2011-07-11T21:02

By Anthony
at 2011-07-14T11:21
at 2011-07-14T11:21
Related Posts
信 拍電影遇曾志偉 七爺也會怕八爺

By Steve
at 2011-06-26T10:15
at 2011-06-26T10:15
《翻滾吧!阿信》X《灌籃高手》

By Anonymous
at 2011-06-25T20:55
at 2011-06-25T20:55
2011台北電影節數位,新美學論壇,熱烈 …

By Bennie
at 2011-06-25T16:39
at 2011-06-25T16:39
2011台北電影節隆重開幕

By Una
at 2011-06-25T15:21
at 2011-06-25T15:21
寶島歌王洪一峰文藝傳記電影【阿爸】

By Steve
at 2011-06-22T18:37
at 2011-06-22T1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