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貽茜、張世儫 導戲、演奏全在行 - 電影配樂

By Margaret
at 2012-06-25T18:05
at 2012-06-25T18:05
Table of Contents
【聯合報╱記者項貽斐/專題報導】2012.06.25
最近推出的國片「寶米恰恰」與「手機裡的眼淚」風格互異,但兩片導演都多才多藝且有
音樂專長。「寶」片導演楊貽茜是留學德國的小提琴演奏家,「手」片導演張世儫是建築
師、也是音樂製作人,兩人都親自參與電影音樂製作並下海演奏。
「寶米恰恰」導演楊貽茜5歲學鋼琴、7歲學小提琴,她曾以弦樂組第1名成績考進台北藝
術大學,並獲慕尼黑高等音樂暨表演大學的最高演奏文憑(等同博士學歷)。19歲她開始
拿筆寫小說,花了3年多寫出第一本長篇小說「純律」,就拿下皇冠百萬小說獎首獎,一
步步朝影像創作邁進。
楊貽茜留學德國時即動念想拍電影,每年回國都和父母溝通,強調她「如果不拍片,將來
一定會後悔」。學成歸國後,楊貽茜先進北藝大電影研究所,為了拍「寶米恰恰」休學。
該片請到楊貽茜雙胞胎妹妹楊琬茜跨刀擔任音樂總監。
「手機裡的眼淚」導演張世儫是開南大學「創意產業與數位整合系」系主任,也是多元跨
界的創作人,他的本業卻是建築師。張世儫曾獲「台灣建築規劃設計獎」、也曾與詩人鄭
愁予、民歌手李建復合作推出「旅夢」音樂專輯,擁有英國愛丁堡大學建築博士的他,對
影音創作始終難以忘情。小學就學小提琴,英國留學時也修過作曲課,「手」片中他身兼
編導、電影音樂創作、編曲與鋼琴演奏。
「手」片裡,張世儫為主要角色設計不同的主題音樂,讓遭父親家暴的女孩以「小星星」
的音樂代表願望;單親家庭的叛逆男孩因對「家」的渴望,使用德弗札克「新世界交響曲
」中的「Going Home」;罕病女童的情境則以布拉姆斯「搖籃曲」,使基調更溫馨。
--
最近推出的國片「寶米恰恰」與「手機裡的眼淚」風格互異,但兩片導演都多才多藝且有
音樂專長。「寶」片導演楊貽茜是留學德國的小提琴演奏家,「手」片導演張世儫是建築
師、也是音樂製作人,兩人都親自參與電影音樂製作並下海演奏。
「寶米恰恰」導演楊貽茜5歲學鋼琴、7歲學小提琴,她曾以弦樂組第1名成績考進台北藝
術大學,並獲慕尼黑高等音樂暨表演大學的最高演奏文憑(等同博士學歷)。19歲她開始
拿筆寫小說,花了3年多寫出第一本長篇小說「純律」,就拿下皇冠百萬小說獎首獎,一
步步朝影像創作邁進。
楊貽茜留學德國時即動念想拍電影,每年回國都和父母溝通,強調她「如果不拍片,將來
一定會後悔」。學成歸國後,楊貽茜先進北藝大電影研究所,為了拍「寶米恰恰」休學。
該片請到楊貽茜雙胞胎妹妹楊琬茜跨刀擔任音樂總監。
「手機裡的眼淚」導演張世儫是開南大學「創意產業與數位整合系」系主任,也是多元跨
界的創作人,他的本業卻是建築師。張世儫曾獲「台灣建築規劃設計獎」、也曾與詩人鄭
愁予、民歌手李建復合作推出「旅夢」音樂專輯,擁有英國愛丁堡大學建築博士的他,對
影音創作始終難以忘情。小學就學小提琴,英國留學時也修過作曲課,「手」片中他身兼
編導、電影音樂創作、編曲與鋼琴演奏。
「手」片裡,張世儫為主要角色設計不同的主題音樂,讓遭父親家暴的女孩以「小星星」
的音樂代表願望;單親家庭的叛逆男孩因對「家」的渴望,使用德弗札克「新世界交響曲
」中的「Going Home」;罕病女童的情境則以布拉姆斯「搖籃曲」,使基調更溫馨。
--
Tags:
電影配樂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Battleship OST台灣沒有代理嗎?

By Yuri
at 2012-06-24T03:16
at 2012-06-24T03:16
TDKR三版預告片音樂,默爺打理

By Faithe
at 2012-06-20T07:40
at 2012-06-20T07:40
問一卷久石讓的專輯

By Lydia
at 2012-06-19T21:54
at 2012-06-19T21:54
Audi廣告配樂

By Victoria
at 2012-06-19T19:07
at 2012-06-19T19:07
一公升的眼淚 插曲

By Caitlin
at 2012-06-16T10:08
at 2012-06-16T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