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是否夢見充氣娃娃---變形金剛的社會學 - 電影

By Daph Bay
at 2007-07-17T17:16
at 2007-07-17T17:16
Table of Contents
#本文轉載自恐怖集中營# 作者:伊卡魯斯
機器人是否夢見充氣娃娃---變形金剛的社會學
當討論影片的論壇首頁十五個標題有十個被變型金剛給攻佔,當朋友的msn全是
說變形金剛有多好看,而朋友見面的第一句話往往是問”你去看了變形金剛了沒
?? ”這時就算過往你曾經被麥可貝的無腦片轟炸到七竅生煙,就算你怕了他濫情
的英雄電影,你還是會忍不住進電影院去體會一下這個人人說接近完美的爆米花
電影,今年夏天最過癮的娛樂片到底能把你的視覺神經按摩到什麼地步。
在看電影之前我必須說~從以前我就一直好奇~~為啥汽車要變成機器人,而機器
人要變成汽車,為啥他們不能是機器人就是機器人,而汽車就是汽車。若說科技
已經發展到能夠製造出機器人,而這機器人必須得變形成汽車、飛機或是潛艇他
們才能夠在地上跑天上飛水裡游,我是無論如何不信的。偽裝或許可以解釋一小
部分,但許多機器人顯然是為了變形而變形,偽不偽裝只是個藉口,他們真正沉
迷的~~~是那個變形的概念。
看完電影後,我猜想我或許為人類瘋狂著迷於變形的理由找到了自己的答案,人
們並不是從日本的變形機器人才開始著迷於變形這個概念,大自然中早有比變形
金剛更豐富的神奇演化—昆蟲的完全變態,由毛毛蟲蛻變成蝴蝶的這個概念曾讓
多少人類心嚮往之。人類或許是因為著迷於昆蟲的完全變態的神奇,而將自己想
要轉變的慾望寄情其中~~就像沉默的羔羊中想要變性的殺手以蛹來代表自己一樣
,蛹的階段正是昆蟲由幼態進入成蟲的關鍵時期。這時候他的荷爾蒙等大量改變
,整個身體幾乎重組,蛻變之後以一種完全不同的面貌重新誕生。這是一種不可
思議的改變,宛如魔法一般令人類著迷,人類自然也嚮往著如此完全不同的改變
。文學上令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基度山恩仇記中愛德蒙.鄧蒂斯的改變,愛德蒙.
鄧蒂斯是他的幼態時期,而進入封閉的監獄之中接受法力亞長老的改造則是他的
蛹態時期,而變成有錢又博學充滿戰鬥力的基度山伯爵則是他的成蟲時期。而蛻
變的過程正是最為脆弱凶險的時刻,大仲馬甚至以象徵蟲蛹的屍袋將愛德蒙.鄧
蒂斯裝在其中丟入海裡,他若無法破繭而出~~就是死路一條。蛻變重生之後的基
度山伯爵以他的博學他的財富地位向曾經陷害他的敵人一一復仇,基度山恩仇記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快意恩仇的部分,但監獄中蛻變的過程卻是全書中最為關
鍵的階段。
變形金剛也是如此,汽車、飛機等狀態是他們的幼態時期,只有變形之後,才能
成為充滿力量、具有戰鬥能力的機器人。變形金剛教導小男孩成熟之後該有的樣
子,就像芭比娃娃教導小女孩成熟之後該有的樣子。(衣服則是芭比娃娃們的變形
裝備)
這是之所以變形金剛會特別著迷於描繪變形的過程,以及誇大變形的程度和變形
之後的功能---甚至極盡不合理之能事。最主要就是在描繪蛹的這個神奇狀態~~~
這個將全身結構組織打散掉重組的過程,如果將昆蟲的變態過程濃縮為幾秒鐘的
影像,怕是再神奇的變形金剛也比不上這精采絕倫的變形。
對應到昆蟲的蛹態則是人類的青少年時期,這時候他們的荷爾蒙特別旺盛,正由
幼態漸漸往成熟前進,這也是他們最為脆弱,最為有趣,同時變化最為劇烈的時
期。影片的男主角Sam就是處於這樣正待破繭而出的18歲年紀,然而缺乏肌肉、
英雄氣質的Sam一點也不是被期待男孩長大之後應該有的模樣,他的品味和風格
也如同他們家的姓氏既古老又怪異~~成為同學當成取笑,甚至是欺負的對象。
Sam的青春期轉型到成人的階段顯然一點也不順利,這可以從Sam的父母發現
Sam的女同學兩人鎖在房間裡時鬆了一口氣,甚至露出微笑的反應可以得知一二
(起碼Sam並非是在獨自進行他的”快樂時光”XD) 。影片前段放置了不少笑料來
描寫Sam青春期的一些困擾。
然而男孩要成為男人究竟要經歷什麼樣的階段??從前的美國社會是在以短褲與長
褲的服裝語言做為區隔,而現代社會與Sam同年紀的男孩大概都有同樣的錯覺,
以為擁有自己的一輛車就是步入成年的一種象徵。這也就是Sam的父親之所以說:
男孩所擁有第一輛車就該是那樣子。因為那並不是自己以勞力和付出所換取的,
能否付出與承擔才是真正成為成年人的關卡。所以雖然大黃蜂為Sam打開了愛情
的大門,但Sam仍然需要靠自己經過通往成熟的考驗才能真正贏得美人心,這就
是電影中那句”沒有犧牲,沒有勝利”的關鍵所在。
最後也許會招來一些狂派,呃…我是說變形金剛的擁護者的白眼XD~~~我仍然要
說雖然本片確實是聲光效果十足的娛樂大片,但可惜的是我仍沒有辦法盡情享受
,或許是習慣了以前電影的節奏,對於麥可貝類似搖滾重金屬的連鎖高潮轟炸很
快就感到疲勞,其實我比較欣賞前半段的電影節奏,男主角的青春與變形金剛的
趣味並陳,但對於後半段的無間斷疲勞轟炸則不太能夠認同。
我想到了十多年前的某一部暑假熱門電影,他描寫了一個對小孩有恐懼的恐龍考
古學家被邀請到一處島上參觀,他不知道他參觀的是一座史上最不可思議的動物
園,結果他看到他手上所研究的數百萬年歷史的化石成為活生生的動物並經歷了
此生最難忘也是最恐怖的假期。此片將恐龍的親子關係與人類的親子關係做了巧
妙的對比,整片的歷險就是在考古學家從拒斥小孩到接納小孩的心路歷程上鋪展
,沒錯,此片就是侏儸紀公園。侏儸紀公園成功不僅在特效成功之外,另外我覺
得在故事節奏上處理得宜,以致能夠讓觀眾清楚看到故事的每一個環節重點,而
能明顯的描繪出人類的親子關係與恐龍的親子關係之間有趣的對照。變形金剛雖
然也提供了不錯的類比關係,但可惜最後男主角Sam的蛻變完全掩沒在無止境的
轟炸和快速剪接中,我在想如果兩者的變化(男孩與變形金剛)能夠互相輝映互相
影響,在節奏上不要追求無止盡的快,讓故事的趣味能夠浮現出來,那麼我相信
變形金剛不只是一部酷炫的的影片,他更能成為一部優秀的電影。
不過或許我想太多了,畢竟這是麥可貝,搞笑他算拿手,要他講愛情恐怕變成珍
珠港,要他試圖感人恐怕又變成世界末日,要他深刻一點,可能又會變成絕地再
生,不管怎麼看似乎都是更糟的選項XD。不如就這樣酷炫無腦,歡樂一百點,
何必要求更多!!
PS.
當然當然,這一切可能都是伊卡魯斯想太多,變形金剛其實真正只告訴了我們一
件事情,那就是把馬子一定要有車子~~就算那是一台破車,而如果這台車子剛好
還能變形成機器人,那你什麼馬子都把的到!!
等等,這一切跟充氣娃娃有什麼鬼關係??
沒錯,一點鬼關係都沒有...你被標題騙進來了~~~Ya
--
機器人是否夢見充氣娃娃---變形金剛的社會學
當討論影片的論壇首頁十五個標題有十個被變型金剛給攻佔,當朋友的msn全是
說變形金剛有多好看,而朋友見面的第一句話往往是問”你去看了變形金剛了沒
?? ”這時就算過往你曾經被麥可貝的無腦片轟炸到七竅生煙,就算你怕了他濫情
的英雄電影,你還是會忍不住進電影院去體會一下這個人人說接近完美的爆米花
電影,今年夏天最過癮的娛樂片到底能把你的視覺神經按摩到什麼地步。
在看電影之前我必須說~從以前我就一直好奇~~為啥汽車要變成機器人,而機器
人要變成汽車,為啥他們不能是機器人就是機器人,而汽車就是汽車。若說科技
已經發展到能夠製造出機器人,而這機器人必須得變形成汽車、飛機或是潛艇他
們才能夠在地上跑天上飛水裡游,我是無論如何不信的。偽裝或許可以解釋一小
部分,但許多機器人顯然是為了變形而變形,偽不偽裝只是個藉口,他們真正沉
迷的~~~是那個變形的概念。
看完電影後,我猜想我或許為人類瘋狂著迷於變形的理由找到了自己的答案,人
們並不是從日本的變形機器人才開始著迷於變形這個概念,大自然中早有比變形
金剛更豐富的神奇演化—昆蟲的完全變態,由毛毛蟲蛻變成蝴蝶的這個概念曾讓
多少人類心嚮往之。人類或許是因為著迷於昆蟲的完全變態的神奇,而將自己想
要轉變的慾望寄情其中~~就像沉默的羔羊中想要變性的殺手以蛹來代表自己一樣
,蛹的階段正是昆蟲由幼態進入成蟲的關鍵時期。這時候他的荷爾蒙等大量改變
,整個身體幾乎重組,蛻變之後以一種完全不同的面貌重新誕生。這是一種不可
思議的改變,宛如魔法一般令人類著迷,人類自然也嚮往著如此完全不同的改變
。文學上令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基度山恩仇記中愛德蒙.鄧蒂斯的改變,愛德蒙.
鄧蒂斯是他的幼態時期,而進入封閉的監獄之中接受法力亞長老的改造則是他的
蛹態時期,而變成有錢又博學充滿戰鬥力的基度山伯爵則是他的成蟲時期。而蛻
變的過程正是最為脆弱凶險的時刻,大仲馬甚至以象徵蟲蛹的屍袋將愛德蒙.鄧
蒂斯裝在其中丟入海裡,他若無法破繭而出~~就是死路一條。蛻變重生之後的基
度山伯爵以他的博學他的財富地位向曾經陷害他的敵人一一復仇,基度山恩仇記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快意恩仇的部分,但監獄中蛻變的過程卻是全書中最為關
鍵的階段。
變形金剛也是如此,汽車、飛機等狀態是他們的幼態時期,只有變形之後,才能
成為充滿力量、具有戰鬥能力的機器人。變形金剛教導小男孩成熟之後該有的樣
子,就像芭比娃娃教導小女孩成熟之後該有的樣子。(衣服則是芭比娃娃們的變形
裝備)
這是之所以變形金剛會特別著迷於描繪變形的過程,以及誇大變形的程度和變形
之後的功能---甚至極盡不合理之能事。最主要就是在描繪蛹的這個神奇狀態~~~
這個將全身結構組織打散掉重組的過程,如果將昆蟲的變態過程濃縮為幾秒鐘的
影像,怕是再神奇的變形金剛也比不上這精采絕倫的變形。
對應到昆蟲的蛹態則是人類的青少年時期,這時候他們的荷爾蒙特別旺盛,正由
幼態漸漸往成熟前進,這也是他們最為脆弱,最為有趣,同時變化最為劇烈的時
期。影片的男主角Sam就是處於這樣正待破繭而出的18歲年紀,然而缺乏肌肉、
英雄氣質的Sam一點也不是被期待男孩長大之後應該有的模樣,他的品味和風格
也如同他們家的姓氏既古老又怪異~~成為同學當成取笑,甚至是欺負的對象。
Sam的青春期轉型到成人的階段顯然一點也不順利,這可以從Sam的父母發現
Sam的女同學兩人鎖在房間裡時鬆了一口氣,甚至露出微笑的反應可以得知一二
(起碼Sam並非是在獨自進行他的”快樂時光”XD) 。影片前段放置了不少笑料來
描寫Sam青春期的一些困擾。
然而男孩要成為男人究竟要經歷什麼樣的階段??從前的美國社會是在以短褲與長
褲的服裝語言做為區隔,而現代社會與Sam同年紀的男孩大概都有同樣的錯覺,
以為擁有自己的一輛車就是步入成年的一種象徵。這也就是Sam的父親之所以說:
男孩所擁有第一輛車就該是那樣子。因為那並不是自己以勞力和付出所換取的,
能否付出與承擔才是真正成為成年人的關卡。所以雖然大黃蜂為Sam打開了愛情
的大門,但Sam仍然需要靠自己經過通往成熟的考驗才能真正贏得美人心,這就
是電影中那句”沒有犧牲,沒有勝利”的關鍵所在。
最後也許會招來一些狂派,呃…我是說變形金剛的擁護者的白眼XD~~~我仍然要
說雖然本片確實是聲光效果十足的娛樂大片,但可惜的是我仍沒有辦法盡情享受
,或許是習慣了以前電影的節奏,對於麥可貝類似搖滾重金屬的連鎖高潮轟炸很
快就感到疲勞,其實我比較欣賞前半段的電影節奏,男主角的青春與變形金剛的
趣味並陳,但對於後半段的無間斷疲勞轟炸則不太能夠認同。
我想到了十多年前的某一部暑假熱門電影,他描寫了一個對小孩有恐懼的恐龍考
古學家被邀請到一處島上參觀,他不知道他參觀的是一座史上最不可思議的動物
園,結果他看到他手上所研究的數百萬年歷史的化石成為活生生的動物並經歷了
此生最難忘也是最恐怖的假期。此片將恐龍的親子關係與人類的親子關係做了巧
妙的對比,整片的歷險就是在考古學家從拒斥小孩到接納小孩的心路歷程上鋪展
,沒錯,此片就是侏儸紀公園。侏儸紀公園成功不僅在特效成功之外,另外我覺
得在故事節奏上處理得宜,以致能夠讓觀眾清楚看到故事的每一個環節重點,而
能明顯的描繪出人類的親子關係與恐龍的親子關係之間有趣的對照。變形金剛雖
然也提供了不錯的類比關係,但可惜最後男主角Sam的蛻變完全掩沒在無止境的
轟炸和快速剪接中,我在想如果兩者的變化(男孩與變形金剛)能夠互相輝映互相
影響,在節奏上不要追求無止盡的快,讓故事的趣味能夠浮現出來,那麼我相信
變形金剛不只是一部酷炫的的影片,他更能成為一部優秀的電影。
不過或許我想太多了,畢竟這是麥可貝,搞笑他算拿手,要他講愛情恐怕變成珍
珠港,要他試圖感人恐怕又變成世界末日,要他深刻一點,可能又會變成絕地再
生,不管怎麼看似乎都是更糟的選項XD。不如就這樣酷炫無腦,歡樂一百點,
何必要求更多!!
PS.
當然當然,這一切可能都是伊卡魯斯想太多,變形金剛其實真正只告訴了我們一
件事情,那就是把馬子一定要有車子~~就算那是一台破車,而如果這台車子剛好
還能變形成機器人,那你什麼馬子都把的到!!
等等,這一切跟充氣娃娃有什麼鬼關係??
沒錯,一點鬼關係都沒有...你被標題騙進來了~~~Ya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Elvira
at 2007-07-19T03:35
at 2007-07-19T03:35

By Jacky
at 2007-07-22T07:57
at 2007-07-22T07:57

By Edward Lewis
at 2007-07-26T20:51
at 2007-07-26T20:51

By Heather
at 2007-07-30T07:13
at 2007-07-30T07:13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07-07-31T08:10
at 2007-07-31T08:10

By George
at 2007-08-03T10:21
at 2007-08-03T10:21

By Franklin
at 2007-08-04T10:37
at 2007-08-04T10:37

By Dinah
at 2007-08-07T23:04
at 2007-08-07T23:04

By Franklin
at 2007-08-12T15:48
at 2007-08-12T15:48

By Megan
at 2007-08-16T17:15
at 2007-08-16T17:15

By Rachel
at 2007-08-20T15:22
at 2007-08-20T15:22

By William
at 2007-08-23T16:48
at 2007-08-23T16:48

By Frederic
at 2007-08-28T06:40
at 2007-08-28T06:40

By Bennie
at 2007-08-28T18:58
at 2007-08-28T18:58

By Catherine
at 2007-08-30T22:29
at 2007-08-30T22:29

By Brianna
at 2007-08-31T07:19
at 2007-08-31T07:19

By Brianna
at 2007-09-02T10:11
at 2007-09-02T10:11

By Anthony
at 2007-09-04T23:12
at 2007-09-04T23:12

By Vanessa
at 2007-09-07T08:06
at 2007-09-07T08:06

By Hedda
at 2007-09-08T12:26
at 2007-09-08T12:26

By Lauren
at 2007-09-10T04:12
at 2007-09-10T04:12

By Tracy
at 2007-09-14T04:51
at 2007-09-14T04:51

By Enid
at 2007-09-18T08:59
at 2007-09-18T08:59

By Suhail Hany
at 2007-09-23T06:56
at 2007-09-23T06:56

By Leila
at 2007-09-25T14:23
at 2007-09-25T14:23

By Agatha
at 2007-09-26T22:16
at 2007-09-26T22:16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07-10-01T19:52
at 2007-10-01T19:52

By Bethany
at 2007-10-04T02:07
at 2007-10-04T02:07

By Frederic
at 2007-10-04T20:01
at 2007-10-04T20:01

By Aaliyah
at 2007-10-06T02:07
at 2007-10-06T02:07

By Callum
at 2007-10-07T04:08
at 2007-10-07T04:08

By Zenobia
at 2007-10-11T23:11
at 2007-10-11T23:11

By Yedda
at 2007-10-15T21:31
at 2007-10-15T21:31

By Daniel
at 2007-10-20T06:34
at 2007-10-20T06:34

By Hedy
at 2007-10-20T10:03
at 2007-10-20T10:03

By Puput
at 2007-10-23T20:50
at 2007-10-23T20:50

By Hazel
at 2007-10-27T01:50
at 2007-10-27T01:50

By Bennie
at 2007-10-28T23:09
at 2007-10-28T23:09
Related Posts
圖雅的婚事-風吹草低見愛情(有雷)

By Barb Cronin
at 2007-07-17T14:13
at 2007-07-17T14:13
由電影猜火車入門地下電子音樂瑰麗的世界

By David
at 2007-07-16T18:14
at 2007-07-16T18:14
神鬼無間 - 小雷

By Isla
at 2007-07-16T03:12
at 2007-07-16T03:12
只是張紋身貼紙─評《刺青》

By Quintina
at 2007-07-16T00:45
at 2007-07-16T00:45
變形金剛的疑問

By Lily
at 2007-07-15T22:52
at 2007-07-15T2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