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驚心之我也想知道若曦腦袋成份 - 陸劇

By Frederica
at 2012-03-31T02:15
at 2012-03-31T02:15
Table of Contents
我很喜歡這篇原PO的達意與筆力!我個人是非常認同這篇原PO的見解。
無關乎挺誰不挺誰,反正大家也知道我討厭若曦,但不影響我喜歡這整齣戲的優質!
最近又無意間開始重看八大的重播,應該算是看第三次了,想補充一些感覺。
以下純粹以我看戲劇的觀感出發,而非牽涉到原著與歷史,不然恐又會牽扯不清。
不過我沒有版上步步精闢分析版友群的才華與文筆,就簡單補充原PO討論文的話題。
※ 引述《onlylibai (神啊 請給我主購吧)》之銘言:
: 之前都在電視上有一集沒一集地亂看,
: 上禮拜下定決心從頭到尾看一遍,
: 雖然劇情都早已雷得差不多,
: 甚至我在電視上連完結篇都看過了XD
: 但全看完後好想偷十四爺的台詞:「馬爾泰若曦!妳究竟想要什麼?」(怒吼)
其實在整齣戲當中,十四阿哥經常扮演著我私心認為的"旁白"角色。
儘管十四不懂若曦,但自賽馬事件後,看著若曦與十三之間的無形默契,嫉妒又不解。
至此十四開始為若曦義氣相挺,即使他自己也未必明白這將是他的少年十四情竇初開。
無論是上述的「馬爾泰若曦!妳究竟想要什麼?」
或是首先提醒若曦考慮賜婚人選時,十四爺仍相勸若曦選擇八爺,必然不受虧待。
或者是斃鷹事件,十四爺入選為無聲的容疑者名單,與若曦對質及懷疑四爺是幕後黑手。
征戰凱旋榮歸,直奔浣衣局,三次指婚康熙未允才知若曦是因拒婚遭貶,逼出若曦真意。
又或者是到若蘭病危,對若曦跟了四爺卻未受冊封的不重視名分而惱怒。
當然最重要的最後,託芮兒教承歡傳話,間接達成幫助若曦想要逃離紫禁城的願望。
如果這齣戲沒了十四,那真的精彩度會大大減低!
不論是若曦感情隱角力、四八奪嫡、或是兄弟德妃爭奪戰,都將少了許多張力與周折!
: 以下有基於愛護四爺而對女主角所發出的碎念,若曦親衛隊請迴避XD
其實原PO這篇真的很適合作為對於女主角若曦的不滿的強範例,中肯爽利!
但不論是戲裡戲外,人人都有立場,即便是原PO建議親衛隊迴避,仍無法構成限制XD
所以上一篇也會這麼熱烈的原因,雙方都據理立論,結果自然是不會有共識。
沒有誰要說服誰,不過就只能文字表意的溝通上,本就容易就視覺語氣造成摩擦。
每個人的喜好各異,觀感本難標準量化。只要非盛氣凌人態度,虛心接受自是雅量。
我只是想表達,有沒有深刻了解這齣戲,跟喜歡或厭惡若曦與否,沒有絕對相關。
因為喜好本就很主觀的,連自己也未必說得清楚理由。
: 先從八爺這邊說起好了。
: 若曦因為對八爺的最終命運知之甚詳,所以對他的感情一直遲遲不敢回應,
: 等到接受後,雖然濃情蜜意,但是若曦對未來的疑慮不但沒有消失,
: 反而企圖以兩人的分合來左右八爺對奪嫡的決定,
: 希望能因此打消八爺對皇位的覬覦,進而改變歷史,以保未來兩人的安泰。
我個人難以釋懷的點,在若曦起初只對八爺心生崇拜之際,就貿然答應收下鳳血玉鐲。
聽聞八爺娓娓道來鳳血玉鐲為送若蘭的淵源,竟可以承受如此意義重大的定情物,
在若曦還不確認當下對八爺的感情是否決定接受與自己是否決定付出,就先收信物了。
如果當下不好推辭,只要有心,在感情還沒發展穩定前,事後還是有機會可以退還的。
若曦沒有把握就先收下,導致後面送還鳳血玉鐲時,又是一場尷尬難堪的局面。
: 我不知道她是過於天真,還是對八爺的愛太有自信,
: 竟妄想蜱蜉(兩人的愛情)撼樹(八爺的野心)。
: 若曦不顧八爺爭奪太子之位背後的動機,
: 也不念他身上所背負的重擔(九、十、十四、良妃等等),只一味地以分手相逼,
八爺出生因良妃地位而難以子憑母貴,更是只能自幼察言觀色,步步為營,建立人脈。
目的就是為了皇位的爭奪,那是他與生俱來的使命,與他及良妃的尊嚴而戰。
不管他願意與否,只要他有這個能力,只要他有這個野心,
他的生命中不可能會有比奪嫡更重要的任務,否則他不該出生在帝王家,並且富有才華。
錯就錯在良妃的非戰之罪,造成八爺越發追求出人頭地,想為母親揚眉吐氣。
但這樣八面玲瓏的性格,也造就八爺不可挽回的悲劇。
追求人和,但難掌控局面;結交群臣,觸犯康熙忌諱;過於隱忍壓抑,情感投射錯誤。
從難以操縱群臣的動態,到引發康熙的震怒,到情場失利永遠得不到他最想要的。
若曦確實不懂得八爺之所以如此執著的理由,因為八爺與生俱來就必須以此為職志!
這邊不討論先前已經提到過許久的劈腿論,或是八爺腹黑術。
單就事實而言,確實是若曦虧欠八爺居多,儘管雙方都有所保留也不夠坦誠。
八爺跟若曦這場戀愛,八爺還沒上場,就已經先輸了,因為他輸在歷史。
當雙方立場與觀念迥然不同,本就難以持續維繫愛情,分手也難以釐清絕對的是非對錯。
雖然最後決定論部分人認為是在於與明慧的妻妾鬥爭,但我個人覺得這是細微末節處。
最重要的情感基礎因為八爺是輸家而已經不堅定了,若曦也才會據此要求八爺抉擇。
視為重要的考量前提,理當先行提出。而非到最後決裂才提及彼此爭寵的隱憂。
尤其這中間夾雜著三百年的思想代溝,以及後見之明的宿命論,更是難以純粹。
只能說,我對於KC飾演的八爺,心疼多過於責備。
儘管討論串大多數說法皆是八爺實屬心機深沈派,對若曦存有佈局利用的念想,
就算知道八爺思慮縝密,以退為進,但基於這角色與演員的完美詮釋,而深感哀嘆惋惜。
: 不錯,從我們這些「現代人」眼光來看,若曦這麼做的確是為了保八爺一命,
: 而且可能也無法理解在朝廷上如此爭鬥究竟所為何來?
: 但我以為對八爺來說,「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皇位故,兩者皆可拋。」
: 這一點,是若曦無法理解,也不願去理解的。
: 鐘鼎山林,人各有志,五阿哥可以終日以詩書為伴,不問政事,
: 我想不僅是性格使然,自小受太后寵愛,養於深宮,也是很大的因素吧!
: 但對於八爺來說,生母出身低微,使得他雖貴為阿哥也須力爭上游,
: 而最能使他揚眉吐氣的方法莫若坐上太子寶座,甚至是冷硬的龍椅了。
: 這些,若曦思考過嗎?體諒過嗎?
: 我不這麼認為。
若曦在當下,其實只是希望能夠保全八爺,讓他可以安生延命,不要螳臂擋車。
這部分我是認為,若曦以小情小愛,而不能體會到八爺的沈重使命。
即便是立意良善,想以熱戀的溫柔情網,讓八爺放棄角逐大位的必死之爭。
但,若曦已先以八爺奪嫡必敗的事實,對八爺產生哀憐矜憫,這已經不是對等的愛情了。
自古成王敗寇,對比於不戰而敗,以八爺的處心積慮窮極畢生之力,是絕對難以忍受的。
當若曦總是以同情的目光來注視著八爺意氣風發的臉龐,那真是莫大的諷刺啊!
對於一個愛你的男人,可以選擇拒絕他或是不愛他,但你不能同情他。這是嚴正的侮辱!
當然,只能說一切命中注定,就算追根究底,也無法兩全其美,終究是不勝欷噓。
十數年之後,在若曦前往遵化,八爺隻身一人城門外送別,這橋段我非常喜歡!
也算為了若曦與八爺這段情,劃下完美的結局。即便是感傷,但也再無遺憾。
若曦本已回頭,但想到今生與八爺難再相見,忍不住忘情奔向八爺投以最後的深深擁抱,
八爺諄諄叮囑若曦,遺忘了他們兄弟,好好善待自己!
八爺撫慰輕拍著若曦的手,勝過千言萬語,十多年糾葛終究今生無緣,也早已割捨。
八爺以親人離別的不捨送別若曦,非再是男女之情的悸動。到最後依舊維持君子風度。
也讓若曦向十三爺解釋了八爺自白是為了一遂自己出宮的想望,而非意欲傷害四爺。
十三爺也了解到,八爺依舊是那個重情重義的八賢王。
: 至於四爺,我感覺某個程度上來看,若曦對他跟對八爺差不了多少。
: 要還是阿哥的八爺放棄爭奪皇位,要當上皇帝的四爺仁慈博愛,
: 做不到?講極端一點,那就別再想得到她馬爾泰若曦的眷顧。
: 她不懂雍正為何已經得到天下(也得到她)還要對過往的政敵趕盡殺絕,
: 她覺得自己已經原諒、已經不在意,雍正也就該原諒和不在意。
: 對此,她一再為眾人求情,說穿了,只是仗勢著四爺對她的愛予取予求罷了。
這部分我也深表同意!若曦在戲中也有內心戲的口白提到這點,在玉檀蒸刑之後。
這形成了惡性循環。四爺再怎麼解釋,若曦也總以四爺為勝利者,而應該絕對忍讓。
殊不知這才是四爺堅持對八爺黨嚴刑峻法的根本理由,為了杜絕若曦牽涉在兄弟相爭。
若曦總是憑藉的四爺對他的在乎與重視,仗勢著自己的受寵,而予取予求。
希望他們兄弟間仍舊和平相處,但這是天方夜譚啊!並且在若曦既已得知歷史結局,
一切的爭執意氣只是徒勞無功。無法有效制止,反而讓四爺更行忌憚他們對若曦的牽制。
就算四爺目的是永絕後患,也不失為新皇上任為了殲滅反叛力量的正當手段。
若曦心心念念希望眾人皆無虞,但成王敗寇,許多事情都只能無能為力。
: 求情當然不是不可以,畢竟那些人都是她的朋友,重情重義也是她性格上的優點,
: 她質問雍正,為什麼一定要採取這麼極端的手段?
: 我也很想問問若曦,為什麼妳要用這麼笨的方法?
: 四爺一再表明不願讓若曦捲入他們兄弟間的鬥爭,若曦卻履次或直接或間接地干預其中。
: 四爺的不悅是可想而知的,若曦卻視而不見,依然故我,完全不見她平常處事的聰慧。
: 十三說她只看見雍正對其他人的壞,卻看不到他對她的好,真是中肯之至。
: 當年若曦將自己與十福晉妙喻為冰糖葫蘆與芙蓉糕時,
: 康熙曾問她,日後是否也做得到「忘記過去的,珍惜眼前的」?
: 若曦說她不知道。在我看來,在這一點上,她遠不及十阿哥。
: 她從來沒有珍惜過四爺對她的心意,
: 只反覆質疑雍正的狠辣,痛心其對手足的無情。
若曦是個理想主義者,他要求完美,不容許不合他意,他希望他所處的世界永遠和平。
對於勝利者的四爺,他不認為四爺再有阻礙,而是既得利益者,故應該既往不咎。
但他不了解,對於四爺而言,主宰敵方勢力乃是鞏固皇權的基礎,一切都是必要之惡。
若曦的聰慧,大多數建立在旁觀者清之時對於外界局勢的耳聰目明。
像是急中生智用熱茶傾倒在十爺身上避免讓十爺衝撞四爺。
像是對敏敏分析若遠嫁十三爺來到北京的後果,以及敏敏父親的用心良苦。
像是對十四爺母喪後質疑當年先帝駕崩時的傳位遺言,若曦語輕意重,十四爺終於釋懷。
像是對十三爺遭逢綠蕪失蹤,實綠蕪已自盡,若曦以明史文字獄案,暗示綠蕪離去為孝。
像是斃鷹事件,王喜的阻攔,讓若曦串起聯想,四爺佈局的天衣無縫終究被識破。
但是當場景轉換到自己身上,直接受傷的都是他身邊的故友,若曦的聰慧機制就關閉了。
啟動的是聖母聖光術,並且所有的急中生智都不見了,只剩下原始的情緒機能運作。
若曦想要讓一切隔閡都消除,但今非昔比,所有的人都知道無法回頭了,
當十三爺對身為皇上的四爺,恭謹有餘但親近不足,若曦曾希望十三爺回到以往的自在,
但如同十三爺對若曦所說:「皇兄心裡其實什麼都明白,不明白的是你!」
因為,一切都已經回不到從前!
: 但是雍正在政治上的陰狠殘酷,她是第一天知道嗎?
: 宮廷中的權力傾軋,她是第一天經歷嗎?
: 講白了,就是因為四爺沒有處處順她的心,沒有按照她期待的方法做事在亂使性子而已。
: 素還真自白他對感情是:「情深難已,義無反顧。」(錯棚亂入)
: 若曦對她在清穿生活中扮演重要腳色的兩位爺從來沒有義無反顧過,
: 對八爺不能生死與共,對四爺無法相知相守,
: 那麼她的用情深淺也可見一斑了。
: 不過,說了這麼多對若曦的不滿,
: 反過來想,也許就是因為她活得如此有血有肉,至少異於同時代唯唯諾諾的女子,
: 才讓這麼多位爺在不同的程度上都為她牽腸掛肚吧。
對四爺在皇宮與若曦的對手戲,我個人最喜歡四爺在看台目送若曦馬車出宮時,
左手深深觸摸著辮子,將辮子尾巴拉往至側腰處,遙想著當時與若曦間的情趣笑語。
「只有我才可以抓你的小辮子!」「不是只有你能,而是只有你敢!」
若曦的主觀意識強烈,在劇中當意見相左時,幾乎無法有效的與四爺溝通。
而且當若曦認定了誰對誰錯,四爺再怎麼解釋他已有既定成見,自然是置若罔聞的。
這也是若曦他自我糾結之處,自苦苦人,造就了他最終的抑鬱而終。
相愛容易,但相守艱難。
很多時候,在戀愛當下,你明明知道既定事實就是那樣,但是無法不去在意。
就好像若曦明明就已經住在四爺的養心殿,卻又遲遲不讓四爺碰觸他,既親近又抗拒。
都已經不冊封如此"特別待遇"了,既然四爺這麼寵愛若曦,怎有可能永遠不"要"若曦?
就好像四爺早已經有皇后有年妃,有許多不得不為的翻牌侍寢,但若曦依舊會鬧脾氣。
阿哥們都不是黃金單身漢,現在才來吃醋不嫌過晚嗎XD
浣衣局遠距離時無暇想像的!情勢不同,當下若曦僅有四爺信念相依,期待團聚而已。
就好像明知道皇后是嫡福晉,但仍想要故意試探四爺說自己想當皇后,不許再召年妃。
就算是戀人間嬌嗔的甜蜜絮語,卻讓我感到若曦節節逼近在刺探聖意,想找到自處之地。
雖然這些部分我覺得若曦的表現很做作,但女人拗起性子,大抵也是這樣。
當相隔甚遠,自然"知道是一回事",但真正在你面前時,"看到又是另一回事"。
結果到頭來,讓四爺驚覺自己什麼也給不起若曦想要的,四爺只有一顆真心而已。
但這就只能解釋為若曦也只是一般女子,有著對感情的潔癖與對四爺的親愛與畏懼吧 !
明明就是四爺,他所熟悉的四爺,但又好似他對四爺完全不了解,或不願意去體會。
這段可以表達四爺其實很想了解若曦,想知道若曦到底想要什麼。
而非觀眾單方只要求若曦無條件付出,並不要求四爺八爺必須同等對待。
四爺對若曦深情付出印象既定,相較於若曦的千迴百折與猶疑不定,四爺壓倒性勝出。
並非說若曦沒有對四爺真心相待,拒絕賜婚絕對就有,只是過於隱晦不夠直接明白。
並且我想以若曦現代女性的觀念,也是追求婚姻幸福等人身自由主導權在自己身上,
算是對三百年前的皇帝主掌一切生殺大權的一種反射性抵抗的消極反動。
雖說是為了四爺,也是誠實面對自己的心意,但跟所受教育與所處年代亦有重大關聯。
再者戲劇時序的步調快慢,與女主角第一人稱視角,全劇綜觀若曦穿越的生命史,
歷史結局的秘密不可說,若曦的任性執拗,自是容易導致觀眾詬病若曦行止不宜之處。
最重要的,若曦總處於情感被動而吝於直接給予,當自最容易引起觀眾直接針對批判。
畢竟女主角只有若曦,重多男角即便是四爺八爺,也並非戲劇從頭到尾皆有絕對著重,
觀眾關注焦點集中在若曦身上,才是這齣戲該有的人氣反應,不是嗎?
吳奇隆所詮釋的四爺,讓我無法不被吳四爺的戲劇魅力所懾服,心疼他也敬佩他。
四爺時期的深謀遠慮但低調行事,從其足智多謀就已經充分顯現王者之風。
稱帝之後亦將身為皇帝的權欲與威儀,身不由己的孤寂與無奈,深情難掩的沈痛與悲憤,
在在都表現的面面俱到!
絕對權力我首推李德全被賜酒自盡的橋段,也許事實就是殘忍,但基於四爺已經繼位,
種種不可言的秘辛,非得肅清先皇親信,否則難以穩妥,這真的是不得已!
吳四爺也把當下的於心不忍但不得不為的掙扎,充分在簡短的一幕戲為代表而展現!
直到最後,回到若曦的性格決定命運論,但如果不這麼糾結,就不是若曦了。
也或許是劉詩詩詮釋的若曦,給我的角色認同感不若KC的八爺與吳奇隆的四爺吧!
無關乎"男女平等"或是"雙重標準",就只是對演員傳達角色特質的演出頻率是否契合。
若曦的自我折磨,過多的自責,有時讓人反感,但基於主角威能,也只能這麼設計演出。
否則哪有這麼多的戲劇性呢,一切都必須出於巧合與鏈性,層層圍繞環環相扣,
故事中精彩之處,也不過就是所謂的造化弄人與陰錯陽差罷了。
但就是因此而盪氣迴腸,賺人熱淚啊!
還有很多雜感,沒有寫出來,這篇也已經夠亂的了,就先這樣吧!
無論喜歡或厭惡若曦,大家都是同為喜歡步步驚心的同好,別因立場不同而傷和氣!
--
Ars longa, vita brevis, occasio praeceps, experimentum periculosum,
iudicium difficile. --by Hippocrates--
藝術永恆不朽,生命短暫如梭,機會稍縱即逝,經驗不可盡信,決斷艱難!
--
無關乎挺誰不挺誰,反正大家也知道我討厭若曦,但不影響我喜歡這整齣戲的優質!
最近又無意間開始重看八大的重播,應該算是看第三次了,想補充一些感覺。
以下純粹以我看戲劇的觀感出發,而非牽涉到原著與歷史,不然恐又會牽扯不清。
不過我沒有版上步步精闢分析版友群的才華與文筆,就簡單補充原PO討論文的話題。
※ 引述《onlylibai (神啊 請給我主購吧)》之銘言:
: 之前都在電視上有一集沒一集地亂看,
: 上禮拜下定決心從頭到尾看一遍,
: 雖然劇情都早已雷得差不多,
: 甚至我在電視上連完結篇都看過了XD
: 但全看完後好想偷十四爺的台詞:「馬爾泰若曦!妳究竟想要什麼?」(怒吼)
其實在整齣戲當中,十四阿哥經常扮演著我私心認為的"旁白"角色。
儘管十四不懂若曦,但自賽馬事件後,看著若曦與十三之間的無形默契,嫉妒又不解。
至此十四開始為若曦義氣相挺,即使他自己也未必明白這將是他的少年十四情竇初開。
無論是上述的「馬爾泰若曦!妳究竟想要什麼?」
或是首先提醒若曦考慮賜婚人選時,十四爺仍相勸若曦選擇八爺,必然不受虧待。
或者是斃鷹事件,十四爺入選為無聲的容疑者名單,與若曦對質及懷疑四爺是幕後黑手。
征戰凱旋榮歸,直奔浣衣局,三次指婚康熙未允才知若曦是因拒婚遭貶,逼出若曦真意。
又或者是到若蘭病危,對若曦跟了四爺卻未受冊封的不重視名分而惱怒。
當然最重要的最後,託芮兒教承歡傳話,間接達成幫助若曦想要逃離紫禁城的願望。
如果這齣戲沒了十四,那真的精彩度會大大減低!
不論是若曦感情隱角力、四八奪嫡、或是兄弟德妃爭奪戰,都將少了許多張力與周折!
: 以下有基於愛護四爺而對女主角所發出的碎念,若曦親衛隊請迴避XD
其實原PO這篇真的很適合作為對於女主角若曦的不滿的強範例,中肯爽利!
但不論是戲裡戲外,人人都有立場,即便是原PO建議親衛隊迴避,仍無法構成限制XD
所以上一篇也會這麼熱烈的原因,雙方都據理立論,結果自然是不會有共識。
沒有誰要說服誰,不過就只能文字表意的溝通上,本就容易就視覺語氣造成摩擦。
每個人的喜好各異,觀感本難標準量化。只要非盛氣凌人態度,虛心接受自是雅量。
我只是想表達,有沒有深刻了解這齣戲,跟喜歡或厭惡若曦與否,沒有絕對相關。
因為喜好本就很主觀的,連自己也未必說得清楚理由。
: 先從八爺這邊說起好了。
: 若曦因為對八爺的最終命運知之甚詳,所以對他的感情一直遲遲不敢回應,
: 等到接受後,雖然濃情蜜意,但是若曦對未來的疑慮不但沒有消失,
: 反而企圖以兩人的分合來左右八爺對奪嫡的決定,
: 希望能因此打消八爺對皇位的覬覦,進而改變歷史,以保未來兩人的安泰。
我個人難以釋懷的點,在若曦起初只對八爺心生崇拜之際,就貿然答應收下鳳血玉鐲。
聽聞八爺娓娓道來鳳血玉鐲為送若蘭的淵源,竟可以承受如此意義重大的定情物,
在若曦還不確認當下對八爺的感情是否決定接受與自己是否決定付出,就先收信物了。
如果當下不好推辭,只要有心,在感情還沒發展穩定前,事後還是有機會可以退還的。
若曦沒有把握就先收下,導致後面送還鳳血玉鐲時,又是一場尷尬難堪的局面。
: 我不知道她是過於天真,還是對八爺的愛太有自信,
: 竟妄想蜱蜉(兩人的愛情)撼樹(八爺的野心)。
: 若曦不顧八爺爭奪太子之位背後的動機,
: 也不念他身上所背負的重擔(九、十、十四、良妃等等),只一味地以分手相逼,
八爺出生因良妃地位而難以子憑母貴,更是只能自幼察言觀色,步步為營,建立人脈。
目的就是為了皇位的爭奪,那是他與生俱來的使命,與他及良妃的尊嚴而戰。
不管他願意與否,只要他有這個能力,只要他有這個野心,
他的生命中不可能會有比奪嫡更重要的任務,否則他不該出生在帝王家,並且富有才華。
錯就錯在良妃的非戰之罪,造成八爺越發追求出人頭地,想為母親揚眉吐氣。
但這樣八面玲瓏的性格,也造就八爺不可挽回的悲劇。
追求人和,但難掌控局面;結交群臣,觸犯康熙忌諱;過於隱忍壓抑,情感投射錯誤。
從難以操縱群臣的動態,到引發康熙的震怒,到情場失利永遠得不到他最想要的。
若曦確實不懂得八爺之所以如此執著的理由,因為八爺與生俱來就必須以此為職志!
這邊不討論先前已經提到過許久的劈腿論,或是八爺腹黑術。
單就事實而言,確實是若曦虧欠八爺居多,儘管雙方都有所保留也不夠坦誠。
八爺跟若曦這場戀愛,八爺還沒上場,就已經先輸了,因為他輸在歷史。
當雙方立場與觀念迥然不同,本就難以持續維繫愛情,分手也難以釐清絕對的是非對錯。
雖然最後決定論部分人認為是在於與明慧的妻妾鬥爭,但我個人覺得這是細微末節處。
最重要的情感基礎因為八爺是輸家而已經不堅定了,若曦也才會據此要求八爺抉擇。
視為重要的考量前提,理當先行提出。而非到最後決裂才提及彼此爭寵的隱憂。
尤其這中間夾雜著三百年的思想代溝,以及後見之明的宿命論,更是難以純粹。
只能說,我對於KC飾演的八爺,心疼多過於責備。
儘管討論串大多數說法皆是八爺實屬心機深沈派,對若曦存有佈局利用的念想,
就算知道八爺思慮縝密,以退為進,但基於這角色與演員的完美詮釋,而深感哀嘆惋惜。
: 不錯,從我們這些「現代人」眼光來看,若曦這麼做的確是為了保八爺一命,
: 而且可能也無法理解在朝廷上如此爭鬥究竟所為何來?
: 但我以為對八爺來說,「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皇位故,兩者皆可拋。」
: 這一點,是若曦無法理解,也不願去理解的。
: 鐘鼎山林,人各有志,五阿哥可以終日以詩書為伴,不問政事,
: 我想不僅是性格使然,自小受太后寵愛,養於深宮,也是很大的因素吧!
: 但對於八爺來說,生母出身低微,使得他雖貴為阿哥也須力爭上游,
: 而最能使他揚眉吐氣的方法莫若坐上太子寶座,甚至是冷硬的龍椅了。
: 這些,若曦思考過嗎?體諒過嗎?
: 我不這麼認為。
若曦在當下,其實只是希望能夠保全八爺,讓他可以安生延命,不要螳臂擋車。
這部分我是認為,若曦以小情小愛,而不能體會到八爺的沈重使命。
即便是立意良善,想以熱戀的溫柔情網,讓八爺放棄角逐大位的必死之爭。
但,若曦已先以八爺奪嫡必敗的事實,對八爺產生哀憐矜憫,這已經不是對等的愛情了。
自古成王敗寇,對比於不戰而敗,以八爺的處心積慮窮極畢生之力,是絕對難以忍受的。
當若曦總是以同情的目光來注視著八爺意氣風發的臉龐,那真是莫大的諷刺啊!
對於一個愛你的男人,可以選擇拒絕他或是不愛他,但你不能同情他。這是嚴正的侮辱!
當然,只能說一切命中注定,就算追根究底,也無法兩全其美,終究是不勝欷噓。
十數年之後,在若曦前往遵化,八爺隻身一人城門外送別,這橋段我非常喜歡!
也算為了若曦與八爺這段情,劃下完美的結局。即便是感傷,但也再無遺憾。
若曦本已回頭,但想到今生與八爺難再相見,忍不住忘情奔向八爺投以最後的深深擁抱,
八爺諄諄叮囑若曦,遺忘了他們兄弟,好好善待自己!
八爺撫慰輕拍著若曦的手,勝過千言萬語,十多年糾葛終究今生無緣,也早已割捨。
八爺以親人離別的不捨送別若曦,非再是男女之情的悸動。到最後依舊維持君子風度。
也讓若曦向十三爺解釋了八爺自白是為了一遂自己出宮的想望,而非意欲傷害四爺。
十三爺也了解到,八爺依舊是那個重情重義的八賢王。
: 至於四爺,我感覺某個程度上來看,若曦對他跟對八爺差不了多少。
: 要還是阿哥的八爺放棄爭奪皇位,要當上皇帝的四爺仁慈博愛,
: 做不到?講極端一點,那就別再想得到她馬爾泰若曦的眷顧。
: 她不懂雍正為何已經得到天下(也得到她)還要對過往的政敵趕盡殺絕,
: 她覺得自己已經原諒、已經不在意,雍正也就該原諒和不在意。
: 對此,她一再為眾人求情,說穿了,只是仗勢著四爺對她的愛予取予求罷了。
這部分我也深表同意!若曦在戲中也有內心戲的口白提到這點,在玉檀蒸刑之後。
這形成了惡性循環。四爺再怎麼解釋,若曦也總以四爺為勝利者,而應該絕對忍讓。
殊不知這才是四爺堅持對八爺黨嚴刑峻法的根本理由,為了杜絕若曦牽涉在兄弟相爭。
若曦總是憑藉的四爺對他的在乎與重視,仗勢著自己的受寵,而予取予求。
希望他們兄弟間仍舊和平相處,但這是天方夜譚啊!並且在若曦既已得知歷史結局,
一切的爭執意氣只是徒勞無功。無法有效制止,反而讓四爺更行忌憚他們對若曦的牽制。
就算四爺目的是永絕後患,也不失為新皇上任為了殲滅反叛力量的正當手段。
若曦心心念念希望眾人皆無虞,但成王敗寇,許多事情都只能無能為力。
: 求情當然不是不可以,畢竟那些人都是她的朋友,重情重義也是她性格上的優點,
: 她質問雍正,為什麼一定要採取這麼極端的手段?
: 我也很想問問若曦,為什麼妳要用這麼笨的方法?
: 四爺一再表明不願讓若曦捲入他們兄弟間的鬥爭,若曦卻履次或直接或間接地干預其中。
: 四爺的不悅是可想而知的,若曦卻視而不見,依然故我,完全不見她平常處事的聰慧。
: 十三說她只看見雍正對其他人的壞,卻看不到他對她的好,真是中肯之至。
: 當年若曦將自己與十福晉妙喻為冰糖葫蘆與芙蓉糕時,
: 康熙曾問她,日後是否也做得到「忘記過去的,珍惜眼前的」?
: 若曦說她不知道。在我看來,在這一點上,她遠不及十阿哥。
: 她從來沒有珍惜過四爺對她的心意,
: 只反覆質疑雍正的狠辣,痛心其對手足的無情。
若曦是個理想主義者,他要求完美,不容許不合他意,他希望他所處的世界永遠和平。
對於勝利者的四爺,他不認為四爺再有阻礙,而是既得利益者,故應該既往不咎。
但他不了解,對於四爺而言,主宰敵方勢力乃是鞏固皇權的基礎,一切都是必要之惡。
若曦的聰慧,大多數建立在旁觀者清之時對於外界局勢的耳聰目明。
像是急中生智用熱茶傾倒在十爺身上避免讓十爺衝撞四爺。
像是對敏敏分析若遠嫁十三爺來到北京的後果,以及敏敏父親的用心良苦。
像是對十四爺母喪後質疑當年先帝駕崩時的傳位遺言,若曦語輕意重,十四爺終於釋懷。
像是對十三爺遭逢綠蕪失蹤,實綠蕪已自盡,若曦以明史文字獄案,暗示綠蕪離去為孝。
像是斃鷹事件,王喜的阻攔,讓若曦串起聯想,四爺佈局的天衣無縫終究被識破。
但是當場景轉換到自己身上,直接受傷的都是他身邊的故友,若曦的聰慧機制就關閉了。
啟動的是聖母聖光術,並且所有的急中生智都不見了,只剩下原始的情緒機能運作。
若曦想要讓一切隔閡都消除,但今非昔比,所有的人都知道無法回頭了,
當十三爺對身為皇上的四爺,恭謹有餘但親近不足,若曦曾希望十三爺回到以往的自在,
但如同十三爺對若曦所說:「皇兄心裡其實什麼都明白,不明白的是你!」
因為,一切都已經回不到從前!
: 但是雍正在政治上的陰狠殘酷,她是第一天知道嗎?
: 宮廷中的權力傾軋,她是第一天經歷嗎?
: 講白了,就是因為四爺沒有處處順她的心,沒有按照她期待的方法做事在亂使性子而已。
: 素還真自白他對感情是:「情深難已,義無反顧。」(錯棚亂入)
: 若曦對她在清穿生活中扮演重要腳色的兩位爺從來沒有義無反顧過,
: 對八爺不能生死與共,對四爺無法相知相守,
: 那麼她的用情深淺也可見一斑了。
: 不過,說了這麼多對若曦的不滿,
: 反過來想,也許就是因為她活得如此有血有肉,至少異於同時代唯唯諾諾的女子,
: 才讓這麼多位爺在不同的程度上都為她牽腸掛肚吧。
對四爺在皇宮與若曦的對手戲,我個人最喜歡四爺在看台目送若曦馬車出宮時,
左手深深觸摸著辮子,將辮子尾巴拉往至側腰處,遙想著當時與若曦間的情趣笑語。
「只有我才可以抓你的小辮子!」「不是只有你能,而是只有你敢!」
若曦的主觀意識強烈,在劇中當意見相左時,幾乎無法有效的與四爺溝通。
而且當若曦認定了誰對誰錯,四爺再怎麼解釋他已有既定成見,自然是置若罔聞的。
這也是若曦他自我糾結之處,自苦苦人,造就了他最終的抑鬱而終。
相愛容易,但相守艱難。
很多時候,在戀愛當下,你明明知道既定事實就是那樣,但是無法不去在意。
就好像若曦明明就已經住在四爺的養心殿,卻又遲遲不讓四爺碰觸他,既親近又抗拒。
都已經不冊封如此"特別待遇"了,既然四爺這麼寵愛若曦,怎有可能永遠不"要"若曦?
就好像四爺早已經有皇后有年妃,有許多不得不為的翻牌侍寢,但若曦依舊會鬧脾氣。
阿哥們都不是黃金單身漢,現在才來吃醋不嫌過晚嗎XD
浣衣局遠距離時無暇想像的!情勢不同,當下若曦僅有四爺信念相依,期待團聚而已。
就好像明知道皇后是嫡福晉,但仍想要故意試探四爺說自己想當皇后,不許再召年妃。
就算是戀人間嬌嗔的甜蜜絮語,卻讓我感到若曦節節逼近在刺探聖意,想找到自處之地。
雖然這些部分我覺得若曦的表現很做作,但女人拗起性子,大抵也是這樣。
當相隔甚遠,自然"知道是一回事",但真正在你面前時,"看到又是另一回事"。
結果到頭來,讓四爺驚覺自己什麼也給不起若曦想要的,四爺只有一顆真心而已。
但這就只能解釋為若曦也只是一般女子,有著對感情的潔癖與對四爺的親愛與畏懼吧 !
明明就是四爺,他所熟悉的四爺,但又好似他對四爺完全不了解,或不願意去體會。
這段可以表達四爺其實很想了解若曦,想知道若曦到底想要什麼。
而非觀眾單方只要求若曦無條件付出,並不要求四爺八爺必須同等對待。
四爺對若曦深情付出印象既定,相較於若曦的千迴百折與猶疑不定,四爺壓倒性勝出。
並非說若曦沒有對四爺真心相待,拒絕賜婚絕對就有,只是過於隱晦不夠直接明白。
並且我想以若曦現代女性的觀念,也是追求婚姻幸福等人身自由主導權在自己身上,
算是對三百年前的皇帝主掌一切生殺大權的一種反射性抵抗的消極反動。
雖說是為了四爺,也是誠實面對自己的心意,但跟所受教育與所處年代亦有重大關聯。
再者戲劇時序的步調快慢,與女主角第一人稱視角,全劇綜觀若曦穿越的生命史,
歷史結局的秘密不可說,若曦的任性執拗,自是容易導致觀眾詬病若曦行止不宜之處。
最重要的,若曦總處於情感被動而吝於直接給予,當自最容易引起觀眾直接針對批判。
畢竟女主角只有若曦,重多男角即便是四爺八爺,也並非戲劇從頭到尾皆有絕對著重,
觀眾關注焦點集中在若曦身上,才是這齣戲該有的人氣反應,不是嗎?
吳奇隆所詮釋的四爺,讓我無法不被吳四爺的戲劇魅力所懾服,心疼他也敬佩他。
四爺時期的深謀遠慮但低調行事,從其足智多謀就已經充分顯現王者之風。
稱帝之後亦將身為皇帝的權欲與威儀,身不由己的孤寂與無奈,深情難掩的沈痛與悲憤,
在在都表現的面面俱到!
絕對權力我首推李德全被賜酒自盡的橋段,也許事實就是殘忍,但基於四爺已經繼位,
種種不可言的秘辛,非得肅清先皇親信,否則難以穩妥,這真的是不得已!
吳四爺也把當下的於心不忍但不得不為的掙扎,充分在簡短的一幕戲為代表而展現!
直到最後,回到若曦的性格決定命運論,但如果不這麼糾結,就不是若曦了。
也或許是劉詩詩詮釋的若曦,給我的角色認同感不若KC的八爺與吳奇隆的四爺吧!
無關乎"男女平等"或是"雙重標準",就只是對演員傳達角色特質的演出頻率是否契合。
若曦的自我折磨,過多的自責,有時讓人反感,但基於主角威能,也只能這麼設計演出。
否則哪有這麼多的戲劇性呢,一切都必須出於巧合與鏈性,層層圍繞環環相扣,
故事中精彩之處,也不過就是所謂的造化弄人與陰錯陽差罷了。
但就是因此而盪氣迴腸,賺人熱淚啊!
還有很多雜感,沒有寫出來,這篇也已經夠亂的了,就先這樣吧!
無論喜歡或厭惡若曦,大家都是同為喜歡步步驚心的同好,別因立場不同而傷和氣!
--
Ars longa, vita brevis, occasio praeceps, experimentum periculosum,
iudicium difficile. --by Hippocrates--
藝術永恆不朽,生命短暫如梭,機會稍縱即逝,經驗不可盡信,決斷艱難!
--
Tags:
陸劇
All Comments

By Gary
at 2012-04-04T05:13
at 2012-04-04T05:13

By Christine
at 2012-04-06T17:10
at 2012-04-06T17:10

By Sandy
at 2012-04-08T16:58
at 2012-04-08T16:58

By Barb Cronin
at 2012-04-10T05:11
at 2012-04-10T05:11

By Liam
at 2012-04-11T22:24
at 2012-04-11T22:24

By Daph Bay
at 2012-04-14T05:45
at 2012-04-14T05:45

By Damian
at 2012-04-15T03:43
at 2012-04-15T03:43

By Jacob
at 2012-04-19T14:11
at 2012-04-19T14:11

By Elvira
at 2012-04-23T15:03
at 2012-04-23T15:03

By Andrew
at 2012-04-24T19:28
at 2012-04-24T19:28

By Hazel
at 2012-04-29T10:45
at 2012-04-29T10:45

By Rae
at 2012-05-01T18:44
at 2012-05-01T18:44

By Doris
at 2012-05-02T16:08
at 2012-05-02T16:08

By Ursula
at 2012-05-06T11:42
at 2012-05-06T11:42

By Leila
at 2012-05-11T06:12
at 2012-05-11T06:12

By Doris
at 2012-05-14T05:55
at 2012-05-14T05:55

By Damian
at 2012-05-18T03:39
at 2012-05-18T03:39

By Faithe
at 2012-05-18T22:29
at 2012-05-18T22:29

By Rachel
at 2012-05-19T04:30
at 2012-05-19T04:30

By Ophelia
at 2012-05-23T20:59
at 2012-05-23T20:59

By Xanthe
at 2012-05-24T20:08
at 2012-05-24T20:08

By Faithe
at 2012-05-28T00:29
at 2012-05-28T00:29

By Olive
at 2012-05-29T03:09
at 2012-05-29T03:09

By Joseph
at 2012-06-01T12:01
at 2012-06-01T12:01

By Catherine
at 2012-06-02T07:23
at 2012-06-02T07:23

By Michael
at 2012-06-03T07:49
at 2012-06-03T07:49

By Zanna
at 2012-06-04T11:26
at 2012-06-04T11:26

By Blanche
at 2012-06-06T19:08
at 2012-06-06T19:08

By Emma
at 2012-06-09T00:35
at 2012-06-09T00:35

By Tracy
at 2012-06-10T07:31
at 2012-06-10T07:31

By Kumar
at 2012-06-11T22:39
at 2012-06-11T22:39

By Callum
at 2012-06-12T16:30
at 2012-06-12T16:30

By Joseph
at 2012-06-13T02:05
at 2012-06-13T02:05

By Donna
at 2012-06-17T10:27
at 2012-06-17T10:27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2-06-19T14:41
at 2012-06-19T14:41

By Hardy
at 2012-06-19T16:04
at 2012-06-19T16:04

By Harry
at 2012-06-23T21:57
at 2012-06-23T21:57

By Brianna
at 2012-06-24T00:42
at 2012-06-24T00:42

By Barb Cronin
at 2012-06-25T09:49
at 2012-06-25T09:49

By David
at 2012-06-29T07:26
at 2012-06-29T07:26

By Daph Bay
at 2012-07-03T02:30
at 2012-07-03T02:30

By Faithe
at 2012-07-04T14:19
at 2012-07-04T14:19

By Jack
at 2012-07-05T09:11
at 2012-07-05T09:11

By Zenobia
at 2012-07-07T03:46
at 2012-07-07T03:46

By Agatha
at 2012-07-08T15:15
at 2012-07-08T15:15

By Mason
at 2012-07-11T17:11
at 2012-07-11T17:11

By Olga
at 2012-07-13T22:04
at 2012-07-13T22:04

By Victoria
at 2012-07-15T18:52
at 2012-07-15T18:52

By Una
at 2012-07-17T12:04
at 2012-07-17T12:04

By Vanessa
at 2012-07-19T06:56
at 2012-07-19T06:56

By Rosalind
at 2012-07-23T06:02
at 2012-07-23T06:02

By Leila
at 2012-07-26T13:26
at 2012-07-26T13:26

By Tristan Cohan
at 2012-07-31T00:22
at 2012-07-31T00:22

By Zora
at 2012-08-04T04:38
at 2012-08-04T04:38

By Erin
at 2012-08-04T21:36
at 2012-08-04T21:36

By Thomas
at 2012-08-09T11:21
at 2012-08-09T11:21

By Mia
at 2012-08-10T02:11
at 2012-08-10T02:11

By Candice
at 2012-08-10T23:51
at 2012-08-10T23:51

By Donna
at 2012-08-14T15:48
at 2012-08-14T15:48

By Selena
at 2012-08-16T06:19
at 2012-08-16T06:19

By Ida
at 2012-08-16T10:47
at 2012-08-16T10:47

By Sandy
at 2012-08-17T06:48
at 2012-08-17T06:48

By Joseph
at 2012-08-18T00:34
at 2012-08-18T00:34

By Quanna
at 2012-08-22T06:11
at 2012-08-22T06:11

By Jessica
at 2012-08-24T21:11
at 2012-08-24T21:11

By Lydia
at 2012-08-26T03:32
at 2012-08-26T03:32

By Isla
at 2012-08-29T23:56
at 2012-08-29T23:56

By Zora
at 2012-08-31T22:47
at 2012-08-31T22:47

By Bennie
at 2012-09-02T10:09
at 2012-09-02T10:09

By Lily
at 2012-09-03T10:12
at 2012-09-03T10:12
Related Posts
步步驚心之我也想知道若曦腦袋成份

By Daph Bay
at 2012-03-30T21:48
at 2012-03-30T21:48
《童話二分之一》曝海報 4女星演童話版欲望都市

By Wallis
at 2012-03-30T21:24
at 2012-03-30T21:24
亂世佳人(唐嫣 陳鍵鋒 羅晉)片花&劇照

By Jacky
at 2012-03-30T21:15
at 2012-03-30T21:15
畫皮2 人物海報&首款預告片

By Tristan Cohan
at 2012-03-30T20:23
at 2012-03-30T20:23
甄嬛傳的華妃 淳常在 沈貴人

By Liam
at 2012-03-30T14:22
at 2012-03-30T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