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狂想曲 Brabanconne,國族愛情人情 - 電影

Dinah avatar
By Dinah
at 2018-07-01T07:33

Table of Contents

英文片名:Belgian Rhapsody「比利時狂想曲」,文化高反差
法文片名:La vie est belge「小比式生活」,比利時解法
荷文片名:Brabançonne「布拉邦頌」,比利時國歌
https://image.tmdb.org/t/p/original/8zMKjVdkcJSC9K2UKZf1wBNIug0.jpg

兩週前才上映了西班牙民族情結旅遊喜劇片《我的家人歐買尬》,這週又有比利時民族情結音樂喜劇片《比利時狂想曲》,看來這種歐洲電影是可以很對台灣人胃口的?人盡皆知比利時分法蘭德斯瓦隆尼亞與布魯塞爾三大區、但語言社群又分荷語法語和德語,兩者之間的疊圖有大半重疊卻又有許多惱人例外... 記得第一個認識我的比利時朋友還問過我「你們台灣也戰南北對不對」我只好苦笑「不太一樣、也很複雜」。

正如台灣作為政治實體在 70 年前美中日政治角力下擠出成形,比利時也是在 190年前英法荷普奧等歐洲後拿破崙政治角力下搓出的湯圓,稱作「歐洲十字路口」不是沒有道理的:歐洲列強的政治角力都在布魯塞爾上演,但真要說到主人家比利時的血淚與權益時,又總是拉拉扯扯無人關心。北部荷語區也許心心念念著靠緊荷蘭發展商業在世界賺大錢,南部法語區也許心心念念著緊靠法國文化身為驕傲的 francophone一份子(然後小德語社群心念強大的德國,本片倒是沒談),就是除了國王誰也不想提到「比利時」三個字,除了外來移民之外誰也不想來首都布魯塞爾。

這部電影我很推薦,可以用很多層次欣賞:輕鬆地,可以欣賞一部鄉民不打不相識交朋友的耍笨喜劇片,而且有很多熱情歌舞與管樂團音樂;浪漫地,可以看一部才子佳人當歡喜冤家的愛情喜劇,還有比利時 1960s-1980s雙語懷舊金曲新詮串起全片;嚴肅地,可以從鄉民人情、到男女愛情、再進一步呼應到比利時的國族政治。政治的追尋,就是愛情的體悟,也是人情的成長,這是三位一體的修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V0_M3stTaY


小比生活狂想曲,布拉邦頌

此片Belgian Rhapsody「比利時狂想曲」,就尖銳地點出了荷法兩語區的民族情結,準確地描繪了他們高反差的生活文化,透過高反差的鄉民姿態生動表達。荷語區人今日大體上是保守殷實的天主教社群,他們工作很認真、生活上軌道、很會做生意、更是現實懂算計;法語區人今日則大體上是雖窮哈哈卻浪漫率性的 francophone,需要錢的科技發展可能輸一截,但文化藝術與政治哲學等發展自由前衛猶勝保守荷語區。當然這樣的分別多少是種刻板印象,但大致是本片捕捉出來的民族梗。這樣文化高反差的異質社群,會譜寫出什麼「狂想曲國家」呢?

此片過的是La vie est belge「小比式生活」,同在一個國家體制下,兩大區政治總是走向比利時人苦笑的"Belgian Solution",具體說就是各執己見吵成一團遲遲無解 XD 別說 2010-11 持續 589 天鬧鬧空城的比利時聯邦政府危機,在比利時的日常不論是活動行程、城市景觀、鄰里空間、甚至地坪鋪面,處處都可以見到這種吵到無解的妥協。

作為一部音樂愛情片,此片選擇了比利時鄰里社群中可能的最大共同點「管樂團」Brassband 為背景,這東西也是向外面英國學來的,但比利時人格外努力做出了成績紮進了土地固結了鄰里、更每每在歐洲奪冠大放異彩。只是在本片連這歐洲管樂大賽要派哪一團出場,都是雙語評審雙語主持混著禮貌與尷尬搓湯圓沒個解,一個國家竟然要派兩團出賽?

此片唱的是比利時 1960s-1980s雙語區各自的經典情歌,但心念的理想是雙語齊唱的 Brabançonne 「比利時國歌」,這國歌超難得在最近小比冠軍相濃厚的世界杯足球賽場場都有 XD 不過在此片中只出現過一次,由一位看似來自巴基斯坦的移民小幫工 Nazir搖旗唱了兩句,就被比利時本土老闆搖搖手中斷了。不論荷法語區都嫌棄比利時國旗、比利時國歌、以及首都布魯塞爾,只有遠從海外流浪甚至逃難前來的外籍移民,不論來自南亞中東還是非洲前殖民地,才懂珍惜比利時給他們第二個家與新人生。


雙語區的歷史創傷,與拋棄循環

這音樂片的兩群管樂團主角,分別是代表荷語區保守殷實身段的"Sint-Cecilia"「聖塞西莉」(天主教聖樂主保聖徒)、與代表法語區自由奔放身段的"En Avant"「前進」,具體表現在兩團保守前衛高反差的曲目選擇與曲風上。而這愛情片的兩位男女主角,則是各自文化身段中最不堪入目的敗德化身,荷語區這邊是一身上班女郎裝扮、手段強勢冷酷有狼性的樂團經理Elke,法語區那邊則是一身率性藝術家裝扮、才氣縱橫演創俱佳覺得我的天才一定要世界看見的小號手 Hugues 。他們為了心中各自的苦悶與理想,都不惜踩過道德紅線做錯事,但做錯也許才是改變的開始?

看此片金曲歌單,大體可發現電影前段都從「創傷」開始,在電影中是保守重家庭的荷語父女思念逝去的母親、對樂團來說甚至是如夢魘般的失落創傷「Alkmaar 詛咒」、然後開場再失去一人重現揮之不去的詛咒... 他們撫平創傷的方法卻是強打精神追求卓越要拿冠軍,真是典型荷語區生意人;法語區這邊則是年輕團員人人坐這山望那山,花心小號手Hugues心念遠方花花世界、伸縮號佳人單戀小號手、指揮大哥單戀伸縮號。不論哪區,都有種「我被拋下來」的陰影、「我值得更好」的渴望、然後拼命發揮他們所長的商業與藝術才能去得到更好、卻在無意間把別人拋了下來。

這多少呼應著歷史政治下的比利時形成:荷語區本來在 17 世紀初要和荷蘭一起從西班牙獨立,結果阿姆斯特丹為首的荷蘭成功獨立進入黃金時代、他們安特衛普以下卻被西班牙平定進入高壓統治,直到今日仍是不平;法語區諸邦平民在 1780s努力擺脫貴族統治,甚至在法國大革命的 1789 年也搞了列日大革命還更早成功,但最終沒有能夠和法國一起成立新共和也沒掛到拿破崙新帝國,而被當棄子切割出來成立 1830 比利時王國。也許誇張一點可以說,比利時王國就是一群被拋棄的人組成的 XD 不過被拋棄的人能不能終止這「拋棄循環」呢?




以下就從本片精選的 19 首金曲,回顧全片,有全片雷:




比利時 1960s-1980s 雙語金曲

1. Zo mooie, zo blonde en zo alleen「如此金髮美麗,卻如此孤獨」(原唱:Jimmy Frey 1968)
原唱是男聲遠觀酒館裡的憂鬱女子,蠢蠢欲動地好奇她怎麼沒男人。電影讓女主角 Elke 唱,嘆自己好好一個人為什麼讓自己被遺棄。這有紀律又有手腕的女強人 Elke 簡直是荷語區偏執精神代言人,他們有民族處境的苦衷但總靠努力卓越來填補,卻往往忽略了這非關卓越而關於人情,總是吃緊破碗落得一場空。這首歌是這部荷語區製作電影的點題,雖然女主角其實紅髮並非金髮但代言了大半金髮的荷語區人民,然後把這焦慮故事從頭說起。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xJS1TLfWR8

2. Met of zonder jou「有你或沒你」(原唱:Anneke Soetaert 1969)
原唱是女聲呼喚離去的男人,有你沒你我的日子都得努力過好。電影讓 Elke 與爸爸父女輪唱懷念媽媽,從頭開始鋪陳他們這荷語區心靈們的創傷背景,等著瞧在創傷驅動下苦苦掙扎的他們會做出什麼傻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fbG0LnKYCY

3. Geen wonder dat ik ween「難怪我哭泣」(原唱:Paul Severs 1966)
原唱是男聲,又是傷心情歌懇求離去的女人回來。電影則讓黑人神父唱,有失落有想念的人不只主角 Elke 父女倆,整個社區每一個人都在撫平創傷。只是下一場戲,撫平的方式是擦擦眼淚抵抗命運:我們失去一個小號手並不會失敗,因為我們可以挖到下一個、仍能奪冠軍!哎,走錯就從這步開始,獵人頭女主角 Elke 冷冷說出了荷語區心底黑暗一面,只要 “LoKoMotiF”「食宿全包高薪津貼」沒有做不到的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CFx2tEZ3Y4


前三首奠定了女主角 Elke 的狼性,帶著公事公辦的荷語區入侵老實的法語區強勢挖角。接下來三首則要看法語區自己那本難念的經。

4. Amoureux solitaires「孤獨單戀」(原唱:Lio 1980)
法語區那邊的憂鬱,非關家庭社區或事業卓越,而關於自我實踐與愛戀。原唱是女聲遠望男人希望他愛我,電影讓女生唱完男生唱,製造這一邊夢想另一邊忽視、坐這山望那山的渴望連鎖。我們男主角這天才小號手 Hugues 是花心男,見每個女生都親吻調情、謠言更嘲笑他每晚睡不同女生的床,在此隱然把浪漫音樂片的愛情小敘事呼應上民族情結片的大敘事:追事業會一步步跳槽爬高、追男友女友會一次次找更美更帥、那追國族認同也會一個個找更強更大的來靠嗎?看看在崇荷崇法崇德間拉扯的比利時,想想在崇日崇中崇美之間拉扯的台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9gfRXAj5VA

5. Goeiemorgen Morgen「早上好」(原唱:Nicole & Hugo 1971)
本片最巧妙的一首混曲,把荷語歌和法語歌搭接在「又一個早晨」的類似處境中。荷語這首的 1970s原唱是男女雙人組的陽光歌舞,人人道早安這天多美好?怎知到了這鬱悶的 2010s這荷語區日復一日的早上,排著隊領一杯杯咖啡、一根閃電泡芙三人分,儘管這荷語中產社區豐衣足食什麼都有,為何這麼憂鬱患得患失呢?參加團練本應開心,新團員加入本應歡迎,為什麼荷語區團練這麼執著能力與紀律、看人吹不好拼命搖頭、掉拍放炮還要罰錢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Ts4V-JKH-4

6. Du vélo sans les mains「放手騎單車」(原唱:Jeff Bodart 1995)
同樣的早晨同樣的排練,2010s 經濟很糟生活苦哈哈連牆壁都灰灰的法語小工廠社區,竟然反而樂天知命擁抱人生美好。原唱就是一堆鋪路工人輕鬆享受生活小趣味,賺多少錢交多少朋友就好好享受多少,電影則讓法語區樂團輪唱,每個早上多開心,知足迎接人生如「迎風放手騎單車」。此前指揮與小號手 Hugues 兩兄弟才因弟弟自我中心的前衛作曲吵了一架,但早上睡醒哥哥轉念一想大方迎接新挑戰,弟弟你想冒險揮灑自我,那我們整團就一起跟你冒險呀!殊不知弟弟已不告而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GWPtRxy7dI&t=12s


挖角成功,荷語區以為賺到,成功人生盡其在我?不過其實這有很大的盲點。接下來三首在表面的歡樂信心下,讓陰影慢慢現形。

7. Ziede Gij Me Gere「若妳準備好,就親我一個」(民謠,荷語翻唱:Will Ferdy 1951)
原來是 1920s街頭民謠,後來被寫成德國歌曲編入德國電影,又被翻唱英語版與荷語版。這街頭小情歌以男生對女生「若妳準備好,就親我一個」來打情罵俏,電影則讓事業心雄厚的 Elke 拉著金主二代男友 Renaat 開開心心準備共組小家庭展開美好人生,這的確是很重小家庭經濟也很愛蓋小住宅的荷語區人生正道,沒想到自己拉著男友「準備好跟我打造小家庭」卻也被男友拉「準備好跟我打造大事業」,玩火越玩越大,連未來公公都準備把事業交給狼性 Elke 只留自己兒子打打小白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7MVAfUVM0A

8. Winkelmeisjesmedley「小店少女組曲」(電影原創 2014)
那邊廂 Hugues 來了荷語區民間,一個異國男孩空降小鎮會吹起多少漣漪呢?這首是此片新創、最大規模的女舞群秀,荷語區人人按表操課上軌道的富裕生活,其實都肖想著一點出軌浪漫,女主角的樂團小號閨蜜 Carla尤然,偷吃不是好事總被自命嚴守道德的荷語區團員們笑,但她偷吃也有偷吃的情義、還以小三之姿全心陪伴力挺正宮。只是女子色衰而愛弛、男子才衰而愛弛,一般小鎮女郎對才子的浪漫肖想,這情義口袋有多深?等後來才子吃鱉後,這浪漫的品質就將現形。

9. Laisse Moi Seul「別煩我」(原唱:Marino Falco 1966)
原唱是男聲,談女人的欺騙與背叛自己已無法容受,請離我而去吧雖然我仍愛著妳。電影把同一個姿態的複雜思緒分給法語區冤家男女三人唱:哥哥對弟弟失了約、弟弟背叛哥哥離去,我們兄弟割袍斷義分道揚鑣吧;倒是夾在打架男孩之間的勸架女孩,仍記得不管多少恩怨我們永遠愛著你。(這位比利時法語女演員 Erika Sainte還有出現在上週的《沒人愛小姐》,演高高在上的時尚媽媽傲視魯蛇女主角)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aByMNvl_bc


荷語女主角 Elke 與法語男主角 Hugues 彼此拿錢辦事的冷酷利益關係,在此已經奠定,是他倆代表荷法雙語區黑暗面的罪惡連結;但不管罪惡不罪惡,不相往來的兩邊終於有了連結總是個開始。接下來幾首歌,在劇情上要讓兩人的利益連結轉為人情連結,在隱喻上也要讓荷法雙語區基於經濟的、那在 1950s前工業法語區傲視農村荷語區、卻在 1960s後國貿荷語區傲視後工業衰敗法語區的利益關係,試著扭轉為彼此互相看見苦衷的情義關係。

10. Tombe la neige「雪正飄落」(原唱:Adamo 1963)
原唱是男聲,歌曲意象是灰暗冷冽的雪夜,情境卻是尾生抱柱佳人沒來,仍是一首感嘆女人離我而去的悲傷情歌。在電影中讓 Elke 的爸媽當婚禮舞會開場曲是有點驚人,不過當 Elke 懷想父母俱在的美好時光倒是絕佳的鄉愁歌曲,也是 Hugues 極有共鳴可以馬上改編的 Blue Jazz。荷法語區兩大罪人主角,他們的禁忌罪行都是有個失落的苦衷為開始,只可惜他們填補苦衷的方式是追求卓越強打信心、不論追求藝術卓越還是事業卓越都一樣,卻忽略了人情苦衷本應回到人情領域尋找解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mJ61vJmU2E

11. Ça plane pour moi「一切盡其在我」(原唱:Plastic Bertrand 1977)
原唱是男聲,瘋瘋癲癲的爽快歌曲,歌名更是盡其在我意興風發,只是細究歌詞就會發現是一首又喝啤酒又喝威士忌喝不停的酒醉歌,原來意興風發是酒醉幻想、整個人被壓迫被霸凌被掏空才是現實憤懣。在電影中讓努力發揮爵士創作才能卻被美國傲慢爵士樂手哂笑打槍的 Hugues 藉酒澆愁一回,如阿湯哥跳沙發一般了揭露了他一切奮鬥基於憤懣的黑暗面,也讓他的浪漫才子形象一夕崩解,他與 Elke 共謀的卓越計畫也宣告胎死腹中。回到小鎮 Hugues 已成女孩們眼中的落水狗,在樂團業界 Elke 也成為人人吐口水的敗德豺狼,兩人能夠找到正道力挽狂瀾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UloL-rTBTs

12. Bla Bla Bla「巴拉拉,你知道」(原唱:Ann Christy 1975)
倒還是法語區這邊曾失戀的受傷女子,給荷語區情敵 Elke 一點溫暖提示,原來不論荷法語區人人心底的動機都是那受傷逃避尋求撫慰的小酒館 "Blue Jazz"。這首 "Bla Bla Bla"原唱是女聲,歌詞有一段複雜的荷語引子、配一段簡單的法語副歌「我呢,我真心愛你」。對雙語區雞同鴨講的比利時、與電影雞同鴨講嘛也通的男女主角來說,這真是象徵語言不通仍能愛的小比情歌。在此雙語區主角都來到了他們鄙視的布魯塞爾,Hugues吹起爵士潸然淚下的共鳴聽眾都是布魯塞爾外籍底層,一張張面孔都不是白人,倒是真經歷過苦難的他們真心珍惜比利時,那雙語區的我們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u59bx70Atg


前三首歌憂鬱地提點了比利時人的苦衷後,下三首歌要開始脫離自憐重新思考自我檢討。女主角 Elke 的成家立業力爭上游之夢想、男主角 Hugues 揮灑才氣自戀地對世界放電的意興風發,真的那麼純善嗎?一定要痛定思痛改過來,找到重生的新路。

13. Tentations「誘惑」(原唱:Jo Lemaire 1984)
原唱是女聲,想當乖女孩又忍不住,走進夜店明明知道這裏的誘惑男孩個個都是獵食猛禽,無奈自已還是暈陶陶地陷下去。電影中則讓 Elke 正面控訴這「誘惑」的罪惡,你這法語區才子放電耍浪漫、卻把一個個女孩睡完就丟,和我這荷語區女強人銀彈攻勢配商業手腕、卻把一個個土地上單純奉獻的人們挖來挖去狂跳槽,不都是「誘惑」之罪嗎?睡過一晚的 Elke 嘴上控訴對方其實心裡亂得很,冷酷聲稱「不過就性交,你們法語人耍浪漫稱做愛,這多蠢?」的確大家真正該做的不是性與金錢,faire l’amour 該做的其實是愛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9C93U_5Zdw

14. Bruiloftsklokken「婚禮鐘聲」(原唱:Willy sommers 1974)
原唱是男聲,談一場婚禮,愛戀著婚禮上的新娘,新郎卻不是我而是我好友,真是男人至痛。電影中讓 Elke 的閨蜜兩人唱,兩人也都和 Elke 從小一起肖想著多金帥氣的 Renaat ,卻只有 Elke 能嫁到 Renaat 展開美好人生,兩人雖然心裡有那麼點不平怨嘆卻也熱情祝福。不過這裡談愛情,其實只是談遠距喜歡美女與帥哥,並無真正的愛情基底。終於拿到了結婚禮服不得不面對的 Elke ,是時候重審這段婚姻了:這只是兩人合作開發事業帝國吃遍人間、抑或真正有什麼感情基底一起攜手愛人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T8UWC6Mtik

15. Amoureux solitaires「孤獨單戀」(原唱:Lio 1980)
Elke & Hugues 就算曾激情上過一次床,卻仍沒掌握到真實的感情基底。這首本片前段已在法語區由配角們唱過的第四首「孤獨單戀」,這回在荷語區也讓男女主角唱一次:我們都在一邊苦苦追求愛、卻在另一邊冷酷背棄愛。愛情如人情也如國族,我們總是一直苦苦追求更好更卓越,自命弱勢苦悶卻不願對比我弱比我苦的人伸出手。比利時有人單戀法國有人單戀荷蘭也有人單戀德國、我們台灣不也有人單戀中國有人單戀日本有人單戀美國?國族的大修行,恐怕還要從愛情的小修行開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9gfRXAj5VA


此片終究是荷語區製作,在訴求荷法雙語區一起走出窠臼尋求超越的基調下,仍然對法語區敬意較多而對荷語區可以自嘲批判更深入。以下三首已近片尾,以片頭點題曲 “Zo mooie, zo blonde en zo alleen” 這最明確的荷語區人民形象悽苦代言也深切反省,然後有點殘酷地要把荷語區汲汲營營衝事業卻漸漸忘記愛與關懷的幻夢,狠狠打碎。

16. Zo mooie, zo blonde en zo alleen「如此金髮美麗,卻如此孤獨」(原唱:Jimmy Frey 1968)
回到了片頭的點題歌曲,讓 Elke 穿著美麗的禮服梳著(其實是紅色的)一頭秀髮,看似光鮮亮麗其實心裡孤獨空虛,完全是豐衣足食經濟獨秀卻慢慢失心的荷語區心理處境。在片頭我們可能以為可憐的女主角 Elke 被人拋棄了,但在這裡我們才知是 Elke 自己的冷酷狼性追名逐利推開了所有愛。這裡還上演一場 Hugues 心中如羅密歐與茱麗葉般浪漫的樓台會,只是仍然對事業導向的婚姻結盟無法割捨的 Elke 還是心亂地把他踢了出去,然而心動了就不會再回頭,一定有機緣逼她改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xJS1TLfWR8

17. Verloren Hart Verloren Droom「夢碎心死」 (原唱:Johnny White 1971)
原唱是男聲,訴說他曾寄望在戀情上的真心與夢想,而今赫然發現那場戀情只是玩火,真心與夢想俱失落。原唱乍聽之下很絕望,但正面想想何嘗不是走出幻夢迎接新生?在電影中,倒是由女主角 Elke 和她已無法繼續同道的未婚夫 Renaat 二重唱,兩個人都是曾經汲汲營營發展事業的荷語區之心,兩人的聯姻沒有對外人的愛與關懷而只有自我中心的利益共榮,那這自我中心的心與夢想不也值得失落重來嗎。此片的男配 Renaat
形象很蠢笨甚至最後有點激動,很容易被觀眾視為丑角甚至反派,不過這首歌唱出了他傻傻以為成家立業發展事業就是人生正道的傻心靈,整個荷語區與全球資本社會都值得聽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FDwyPM0xWY

18. Ciao, Adieu, Goodbye「你再見吧」(電影原創 2014)
電影原創歌曲,原創與原唱就是飾演 Renaat 的演員,原來他是比利時青年歌手 David Cantens而且本人帥得很!只是在電影中唱得蠢笨偏執滿面兇相「再見囉、你滾吧」。在此,本來贊助 Sint-Cecilia 樂團的 Byl建設公司金主父子,一看準媳婦變了心拒絕接手事業成為夥伴,馬上無情切割,昨天可以贊助荷語團、今天可以把荷語團一夕掏空改贊助法語團、誰知哪天會不會又翻臉不認人改投別團?這和「吃完一地再吃下一地」的資本主義邏輯異曲同工,只在乎利益所向卻從不在意設廠的土地與勞工,一直走自己路的法語團 En Avant
本著法語區媲美英國的工運傳統是絕對不會買帳的。


荷語團的投機失敗落得一場空,資產被掏空身無長物後終於知道孑然一身也要攜手堅持做音樂;法語團一路堅持正直走下來卻不太瞧得起投機荷語團,對多年來荷語區的憤懣不平也終於激化。本片最後的大亂鬥很有比利時鄉民的傻氣,卻不是禮貌搓湯圓的 “Belgian Solution” 而剛好相反,彼此之間有多少恩怨情仇全部好好打一架吧!打完出氣才有重生的契機。

19. Ensemble「在一起」(原唱:Pierre Rapsat 2001)
原唱是青年男聲,不是你愛我我愛你愛不到的焦慮情歌,而是迎向世界異國青年的新世紀勵志歌曲。在本片就用作片尾大合唱,彷彿將荷法雙語區視為兩個異國來攜手 XD 電影最後人人的冠軍夢都碎了,在布魯塞爾用英文舉辦的歐洲管樂團大賽,主導的從不是比利時而是英法德荷等列強,比利時兩團都被狠狠踢出,法語團終於承認「大概是(我們一直崇拜的)法國做掉我們」荷語團也承認「恐怕是(我們一直心念的)荷蘭做掉我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ui0olG2kF0

比利時呀,立國初年就是列強權力制衡下瓜分出的棄子,才沒人真在意你想什麼,那棄子們難道不以愛彼此攜手共榮嗎?此片我認為是很值得台灣觀眾看一看、笑一笑、流個淚、想一想。我們這從 1949
成為獨立政治實體以來也就是個棄子的台灣,總是外鬥外行內鬥內行,人人都知道自己根植這塊土地但許多人彼此互不相讓、甚至不計尊嚴到處找外面美國中國日本老大哥助拳,到真正的外交處境時才知道我們都只是他們的棋子。台灣要團結,不是哪種價值壓下別種價值來統一台灣,而是人人要看見彼此的苦衷、就算轉型正義打一架泯恩仇也是很健康的過程、最終要攜手獨立行走世界呀。

--

All Comments

Agnes avatar
By Agnes
at 2018-07-03T12:59
推,這個電影之外做的功課和解釋太強大了!
Queena avatar
By Queena
at 2018-07-03T16:30
這片真的很好看,但看到 IMDB 上面留言覺得作者過
於感性的說法覺得很難過阿

天涯何處無芳草裡的小詩

Freda avatar
By Freda
at 2018-07-01T04:24
Though nothing can bring back the hour Of splendour in the grass, of glory in the flower We will grieve not, rather find Strength in what remains behind ...

Netflix 電影

Blanche avatar
By Blanche
at 2018-07-01T02:28
看好多人說網飛的自製電影都蠻雷 但是今天一次看了「口徑」、「辣手保母」 給我的感覺就是,跟好萊塢感覺的出來規模有差距,網飛的比較有小品的感覺,但是我也 才看兩部而已,可是卻意外喜歡這種小品感 尤其辣手保母,真的是超對味,覺得超好看 感覺上院線也不會太差的作品 口徑則是很一般的劇情片 想請問有人常看網 ...

柯南迷心中最棒的電影版是哪一部?

Enid avatar
By Enid
at 2018-07-01T02:18
借標題問,我實在是不知道柯南劇場版製作委員會的心態是什麼。先看一下柯南每部劇場版的分數,由於IMDB評分人數過少,暫且借看豆瓣的分數,同時後面註明票房數字。 1引爆摩天樓 8.3 11億日圓 2第十四號獵物 7.9 ...

侏儸紀世界

Jacob avatar
By Jacob
at 2018-07-01T02:13
侏儸紀世界失敗點在於 導演老是搞不懂...我們是來看恐龍的 不是來看人類演員的鱉腳戲 導演給出大量的恐龍 and#34;背景and#34; 就以為是給觀眾看恐龍了 大家有沒有感覺就像我們玩RPG在看NPC一樣... 反正就到某個點會觸發某個事件, 這些npc跟路邊的花花草草比根本沒重要到哪裡去 人 ...

東森的旁白蠻不錯的

Delia avatar
By Delia
at 2018-07-01T02:01
應該是電影板可以討論的範圍 好萊塢電影台的旁白常常被揶揄說很有梗、奇妙,好萊塢的畫質也很微妙 任何一部大片被它們播立刻變成B級片,奇妙的預告就不說了 不過同樣旁白,我就覺得東森的不錯,聽了很舒服清楚,好像十年來都是同一個聲音? 有人也喜歡東森的旁白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