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誌影展導演發聲‧好文分享 - 紀錄片

Elvira avatar
By Elvira
at 2007-09-25T00:21

Table of Contents


在地發聲的認真與燦爛:記2007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主題導演」專題
文/朱苓尹

如果說,蔡政良的《阿美嘻哈》(2007)是我近年看過最開心的一部
有關台灣原住民的紀錄片,那麼,Mayaw Biho(馬躍‧比吼)則是台
灣目前從事原住民影像紀錄總是令我期待的一位。

2007年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邁入第四屆,大會規劃的「主題導演」選
中了Mayaw Biho和美國Hopi族導演Victor Masayesva二位,對像我這
樣一個單純的只是愛看民族誌電影的人來說,中外兩位影像工作者一
方面具足了實至名歸的意義,另方面也體現了今年大會所設定的「在
地發聲」(Indigenous Voices)的主體與主題。

「在地人」成為持攝影機的人(the man with the camera),影像訴
說的總體過程,包括:拍、被拍、誰被拍、拍什麼、怎麼拍、拍給誰
看、誰怎麼看….全程影像紀錄的看與被看呈述(represent)了一種
在地主體的論述實踐。人類學知識生產從反思民族誌出現以來,總不
斷追問文化詮釋(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的正∕不正確,不
論是國家機器的附庸者或者遭政治、經濟、社會邊緣化的文化群體,
皆認知到權力其實就是最大的(powerful)詮釋宰制。突破這道藩籬
的直截途徑莫過於想說話的主體自己掌握說話的機器,Mayaw Biho
和Victor Masayesva兩位關於部落影像的多產十足具現這樣的意義。

然,撇開權力爭奪戰,單就觀影的角度來說,影像本身會說話,故事
會說話,而故事裡的主角也會說話(即使像《揹起玉山最高峰》(2002)
裡的伍勝美,開口說的話不多,透過影像,還是讓人感知到那可能存
在他心裡卻未說出口的話語)。兩位導演藉由影片表達了他們身處主
流社會的另類看見,也讓他們攝影機下的主體獲得了重新被看見、被
聽見的可能。

比較Mayaw Biho 和Victor Masayesv的影像風格,首先,兩位基本上
都擅長掌握自身族群的文化元素,像是傳統裡的歌詠、舞蹈、祭儀、
物質文化(如《水啦,跑跑跑》(Water Land Life-H2opi Run to Mexico, 2007)
裡的玉米、樹枝、盛水器,《親愛的米酒 妳被我打敗了》(1998)
裡的米酒),饒富興味的是他們更進一層處理了這些文化元素在當代
社會中的移位與變遷。Victor Masayesv的《顛覆印象》(Imaging Indians, 1992)
直搗好萊塢電影對印地安人的刻板標記就是一記鮮明而迸裂的反擊,
甚至該片連在敘事風格上都大量運用了拼貼、多元、蒙太奇式的處理
手法,導演明顯要讓那些總在描繪印地安人的白人們看清楚「要玩(搞)
,我們比你們還會玩(搞)」各種影像技倆,實驗風格在該片中發揮
得淋漓盡致,儘管故事從頭到尾是從一個印地人婦女坐在牙科療椅上
拔牙講起。

而Mayaw Biho的《天堂小孩》(1997)雖屬小品,同樣具有「逆看」
的效果,三鶯大橋下的原住民部落在政府眼中是違建,三番兩次成為
怪手、大卡車、警察聯合展現粗暴的俎下肉,卻提供了當地小孩子玩
扮家家酒的好戲台,而且還讓孩子有機會一次次讚賞道:沒關係!爸
爸很會蓋房子。

其次,再現原住民與大自然、文化傳承的三(多)重關係也是兩位的
強項。Mayaw Biho的《親愛的米酒 妳被我打敗了》和《揹起玉山最
高峰》說的不只是人與物(米酒、玉山)的聯結,更藉由記憶(memory)
展演人與大自然的對應關係,而記憶則是連結傳統到現在的一條無形
無止的線。在升級儀式中,阿公要要升級到青年組的最高級──青年
之父mama no kapah的部落年輕人「喝下那碗部落的米酒」,乃是透過
一來自自然(部落親製的米酒)的物與部落傳承產生共構,除了對抗
「原住民愛喝酒」、「喝米酒傷身」的污名與規訓,更積極的意義無
寧是拉出凝承部落的那條記憶之線,米酒∕喝下那碗米酒成了記憶符
凸的文化符碼。

《揹起玉山最高峰》,如果你以為探討的是該不該置∕拆于右任銅像
,我想那完全就走味(位)了,也證明你太容易跟著意識型態風向球
胡轉。這部影片最讓我傾心的是三位年輕時擅於登山的長者:伍勝美
、全桂林、史進,他們臉上無時無刻不流露的一種堅定、靜默與喜足
,這些氣質(ethos)來自他們始終如一對自然的虛心與虔敬;當然
,也許有人可以針對原住民出於經濟、政治之迫擔任登山嚮導或揹負
重物上山以致留下身體永久傷害來進行控訴,可是,他們自身對「走
過的路」的繾綣與珍視卻是這部影片最讓我動容的地方。

至於Victor Masayesv的《水啦,跑跑跑》實在可以拿來做為全球化
之下「樂活運動」(LOHAS)的最佳宣導片,透過一場跨國境的長跑
(從美國亞利桑那州往南到墨西哥,約2000哩),聯結不同的族群與
組織,分享「水是一切生命的根源」的觀念,用跑這一行動加上吟唱
、祈禱實踐對人的尊重、對大自然的珍惜。看見Hopi印地安人一棒接
一棒長跑在滿是礫岩的荒漠裡,不禁讓我想起Marshall Sahlins所闡
述的「原初豐裕社會」(The Original Affluent Society),匱乏
與貧窮從來就不是這些大地上的原居者所擁有的,而是外來者、強加
者不當的資本經濟操作呀!

「主題導演」展呈五部影片,處理的議題有別,風格、手法也不盡相
同,用批判的刀刃劃破主流成見有之,回歸部落文化尋繹∕重塑文化
價值更是核心。從後殖民論述以來,「在地發聲」成為論述的關鍵詞
,實際做做看(just do it),像Mayaw Biho和Victor Masayesva這
樣的影像工作者認真而燦爛的說了他們想說的故事。像我這樣只是簡
單坐著聽∕看故事的人,卻學到了──不同的看見。

------------------------------------------------------------

想知道更多更多好文介紹與影片資訊嗎?
趕快來去影展官網瞧瞧http://www.tieff.sinica.edu.tw

影展預售優惠票倒數熱賣中!有興趣參與的朋友們
歡迎即早計畫觀影時間與預算哦!

放映時間:96/9/28(五)~96/10/2(二)
放映地點:台北真善美戲院
預購期間:即日起至9/28下午5時止
預售優惠:全程觀影證1600元(不限場次觀影,現場價2000元)
單場票卷130元(現場價160元)


預售地點:◎兩廳院售票網http://www.artsticket.com.tw
◎真善美戲院

--

--

All Comments

西門創意市集

Jessica avatar
By Jessica
at 2007-09-23T17:02
話說今天下午正走進西門創意市集裡,準備開始逛的時候, 突然看到一個很熟悉又美麗的面孔,靠近一看他們的攤位, 是一些用古早米袋製成的筆記套本和提袋…… 這時候老闆娘馬上站起身來走近跟我介紹,我光顧著一邊端 詳她的面容,一邊為這熟悉的聲音感到振奮不已!連忙問: 「請問妳以前是不是有當過記者?」「嗯…我以前在南投 ...

2007台灣地方志影展決選會議全記錄

Barb Cronin avatar
By Barb Cronin
at 2007-09-23T10:58
時間:2007年6月8日18:45~21:15 地點:新店市太平路美麗春天大飯店三樓會議室 出席:李泳泉(評審團委員兼主席)(以下簡稱:李) 陳儒修(以下簡稱:修) 張昌彥(以下簡稱:張) 陳亮丰(以下簡稱:亮) 管中祥(以下簡稱:管) 列席:夏聖禮(台北縣文史學會理事長) 錄影:郭麗君 記 ...

寶島曼波 ˙黃淑梅

Delia avatar
By Delia
at 2007-09-22T22:01
中時人間 2007.9.21 寶島曼波 ◎黃淑梅 作者為紀錄片「寶島曼波」導演,該片已於日前 展開巡迴放映,詳細場次請見網站: http://www.wretch.cc/blog/meetwith 艷陽下,我扛著攝影機吃力地看著反差極大的觀景窗,螢幕裡,一雙粗短有力的 手,正抓著 ...

9/27星巴克講座★情慾與大師—漫談뜠…

Blanche avatar
By Blanche
at 2007-09-21T12:45
(凡事先以電話報名者,前25名可獲得影展交換票卷乙張) ★情慾與大師——漫談愛情中的殘酷與美好★ 9.27 | 四 | 19:30 地點 | 星巴克重慶門市3樓 | 台北市重慶南路1段104號 |(02) 2557-5227#19 (名額有限,額滿為止。本場次需低消200元入場,內含一杯那堤和一份限定糕點 ...

9/28星巴克講座★「行動中的全球女 …

Carol avatar
By Carol
at 2007-09-21T12:44
(凡事先以電話報名者,前25名可獲得影展交換票卷乙張) ★「行動中的全球女性」專題導覽★ 9.28 | 五 | 19:30 地點 | 星巴克重慶門市3樓 | 台北市重慶南路1段104號 | (02) 2557-5227#19 (名額有限,額滿為止。本場次需低消200元入場,內含一杯那堤和一份限定糕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