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終點線 電影裡沒說的事(含改編史實) - 電影

By Doris
at 2013-09-26T22:38
at 2013-09-26T22:38
Table of Contents
圖文網誌版: http://goo.gl/sXxYe1
最近佳評如潮的真人真事改編電影"決戰終點線(Rush)"由金獎導演Ron Howard執導,雷神
Chris Hemsworth和德西混血帥氣小生Daniel Brühl領銜主演。大家是否也會像K小編一樣,想要一探究竟這兩位傳奇賽車手的真實故事呢?這篇文章將蒐集James Hunt和Niki Lauda的生平,以及分享關於電影的延伸知識,看過電影的你不妨再次回味當年場內外的
經典對決;如果還沒有看過,可以把這些資訊當作行前解說,必定讓觀影過程更添趣味!
這部電影主要以敘述傳奇賽車手James Hunt的生平為第一視角。之所以用傳奇來形容,是
因為他放蕩不羈的個性、1976年讓他達到顛峰的經典賽事,以及英年早逝的人生。
James狂放的個性無所隱藏的展現在賽場內外,早在生涯初期,他就聞名於積極的駕駛風
格,時常無視於撞車的風險而獲得"Hunt The Shunt"的稱號,甚至在發生撞車之後,氣急
敗壞地衝下車將對方車手推倒在地。更不用說在參與贊助商的公開活動時,James常無視
合約規定,穿著輕便的T-Shirt、牛仔褲並且光腳出席。
然而更為人津津樂道的,是James花花公子般的大眾形象,常在比賽前後流連於酒吧和
disco,其中不乏嗑藥和爛醉如泥的行徑。在電影中James曾自嘲:"女孩們喜歡賽車手,
是因為他們接近死亡",再加上金髮瀟灑的外表,傳聞他曾和5000位女性發生過性關係,
這應該也是一項非常驚人的紀錄(難怪中國將片名譯為"極速風流")......在某些報導中甚
至提到,1976年關鍵的日本大獎賽之前,James和33位英國航空的空姐發生關係,因而造
就了當年的世界冠軍。
而在創造巔峰之前,1975年是James非常關鍵的轉捩點,由於原本的車隊Hesketh在下個賽
季即將開始之際缺乏贊助而宣告解散,逼得他不得不另尋東家。之後雖然獲得McLaren因
主力車手出走而新簽的合約,這個倉促的機會並沒有為他爭取到好的待遇,也使得James
後來成為了有史以來最低薪的世界冠軍。
1976年風光拿下冠軍後,接下來的幾年F1賽季James雖然偶有佳作,但整體來說並不如意
。1977年拿下第五名(包括最後一場日本大獎賽奪冠但未上台領獎,被罰款$20,000),
1978年單站最佳成績只獲第三名,且賽季中他的好友Ronnie Peterson因嚴重的車道意外
身亡,更給James十分嚴重的心理打擊。1979年季初則是面臨多次的因故退賽,終於他選
擇在賽完六年前初試啼聲的摩納哥大獎賽後,正式宣布退休,為職業生涯畫上一個驚嘆號
。
退休後的James並不寂寞,他加入了BBC的節目"Grand Prix",相當稱職地擔任F1賽事的評
論員,並且以專業的見解、幽默的口條以及一針見血的批評,累積了非常多的粉絲。後來
也陸續參加一些廣告或電視節目的客串演出。直到40歲以後,James總算逐漸安定下來,
歷經兩任婚姻的他在餐廳遇見了服務生Helen Dyson,卻在電話向她求婚後的一小時,被
發現心臟病發猝死在家中,享年45歲。留下了兩個與第二任妻子生下的孩子,以及令人驚
嘆的傳奇一生。
另外一位故事的主角Niki Lauda,在開始職業生涯的巔峰之前,也經歷過一段相當艱苦的
時期。生長於富商之家的Niki並未獲得家人的支持,1971年靠著向銀行借貸進入了March
的F2 車隊,隔年並同時在F1和F2出賽。然而1972年March的F1成績非常慘烈,Niki沒有拿
到任何車手積分,絕望的他加上龐大的債務,甚至曾有輕生的念頭。後來還是想辦法再借
了一筆錢,轉隊到BRM車隊,1974年因為BRM的隊友 Clay Regazzoni (電影中由
Pierfrancesco Favino飾演)轉隊時的連帶推薦,才終於加入Ferrari,並分別在1975年和
1977年拿下世界冠軍。
在1950-1970年代,賽道上的致命事故時有所聞,也成為賽車手最沉重的壓力,德國紐伯
林賽道更是其中惡名昭彰的危險關卡(史上致命賽道排名第2)。1976年Niki在那裡發生的
嚴重事故,無疑是他人生重大的轉折,賽前Niki召集車手開會,決定是否要因為天候不佳
而中止比賽。他說:"我曾在這裡跑過非常好的成績,其實停賽對我來講並不有利",這句
話一點也沒錯,因為他確實是極少數在該賽道單圈能夠跑進7分鐘內的車手。
發生事故之後,Niki錯過的兩場大獎賽,James分別得到第四名和第一名,加上他在德國
紐伯林站拿下冠軍,積分此刻已經十分接近,也難怪激起了Niki無比的鬥志,靠著堅強的
意志力,只花了六周時間就回到賽場上,並在復出的義大利大獎賽令人動容的拿下第四名
。
http://youtu.be/EDGV7U3vqU4
1976年的紀錄片:
29:45 可以看到當年的撞車畫面
37:00 Niki和妻子Marlene(Alexandra Maria Lara飾)復原後回到賽場的談話
40:48 James被問到再次和Niki比賽有什麼感想,笑笑地說:Hard work. (超帥)
41:00 義大利大獎賽的比賽實錄(James中途因故退賽),搭配Marlene場邊的深情盼望,讓
人非常感動
1979-1981年Niki經歷了短暫的退休,1982年重回F1賽場上加入McLaren(James的前東家)
,並在1984年第三度拿下世界冠軍。1985年賽季結束後他再次宣布退休,開始經營自己創
立的Lauda Air(勞達航空,2012年7月被Austrian Airlines合併),2003年又創立了
Niki(Airline,2011年併入Air Berlin),果然還是有遺傳到家族的商業頭腦呢。而Niki
和陪伴他走過意外事故與風光歲月的妻子Marlene,其實在1991年已經離婚,第二任婚姻
是在2008年,對象是小他30歲的自家航空空服員。現在的他則在協助剛轉隊至Mercedes的
現役F1車手Lewis Hamilton,希望能夠有機會在今年的賽道上爭冠(但是Vettel依舊好殺
阿)。
談到Rush這部電影,他說:"Our pressure at the time was that we did not know if
we would wake up the next day"(我們當時的壓力,來自於從來不知道隔天是否還能一
如往常醒來);和電影不同的是,他提到1976年的最後一場關鍵日本大獎賽,是因為當時
的天候狀況讓剛復原的他根本看不到賽道,所以才退賽,然後他就離開了賽場,一直到抵
達機場才聽說James拿下了冠軍。最有趣的是,他提到James Hunt和Chris Hemsworth給他
的感覺有哪裡不同:"James always looked like he had just got out of bed, and
Chris looked like he came from a beauty salon!"(James看起來總像剛起床一樣,而
Chris則像是來自某個美容沙龍!)。
最後再提供一段Daniel Brühl和Chris Hemsworth談這部電影的專訪:
http://youtu.be/xPAvxbPZL4Y
0:48 Daniel說到曾和Niki相處過一段時間,順便維妙維肖模仿了他的口音(奧地利腔英文
)
3:10 Daniel抱怨他讀劇本的時候,發現Chris的戲都是好康(James Hunt first scene
kissing the nurse; second scene James Hunt making love on a plane; third
scene Niki Lauda checking his tires...)...超無奈XD
非常推薦大家進戲院看的一部電影喔!希望這篇文章可以讓大家覺得電影更好看!!
電影故事。Behind The Scenes:http://goo.gl/YtZUdJ
粉絲頁面:http://goo.gl/BAV9d8
--
最近佳評如潮的真人真事改編電影"決戰終點線(Rush)"由金獎導演Ron Howard執導,雷神
Chris Hemsworth和德西混血帥氣小生Daniel Brühl領銜主演。大家是否也會像K小編一樣,想要一探究竟這兩位傳奇賽車手的真實故事呢?這篇文章將蒐集James Hunt和Niki Lauda的生平,以及分享關於電影的延伸知識,看過電影的你不妨再次回味當年場內外的
經典對決;如果還沒有看過,可以把這些資訊當作行前解說,必定讓觀影過程更添趣味!
這部電影主要以敘述傳奇賽車手James Hunt的生平為第一視角。之所以用傳奇來形容,是
因為他放蕩不羈的個性、1976年讓他達到顛峰的經典賽事,以及英年早逝的人生。
James狂放的個性無所隱藏的展現在賽場內外,早在生涯初期,他就聞名於積極的駕駛風
格,時常無視於撞車的風險而獲得"Hunt The Shunt"的稱號,甚至在發生撞車之後,氣急
敗壞地衝下車將對方車手推倒在地。更不用說在參與贊助商的公開活動時,James常無視
合約規定,穿著輕便的T-Shirt、牛仔褲並且光腳出席。
然而更為人津津樂道的,是James花花公子般的大眾形象,常在比賽前後流連於酒吧和
disco,其中不乏嗑藥和爛醉如泥的行徑。在電影中James曾自嘲:"女孩們喜歡賽車手,
是因為他們接近死亡",再加上金髮瀟灑的外表,傳聞他曾和5000位女性發生過性關係,
這應該也是一項非常驚人的紀錄(難怪中國將片名譯為"極速風流")......在某些報導中甚
至提到,1976年關鍵的日本大獎賽之前,James和33位英國航空的空姐發生關係,因而造
就了當年的世界冠軍。
而在創造巔峰之前,1975年是James非常關鍵的轉捩點,由於原本的車隊Hesketh在下個賽
季即將開始之際缺乏贊助而宣告解散,逼得他不得不另尋東家。之後雖然獲得McLaren因
主力車手出走而新簽的合約,這個倉促的機會並沒有為他爭取到好的待遇,也使得James
後來成為了有史以來最低薪的世界冠軍。
1976年風光拿下冠軍後,接下來的幾年F1賽季James雖然偶有佳作,但整體來說並不如意
。1977年拿下第五名(包括最後一場日本大獎賽奪冠但未上台領獎,被罰款$20,000),
1978年單站最佳成績只獲第三名,且賽季中他的好友Ronnie Peterson因嚴重的車道意外
身亡,更給James十分嚴重的心理打擊。1979年季初則是面臨多次的因故退賽,終於他選
擇在賽完六年前初試啼聲的摩納哥大獎賽後,正式宣布退休,為職業生涯畫上一個驚嘆號
。
退休後的James並不寂寞,他加入了BBC的節目"Grand Prix",相當稱職地擔任F1賽事的評
論員,並且以專業的見解、幽默的口條以及一針見血的批評,累積了非常多的粉絲。後來
也陸續參加一些廣告或電視節目的客串演出。直到40歲以後,James總算逐漸安定下來,
歷經兩任婚姻的他在餐廳遇見了服務生Helen Dyson,卻在電話向她求婚後的一小時,被
發現心臟病發猝死在家中,享年45歲。留下了兩個與第二任妻子生下的孩子,以及令人驚
嘆的傳奇一生。
另外一位故事的主角Niki Lauda,在開始職業生涯的巔峰之前,也經歷過一段相當艱苦的
時期。生長於富商之家的Niki並未獲得家人的支持,1971年靠著向銀行借貸進入了March
的F2 車隊,隔年並同時在F1和F2出賽。然而1972年March的F1成績非常慘烈,Niki沒有拿
到任何車手積分,絕望的他加上龐大的債務,甚至曾有輕生的念頭。後來還是想辦法再借
了一筆錢,轉隊到BRM車隊,1974年因為BRM的隊友 Clay Regazzoni (電影中由
Pierfrancesco Favino飾演)轉隊時的連帶推薦,才終於加入Ferrari,並分別在1975年和
1977年拿下世界冠軍。
在1950-1970年代,賽道上的致命事故時有所聞,也成為賽車手最沉重的壓力,德國紐伯
林賽道更是其中惡名昭彰的危險關卡(史上致命賽道排名第2)。1976年Niki在那裡發生的
嚴重事故,無疑是他人生重大的轉折,賽前Niki召集車手開會,決定是否要因為天候不佳
而中止比賽。他說:"我曾在這裡跑過非常好的成績,其實停賽對我來講並不有利",這句
話一點也沒錯,因為他確實是極少數在該賽道單圈能夠跑進7分鐘內的車手。
發生事故之後,Niki錯過的兩場大獎賽,James分別得到第四名和第一名,加上他在德國
紐伯林站拿下冠軍,積分此刻已經十分接近,也難怪激起了Niki無比的鬥志,靠著堅強的
意志力,只花了六周時間就回到賽場上,並在復出的義大利大獎賽令人動容的拿下第四名
。
http://youtu.be/EDGV7U3vqU4
29:45 可以看到當年的撞車畫面
37:00 Niki和妻子Marlene(Alexandra Maria Lara飾)復原後回到賽場的談話
40:48 James被問到再次和Niki比賽有什麼感想,笑笑地說:Hard work. (超帥)
41:00 義大利大獎賽的比賽實錄(James中途因故退賽),搭配Marlene場邊的深情盼望,讓
人非常感動
1979-1981年Niki經歷了短暫的退休,1982年重回F1賽場上加入McLaren(James的前東家)
,並在1984年第三度拿下世界冠軍。1985年賽季結束後他再次宣布退休,開始經營自己創
立的Lauda Air(勞達航空,2012年7月被Austrian Airlines合併),2003年又創立了
Niki(Airline,2011年併入Air Berlin),果然還是有遺傳到家族的商業頭腦呢。而Niki
和陪伴他走過意外事故與風光歲月的妻子Marlene,其實在1991年已經離婚,第二任婚姻
是在2008年,對象是小他30歲的自家航空空服員。現在的他則在協助剛轉隊至Mercedes的
現役F1車手Lewis Hamilton,希望能夠有機會在今年的賽道上爭冠(但是Vettel依舊好殺
阿)。
談到Rush這部電影,他說:"Our pressure at the time was that we did not know if
we would wake up the next day"(我們當時的壓力,來自於從來不知道隔天是否還能一
如往常醒來);和電影不同的是,他提到1976年的最後一場關鍵日本大獎賽,是因為當時
的天候狀況讓剛復原的他根本看不到賽道,所以才退賽,然後他就離開了賽場,一直到抵
達機場才聽說James拿下了冠軍。最有趣的是,他提到James Hunt和Chris Hemsworth給他
的感覺有哪裡不同:"James always looked like he had just got out of bed, and
Chris looked like he came from a beauty salon!"(James看起來總像剛起床一樣,而
Chris則像是來自某個美容沙龍!)。
最後再提供一段Daniel Brühl和Chris Hemsworth談這部電影的專訪:
http://youtu.be/xPAvxbPZL4Y
)
3:10 Daniel抱怨他讀劇本的時候,發現Chris的戲都是好康(James Hunt first scene
kissing the nurse; second scene James Hunt making love on a plane; third
scene Niki Lauda checking his tires...)...超無奈XD
非常推薦大家進戲院看的一部電影喔!希望這篇文章可以讓大家覺得電影更好看!!
電影故事。Behind The Scenes:http://goo.gl/YtZUdJ
粉絲頁面:http://goo.gl/BAV9d8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Callum
at 2013-10-01T11:40
at 2013-10-01T11:40

By Charlotte
at 2013-10-04T22:04
at 2013-10-04T22:04

By Aaliyah
at 2013-10-09T08:25
at 2013-10-09T08:25

By Robert
at 2013-10-14T03:49
at 2013-10-14T03:49

By Olga
at 2013-10-15T02:35
at 2013-10-15T02:35

By Rosalind
at 2013-10-16T09:55
at 2013-10-16T09:55

By Mia
at 2013-10-20T01:36
at 2013-10-20T01:36

By Jake
at 2013-10-20T21:06
at 2013-10-20T21:06

By Hedwig
at 2013-10-25T06:52
at 2013-10-25T06:52

By Damian
at 2013-10-27T23:14
at 2013-10-27T23:14

By Xanthe
at 2013-10-30T09:51
at 2013-10-30T09:51

By Leila
at 2013-10-30T21:07
at 2013-10-30T21:07

By Jake
at 2013-11-01T06:38
at 2013-11-01T06:38

By Genevieve
at 2013-11-01T09:40
at 2013-11-01T09:40

By Ethan
at 2013-11-03T13:34
at 2013-11-03T13:34

By Olivia
at 2013-11-04T10:56
at 2013-11-04T10:56

By Jake
at 2013-11-07T07:51
at 2013-11-07T07:51

By Heather
at 2013-11-08T01:31
at 2013-11-08T01:31

By Noah
at 2013-11-12T08:05
at 2013-11-12T08:05

By Emma
at 2013-11-16T17:19
at 2013-11-16T17:19

By Rachel
at 2013-11-20T05:59
at 2013-11-20T05:59

By Sierra Rose
at 2013-11-21T23:56
at 2013-11-21T23:56

By Yuri
at 2013-11-26T00:08
at 2013-11-26T00:08

By Barb Cronin
at 2013-11-30T09:00
at 2013-11-30T09:00

By Blanche
at 2013-12-01T23:39
at 2013-12-01T23:39

By Anthony
at 2013-12-05T12:13
at 2013-12-05T12:13

By Annie
at 2013-12-08T09:42
at 2013-12-08T09:42

By Queena
at 2013-12-10T04:08
at 2013-12-10T04:08

By Erin
at 2013-12-12T22:42
at 2013-12-12T22:42

By Yuri
at 2013-12-13T21:20
at 2013-12-13T21:20

By Zanna
at 2013-12-14T16:39
at 2013-12-14T16:39

By Vanessa
at 2013-12-16T08:59
at 2013-12-16T08:59

By Madame
at 2013-12-16T20:45
at 2013-12-16T20:45

By Queena
at 2013-12-21T03:55
at 2013-12-21T03:55

By Megan
at 2013-12-21T22:02
at 2013-12-21T22:02

By Ida
at 2013-12-25T17:46
at 2013-12-25T17:46

By Anthony
at 2013-12-27T08:27
at 2013-12-27T08:27

By Linda
at 2013-12-31T14:25
at 2013-12-31T14:25

By Ingrid
at 2014-01-01T06:17
at 2014-01-01T06:17

By Agnes
at 2014-01-04T10:13
at 2014-01-04T10:13

By Jacky
at 2014-01-05T14:58
at 2014-01-05T14:58

By Iris
at 2014-01-08T08:35
at 2014-01-08T08:35

By Eden
at 2014-01-13T00:56
at 2014-01-13T00:56

By Agnes
at 2014-01-14T04:28
at 2014-01-14T04:28

By Ivy
at 2014-01-15T16:16
at 2014-01-15T16:16

By Jacky
at 2014-01-17T07:35
at 2014-01-17T07:35

By Mason
at 2014-01-22T04:12
at 2014-01-22T04:12

By Frederica
at 2014-01-22T19:04
at 2014-01-22T19:04

By Bennie
at 2014-01-27T03:25
at 2014-01-27T03:25

By Michael
at 2014-01-27T07:50
at 2014-01-27T07:50

By William
at 2014-01-29T14:45
at 2014-01-29T14:45

By Poppy
at 2014-02-02T18:52
at 2014-02-02T18:52

By Hedwig
at 2014-02-07T01:38
at 2014-02-07T01:38

By Zora
at 2014-02-09T09:53
at 2014-02-09T09:53

By Candice
at 2014-02-13T15:30
at 2014-02-13T15:30

By Dorothy
at 2014-02-17T17:01
at 2014-02-17T17:01

By Edwina
at 2014-02-18T22:24
at 2014-02-18T22:24

By Zanna
at 2014-02-20T13:31
at 2014-02-20T13:31

By Audriana
at 2014-02-22T07:45
at 2014-02-22T07:45

By Kumar
at 2014-02-23T16:09
at 2014-02-23T16:09

By Barb Cronin
at 2014-02-25T12:56
at 2014-02-25T12:56

By Yedda
at 2014-03-01T21:18
at 2014-03-01T21:18

By Franklin
at 2014-03-05T11:04
at 2014-03-05T11:04

By Yuri
at 2014-03-06T20:25
at 2014-03-06T20:25

By Lydia
at 2014-03-08T19:28
at 2014-03-08T19:28

By Sandy
at 2014-03-10T06:11
at 2014-03-10T06:11

By Dinah
at 2014-03-15T01:47
at 2014-03-15T01:47

By Jessica
at 2014-03-16T13:25
at 2014-03-16T13:25

By Una
at 2014-03-16T20:58
at 2014-03-16T20:58

By Yedda
at 2014-03-17T23:45
at 2014-03-17T23:45

By Lily
at 2014-03-20T11:56
at 2014-03-20T11:56

By Belly
at 2014-03-22T12:35
at 2014-03-22T12:35
Related Posts
決戰終點線的發行商

By Tracy
at 2013-09-26T22:20
at 2013-09-26T22:20
紀錄片雙年展 擬改每年辦

By Kyle
at 2013-09-26T21:35
at 2013-09-26T21:35
沉澱後的心得〈風起〉

By Tom
at 2013-09-26T20:58
at 2013-09-26T20:58
平淡的風起

By Zora
at 2013-09-26T20:44
at 2013-09-26T20:44
風起 感動在慢慢品味之後

By Callum
at 2013-09-26T20:23
at 2013-09-26T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