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柱部落格上的文章 - 公視

By Ida
at 2009-01-24T10:17
at 2009-01-24T10:17
Table of Contents
公視不缺錢就是缺績效! 2009/01/15
公視不缺錢就是缺績效!
公視不溝通就會扣帽子!
公視勿恃寵而驕、挾民意、搞民粹!
一、「小而美」變成「大而霸」?所謂「公廣集團」根本無法源依據!
公視法自86年5月底三讀,距倡議公視以以拖了7、8年,由於當時有線電視已如雨後
春筍林立,成立公視的時空環境已變,當時對於是否還需要公視已有爭議,後來立院以國
家財力拮据,通過公視法以每年12億元,並要求逐年遞減到每年6億元,目的希望公視能
強化對外募款之能力,將公視定位在一「小而美」的公視(但公視募款不順、故90年修正
公視法第2條、改為政府每年定額捐贈公視9億元)。但民進黨執政毫無評估與計畫,以2
年92億特別預算宣稱組成「公廣集團」(將華視、客家台、原民台和宏觀均納入所謂的公
廣集團),但近年來財政惡化,且未來數位化後所謂的公廣集團將達十幾個頻道,是否造
成政府財力負擔?是否對其他媒體造成壓縮?所謂「公廣」究竟是錢坑或幻影?但公視董
事長鄭同僚竟還投書(中時98.1.5.)認為公視只有九億定額政府捐款,未隨物價波動而
增加投資,此種「謬論」實凸顯其對公視法立法過程欠缺了解。
公廣集團何去何從?台灣需不需要一個超大公廣集團?成立公廣集團的目的何在?台
灣需要幾個公視頻道?可擴充到多大規模、需多少經費?究竟要花多少錢?有何具體計畫
與效益?老百姓同意支持否?現有公視條件(文化、人力、品質、能力)能否支撐?否則
光喊口號、亂砸錢、只是浪費納稅人之錢!
二、請問公視缺的是錢還是績效?立院從未刪過公視一毛錢!
目前公視一年經費政府捐助與募款總計約20億元(公視9億、客家4.5億、原民3.5億、
宏觀1.45億),和其他須仰賴廣告營收的商業電台相比,公視既無收視更無營運之壓力,
尤其適逢經濟不景氣之際,公視可謂媒體「寵兒」、無需憂慮金融風暴對媒體經營之衝擊
,但請問成立10年花納稅人200多億、交出何種成績單?
1.經費飽飽、未刪半毛--然而,公視10年了,花了納稅人200多億,公視表現如何?除了
光喊資源不足,但公視本身問題:人事管理、經營績效、公視採購、內部文化…不該好好
檢討嗎?
2.所用器材、設備最好、浪費之聲不絕於耳---
◎公視大搬風、花6千萬搞大新聞平台
95年7月華視正式公共化、8月公視新聞部搬到華視以示公廣集團新聞平台正式成立,
當時花了2、300萬打造「大新聞平台」,96.5. 新聞平台停止運作、各自獨立,才過1年2
個月公視新聞部又要搬回東湖,(招致媒改社批評有違公廣整合之要求,還列出10大質疑
)為何公視叫窮但又大興土木,浪費納稅人之辛苦錢?誠如媒改社質疑:「公視董事會重
大決策反覆、缺乏延續性,是否平白增加營運成本?如何對納稅人交代?」又是否代表「
公廣集團失敗」?又請問:有哪一電視台二年搬來搬去?公視說沒錢拍戲、沒錢給員工錄
影叫便當卻有錢敲牆打屋頂?難怪員工們不服氣!
◎2台OB轉播車、攝影器材最貴最新(是否為消化預算?)
為了HiHD(高畫質)測試花1千多萬買攝影機(之前攝影機未達報廢、實過於浪費),又
為了做HD,新聞部門全面整修攝影棚、大手筆添購設備。(新聞首先要求準確、快速,而
非畫質第一;例如:外國從未拿新聞節目做HD)看在員工眼裡心疼不已,頻頻質疑:公視
怎麼燒錢真的無人可管嗎?
◎籌建數位電視共同傳輸平台、95年度2.5億、96年度1.9億、但執行率皆為零、直到97年
8月執行率也只有30%及15%,公視不該檢討嗎?
◎董事長、總經理高薪職位、所為何事?
立法院預算中心統計,政府捐助成立之財團法人相關預算,部分董事長坐領高薪、甚至超
過部會首長,如公視董事長月薪23萬多、名列這些機構的「肥貓」第三名(總經理21萬多
),請公視董事長捫心自問:其對公視的「貢獻」與所支領的高薪符合比例嗎?
三、公視不要像被寵壞的孩子、只會唱「公共媒體」的高調、不檢討、不反省、不溝通,
只會大動作登廣告、大搞民粹、預算問題政治化!
1.公視是政府捐助的財團法人,所有經費來自納稅人和社會捐款,立院行使憲法賦予之預
算審核和監督之責,何錯之有?難道「凍結預算」就可醜化為政治黑手干預?難道打著「
媒體獨立」就可拒絕監督、為所欲為?難道刊登廣告、大搞民粹、把事情鬧開、向立院反
撲、控訴「政治力介入」,就可得到社會的同情與支持,就可掩飾所有管理無方、經營不
力、內部離心離德的種種錯誤?
2.花200萬廣告費由誰支付?名義「公視之友會贊助」真否?「公視之友」公款或私款?
捐款希望公視做好節目而非污名化立院,登廣告「公視之友」們都同意嗎?有無挪用款項
、侵占之嫌?
三、公視高層自己信守公共價值嗎?
1.員工評鑑主管考評差、內部士氣低落、怨聲載道,請問公視領導出了什麼問題?
最近公視員工對新主管做整體評鑑,評鑑結果如何?董事長和總經理能不汗顏嗎?願
不願意將去留交由公視全體員工公投決定呢?
2.97年10月公視總經理馮賢賢出席「國際公共電視會
議」發言不實、詆毀馬政府「威脅公視、破壞公視獨立性」,此種近乎栽贓的說法不僅自
毀其媒體信念與公共價值,更嚴重傷害國家形象!
3.總統大選前新開政論節目「有話好說」(史英主持、民進黨前立委劉進興掛名顧問)請
問符合公共價值嗎?(另觀眾檢舉)公視97.3.7.11:53中午新聞:(馬早已在三宣佈不
開放陸勞)播報大學新鮮人有9萬多人失業、竟然說「『將來』開放大陸勞工10萬人來台
後,畢業的大學生失業率會更高」請問是刻意抹黑?還是新聞專業有問題?有無違反公視
製播公約之原則(「不得歪曲或隱飾重要事實,不得以暗示方法影響收視者判斷。」)
3.再舉例、某觀眾97.12.10.上午於公視留言板的留言記錄
發表於: 2008-05-28 8:12 pm
文章主題: 我越來越少看公視了~
前幾年,公視有不少好節目讓我駐留,無論是連續劇、單元劇、演講轉播、電視新聞、國
際新聞解析、歌唱節目、觀點360。
但是這半年來,戲劇類的,都沒有我喜歡的,這或許是個人因素,但是演講轉播取消了、
一般商業新聞台不重視的國際新聞解析也取消了。
同時段,換上了政論節目,不僅僅沒有打開國人的國際視野,其中主持人的觀點,還有明
顯的色盲。表面上好像是平衡了商業台政論節目的觀點,但是實際上更讓之前每年都捐款
贊助公視的我,決定先暫停我對公視的贊助,因為我幾乎都沒有收看公視的節目了~
四、客家、原民、宏觀的節目製播交由公視基金會辦理、預算仍編在客委會、原委會和僑
委會,這些單位不能過問其預算執行以及有無效率嗎?不能選擇要何種內容節目嗎?有約
依約、何錯之有?
公視97年度預算被凍結以來,其高層從不深自檢討、警惕改進,並循正常管道與立院
溝通協調,反而刊登大幅廣告並利用自家頻道和公開網站,散佈錯誤訊息,誤導社會大眾
,甚至聯合特定團體,對國會依憲法行使之預算監督一再詆毀、胡亂指控,大肆操弄民粹
,惡言攻訐國會。凍結預算無非是督促公視改進內部管理之手段,而黨團之提案就是過去
公視和託播部會間的契約內容(事實上,過去政府機關委託公視製作客家台、原民台和宏
觀頻道之節目,契約中就有節目送審之內容),但公視卻誣指為「對節目審查干預」,倘
若決議有窒礙難行,公視可於朝野協商中協調,但其高層卻誤導社會,利用民粹的方式要
脅立院,製造社會無謂紛擾,公視之種種謬誤實為十年來所未見,更立下藉蠱惑群眾要脅
國會之惡例!
五、華視公共化成效如何?收視如何?無人聞問!誰負責?黑洞愈大要不要繼續陷下去?
華視從94年迄今已虧損30億、等於三個「巴紐案」,然而華視經營績效公視要不要負
責、說明?華視董事如何產生?黑箱作業、一人主導、標準何在?立委曾質詢要求公視提
供董事會紀錄,但是公視的董事會紀錄完全看不出任何討論、經過!一份名單由鄭同僚董
事長提出就無異議通過,試問主導者該不該負責?
95.12.一場有關「公廣集團」之公聽會中,小野批評公視把華視搞得四不像,因為華
視在沒有政府預算編列下,又要賺錢,又要顧及公益,實在是難以兩全,而面對華視這樣
的情況,公視高層似乎「束手無策」,學者用十六個字形容華視公共化:「公婆變多,成
本緊縮,政策缺位,飽受折磨」。如今華視虧損止血否?又為何兩台新聞合併被公視視為
喜事後來卻變成一場惡夢,這全因需要更多有關公廣集團合併的細節的規劃與執行,這當
然包括華視預算哪裡來、華視到底要怎麼製作商業與公共理念同時相符的節目,以及兩家
新聞部要怎麼同時合併運作等等的細節規劃,而非只是高層經理的圓夢畫大餅比賽。同樣
問題發生在公視與華視的整合?不同的體質與文化如何克服整合的難題?連新聞平台的合
作都破裂,更懷疑公廣集團如何整合內部、資源共享、發揮效益?(新聞整合)連這一步
都跨不出去,請問華視公共化還有明天嗎?
六、公視只要回歸正軌、正常化,應敞開心胸、歡迎全民監督、內部資訊公開透明、建議
「營運及財務」上網供全民檢視
公視需要全民支持,也需要監督。為達公共化之理想,公視應建立公共問責制度:主
管機關對公視之營運管理、內容製作等造成社會疑慮者,應邀社會公正人士(包含學者、
專家及民意代表等)組成評議小組,進行公開、公正、專業之檢討,以落實公共參與精神
。其次,強化組織內部民主:未來董事會增設員工董事,副總經理以上管理階層之任命,
應廣納員工意見,以促進團隊互信與和諧關係。同時加強依法論事精神:全面檢視公視相
關法規、章程與各項作業要點,修訂其中扞格或不合時宜處,依法論事。再者,強化資訊
公開:落實公視法第29、30、32及34條之精神,確保公視基金會營運及財務之公開,比照
公開發行之公司,於其公開網站中,闢一公開資訊專區,將其執行業務情形及其財務報告
,按季公布,並將董事會議紀錄、經理級以上人事變動,重大業務增減等事項,隨時公布
,以接受全民檢視。
http://blog.udn.com/lym079/2566845?f_ORDER_BY=DESC&pno=2&
唉。
--
公視不缺錢就是缺績效!
公視不溝通就會扣帽子!
公視勿恃寵而驕、挾民意、搞民粹!
一、「小而美」變成「大而霸」?所謂「公廣集團」根本無法源依據!
公視法自86年5月底三讀,距倡議公視以以拖了7、8年,由於當時有線電視已如雨後
春筍林立,成立公視的時空環境已變,當時對於是否還需要公視已有爭議,後來立院以國
家財力拮据,通過公視法以每年12億元,並要求逐年遞減到每年6億元,目的希望公視能
強化對外募款之能力,將公視定位在一「小而美」的公視(但公視募款不順、故90年修正
公視法第2條、改為政府每年定額捐贈公視9億元)。但民進黨執政毫無評估與計畫,以2
年92億特別預算宣稱組成「公廣集團」(將華視、客家台、原民台和宏觀均納入所謂的公
廣集團),但近年來財政惡化,且未來數位化後所謂的公廣集團將達十幾個頻道,是否造
成政府財力負擔?是否對其他媒體造成壓縮?所謂「公廣」究竟是錢坑或幻影?但公視董
事長鄭同僚竟還投書(中時98.1.5.)認為公視只有九億定額政府捐款,未隨物價波動而
增加投資,此種「謬論」實凸顯其對公視法立法過程欠缺了解。
公廣集團何去何從?台灣需不需要一個超大公廣集團?成立公廣集團的目的何在?台
灣需要幾個公視頻道?可擴充到多大規模、需多少經費?究竟要花多少錢?有何具體計畫
與效益?老百姓同意支持否?現有公視條件(文化、人力、品質、能力)能否支撐?否則
光喊口號、亂砸錢、只是浪費納稅人之錢!
二、請問公視缺的是錢還是績效?立院從未刪過公視一毛錢!
目前公視一年經費政府捐助與募款總計約20億元(公視9億、客家4.5億、原民3.5億、
宏觀1.45億),和其他須仰賴廣告營收的商業電台相比,公視既無收視更無營運之壓力,
尤其適逢經濟不景氣之際,公視可謂媒體「寵兒」、無需憂慮金融風暴對媒體經營之衝擊
,但請問成立10年花納稅人200多億、交出何種成績單?
1.經費飽飽、未刪半毛--然而,公視10年了,花了納稅人200多億,公視表現如何?除了
光喊資源不足,但公視本身問題:人事管理、經營績效、公視採購、內部文化…不該好好
檢討嗎?
2.所用器材、設備最好、浪費之聲不絕於耳---
◎公視大搬風、花6千萬搞大新聞平台
95年7月華視正式公共化、8月公視新聞部搬到華視以示公廣集團新聞平台正式成立,
當時花了2、300萬打造「大新聞平台」,96.5. 新聞平台停止運作、各自獨立,才過1年2
個月公視新聞部又要搬回東湖,(招致媒改社批評有違公廣整合之要求,還列出10大質疑
)為何公視叫窮但又大興土木,浪費納稅人之辛苦錢?誠如媒改社質疑:「公視董事會重
大決策反覆、缺乏延續性,是否平白增加營運成本?如何對納稅人交代?」又是否代表「
公廣集團失敗」?又請問:有哪一電視台二年搬來搬去?公視說沒錢拍戲、沒錢給員工錄
影叫便當卻有錢敲牆打屋頂?難怪員工們不服氣!
◎2台OB轉播車、攝影器材最貴最新(是否為消化預算?)
為了HiHD(高畫質)測試花1千多萬買攝影機(之前攝影機未達報廢、實過於浪費),又
為了做HD,新聞部門全面整修攝影棚、大手筆添購設備。(新聞首先要求準確、快速,而
非畫質第一;例如:外國從未拿新聞節目做HD)看在員工眼裡心疼不已,頻頻質疑:公視
怎麼燒錢真的無人可管嗎?
◎籌建數位電視共同傳輸平台、95年度2.5億、96年度1.9億、但執行率皆為零、直到97年
8月執行率也只有30%及15%,公視不該檢討嗎?
◎董事長、總經理高薪職位、所為何事?
立法院預算中心統計,政府捐助成立之財團法人相關預算,部分董事長坐領高薪、甚至超
過部會首長,如公視董事長月薪23萬多、名列這些機構的「肥貓」第三名(總經理21萬多
),請公視董事長捫心自問:其對公視的「貢獻」與所支領的高薪符合比例嗎?
三、公視不要像被寵壞的孩子、只會唱「公共媒體」的高調、不檢討、不反省、不溝通,
只會大動作登廣告、大搞民粹、預算問題政治化!
1.公視是政府捐助的財團法人,所有經費來自納稅人和社會捐款,立院行使憲法賦予之預
算審核和監督之責,何錯之有?難道「凍結預算」就可醜化為政治黑手干預?難道打著「
媒體獨立」就可拒絕監督、為所欲為?難道刊登廣告、大搞民粹、把事情鬧開、向立院反
撲、控訴「政治力介入」,就可得到社會的同情與支持,就可掩飾所有管理無方、經營不
力、內部離心離德的種種錯誤?
2.花200萬廣告費由誰支付?名義「公視之友會贊助」真否?「公視之友」公款或私款?
捐款希望公視做好節目而非污名化立院,登廣告「公視之友」們都同意嗎?有無挪用款項
、侵占之嫌?
三、公視高層自己信守公共價值嗎?
1.員工評鑑主管考評差、內部士氣低落、怨聲載道,請問公視領導出了什麼問題?
最近公視員工對新主管做整體評鑑,評鑑結果如何?董事長和總經理能不汗顏嗎?願
不願意將去留交由公視全體員工公投決定呢?
2.97年10月公視總經理馮賢賢出席「國際公共電視會
議」發言不實、詆毀馬政府「威脅公視、破壞公視獨立性」,此種近乎栽贓的說法不僅自
毀其媒體信念與公共價值,更嚴重傷害國家形象!
3.總統大選前新開政論節目「有話好說」(史英主持、民進黨前立委劉進興掛名顧問)請
問符合公共價值嗎?(另觀眾檢舉)公視97.3.7.11:53中午新聞:(馬早已在三宣佈不
開放陸勞)播報大學新鮮人有9萬多人失業、竟然說「『將來』開放大陸勞工10萬人來台
後,畢業的大學生失業率會更高」請問是刻意抹黑?還是新聞專業有問題?有無違反公視
製播公約之原則(「不得歪曲或隱飾重要事實,不得以暗示方法影響收視者判斷。」)
3.再舉例、某觀眾97.12.10.上午於公視留言板的留言記錄
發表於: 2008-05-28 8:12 pm
文章主題: 我越來越少看公視了~
前幾年,公視有不少好節目讓我駐留,無論是連續劇、單元劇、演講轉播、電視新聞、國
際新聞解析、歌唱節目、觀點360。
但是這半年來,戲劇類的,都沒有我喜歡的,這或許是個人因素,但是演講轉播取消了、
一般商業新聞台不重視的國際新聞解析也取消了。
同時段,換上了政論節目,不僅僅沒有打開國人的國際視野,其中主持人的觀點,還有明
顯的色盲。表面上好像是平衡了商業台政論節目的觀點,但是實際上更讓之前每年都捐款
贊助公視的我,決定先暫停我對公視的贊助,因為我幾乎都沒有收看公視的節目了~
四、客家、原民、宏觀的節目製播交由公視基金會辦理、預算仍編在客委會、原委會和僑
委會,這些單位不能過問其預算執行以及有無效率嗎?不能選擇要何種內容節目嗎?有約
依約、何錯之有?
公視97年度預算被凍結以來,其高層從不深自檢討、警惕改進,並循正常管道與立院
溝通協調,反而刊登大幅廣告並利用自家頻道和公開網站,散佈錯誤訊息,誤導社會大眾
,甚至聯合特定團體,對國會依憲法行使之預算監督一再詆毀、胡亂指控,大肆操弄民粹
,惡言攻訐國會。凍結預算無非是督促公視改進內部管理之手段,而黨團之提案就是過去
公視和託播部會間的契約內容(事實上,過去政府機關委託公視製作客家台、原民台和宏
觀頻道之節目,契約中就有節目送審之內容),但公視卻誣指為「對節目審查干預」,倘
若決議有窒礙難行,公視可於朝野協商中協調,但其高層卻誤導社會,利用民粹的方式要
脅立院,製造社會無謂紛擾,公視之種種謬誤實為十年來所未見,更立下藉蠱惑群眾要脅
國會之惡例!
五、華視公共化成效如何?收視如何?無人聞問!誰負責?黑洞愈大要不要繼續陷下去?
華視從94年迄今已虧損30億、等於三個「巴紐案」,然而華視經營績效公視要不要負
責、說明?華視董事如何產生?黑箱作業、一人主導、標準何在?立委曾質詢要求公視提
供董事會紀錄,但是公視的董事會紀錄完全看不出任何討論、經過!一份名單由鄭同僚董
事長提出就無異議通過,試問主導者該不該負責?
95.12.一場有關「公廣集團」之公聽會中,小野批評公視把華視搞得四不像,因為華
視在沒有政府預算編列下,又要賺錢,又要顧及公益,實在是難以兩全,而面對華視這樣
的情況,公視高層似乎「束手無策」,學者用十六個字形容華視公共化:「公婆變多,成
本緊縮,政策缺位,飽受折磨」。如今華視虧損止血否?又為何兩台新聞合併被公視視為
喜事後來卻變成一場惡夢,這全因需要更多有關公廣集團合併的細節的規劃與執行,這當
然包括華視預算哪裡來、華視到底要怎麼製作商業與公共理念同時相符的節目,以及兩家
新聞部要怎麼同時合併運作等等的細節規劃,而非只是高層經理的圓夢畫大餅比賽。同樣
問題發生在公視與華視的整合?不同的體質與文化如何克服整合的難題?連新聞平台的合
作都破裂,更懷疑公廣集團如何整合內部、資源共享、發揮效益?(新聞整合)連這一步
都跨不出去,請問華視公共化還有明天嗎?
六、公視只要回歸正軌、正常化,應敞開心胸、歡迎全民監督、內部資訊公開透明、建議
「營運及財務」上網供全民檢視
公視需要全民支持,也需要監督。為達公共化之理想,公視應建立公共問責制度:主
管機關對公視之營運管理、內容製作等造成社會疑慮者,應邀社會公正人士(包含學者、
專家及民意代表等)組成評議小組,進行公開、公正、專業之檢討,以落實公共參與精神
。其次,強化組織內部民主:未來董事會增設員工董事,副總經理以上管理階層之任命,
應廣納員工意見,以促進團隊互信與和諧關係。同時加強依法論事精神:全面檢視公視相
關法規、章程與各項作業要點,修訂其中扞格或不合時宜處,依法論事。再者,強化資訊
公開:落實公視法第29、30、32及34條之精神,確保公視基金會營運及財務之公開,比照
公開發行之公司,於其公開網站中,闢一公開資訊專區,將其執行業務情形及其財務報告
,按季公布,並將董事會議紀錄、經理級以上人事變動,重大業務增減等事項,隨時公布
,以接受全民檢視。
http://blog.udn.com/lym079/2566845?f_ORDER_BY=DESC&pno=2&
唉。
--
Tags:
公視
All Comments

By Odelette
at 2009-01-28T03:33
at 2009-01-28T03:33

By David
at 2009-02-01T21:44
at 2009-02-01T21:44

By Agnes
at 2009-02-05T19:47
at 2009-02-05T19:47

By Hedwig
at 2009-02-05T22:20
at 2009-02-05T22:20

By Elvira
at 2009-02-05T23:22
at 2009-02-05T23:22

By Zenobia
at 2009-02-06T08:04
at 2009-02-06T08:04

By Christine
at 2009-02-10T18:15
at 2009-02-10T18:15

By Edith
at 2009-02-13T14:16
at 2009-02-13T14:16

By Tristan Cohan
at 2009-02-16T11:52
at 2009-02-16T11:52

By Frederica
at 2009-02-20T11:22
at 2009-02-20T11:22

By Hamiltion
at 2009-02-24T22:01
at 2009-02-24T22:01

By Valerie
at 2009-02-27T02:41
at 2009-02-27T02:41

By Liam
at 2009-02-28T02:53
at 2009-02-28T02:53

By Tom
at 2009-03-01T12:25
at 2009-03-01T12:25

By Lauren
at 2009-03-02T10:33
at 2009-03-02T10:33
Related Posts
王柏傑轉戰電視 公視偶像劇挑大樑

By Jacob
at 2009-01-22T18:50
at 2009-01-22T18:50
02/01PM11:30 【四月望雨】重回跳舞時代

By Elizabeth
at 2009-01-19T21:53
at 2009-01-19T21:53
NCIS的台詞有台灣耶

By Liam
at 2009-01-18T12:34
at 2009-01-18T12:34
人生劇展 1/19-1/23 09:30,15:00 十週年回顧

By Heather
at 2009-01-17T21:20
at 2009-01-17T21:20
人生劇展 1/18 23:30 躲貓貓

By Hardy
at 2009-01-17T21:15
at 2009-01-17T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