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憂傷,重重餘韻《台北詩人》 - 舞台劇

By Agnes
at 2014-05-31T00:51
at 2014-05-31T00:51
Table of Contents
原文刊載於表演藝術評論台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p=10983
淡淡憂傷,重重餘韻《台北詩人》
演出:動見体
時間:2014/05/24 19:30
地點:高雄正港小劇場
文/李承曄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
《台北詩人》的題材與內容,並非獨特與特別,但這樣看似平靜的內容,卻無數次讓我留
下深深的迴盪,看戲時間,無數次讓淚水波及到我呼吸,直到演出結束的那一刻,我慢慢
地行走到戶外的廣場,讓呼吸與情緒好好的緩和下來,反問現在的自己,什麼是人生、什
麼是創作?
一進入劇場,看見滿地的樹葉、數個綠色籃子,另有一個大台階、病床,這些物像,讓舞
台呈現兩個空間,卻也彷彿暗喻假如數片生命中的片段,終究回歸於生命盡頭的概念。在
劇中,一開頭即點破詩人面對生命盡頭的主軸,並間接的把生命中重要的人一一點出來,
這樣的安排,其實很直白,但卻不芭樂,對於觀眾學來說,不讓觀眾陷入對這些許跳躍的
劇情有所迷失,對第一次看戲或長期觀戲者都是可以接受方式。點破之後,重新回到過往
,與生命中人一一的相遇,談及人與人之間的情誼與缺憾,從與好朋友相遇的那一刻,你
會聽見兩人談論的不是多深的東西,而是很平常言語對談,這樣的角色,存在於每個人生
命中,不一定永遠會在你身邊,卻無時地戳著生命中情緒,如同依稀的記得生命中某個片
刻,那個朋友,無時的支持你一般,但在時間流失後,因為離開,而被遺忘。從大姊與弟
弟的角色,再到讓觀眾為之感動的情人的十四行詩,這種種的故事,讓一切不至於太過片
段,而且能直接的重新建立起主角的時空背景,最後再到一罐啤酒,自己很喜歡這樣安排
,見到同樣性質與物件放在整部戲中,並讓整齣戲呈現一種生活化,卻絲絲入扣的細膩感
。
另外「缺陷」與 「遺憾」是在這部分戲中,我所直接見到的事物,核心是那個「家」的
概念。在故事中,我們不曾見過這個家,但無疑地是這個家在打動著我們,三個姊弟述說
過往的家,然而對於詩人的老婆所在意的卻是當下的家,文本把這衝突,敘述成一個過去
與現在的概念,漸歇性地在劇中段落中發酵,我們回不去那個家,現在這個家又不像家,
讓觀眾重新審思,異鄉遊子的處境,這也是現代人寫實表象的遺憾。在詩人這角色處理,
缺陷會是這角色中的樣子,十分喜歡這樣的缺陷,當詩中的他重新與詩人對談同時,血淋
淋地披露一個創作者、作家的心態,想要彌補缺陷的辦法,那何嘗不是面對,進而寫下文
字,一言一語、隻字片語,試圖重現那需要彌補的時空。關於劇場,恰好也是屬於再現的
空間。
整體而言《台北詩人》在這有些混亂、趨向一致化的社會中,成功塑造停滯的時空,讓我
們陷入思考的原點,看著演員哭泣,自己哭泣,笑、對談,然而這輕輕柔柔地朗誦一首又
一首詩,沉重卻引發餘韻,彷彿身邊產生依稀溫度,陷入過往的擁抱中,緩緩地激起想念
、迴盪,淚水成了這虛擬情感下,真實的體會。
-----
2014兩岸小劇場藝術節邀演節目
// 台北場 // 票價700元
松山文創園區 二樓多功能展演廳
5/30(五) 19:30
5/31(六) 14:30、19:30
6/01(日) 14:30、19:30
購票請洽兩廳院售票系統http://goo.gl/shi2sz
// 給詩迷們的終極回饋 //
十四行詩詩人王添源最後一本詩集《沒有ISBN的詩集》限量出版
凡於《台北詩人》高雄及台北演出現場,憑票根以自由樂捐方式,
一張票根可領一冊,數量有限領完為止。樂捐所得扣除成本將全數捐給公益團體。
// 創作團隊 //
編導│王靖惇
演員│吳昆達、謝俊慧、王詩淳、梁允睿、高丞賢、洪健藏
音樂設計│陳建騏
舞台設計│吳修和
燈光設計│盧建安
服裝設計│李育昇
舞台監督│鄧湘庭
助理導演│孫自怡
// MORE INFO //
台北詩人演出預告片http://goo.gl/Sw5pQO
兩岸小劇場藝術節官網http://www.qaf.org.tw/events/2014/arts_festival/
§本製作為2013廣藝基金會委託創作作品 §
--
淡淡憂傷,重重餘韻《台北詩人》
演出:動見体
時間:2014/05/24 19:30
地點:高雄正港小劇場
文/李承曄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
《台北詩人》的題材與內容,並非獨特與特別,但這樣看似平靜的內容,卻無數次讓我留
下深深的迴盪,看戲時間,無數次讓淚水波及到我呼吸,直到演出結束的那一刻,我慢慢
地行走到戶外的廣場,讓呼吸與情緒好好的緩和下來,反問現在的自己,什麼是人生、什
麼是創作?
一進入劇場,看見滿地的樹葉、數個綠色籃子,另有一個大台階、病床,這些物像,讓舞
台呈現兩個空間,卻也彷彿暗喻假如數片生命中的片段,終究回歸於生命盡頭的概念。在
劇中,一開頭即點破詩人面對生命盡頭的主軸,並間接的把生命中重要的人一一點出來,
這樣的安排,其實很直白,但卻不芭樂,對於觀眾學來說,不讓觀眾陷入對這些許跳躍的
劇情有所迷失,對第一次看戲或長期觀戲者都是可以接受方式。點破之後,重新回到過往
,與生命中人一一的相遇,談及人與人之間的情誼與缺憾,從與好朋友相遇的那一刻,你
會聽見兩人談論的不是多深的東西,而是很平常言語對談,這樣的角色,存在於每個人生
命中,不一定永遠會在你身邊,卻無時地戳著生命中情緒,如同依稀的記得生命中某個片
刻,那個朋友,無時的支持你一般,但在時間流失後,因為離開,而被遺忘。從大姊與弟
弟的角色,再到讓觀眾為之感動的情人的十四行詩,這種種的故事,讓一切不至於太過片
段,而且能直接的重新建立起主角的時空背景,最後再到一罐啤酒,自己很喜歡這樣安排
,見到同樣性質與物件放在整部戲中,並讓整齣戲呈現一種生活化,卻絲絲入扣的細膩感
。
另外「缺陷」與 「遺憾」是在這部分戲中,我所直接見到的事物,核心是那個「家」的
概念。在故事中,我們不曾見過這個家,但無疑地是這個家在打動著我們,三個姊弟述說
過往的家,然而對於詩人的老婆所在意的卻是當下的家,文本把這衝突,敘述成一個過去
與現在的概念,漸歇性地在劇中段落中發酵,我們回不去那個家,現在這個家又不像家,
讓觀眾重新審思,異鄉遊子的處境,這也是現代人寫實表象的遺憾。在詩人這角色處理,
缺陷會是這角色中的樣子,十分喜歡這樣的缺陷,當詩中的他重新與詩人對談同時,血淋
淋地披露一個創作者、作家的心態,想要彌補缺陷的辦法,那何嘗不是面對,進而寫下文
字,一言一語、隻字片語,試圖重現那需要彌補的時空。關於劇場,恰好也是屬於再現的
空間。
整體而言《台北詩人》在這有些混亂、趨向一致化的社會中,成功塑造停滯的時空,讓我
們陷入思考的原點,看著演員哭泣,自己哭泣,笑、對談,然而這輕輕柔柔地朗誦一首又
一首詩,沉重卻引發餘韻,彷彿身邊產生依稀溫度,陷入過往的擁抱中,緩緩地激起想念
、迴盪,淚水成了這虛擬情感下,真實的體會。
-----
2014兩岸小劇場藝術節邀演節目
// 台北場 // 票價700元
松山文創園區 二樓多功能展演廳
5/30(五) 19:30
5/31(六) 14:30、19:30
6/01(日) 14:30、19:30
購票請洽兩廳院售票系統http://goo.gl/shi2sz
// 給詩迷們的終極回饋 //
十四行詩詩人王添源最後一本詩集《沒有ISBN的詩集》限量出版
凡於《台北詩人》高雄及台北演出現場,憑票根以自由樂捐方式,
一張票根可領一冊,數量有限領完為止。樂捐所得扣除成本將全數捐給公益團體。
// 創作團隊 //
編導│王靖惇
演員│吳昆達、謝俊慧、王詩淳、梁允睿、高丞賢、洪健藏
音樂設計│陳建騏
舞台設計│吳修和
燈光設計│盧建安
服裝設計│李育昇
舞台監督│鄧湘庭
助理導演│孫自怡
// MORE INFO //
台北詩人演出預告片http://goo.gl/Sw5pQO
兩岸小劇場藝術節官網http://www.qaf.org.tw/events/2014/arts_festival/
§本製作為2013廣藝基金會委託創作作品 §
--
Tags:
舞台劇
All Comments

By George
at 2014-06-01T03:25
at 2014-06-01T03:25

By Ina
at 2014-06-03T19:54
at 2014-06-03T19:54
Related Posts
阿拉丁音樂劇

By Andy
at 2014-05-30T22:34
at 2014-05-30T22:34
臺大外文畢業公演《藍色房間》專題講座

By Hamiltion
at 2014-05-30T22:01
at 2014-05-30T22:01
台北詩人 5/30~6/1 2014兩岸小劇場藝術節

By Lily
at 2014-05-30T13:52
at 2014-05-30T13:52
請問有人看過Zumanity嗎?

By Xanthe
at 2014-05-30T12:51
at 2014-05-30T12:51
請問國家戲劇院位置選擇?

By Christine
at 2014-05-30T10:31
at 2014-05-30T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