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古典音樂對楊德昌的影響 - 藝術電影

Ina avatar
By Ina
at 2011-06-05T03:19

Table of Contents

http://belaludwig.pixnet.net/blog/post/31604386


很高興今年的台北電影節在史柯西斯(Scorsese)所創辦的基金
會努力之下,總算能夠推出四小時的完整數位修復版。恰巧最近又在
回頭在想一些關於歌劇的問題,因此打算乾脆就趁機談談從很久以前
就想寫的這個問題。

作為台灣新浪潮最重要的導演之一楊德昌,在他的創作生涯中不
斷地透露出他對古典音樂的興趣,而和喜愛使用中文老歌的蔡明亮形
成很有趣的對照。有文章談到楊德昌和他的妻子彭鎧立第一次的碰面
過程可以說是無所不談,話題「從巴哈聊到伍迪艾倫」,而值得額外
一提的是,伍迪艾倫(Woody Allen)在將古典音樂作為配樂的使用上
,亦有相當驚人的成就(註1)。以下將分別探討古典音樂對楊德昌所
造成的影響中的幾個側面:


古典音樂作為配樂的使用

對熟悉古典音樂的觀眾來說,不難發現古典音樂常常出現在楊德
昌的作品之中。例如在〈一一〉裡,楊德昌就安排大提琴獨奏會的段
落,並以貝多芬(Beethoven)的大提琴奏鳴曲作為配樂。而對筆者而
言這之中使用得最精妙者,乃是他在〈青梅竹馬〉中以巴哈(Bach)
的大提琴無伴奏第二號之中的前奏曲作為開場。也許巴哈的音樂被一
些愛樂者說是音樂的建築不是沒有道理的,楊德昌使用這段配樂作為
開場,曲中所透露些微的憂鬱感,彷彿是為這部以當時的台北即將又
邁向又一座水泥森林般的都市作為題材的電影揭開了序幕。

除了在他自己的作品外,楊德昌也曾為侯孝賢的〈風櫃來的人〉
在後製結束前重新配樂,而配樂則為採用維瓦第(Vivaldi)俗稱《四
季》套曲中〈冬〉的第三樂章以及巴哈管弦組曲第三號的Air,而侯導
本人也對於這些配樂的使用感到非常滿意(註2);仔細思考也可以發
現:這一部講述台灣年輕人鄉愁的電影,楊德昌使用古典音樂作為配
樂,竟然用得可以完全沒有違合感,而透過配樂直指主角當下的心境
,也因此儘管Air大概已經被用得很俗濫了,但楊德昌此處的處理依然
堪稱傑出。


歌劇對楊德昌造成的影響

有資料說楊德昌在高中時聆聽威爾第(Verdi)的《阿伊達》(Aida)
時,受到啟發進而影響到日後編劇的寫作。這段文字筆者在第一時間
聯想到的是〈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男女主角的某一場對話場景(請
http://youtu.be/PBf-2ESAqdc),對於一些熟悉《阿伊達》的人而
言,這個場景雖然在音樂上並未直接挪用,但依舊彷彿是在跟最終場
景致敬。

回到問題本身。由於筆者目前手邊並沒有收集到夠多的相關資料
,所以並不清楚對楊德昌而言,他究竟如何有意識地把威爾第歌劇對
他的啟發用在電影上;但是但就現象本身來談,這兩者仍然有一些可
辨識的可能聯繫。

威爾第在晚期歌劇寫作上,愈來愈能善用重唱在音樂中統整不同
人馬及其進行中的不同事件。他不但受到華格納(Wagner)樂劇概念
的影響,最後在寫作《法斯塔夫》(Falstaff)時音樂完全不中斷,
更進一步地,他更加地講究在舞台中呈現出不同的空間和事件。此一
寫作技巧到了《奧泰羅》(Otello)以及《法斯塔夫》達到顛峰,但
在這之前其實已經能在《卡羅先生》(Don Carlo)、《弄臣》(Rigoletto)
以及《阿伊達》見到端倪(註3)。

在威爾第之前的歌劇寫作上,由於重心更多是放在音樂上,相較
之下比較不能同時構思要如何兼顧音樂和戲劇,也因此在重唱的寫作
上,雖然多有不同角色各自闡述心境的場景,但是在舞台空間的構思
上,多未站在作曲家的立場有所問題意識;到了浪漫時期雖然已有考
慮到音樂和空間的問題,但常見的手法之一多為利用後台演奏,亦即
將真正的空間差異如實呈現出來,而非利用舞台呈現出多個空間。

相較之下威爾第不但在《奧泰羅》首演結束後,出版商有出版《
《奧泰羅》舞台擺設圖示》一書,內容有經過威爾第本人認可外,在
重唱的寫作上他亦有著上述的問題意識。而在寫作《阿伊達》這一部
在《奧泰羅》前一部的作品時,雖然他對此一問題的考慮還不夠全面
,但在最終幕的場景他已經做出這樣的效果了:讓被活埋在墓中的男
女主角和在地上的歌隊透過音樂被統一起來。

這樣的概念或許多少影響到楊德昌在寫作多線敘事的題材上;有
趣的是,他和伍迪艾倫不但同樣作為古典音樂的愛好者,兩人也都曾
經處理過多線敘事的題材。或許有人會反駁:這樣的關聯在邏輯上的
關聯性並不夠強,因為電影並無法做到同一個時間呈現兩件事;但是
這樣的反駁可能並未反思到戲劇和電影根本上的差異,以及這樣的差
異要如何轉換:戲劇雖然不像電影可以透過後製以及分鏡的剪接,以
製造出驚人的效果;但是戲劇舞台上卻能夠透過有限的身體以及空間
,進行趨近無限的象徵以及空間區隔轉換,而這也在在考驗導演的功
力和巧思。也因此更進一步地我們可以發現:電影的多線敘事和威爾
第這樣的手法,雖然由於在藝術形式上的差異,以至於在呈現上有所
不同;但對於觀眾而言,這兩者所造成的效果上,都迥異於單線敘事
且彼此較為相近。


(待續)


註1:伍迪艾倫在以古典音樂作為配樂的使用上可以談的太多了,其中
最高的成就之一即為〈愛情決勝點〉,之前已撰寫專文探討之,
意者可以自行點閱:http://belaludwig.pixnet.net/blog/post/6378667

註2:根據侯導在香港浸會大學的講座裡提到,〈風櫃來的人〉原本是
要用李宗盛的歌當配樂的。又侯導並沒有記錯,片中的確有用〈
冬〉當配樂。詳見《侯孝賢電影講座》,p. 117,120,廣西師
範大學出版社。

註3:對於相關概念以及該手法如何用在《奧泰羅》上,可見Peter Ross
著,羅基敏譯的〈由「巧克力計畫」到多層次結構:威爾第的《
奧泰羅》〉一文。



--

All Comments

2011台北電影節「神祕場」大曝光,即刻搶票

Hedy avatar
By Hedy
at 2011-06-03T21:34
今年台北電影節備受矚目的「神祕場」大曝光,已故導演楊德昌的經典作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數位修復完整版》長達237分鐘的導演剪輯版, 具有劃時代的紀念意義;以倫敦為背景及大明星主演的《倫敦大道》,來 台取景的跨國片《101》,更將台北電影節與今年「主題城市」倫敦,還 有台北電影節多年來強調的「城市對望」的宗旨 ...

香草之家 6/4(六) 15:30-17:30講座活動

Una avatar
By Una
at 2011-06-02T17:56
★ 講座主題:香草之家-用香氣來作個心靈占卜! ★ 講師:郭芷伶 香草集教育訓練經理/英國IFPA芳療師 ★ 時間:2011年6月4日(六) 下午3:30 - 5:30 ★ 地點:國賓影城at長春廣場 B2藝文空間 (台北市長春路176號B2) ★內容簡介: 電影《香草之家》中,記憶漸漸消逝的母親說道 ...

台北電影節票選五大肌情男,玄彬豪邁脫出冠軍

Franklin avatar
By Franklin
at 2011-05-30T00:36
今年台北電影節預售啟動,票房馬上開紅盤,引起各界關注與搶購;電影節網站編輯 甚至在官方網站舉辦趣味票選,其中一項「最想看到的肌肉男星」排行榜,韓國天王 玄彬在《晚秋》裡豪放一脫,不負眾望奪得冠軍,熊熊燒出今年台北電影節迫不及待 渴望先睹為快的火熱盛況。 今年台北電影節精選影片包羅萬象,不過好幾部電影中出現 ...

《翻滾吧!阿信》大陸妹追彭于晏 飛坎城 …

Quanna avatar
By Quanna
at 2011-05-29T13:18
新聞來源:http://0rz.tw/ka37c 大陸妹追彭于晏 飛坎城撲空 中國時報 張士達/台北報導 彭于晏拍電影《翻滾吧!阿信》,練出體操選手精實體格,日前在坎城影展海灘驚人一脫 ,為台爭光,視頻與組圖傳遍大陸網站,竟有大陸留法女學生跑去坎城,在海灘茫然漫步 苦苦尋覓,盼巧遇偶像。她遇到台灣記者後 ...

Discovery 我的台灣無比精彩短片徵選活動 就是要你來~~~~

Erin avatar
By Erin
at 2011-05-29T02:09
Discovery粉絲投票得好康 相機大方送 Camera Man,是一位愛台灣,也熱愛影片創作的年輕人,為了參加Discovery「我的台灣 無比精彩」影片徵選比賽,他決定規劃為期三天的「享攝吧!我的台灣無比精彩」拍片計 畫,去發掘台灣的人‧情‧味。但Camera Man需要大家的幫忙,替他選出這三天各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