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頂家園 Drowned out - 紀錄片

By Jack
at 2007-08-14T03:30
at 2007-08-14T03:30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movie 看板]
作者: weitzern (高級雜工) 看板: movie
標題: [心得] 滅頂家園 Drowned out
時間: Tue Aug 14 03:30:30 2007
原文刊載於此:http://blog.pixnet.net/weitzern/post/7487401
星期六參加了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所舉辦的蠻野心足夏日影展,《滅頂家園》就是當天
播放的影片之一,這是一部由英國導演Franny Armstrong拍攝的紀錄片,歷經三年於印度
沒水沒電經費拮据的情況下完成,於2002年問世,並於2004年獲得英國獨立電影節提名最
佳紀錄片。
本片記述一戶即將因Narmada水壩的興建被淹沒的人家,印度政府一開始宣稱,會補償每
一戶因為水壩興建被淹沒的人家一塊跟原有一樣大的土地,路哈里亞不願離開世居了12代
的土地,而且他所居住的嘉生地是肥沃的洪氾區,但政府補償的土地不僅貧瘠,居住環境
更是糟,更別說因為印度地狹人稠,政府根本沒有足夠分配的土地,這些被迫滅頂的人民
只有三個選擇:1. 搬到環境極差的補償地(但是地根本不夠)。2. 以錢為補償,要求居
民搬到都市貧民區,維生技能從此無用,更喪失擁有土地的喜樂。3. 留在家園等著被淹
沒。
這些人發起了Narmada Bachao Andolan(意思是Save the Narmada movement,簡稱NBA)
,除了受害居民更有各界人士聲援,發起訴訟和抗爭,但最後這個抗爭活動可以算是失敗
的,雖然法院判決政府必須先安置好居民才得以繼續興建水壩,但印度政府根本不管那麼
多,水壩愈建愈高,嘉生地也即將被淹沒……。
水壩幾乎是已開發國家公認的一種破壞遠大於利益的公共建設,近年來,水壩的興建逐漸
轉移至第三世界國家。
在印度,因為乾季雨季分明,有些乾旱地區處於完全沒有水源,只能依靠政府送水的情況
,印度政府以平衡水資源分配為由,賦予建設水壩並興建運河的正當性。官方將水壩視為
繁榮進步的象徵,視為建築的奇蹟,他們想以世界第一的水壩工程聞名全球,但結果呢?
在2007年的一個研究指出印度水壩釋放甲烷全球第一 加劇氣候暖化,以"印度"+"水壩"
為關鍵字可以在google搜尋到數十條相關新聞,包括水壩排放的溫室氣體、水壩工程造成
的負面影響、水壩洩洪造成意外死傷……。
水壩的興建並不總是造福人群。水壩或許能提供電力、灌溉、飲水,甚至控制洪水。但攔
水必然會淹沒周邊地區,造成數百萬人家園滅頂,住在洪氾區的人民被迫離開自己的土地
,而他們的生存方式與土地息息相關,離開自己的土地便失去賴以維生的技能,下游的漁
民也因為水流頓失、魚類資源枯竭而喪失生計,水壩造成的影響還包括破壞水資源分佈、
引起土地鹽鹼化、改變降雨規律,破壞森林資源、毀滅洪氾區資源、毀滅生物棲息地。水
壩有一定的使用年限,卻永久破壞自然環境。
NBA透露出的除了水壩對居民造成的重大影響之外,更大的爭議是,興建水壩這樣的重大
工程之效能評估和環境影響評估是如此粗糙,印度政府沒有經過公聽會或其他任何知會徵
詢當地居民的程序就決定了水壩的興建,這些人收到搬離通知的時候,很多人甚至連字都
不認識,更遑論讀懂這份通知的用途。
片中更指出指出,在Narmada前一個被興建水庫的河川,最後水量根本不足,只能進入部
分運河,灌溉面積只有政府原本宣稱的5%,而這些受惠於水壩工程的都是印度重要的都
市地區,原本的荒旱地區根本沒有得到幫助。
對於這些以土地維生的人民來說,土地就是他們仰賴的一切,土地就是他們一切生活的來
源,是他們的文化、傳統與信仰,他們依循自己所生長的土地發展出謀生的技能,除此無
他,因此剝奪了他們的土地,他們就一無所有。每年的雨季原本代表著的是希望的象徵,
氾濫代表著豐收,如今,逐漸上漲的河面卻象徵著家園的毀滅,代表著生存的剝奪。離開
了這裡就是死路一條,何不跟土地共存亡?
但即使路哈里亞堅持"I will drown, but I will not move. " 最後還是被警察強制驅離
,眼睜睜看著家園滅頂,他搬到較原居地高的地方,但那邊頂多也只能撐兩三年就會被淹
沒,屆時路哈里亞將何去何從?因為興建水壩被迫遷離的這1600多萬人口,連政府都不保
障他們的生存權,由誰來保障?
在印度作為金磚四國興起的這些年,對印度的報導大多都是正面積極的,讓我幾乎遺失了
它身為第三世界國家的事實。片末路哈里亞說了一句話,他說:「這個世界上3/4都是水
,我們的政府卻要把土地淹沒。」讓人不勝欷噓。
相關新聞報導與文章:
印度水壩釋放甲烷全球第一 加劇氣候暖化
http://www.epochtimes.com/b5/7/5/29/n1725541.htm
印度水壩在印度節慶期間洩洪 淹死60多人
http://e-info.org.tw/news/world/2005/wo05042203.htm
联合国人权专家关注印度提高水坝水位
http://www.un.org/chinese/News/fullstorynews.asp?newsID=5468
相關文章:
一場關於大型水壩的爭辯
http://mpa.ngo.org.tw/why-no-dam/trend/trend1.htm
水壩崩潰與失敗的原因
http://mpa.ngo.org.tw/message/2-4.htm
印度国家大坝委员会(INCLOD)详细评论
http://www.chinawater.net.cn/zt/lianheguo/huiyibd.asp?CWSNewsID=16416
--
My left brain has nothing right.
My right brain has nothing left.
http://blog.pixnet.net/weitzern *[m
--
作者: weitzern (高級雜工) 看板: movie
標題: [心得] 滅頂家園 Drowned out
時間: Tue Aug 14 03:30:30 2007
原文刊載於此:http://blog.pixnet.net/weitzern/post/7487401
星期六參加了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所舉辦的蠻野心足夏日影展,《滅頂家園》就是當天
播放的影片之一,這是一部由英國導演Franny Armstrong拍攝的紀錄片,歷經三年於印度
沒水沒電經費拮据的情況下完成,於2002年問世,並於2004年獲得英國獨立電影節提名最
佳紀錄片。
本片記述一戶即將因Narmada水壩的興建被淹沒的人家,印度政府一開始宣稱,會補償每
一戶因為水壩興建被淹沒的人家一塊跟原有一樣大的土地,路哈里亞不願離開世居了12代
的土地,而且他所居住的嘉生地是肥沃的洪氾區,但政府補償的土地不僅貧瘠,居住環境
更是糟,更別說因為印度地狹人稠,政府根本沒有足夠分配的土地,這些被迫滅頂的人民
只有三個選擇:1. 搬到環境極差的補償地(但是地根本不夠)。2. 以錢為補償,要求居
民搬到都市貧民區,維生技能從此無用,更喪失擁有土地的喜樂。3. 留在家園等著被淹
沒。
這些人發起了Narmada Bachao Andolan(意思是Save the Narmada movement,簡稱NBA)
,除了受害居民更有各界人士聲援,發起訴訟和抗爭,但最後這個抗爭活動可以算是失敗
的,雖然法院判決政府必須先安置好居民才得以繼續興建水壩,但印度政府根本不管那麼
多,水壩愈建愈高,嘉生地也即將被淹沒……。
水壩幾乎是已開發國家公認的一種破壞遠大於利益的公共建設,近年來,水壩的興建逐漸
轉移至第三世界國家。
在印度,因為乾季雨季分明,有些乾旱地區處於完全沒有水源,只能依靠政府送水的情況
,印度政府以平衡水資源分配為由,賦予建設水壩並興建運河的正當性。官方將水壩視為
繁榮進步的象徵,視為建築的奇蹟,他們想以世界第一的水壩工程聞名全球,但結果呢?
在2007年的一個研究指出印度水壩釋放甲烷全球第一 加劇氣候暖化,以"印度"+"水壩"
為關鍵字可以在google搜尋到數十條相關新聞,包括水壩排放的溫室氣體、水壩工程造成
的負面影響、水壩洩洪造成意外死傷……。
水壩的興建並不總是造福人群。水壩或許能提供電力、灌溉、飲水,甚至控制洪水。但攔
水必然會淹沒周邊地區,造成數百萬人家園滅頂,住在洪氾區的人民被迫離開自己的土地
,而他們的生存方式與土地息息相關,離開自己的土地便失去賴以維生的技能,下游的漁
民也因為水流頓失、魚類資源枯竭而喪失生計,水壩造成的影響還包括破壞水資源分佈、
引起土地鹽鹼化、改變降雨規律,破壞森林資源、毀滅洪氾區資源、毀滅生物棲息地。水
壩有一定的使用年限,卻永久破壞自然環境。
NBA透露出的除了水壩對居民造成的重大影響之外,更大的爭議是,興建水壩這樣的重大
工程之效能評估和環境影響評估是如此粗糙,印度政府沒有經過公聽會或其他任何知會徵
詢當地居民的程序就決定了水壩的興建,這些人收到搬離通知的時候,很多人甚至連字都
不認識,更遑論讀懂這份通知的用途。
片中更指出指出,在Narmada前一個被興建水庫的河川,最後水量根本不足,只能進入部
分運河,灌溉面積只有政府原本宣稱的5%,而這些受惠於水壩工程的都是印度重要的都
市地區,原本的荒旱地區根本沒有得到幫助。
對於這些以土地維生的人民來說,土地就是他們仰賴的一切,土地就是他們一切生活的來
源,是他們的文化、傳統與信仰,他們依循自己所生長的土地發展出謀生的技能,除此無
他,因此剝奪了他們的土地,他們就一無所有。每年的雨季原本代表著的是希望的象徵,
氾濫代表著豐收,如今,逐漸上漲的河面卻象徵著家園的毀滅,代表著生存的剝奪。離開
了這裡就是死路一條,何不跟土地共存亡?
但即使路哈里亞堅持"I will drown, but I will not move. " 最後還是被警察強制驅離
,眼睜睜看著家園滅頂,他搬到較原居地高的地方,但那邊頂多也只能撐兩三年就會被淹
沒,屆時路哈里亞將何去何從?因為興建水壩被迫遷離的這1600多萬人口,連政府都不保
障他們的生存權,由誰來保障?
在印度作為金磚四國興起的這些年,對印度的報導大多都是正面積極的,讓我幾乎遺失了
它身為第三世界國家的事實。片末路哈里亞說了一句話,他說:「這個世界上3/4都是水
,我們的政府卻要把土地淹沒。」讓人不勝欷噓。
相關新聞報導與文章:
印度水壩釋放甲烷全球第一 加劇氣候暖化
http://www.epochtimes.com/b5/7/5/29/n1725541.htm
印度水壩在印度節慶期間洩洪 淹死60多人
http://e-info.org.tw/news/world/2005/wo05042203.htm
联合国人权专家关注印度提高水坝水位
http://www.un.org/chinese/News/fullstorynews.asp?newsID=5468
相關文章:
一場關於大型水壩的爭辯
http://mpa.ngo.org.tw/why-no-dam/trend/trend1.htm
水壩崩潰與失敗的原因
http://mpa.ngo.org.tw/message/2-4.htm
印度国家大坝委员会(INCLOD)详细评论
http://www.chinawater.net.cn/zt/lianheguo/huiyibd.asp?CWSNewsID=16416
--
My left brain has nothing right.
My right brain has nothing left.
http://blog.pixnet.net/weitzern *[m
--
Tags:
紀錄片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公視的網路商城8/15號開始特價

By Hedy
at 2007-08-14T03:12
at 2007-08-14T03:12
台灣70年紀錄與實驗影像展

By Dinah
at 2007-08-12T15:55
at 2007-08-12T15:55
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精華影片巡迴展

By Jake
at 2007-08-12T15:14
at 2007-08-12T15:14
【黑手那卡西最新紀錄片首映】

By Zora
at 2007-08-08T18:35
at 2007-08-08T18:35
國片《奇妙的旅程》尋找三百位臨時演員

By Madame
at 2007-08-07T09:53
at 2007-08-07T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