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板少女-尋求認同 - 電影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8-12-23T21:25
at 2018-12-23T21:25
Table of Contents
將滑板運動迎風馳騁的感覺拍得心曠神怡;滑板運動的旋轉、跳躍各種技能的熟練來自於
不停地失誤、跌倒而來,就像許多人的青春非得經過人際互動的跌跌撞撞,才能真正找到
屬於自己的定位;接受滑板運動這樣的次文化,特別是女性玩滑板這件事,則如同我們不
斷地在尋求他人對自我的認同一般。這是一部滑板少男少女的生活紀錄,並試著捕抓玩滑
板的迷人之處,同時也在講成長的徬徨,尋求認同的渴望。這是#滑板少女。
(底下有雷)
故事圍繞著女主角周圍的一切發展,融合了兩大部分。其中一部份是關於玩滑板這件事,
從外人來看,滑板特技確實讓人拍手叫好,嘖嘖稱奇,但這部電影並未特別聚焦在那些絢
麗花俏的技巧上面,予我反倒較多滑滑板的生活及滑滑板的感覺,其中一個歸因來自於攝
影師本身也會溜滑板,因而許多跟拍的鏡頭裡,迎風馳騁的暢快好似從螢幕裡噴射出來,
自由不羈的無限也隨之沁人心脾,彷彿將所有俗事拋諸身後。於是慢慢體會溜滑板者想要
追求更高超技巧的心情,並能為確實征服技術難度較高的動作感到爽快與發自內心的感佩
。
另一部分則為這群玩滑板的少男少女們的青春紀事,唯沒發生在校園內,而是複製同樣的
荷爾蒙撞擊於滑板場上及延伸至外。後設地分析這部分的內容,其實編寫得老套沒有新意
,若抽掉滑板這個元素,可能就顯得無趣。但導演卻利用「滑板」、「女性」這兩個關鍵
字,和少年們情竇初出茅廬的那種錯綜複雜的情感產生了化學作用,揮發地令人目眩神迷
。那些友情與愛情的矛盾以及模糊的一線之隔,在角色這樣年紀裡跌撞地摸索,和角色不
斷地尋求滑板技能的更臻高明,於心理的挫折和生理的傷口往復間追求更舒服爽快的滑板
經驗,幾近完美地疊合出同步印象。
於是催生出認同的核心概念,或該說人習慣性地在同溫層裡尋找能被理解的慰藉。導演以
有限的敘事,和觀影者的生活經驗做連結,帶出滑板這項運動的不普及,故事裡的女主角
非得長途跋涉到特定地點才有較多的場地,且溜滑板的人口也比較多。同時亦以流經血帶
出女性滑板者又為相對罕見,因而能遇到Skate Kitchen的這群夥伴,可是相當難得,不
需要大張旗鼓,白費唇舌地說明自己如何喜愛滑板,只是點個頭,微個笑,眨個眼,彼此
就能心靈相通,吐納相同的默契。
縝密地再以此團體出發,擴及其他對立的團體,更多元地扣住故事的主軸。一方面談家人
的支持程度,並從家人能夠認同喜愛溜滑板的欽羨,帶出無論外頭有多多的同好,其實內
心還是冀求最親愛的家人能夠接納自己的興趣,由此觸及到女主角家人與她的互動狀況,
雖說輕描淡寫,綜觀來卻能一窺女主角情感上的孤寂,並有需要被了解的強大迫切,於是
有了後面的劇情,不方便地寄住他人家,和一個男性共感。只是那位男孩竟是Skate
Kitchen其中一名成員的前男友......
儘管後頭劇情不難猜想,因為人這種生物幾乎都在重演類似的劇情,雖然降低了這部電影
的空靈感,倒也拉回現實面,不過因著選用主題的緣故及聰明的拍攝素材選用,反倒更凸
顯出滑板少女對認同的迫切及對成長的無助。
歡迎光臨:
https://dammimmi.blogspot.com/2018/07/1819skate-kitchen.html
--
不停地失誤、跌倒而來,就像許多人的青春非得經過人際互動的跌跌撞撞,才能真正找到
屬於自己的定位;接受滑板運動這樣的次文化,特別是女性玩滑板這件事,則如同我們不
斷地在尋求他人對自我的認同一般。這是一部滑板少男少女的生活紀錄,並試著捕抓玩滑
板的迷人之處,同時也在講成長的徬徨,尋求認同的渴望。這是#滑板少女。
(底下有雷)
故事圍繞著女主角周圍的一切發展,融合了兩大部分。其中一部份是關於玩滑板這件事,
從外人來看,滑板特技確實讓人拍手叫好,嘖嘖稱奇,但這部電影並未特別聚焦在那些絢
麗花俏的技巧上面,予我反倒較多滑滑板的生活及滑滑板的感覺,其中一個歸因來自於攝
影師本身也會溜滑板,因而許多跟拍的鏡頭裡,迎風馳騁的暢快好似從螢幕裡噴射出來,
自由不羈的無限也隨之沁人心脾,彷彿將所有俗事拋諸身後。於是慢慢體會溜滑板者想要
追求更高超技巧的心情,並能為確實征服技術難度較高的動作感到爽快與發自內心的感佩
。
另一部分則為這群玩滑板的少男少女們的青春紀事,唯沒發生在校園內,而是複製同樣的
荷爾蒙撞擊於滑板場上及延伸至外。後設地分析這部分的內容,其實編寫得老套沒有新意
,若抽掉滑板這個元素,可能就顯得無趣。但導演卻利用「滑板」、「女性」這兩個關鍵
字,和少年們情竇初出茅廬的那種錯綜複雜的情感產生了化學作用,揮發地令人目眩神迷
。那些友情與愛情的矛盾以及模糊的一線之隔,在角色這樣年紀裡跌撞地摸索,和角色不
斷地尋求滑板技能的更臻高明,於心理的挫折和生理的傷口往復間追求更舒服爽快的滑板
經驗,幾近完美地疊合出同步印象。
於是催生出認同的核心概念,或該說人習慣性地在同溫層裡尋找能被理解的慰藉。導演以
有限的敘事,和觀影者的生活經驗做連結,帶出滑板這項運動的不普及,故事裡的女主角
非得長途跋涉到特定地點才有較多的場地,且溜滑板的人口也比較多。同時亦以流經血帶
出女性滑板者又為相對罕見,因而能遇到Skate Kitchen的這群夥伴,可是相當難得,不
需要大張旗鼓,白費唇舌地說明自己如何喜愛滑板,只是點個頭,微個笑,眨個眼,彼此
就能心靈相通,吐納相同的默契。
縝密地再以此團體出發,擴及其他對立的團體,更多元地扣住故事的主軸。一方面談家人
的支持程度,並從家人能夠認同喜愛溜滑板的欽羨,帶出無論外頭有多多的同好,其實內
心還是冀求最親愛的家人能夠接納自己的興趣,由此觸及到女主角家人與她的互動狀況,
雖說輕描淡寫,綜觀來卻能一窺女主角情感上的孤寂,並有需要被了解的強大迫切,於是
有了後面的劇情,不方便地寄住他人家,和一個男性共感。只是那位男孩竟是Skate
Kitchen其中一名成員的前男友......
儘管後頭劇情不難猜想,因為人這種生物幾乎都在重演類似的劇情,雖然降低了這部電影
的空靈感,倒也拉回現實面,不過因著選用主題的緣故及聰明的拍攝素材選用,反倒更凸
顯出滑板少女對認同的迫切及對成長的無助。
歡迎光臨:
https://dammimmi.blogspot.com/2018/07/1819skate-kitchen.html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Sierra Rose
at 2018-12-24T10:52
at 2018-12-24T10:52

By Tom
at 2018-12-26T12:30
at 2018-12-26T12:30

By Michael
at 2018-12-30T00:41
at 2018-12-30T00:41
Related Posts
《高潮》人們最原始的本性

By Belly
at 2018-12-23T21:24
at 2018-12-23T21:24
聞天祥評 / 人魚沉睡的家

By Callum
at 2018-12-23T21:14
at 2018-12-23T21:14
土耳其 (伊斯坦堡)

By Audriana
at 2018-12-23T21:14
at 2018-12-23T21:14
蜘蛛人新宇宙的某個細節詢問(雷)

By Oscar
at 2018-12-23T20:56
at 2018-12-23T20:56
蜘蛛人-新宇宙適合五歲小孩嗎?

By Agnes
at 2018-12-23T20:51
at 2018-12-23T2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