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Marvel漫畫電影可以持續成功 - 電影

By Yuri
at 2014-12-30T23:09
at 2014-12-30T23:09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Tosca (hi)》之銘言:
: 從鋼鐵人 雷神 美國隊長 到復仇者聯盟
: 幾乎每部評價票房都有一定水準
: 甚至今年的星際異攻隊也很不錯
: 如果再加上沒辦法列入復仇者的X-men 金鋼狼 蜘蛛人等等
: 那更不得了 裡面或許不是每集評價都很高 但至少都有一定水準
: 我所謂一定水準 對照組就是蝙蝠俠和超人的DC comics啦
: 諸位可能不知道 舊版的超人第四集 還有蝙蝠俠第四集
: 完全就是大雷片~~
: 這兩部youtube上都有電影老實說版本
: 都這麼久的電影了 還被抓來拍老實說
: 你就知道這兩部對美國影迷的創傷有多大了XD
: 補充一下 超人第四集跟蝙蝠俠第四集有多雷
: 兩部IMDB 都是3.6分!!
: Marvel最近要找接近這分數的電影 還真困難~~
: 為什麼Marvel可以持續拍出一定水準的電影呢?
: 尤其很多部都不是甚麼大明星(雷神 美國隊長 異攻隊)
: 導演也不固定
: 為什麼還能有穩定水準 不會有大雷片呢??
簡單回一下,
這是我個人讀了一些新聞、影評以及個人實際觀影之後,
配合我對好萊塢電影以及美國電視產業情況的簡單認知之後整裡出來的想法,
不見得完全正確,僅供參考。
MARVEL現在電影能夠持續成功的主因,主要是因為他們在電影的創作模式上,
逐漸往美國電視劇的工作模式靠攏所致,
何謂往電視劇模式靠攏?即以製作方為最高主導原則,
上從創作題材、下至演出風格,都必須按照製作人的思考來處理,
導演跟演員則是作為一個「完成工作」的角色,不再擁有太多的創作權力導致,
就跟美劇一樣,製作人永遠是最大的,
如果你今天在電視圈工作,想要對自己的作品擁有百分之百的掌控權力,
那你要當的就不會是編劇、也不會是導演,而是製作人,
好比知名編劇Aaron Sorkin他寫了一部很偏門的影集【新聞編輯室】,
為了作這部片,他也就身兼製作人。
MARVEL的一系列電影便是如此,以製作方品牌風格為最高指導原則,
這種工作方式也就造成了今年我們時常會在一些外媒當中所看到的「電影影集化」。
這種工作方式聽起來雖然跟我們所認知的「商業電影」差別並不大,
畢竟出錢的就是老大,我們也時常會聽說一些拍獨立製片出身,
擁有絕對作品創作主導權的導演進到好萊塢水土不服的新聞,可參考:
機器戰警2014:http://www.ilooker.com.tw/news_info.php?ctid=3&id=6120
今天我們若是要為「電影」找一個「作者」,
還是普遍會說「導演」,而不是「編劇」,更不會是「製作人」,
製作方或許會對作品整體的風格指手畫腳,產生一些影響,
好比SONY出品的【蜘蛛人3】,從各方消息旁敲側擊看來,
導演山姆雷米壓根就對猛毒沒好感,初稿也沒打算放猛毒進來,
但SONY就是很想要很想要,於是就有了片子最後十五分鐘的大亂鬥,
即使如此,我們還是可以很明顯的看出那是山姆雷米的片子,
隨處飄蕩著濃濃的B級趣味跟玩興。
身為觀眾的我會知道【蜘蛛人3】是一部MARVEL漫畫改編作品,
同時也認同那是一部「山姆雷米作品」,兩者是沒有衝突的。
如今的「復仇者聯盟」系列電影,我們幾乎叫不出「作者」,
只能從MARK認出那是MARVEL出品,整體風格跟審美觀感太過一致,
讓個體作品幾乎失去了差異性,不管是影像美學或是故事風格皆然,
這也就無怪乎個人風格極強的Edgar Wright要放棄籌備數年的【蟻人】,
可以想見的是,【蟻人】或許會是一部好看的MARVEL電影,但肯定叫不出導演名字,
觀眾可能也不在乎到底是誰拍的。
從【鋼鐵人】開始啟動的一連串MARVEL超級英雄作品的影集化、去差異化;
由製作方強勢主導、統一風格,其實便是近年英雄電影大成功的秘訣。
【鋼鐵人3】可以說是唯一的例外,這也是近年來我唯一一部喜歡的超級英雄電影。
我想這是因為小勞勃道尼太有票房吸引力,
喊水會結凍,只要是他講的話,MARVEL都不敢不從,
所以他推薦Shane Black出任本片的編劇兼導演,MARVEL也就用了;
片中從劇本到演出隨處充滿Shane Black式的幽默感,
即使那個幽默感是與MARVEL現在所營造的路線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這也讓這部片顯得有些跳TONE,MARVEL還是放手讓他拍了。
但看得出來MARVEL現在有點後悔XD
如果你問我,這種電影影集化的趨勢好不好?
我當然會說不好,我個人看電影有時候還蠻講求「驚喜」的,
以前看超級英雄改編電影就像踩地雷一樣,多開心的日子,
我今天看到【蝙蝠俠:開戰時刻】,對導演的詮釋手法感到驚艷,
從此多認識一個導演叫做Christopher Nolan;
隔天可能就看到【惡靈戰警】這種無聊到令人髮指的作品,
你就知道Mark Steven Johnson這個人的超級英雄作品真的不能看。
可以想見的是,以後這些驚喜(或驚嚇)將會越來越少,
同樣風格的作品看多了總會產生審美疲勞,
MARVEL現在雖然正在風頭上,每一部出來都碼是:
「MARVEL最好的改編作品」、「MARVEL最具野心的作品」、
「MARVEL同時間身穿緊身衣的英雄參戰最多的作品」等等等......。
觀眾總有一天會膩的。
老實說我還蠻期待DC現在這種亂槍打鳥、胡搞瞎搞的作法的,
Zack Snyder個人風格極強,作品水準嚴重參差,結果找他來組【正義聯盟】;
在完全沒有票房品牌的情況下找David Ayer拍【自殺特攻隊】,
這兩個作為真的非常的勇敢,噗哈,這一定要進電影院看他們會不會翻船的啊!
講兩個題外話,
台灣在打廣告的時候,若製作人是個名人,就會打得超大,
好比說『昆丁塔倫提諾監製』、『羊男的迷宮導演監製』,
我理性上可以了解片商為了票房考量不得不這麼作,
感性上就無法接受了,畢竟「監製」跟「導演」兩者差別可說天差地遠,
聽到有人看完片子說,唉呦,昆丁這次的片子怎麼這麼難看?
我就會想說:對,因為那不是昆丁導的。
今年最常聽到的是:唉呦,忍者龜意外的好看耶!比變形金剛好多了!
我依舊忍不住想說:對,因為那不是麥可貝導的。
另外一點是,就歐美而言,
如果我們把劇場、電影跟電視,三者放在一起比較的話,
編劇在當中的地位高低依序是:劇場 大於 電視 大於 電影。
在劇場,你基本上除非獲得劇作家同意,否則是不能隨意更動文本的;
電視則多半採取編劇組,多人共同創作的形式進行;
電影的話就不用說了,本子交出去,製作人不滿意找來編劇醫生修過好幾輪,
導演實際拍攝再改過一輪、等到殺青之後剪接再重新剪過一輪,
跟初稿比起來絕對是面目全非。
大概就是這樣。
--
: 從鋼鐵人 雷神 美國隊長 到復仇者聯盟
: 幾乎每部評價票房都有一定水準
: 甚至今年的星際異攻隊也很不錯
: 如果再加上沒辦法列入復仇者的X-men 金鋼狼 蜘蛛人等等
: 那更不得了 裡面或許不是每集評價都很高 但至少都有一定水準
: 我所謂一定水準 對照組就是蝙蝠俠和超人的DC comics啦
: 諸位可能不知道 舊版的超人第四集 還有蝙蝠俠第四集
: 完全就是大雷片~~
: 這兩部youtube上都有電影老實說版本
: 都這麼久的電影了 還被抓來拍老實說
: 你就知道這兩部對美國影迷的創傷有多大了XD
: 補充一下 超人第四集跟蝙蝠俠第四集有多雷
: 兩部IMDB 都是3.6分!!
: Marvel最近要找接近這分數的電影 還真困難~~
: 為什麼Marvel可以持續拍出一定水準的電影呢?
: 尤其很多部都不是甚麼大明星(雷神 美國隊長 異攻隊)
: 導演也不固定
: 為什麼還能有穩定水準 不會有大雷片呢??
簡單回一下,
這是我個人讀了一些新聞、影評以及個人實際觀影之後,
配合我對好萊塢電影以及美國電視產業情況的簡單認知之後整裡出來的想法,
不見得完全正確,僅供參考。
MARVEL現在電影能夠持續成功的主因,主要是因為他們在電影的創作模式上,
逐漸往美國電視劇的工作模式靠攏所致,
何謂往電視劇模式靠攏?即以製作方為最高主導原則,
上從創作題材、下至演出風格,都必須按照製作人的思考來處理,
導演跟演員則是作為一個「完成工作」的角色,不再擁有太多的創作權力導致,
就跟美劇一樣,製作人永遠是最大的,
如果你今天在電視圈工作,想要對自己的作品擁有百分之百的掌控權力,
那你要當的就不會是編劇、也不會是導演,而是製作人,
好比知名編劇Aaron Sorkin他寫了一部很偏門的影集【新聞編輯室】,
為了作這部片,他也就身兼製作人。
MARVEL的一系列電影便是如此,以製作方品牌風格為最高指導原則,
這種工作方式也就造成了今年我們時常會在一些外媒當中所看到的「電影影集化」。
這種工作方式聽起來雖然跟我們所認知的「商業電影」差別並不大,
畢竟出錢的就是老大,我們也時常會聽說一些拍獨立製片出身,
擁有絕對作品創作主導權的導演進到好萊塢水土不服的新聞,可參考:
機器戰警2014:http://www.ilooker.com.tw/news_info.php?ctid=3&id=6120
今天我們若是要為「電影」找一個「作者」,
還是普遍會說「導演」,而不是「編劇」,更不會是「製作人」,
製作方或許會對作品整體的風格指手畫腳,產生一些影響,
好比SONY出品的【蜘蛛人3】,從各方消息旁敲側擊看來,
導演山姆雷米壓根就對猛毒沒好感,初稿也沒打算放猛毒進來,
但SONY就是很想要很想要,於是就有了片子最後十五分鐘的大亂鬥,
即使如此,我們還是可以很明顯的看出那是山姆雷米的片子,
隨處飄蕩著濃濃的B級趣味跟玩興。
身為觀眾的我會知道【蜘蛛人3】是一部MARVEL漫畫改編作品,
同時也認同那是一部「山姆雷米作品」,兩者是沒有衝突的。
如今的「復仇者聯盟」系列電影,我們幾乎叫不出「作者」,
只能從MARK認出那是MARVEL出品,整體風格跟審美觀感太過一致,
讓個體作品幾乎失去了差異性,不管是影像美學或是故事風格皆然,
這也就無怪乎個人風格極強的Edgar Wright要放棄籌備數年的【蟻人】,
可以想見的是,【蟻人】或許會是一部好看的MARVEL電影,但肯定叫不出導演名字,
觀眾可能也不在乎到底是誰拍的。
從【鋼鐵人】開始啟動的一連串MARVEL超級英雄作品的影集化、去差異化;
由製作方強勢主導、統一風格,其實便是近年英雄電影大成功的秘訣。
【鋼鐵人3】可以說是唯一的例外,這也是近年來我唯一一部喜歡的超級英雄電影。
我想這是因為小勞勃道尼太有票房吸引力,
喊水會結凍,只要是他講的話,MARVEL都不敢不從,
所以他推薦Shane Black出任本片的編劇兼導演,MARVEL也就用了;
片中從劇本到演出隨處充滿Shane Black式的幽默感,
即使那個幽默感是與MARVEL現在所營造的路線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這也讓這部片顯得有些跳TONE,MARVEL還是放手讓他拍了。
但看得出來MARVEL現在有點後悔XD
如果你問我,這種電影影集化的趨勢好不好?
我當然會說不好,我個人看電影有時候還蠻講求「驚喜」的,
以前看超級英雄改編電影就像踩地雷一樣,多開心的日子,
我今天看到【蝙蝠俠:開戰時刻】,對導演的詮釋手法感到驚艷,
從此多認識一個導演叫做Christopher Nolan;
隔天可能就看到【惡靈戰警】這種無聊到令人髮指的作品,
你就知道Mark Steven Johnson這個人的超級英雄作品真的不能看。
可以想見的是,以後這些驚喜(或驚嚇)將會越來越少,
同樣風格的作品看多了總會產生審美疲勞,
MARVEL現在雖然正在風頭上,每一部出來都碼是:
「MARVEL最好的改編作品」、「MARVEL最具野心的作品」、
「MARVEL同時間身穿緊身衣的英雄參戰最多的作品」等等等......。
觀眾總有一天會膩的。
老實說我還蠻期待DC現在這種亂槍打鳥、胡搞瞎搞的作法的,
Zack Snyder個人風格極強,作品水準嚴重參差,結果找他來組【正義聯盟】;
在完全沒有票房品牌的情況下找David Ayer拍【自殺特攻隊】,
這兩個作為真的非常的勇敢,噗哈,這一定要進電影院看他們會不會翻船的啊!
講兩個題外話,
台灣在打廣告的時候,若製作人是個名人,就會打得超大,
好比說『昆丁塔倫提諾監製』、『羊男的迷宮導演監製』,
我理性上可以了解片商為了票房考量不得不這麼作,
感性上就無法接受了,畢竟「監製」跟「導演」兩者差別可說天差地遠,
聽到有人看完片子說,唉呦,昆丁這次的片子怎麼這麼難看?
我就會想說:對,因為那不是昆丁導的。
今年最常聽到的是:唉呦,忍者龜意外的好看耶!比變形金剛好多了!
我依舊忍不住想說:對,因為那不是麥可貝導的。
另外一點是,就歐美而言,
如果我們把劇場、電影跟電視,三者放在一起比較的話,
編劇在當中的地位高低依序是:劇場 大於 電視 大於 電影。
在劇場,你基本上除非獲得劇作家同意,否則是不能隨意更動文本的;
電視則多半採取編劇組,多人共同創作的形式進行;
電影的話就不用說了,本子交出去,製作人不滿意找來編劇醫生修過好幾輪,
導演實際拍攝再改過一輪、等到殺青之後剪接再重新剪過一輪,
跟初稿比起來絕對是面目全非。
大概就是這樣。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Christine
at 2015-01-02T07:21
at 2015-01-02T07:21

By Una
at 2015-01-03T11:25
at 2015-01-03T11:25

By Susan
at 2015-01-07T12:58
at 2015-01-07T12:58

By Zenobia
at 2015-01-08T05:57
at 2015-01-08T05:57

By Charlotte
at 2015-01-10T07:21
at 2015-01-10T07:21

By Kelly
at 2015-01-14T18:19
at 2015-01-14T18:19

By Irma
at 2015-01-18T21:55
at 2015-01-18T21:55

By Todd Johnson
at 2015-01-23T19:54
at 2015-01-23T19:54

By Frederic
at 2015-01-26T04:45
at 2015-01-26T04:45

By Ursula
at 2015-01-27T07:40
at 2015-01-27T07:40

By Robert
at 2015-01-27T20:15
at 2015-01-27T20:15

By Quintina
at 2015-01-29T16:58
at 2015-01-29T16:58

By Frederica
at 2015-02-01T18:13
at 2015-02-01T18:13

By Bethany
at 2015-02-03T20:29
at 2015-02-03T20:29

By James
at 2015-02-03T22:10
at 2015-02-03T22:10

By Jack
at 2015-02-08T04:04
at 2015-02-08T04:04

By Thomas
at 2015-02-09T05:08
at 2015-02-09T05:08

By Harry
at 2015-02-10T02:25
at 2015-02-10T02:25

By Jessica
at 2015-02-13T17:57
at 2015-02-13T17:57

By Dorothy
at 2015-02-15T17:14
at 2015-02-15T17:14

By Edith
at 2015-02-16T01:27
at 2015-02-16T01:27

By Frederica
at 2015-02-17T18:55
at 2015-02-17T18:55

By Belly
at 2015-02-21T01:52
at 2015-02-21T01:52

By Kelly
at 2015-02-25T07:07
at 2015-02-25T07:07

By Kristin
at 2015-02-26T07:25
at 2015-02-26T07:25

By Megan
at 2015-02-26T16:03
at 2015-02-26T16:03

By Yedda
at 2015-03-03T07:18
at 2015-03-03T07:18

By Zanna
at 2015-03-08T02:03
at 2015-03-08T02:03

By Hazel
at 2015-03-11T06:13
at 2015-03-11T06:13

By Gary
at 2015-03-12T10:31
at 2015-03-12T10:31

By Susan
at 2015-03-15T12:17
at 2015-03-15T12:17

By Ursula
at 2015-03-20T07:42
at 2015-03-20T07:42

By Dora
at 2015-03-21T04:11
at 2015-03-21T04:11

By Iris
at 2015-03-25T07:19
at 2015-03-25T07:19

By Ula
at 2015-03-29T18:48
at 2015-03-29T18:48

By Olivia
at 2015-03-31T10:55
at 2015-03-31T10:55

By Sierra Rose
at 2015-04-03T11:03
at 2015-04-03T11:03

By Blanche
at 2015-04-08T05:34
at 2015-04-08T05:34

By Liam
at 2015-04-13T01:29
at 2015-04-13T01:29

By Dora
at 2015-04-13T16:13
at 2015-04-13T16:13

By David
at 2015-04-14T08:56
at 2015-04-14T08:56

By Anonymous
at 2015-04-19T06:29
at 2015-04-19T06:29

By Valerie
at 2015-04-21T15:39
at 2015-04-21T15:39

By George
at 2015-04-23T07:37
at 2015-04-23T07:37

By Elma
at 2015-04-25T12:28
at 2015-04-25T12:28

By Andy
at 2015-04-27T15:54
at 2015-04-27T15:54

By Kristin
at 2015-05-02T00:08
at 2015-05-02T00:08

By John
at 2015-05-06T16:18
at 2015-05-06T16:18

By Todd Johnson
at 2015-05-10T15:28
at 2015-05-10T15:28

By Quanna
at 2015-05-14T04:41
at 2015-05-14T04:41

By Odelette
at 2015-05-18T04:39
at 2015-05-18T04:39

By Christine
at 2015-05-21T13:35
at 2015-05-21T13:35

By David
at 2015-05-25T09:38
at 2015-05-25T09:38

By Kyle
at 2015-05-27T04:08
at 2015-05-27T04:08
Related Posts
有關原住民與夢想的電影

By Odelette
at 2014-12-30T22:02
at 2014-12-30T22:02
安納金與達斯維達

By Eden
at 2014-12-30T21:44
at 2014-12-30T21:44
12/31大直美麗華21:10博物館驚魂夜 序號

By Enid
at 2014-12-30T21:32
at 2014-12-30T21:32
電影老實說 -《哈比人:荒谷惡龍》

By Jacob
at 2014-12-30T21:20
at 2014-12-30T21:20
韓國本土片分列票房排行榜第一到三名

By Rosalind
at 2014-12-30T20:57
at 2014-12-30T2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