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野之城 - 亞洲電影

Oscar avatar
By Oscar
at 2008-11-28T23:35

Table of Contents



當初曾志偉把同一個企劃案,
 分別交由台灣、香港、大陸的新銳導演,
 打算拍攝三部關於青春的電影,
 台灣代表就是《九降風》,
 香港代表則是《烈日當空》。

 當我看完《九降風》的時候非常懷疑,
 關於職棒作為台灣人共同記憶的這部份,
 香港版本到底會怎麼拍,
 當初那個原始的劇本是怎麼寫的,
 香港版本要如何抵銷掉棒球這一塊?
 因為香港根本就是個沒有棒球的城市。

 然後馬上台北電影節就有了這一部,
 討論香港這個『無野之城』的電影,
 這是一個沒有野球的城市。
 這部電影的製片說香港和台北很像,
 無論文化語言流行產業都能互通有無,
 唯一不同的就是棒球這個運動。

 香港沒有職業棒球不說,
 國家代表隊就是全港唯一的一支棒球隊,
 這些人平常有自己的工作要做,
 只能利用晚上和週末練球,
 萬一遇到需要出國比賽的狀況,
 還得和公司請假才能為國爭光。

 香港只有這一支棒球隊,
 想當然爾沒有正規的棒球場。
 平常用來練習的場地,
 是一個足球棒球兩用的球場,
 甚至這個球場根本沒有觀眾席,
 因為不會有觀眾想要看棒球。

 所以電影裡才會出現以下的對話→

自殺女:你平常休閒時都在做些什麼?
 阿聰:我打棒球。
自殺女:我從來沒聽說過香港有人打棒球的耶。
 阿聰:我也從來沒聽說過香港有人衝出馬路自願被車撞死。

 就連想要收看自己兒子出國比賽的球賽,
 還要特地找有線電視廠商到府特別安裝,
 因為只有最冷門的頻道才會放送棒球賽,
 好不容易安裝好了第四台之後,
 那畫面也是模糊到一個霧裡看花,
 就是我們九十幾頻道會有的超糊畫面,
 在香港棒球賽的收視率如同我們的九十幾頻道。

 這部電影講的就是,
 一個全香港人都不知道的國家代表隊,
 隊員各自的生活、家庭和彼此的關係,
 並且前進兩年一度的亞洲杯,
 企圖奪下亞洲杯B組冠軍,
 晉升到中華、日本等強隊的A組。

 這部電影的形式非常特別,
 算是介於紀錄片和劇情片中間的假紀錄片,
 又並非《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那種假紀錄片,
 而是以劇情片的拍攝手法拍攝真實故事,
 而演員們就是球員自己本人,
 讓他們自己演出自己的故事。

 所以這部電影沒有紀錄片的訪談,
 從頭到尾都是情節不斷延伸,
 可是當觀眾理解到演員即是球員的時候,
 自然而然這個劇情就會變成紀錄,
 這些『演技』就會變成『跟拍』,
 甚至不再是假紀錄片而是假劇情片。

 關於這個部份導演處理得蠻好的,
 當然說到假紀錄片的以真亂假,
 紐承澤把由假入真的斷點拍得天衣無縫,
 這是《無野之城》絕對望塵莫及的。
 然而《無野之城》在結尾強勢轉入紀錄模式的時候,
 回過頭來卻讓人更感動於這些演員/球員的赤裸。

 正是因為電影讓你清清楚楚看見,
 哪裡算是劇情片,哪裡是紀錄片,
 於是『自己演自己』的最徹底的真實,
 就連劇本都來自演員/球員們的現狀,
 那個『從球員跳脫成為演員回頭看球員』的離魂記,
 自己以第三者的眼光呈現自己才能如此直接。

 可是作為一部討論『無野之城』的電影,
 它卻有一個讓人無法忽視的問題。
 如果這部電影的創作企圖,
 在於想要喚醒香港人的野球魂的話(←編導本身是日本棒球漫畫的超級大飯)
 那麼只能說它的企圖最後還是失敗了,
 因為身為一部棒球相關的假紀錄片,
 我完全看不見它本身的棒球魂。

 影片最後的亞洲杯棒球賽,
 就算從頭到尾都採用當初比賽時的真實片段,
 這場球賽不是演的,而是來真的,
 可是剪輯的手法卻粗劣得讓人無法激動。
 我們台灣人也沒有足球魂,
 然而看《奇蹟的夏天》也能被燃燒起來,
 正是因為最後那場球賽的疊疊堆高。

 相較之下《無野之城》的前四分之三,
 讓人看到的不是練習棒球的辛苦,
 而是球員各自人生的困境,
 於是到了最終要上場打球的時候,
 觀眾無法把這場球賽和電影前半做連結,
 失去了那種『未經一番寒徹骨』的感動。

 我們看這類型的電影的時候,
 總是希望看到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可是這部電影就耕耘不到點上,
 它耕耘的不是棒球的部份,
 而是自我人生情感的選擇,
 當看到最後球賽的那一段落,
 會懷疑你的感情世界關棒球屁事?

 固然電影結尾的反高潮,
 也許是讓觀眾達不到高潮的原因,
 但我想更重要的因素在於,
 導演本身並沒有實際的棒球迷經驗,
 他只是透過日本漫畫而喜歡棒球,
 很難親身營造出血淚交織的勝利。

 所以看完整部電影之後,
 當打上 cast & crew名單的時候,
 我問自己這部電影解決了什麼,
 答案是什麼也沒有解決到。
 劇中的演員/球員沒有因此更上一層樓,
 打完球賽之後他們的困境還是存在。

 就同志問題的部份,
 缺乏《愛在暹邏》那樣『愛是您,愛是我』式的胸襟。
 就棒球問題的部份,
 沒有《奇蹟的夏天》那樣『柳暗花明』式的撥雲見日。
 到最後都已經演了快兩小時了,
 唯一的收穫就是香港也有棒球隊。

 

--

Hubert Kuang is a new Taiwanese who was born in
Hong Kong. He is an alluring fairy and as cute as
Hello Kitty. He hopes to be a grand performer like
Hepburn, Katharine. He is really a fancy guy, isn't he?

--

All Comments

九降風

Mason avatar
By Mason
at 2008-11-28T23:32
我和電影裡的時代唯一的連結,  就是我們都使用同一個版本的國文課本 andgt;andlt;and#34; 當我看到我的國文課本的時候,  幾乎都要奪門而出拔足狂奔到台北車站,  搭乘信義幹線回去X中找老師了。  看到那個熟悉的茶色大理石紋封面,  全然白底黑字沒有一張插圖的課本,  整個就是我心狂野呀 ...

九降風

Queena avatar
By Queena
at 2008-11-28T23:31
幾個瑣碎而私人的心得: 1. 這部片如果沒有毛弟的話,  我想我應該會再加一分。  平平大家都是新人,  如果九個人一起演得爛也就算了,  偏偏導演把其他人都調教得很好,  只有毛弟一個人演來侷促得不得了。  我看國片向來最怕看到尷尬的場面,  是那種處在戲劇和生活之間的尷尬。  也就是說國片 ...

九降風

Oliver avatar
By Oliver
at 2008-11-28T23:28
不可否認這部電影拍得實在好,  如果說《不能說的秘密》之所以成功,  在於周杰倫擁有結合各個部門,  統籌成為一部大器的電影的能力。  那麼《九降風》之所以成功,  那是因為林書宇個人的靈性。  我真的覺得《不能說的秘密》很好看,  而那種好看之於一個新導演來說,  周杰倫是很懂得觀眾想要的是什麼,  於是 ...

無野之城和九降風

Frederica avatar
By Frederica
at 2008-11-28T23:27
※ 引述《milkdicky (家政教育學系班代)》之銘言: : 一個在台灣;一個在香港。 : 通通圍繞著棒球,只不過一個是很瘋棒球的地方,一個是幾乎沒有棒球的地方。 : 還有一個相同的地方是,有不穿衣服,全裸的鏡頭。 : 九降風 : http://deardicky.890m.com/blog/index. ...

我愛印度電影俱樂部?

Quintina avatar
By Quintina
at 2008-11-28T23:10
(自po自回XD) 我今天去了 到了才知道 原來真的要事先報名^^; 小姐原本請我們待到2點 如果屆時有人沒來 再讓我們進去 結果快開場時 協會的副會長(?)經過 很熱情地請大家都進場了 (希望沒害到原本有位子的人沒位子坐 汗) 會場: 挺小的 擺了6、7排辦公椅 共25個座位 用投影播放(像看簡報那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