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雷] 在北極也要搞笑-彭蕙仙寫【征服北極】! - 紀錄片

Lily avatar
By Lily
at 2008-11-27T16:31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movie 看板]

作者: FINALFANTASY ( 天下有雪) 看板: movie
標題: [無雷] 在北極也要搞笑-彭蕙仙寫【征服北極】!
時間: Thu Nov 27 10:57:10 2008

http://arctic1212.pixnet.net/blog

在北極也要搞笑

除了劉柏園臉上面積愈來愈大的凍傷,似乎感覺不到這個「征服北極」
的極限長征有多困難,因為整部記錄片的調子都很搞笑。

搞笑。

在攝氏零下 40 度、長達 600 公里、費時 21 天的比賽中,不斷地聽到
的是三個算是不同世代的男生(5年級生,「遊戲橘子」老闆劉柏園;
6年級生,超馬選手林義傑;7年級生,體育學系的陳彥博)用扭曲的聲調唱的
〈媽媽請你也保重〉。

很少聽到這麼難聽的〈媽媽請你也保重〉;也很少聽到這麼涼意颼颼的〈媽媽請
你也保重〉,不是因為北極的緣故,而是那必須依賴搞笑才能讓自己不哭出來的
生存之境。

搞笑。

這是我最喜歡的人生態度。

無論在什麼境地,總要想辦法製造出好笑的情境;多荒誕都好。我的朋友因此擔心
:你這個人正經過嗎;因為我的宗教信仰,這個疑問更顯得迫切。

但天堂的子民應該不只一種樣子;我想彼得(馬太福音 16 章,18、19節)不會因為
我愛搞笑就把我拒絕在門外吧。

這是我看《征服北極》的第一個感想:人生要搞笑。看三個男人在北極這快要死人
的地方搞笑,我覺得這是整個記錄片最棒的地方。

苦是一定的,北極耶,冰箱我都受不了。但我看到的並不是「北極的苦」、「人類
的疲倦」,我看到的是,人在極處才有的那種釋放,在死亡邊緣的歌唱。

喜劇往往來自於最深沉的悲劇;笑,是人類最有力量的哭泣。

第二個感想是,「夢想」這件事和你是幾年級無關,當然也和北極無關。有人去北極
,有人去聖母峰,有人去考了博士班;也有人,去拍了個勁爆的徵婚 MV。

我喜歡《征服北極》這部片子,不只是因為北極,更是因為它提醒我,我活在一個
任何夢想都不算奢侈的年代。夢想無法較量,沒有誰的冒險比較危險,也沒有誰的
夢想更為理想;我們都只是和自己賽跑的人。

北極的故事,讓這部記錄片告訴你。

重要的是,你自己的故事在哪裡。


玩笑,具有一種爆炸性的力量,把我們從世界抽離出來,
讓我們陷入輕冷的孤獨裡。

── 米蘭‧昆德拉,《笑忘書》
-------------------------------------------------------------------------

【征服北極】電影官方部落格http://arctic1212.pixnet.net/blog

--

All Comments

祝福"在中寮相遇"主角廖學堂 一路好走

Valerie avatar
By Valerie
at 2008-11-26T17:53
還記得在敦南誠品時滿滿的觀眾 坐了五小時看完這部紀錄片 沒人提早離開 滿滿的感動充斥在小小的放映室裡 氣氛是那麼的濃烈 剛看到網友文章才知道廖學堂離開人間了 很難過 都還沒有去溪底遙找他聊聊天 看看他種的樹 聽聽他對這塊土地的夢與愛 如今他應該已經如願 變成一顆守候中寮鄉的大樹 相關資訊 http:// ...

謎樣台灣 史亞平茂伯聯手推薦

Frederic avatar
By Frederic
at 2008-11-26T00:24
【中央社╱台北25日電】 2008.11.25 行政院新聞局長史亞平今天與電影「海角七號」的茂伯一起推薦Discovery頻道紀錄片「 謎樣台灣」。史亞平說,透過這部紀錄片,國際人士可用耳目一新的方式探索台灣。 「謎樣台灣」將於28日起每週五晚間11時在Discovery頻道播出,新聞局與Discove ...

世新廣電電影製作誠徵演員

Donna avatar
By Donna
at 2008-11-24T23:55
我們是世新大學廣電系電影組的學生 目前為了拍片急需演員,條件如下: 嘉畢:視覺年齡28~35歲,出版社的責任編輯,事業上有一番歷練,負責任       感,看很多書偶爾也寫書,喜歡沉溺在自己閱讀的世界裡。過去欣賞珍妮    直接的個性,也樂意陪珍妮品嘗美食或從事一些自己不做的休閒娛樂,隨    著時間過去, ...

我們三個紀錄片巡迴播映 關注職災弱勢勞工

Agnes avatar
By Agnes
at 2008-11-24T23:45
教育廣播 2008/11/24 康紀漢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1124/63/1a00f.html 台北市政府勞工局勞工教育中心結合影像藝術與勞動文化,今天(24)舉辦勞動紀錄片《 我們三個》首映會,希望藉由羅茂盛遭逢工作意外左小腿截肢後, ...

導演黃嘉俊 用鏡頭找到生命節奏

Edward Lewis avatar
By Edward Lewis
at 2008-11-23T17:46
邱祖胤/台北報導  (20081122) 中國時報  紀錄片導演黃嘉俊拍攝《飛行少年》,花了一整年的時間跟著一群社會邊緣的孩子 一起生活,紀錄他們騎單輪車環島的壯舉,同時也見證了這群孩子愈挫愈勇、跌倒了再爬 起來的成長歷程。他說:「紀錄片工作者似乎一直在等待事件發生,我很幸運的面對一群 每天都有事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