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雷] 李安的新電影 - 李安
By Ida
at 2008-11-22T01:10
at 2008-11-22T01:10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movie 看板]
作者: Roodin (Roodin) 看板: movie
標題: [無雷] 李安的新電影
時間: Fri Nov 21 22:31:12 2008
這篇沒有雷
只是剛好查到李安2009年要出的新電影跟自己很喜歡的音樂有關
"the Taking Woodstock"
---------------------------------------------------------
有種東西叫孕婦效應。如果家中有個孕婦,走到街上時就會覺得路上的孕婦突然多了起來
,但實際上只是自己特別注意孕婦而已。這種東西在心理學上的名詞叫選擇性視覺記憶
(Visual Selective Attention)。不過學理上的名詞一般老百姓永遠記不住,所以就化身
為「孕婦效應」、「舊情人的背影效應」等等。
對我來說這應該是「Woodstock效應」,比如李安的這部電影。李安今年八月開拍的新電
影,已經在最近進入後製階段。現在是11月下旬,所以美式電影的拍攝期有可能在三個月
內拍完,工作效率高得讓人佩服。大概被國片苦行僧似的悲情工作狀態給洗腦了,總覺得
拍電影不花上一年兩年、不嘔心瀝血借房子修馬路弄場景就不叫拍電影。
總之李安快速地拍完這場電影,據說會在明年8/17上映。為什麼會記得這個日期呢,因為
2009/8/17,是 Woodstock Festival 40週年。原本多打了40週年「慶」,不過因此死了
兩個人,似乎不該慶。但是40年前,那三天的音樂集會在下著大雷雨的天氣裡,45萬人次
在泥濘地上喝酒、嘔吐跟吸大麻,沒有警察架上拒馬與盾牌,只死了兩個人,已經是場很
了不起的大型活動了。
45萬人有多少? 下面是包圍總統府的空照圖,根據計算這張圖至少有13萬人,45萬
人是圖的三倍之多。
http://blog.yam.com/sunnyk26/article/18383632
再一次從跳躍的題材中回到李安的 the Taking Woodstock。部電影出自於一本同名的回
憶錄,寫書的人是 Woodstock Festival 的策劃人 Elliot Tiber。這位老先生現在還活
著,當年他家在紐約城開了一家旅館叫做 El Monaco,不過生意不好,人碰到經濟壓力總
會想出一些奇怪的解套方法。Tiber先生開始經營副業,例如舉辦小型表演、演唱會之類
的。慢慢地,那一帶講到舉辦表演之類的活動,就會想到他。總而言之,言而總之這是他
舉辦Woodstock Festival 的背景故事。
他是個出櫃同志,據回憶錄所稱,69年的石牆事件對他有很深的影響。看新聞報導,李安
的這部自傳改編電影 the Taking Woodstock,似乎免不了繼續說一些同志有關的東西。
再跳回自傳作者 Elliot Tiber,他家的旅館叫 El Monaco,有點教父電影的感覺。大概
是聯想到摩納哥黑幫風情跟穿著軍裝的 Al Pasino,那時的他真好看。女人香裡的 Al
Pasino 也很好看,原來眼睛有神的人演瞎子,也能讓人融進他的眼神裡。如果 Robert
De Niro 是靠下半臉散發吸引力的話,Al Pasino應該是靠上半臉的演技取勝...
最後,教父也是小說改編,小說在1969年出版的。真可怕,Woodstock也是1969舉辦的。
除了Woodstock效應以外,我還有1969年效應吧。
--
作者: Roodin (Roodin) 看板: movie
標題: [無雷] 李安的新電影
時間: Fri Nov 21 22:31:12 2008
這篇沒有雷
只是剛好查到李安2009年要出的新電影跟自己很喜歡的音樂有關
"the Taking Woodstock"
---------------------------------------------------------
有種東西叫孕婦效應。如果家中有個孕婦,走到街上時就會覺得路上的孕婦突然多了起來
,但實際上只是自己特別注意孕婦而已。這種東西在心理學上的名詞叫選擇性視覺記憶
(Visual Selective Attention)。不過學理上的名詞一般老百姓永遠記不住,所以就化身
為「孕婦效應」、「舊情人的背影效應」等等。
對我來說這應該是「Woodstock效應」,比如李安的這部電影。李安今年八月開拍的新電
影,已經在最近進入後製階段。現在是11月下旬,所以美式電影的拍攝期有可能在三個月
內拍完,工作效率高得讓人佩服。大概被國片苦行僧似的悲情工作狀態給洗腦了,總覺得
拍電影不花上一年兩年、不嘔心瀝血借房子修馬路弄場景就不叫拍電影。
總之李安快速地拍完這場電影,據說會在明年8/17上映。為什麼會記得這個日期呢,因為
2009/8/17,是 Woodstock Festival 40週年。原本多打了40週年「慶」,不過因此死了
兩個人,似乎不該慶。但是40年前,那三天的音樂集會在下著大雷雨的天氣裡,45萬人次
在泥濘地上喝酒、嘔吐跟吸大麻,沒有警察架上拒馬與盾牌,只死了兩個人,已經是場很
了不起的大型活動了。
45萬人有多少? 下面是包圍總統府的空照圖,根據計算這張圖至少有13萬人,45萬
人是圖的三倍之多。
http://blog.yam.com/sunnyk26/article/18383632
再一次從跳躍的題材中回到李安的 the Taking Woodstock。部電影出自於一本同名的回
憶錄,寫書的人是 Woodstock Festival 的策劃人 Elliot Tiber。這位老先生現在還活
著,當年他家在紐約城開了一家旅館叫做 El Monaco,不過生意不好,人碰到經濟壓力總
會想出一些奇怪的解套方法。Tiber先生開始經營副業,例如舉辦小型表演、演唱會之類
的。慢慢地,那一帶講到舉辦表演之類的活動,就會想到他。總而言之,言而總之這是他
舉辦Woodstock Festival 的背景故事。
他是個出櫃同志,據回憶錄所稱,69年的石牆事件對他有很深的影響。看新聞報導,李安
的這部自傳改編電影 the Taking Woodstock,似乎免不了繼續說一些同志有關的東西。
再跳回自傳作者 Elliot Tiber,他家的旅館叫 El Monaco,有點教父電影的感覺。大概
是聯想到摩納哥黑幫風情跟穿著軍裝的 Al Pasino,那時的他真好看。女人香裡的 Al
Pasino 也很好看,原來眼睛有神的人演瞎子,也能讓人融進他的眼神裡。如果 Robert
De Niro 是靠下半臉散發吸引力的話,Al Pasino應該是靠上半臉的演技取勝...
最後,教父也是小說改編,小說在1969年出版的。真可怕,Woodstock也是1969舉辦的。
除了Woodstock效應以外,我還有1969年效應吧。
--
Tags:
李安
All Comments
By Dora
at 2008-11-26T17:56
at 2008-11-26T17:56
By Eden
at 2008-11-30T15:58
at 2008-11-30T15:58
By Linda
at 2008-12-01T11:41
at 2008-12-01T11:41
Related Posts
李安力挺西恩潘 齊為同志平權史作傳
By Freda
at 2008-11-20T19:03
at 2008-11-20T19:03
北藝大電影創作研究所劇本編輯課程誠徵義工
By Hedy
at 2008-11-20T15:04
at 2008-11-20T15:04
Taking Woodstock 演員表
By Andrew
at 2008-11-09T11:27
at 2008-11-09T11:27
想賣手邊多的《一山走過又一山:李安.色戒.斷背山》
By Tristan Cohan
at 2008-10-24T00:44
at 2008-10-24T00:44
李安新作《製造伍德斯托克》劇照曝光
By Zenobia
at 2008-10-22T20:50
at 2008-10-22T2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