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烈愛:所謂存在(有雷分析) - 電影

By Jacob
at 2018-07-06T04:05
at 2018-07-06T04:05
Table of Contents
個人非常喜歡這部電影,讓我走出戲院後,在台北這樣悶熱的夏天顫抖著,是一種發自內
心深處的寒冷,像是被掏空了一樣的感受到Great Hunger。
劇本改編自村上春樹的短篇小說《燒穀倉》,導演敘事的功力太強大,全片以一種近乎殘
忍的寫實風格,帶出M型社會的對照,描寫出各種對生命意義難以表述的空洞。我覺得這
不只是描繪韓國的現況,即使對應到台灣也絕對有感。
高明的是他的電影敘事非常接近閱讀村上春樹小說時的感受。無關對白卻展現出了文學的
意識流,許多鏡頭呈現出美到不行的詩意,但在未知的冷冽視角,卻又跟著角色進入每個
當下的時刻,感受到那種歡喜、侷促、不安、懷疑、自卑、輕蔑、害怕、空虛、憂傷、擔
心,以及滿滿的憤怒。
是一部你會不自覺深陷故事迷霧,卻又投入角色情節的發展的好電影。也激起一股衝動想
把導演的舊作追完!很久沒看到這麼深沉黑暗的電影,個人非常非常喜歡。
——!以下有劇情雷,欲觀影者慎入!——
——!以下有劇情雷,欲觀影者慎入!——
——!以下有劇情雷,欲觀影者慎入!——
故事一開始是以劇烈搖晃的手持鏡頭拍攝男主角鍾秀扛著貨物走在城市街頭,呈現出他勞
動階級的身份,也奠定了這部片給人的寫實感。
沒多久他邂逅了擔任品牌活動SG的女主角海美,鍾秀幸運中了抽獎得到一只女錶,海美主
動與他相認。原來他們小時候在同個小鄉村長大,海美笑著說自己整型變漂亮所以鍾秀認
不出來。後來鍾秀把哪那支粉紅色的錶給了海美。海美說著她的夢想:存夠了錢要去一趟
非洲!任性的交代鍾秀要代替她餵貓。兩人當晚一起吃飯喝酒,海美表演著剝看不見的橘
子這樣的默劇,原來傳神的關鍵在於「不要想像這裡有顆橘子,而是要忘記這裡沒有橘子
」。
#貓的存在
鍾秀開始替她餵貓,餵一隻始終沒見過的貓。因為在狹小雜亂的套房卻怎樣也找不到這隻
貓,鍾秀笑著說難道這就像看不見的橘子一樣嗎?他是不是也在餵著一隻不存在的貓?當
一間房裡有貓飼料、貓的食器、貓砂盤裡頭有排泄物,就足以證明貓的存在嗎?鍾秀是因
為海美說著在鍋爐間撿到了這隻浪浪,所以索性叫他鍋爐,牠生性怕生才都不出現,叮囑
他要記得餵食。是因為這世界上有人在乎這隻貓,談論著牠,因此鍾秀才重複著餵貓的動
作。所以嚴格說起來,對鍾秀而言,貓是因為海美的存在而存在。而那天兩人上了床。過
程沒有太多言語,像是兩個寂寞的個體,用碰撞證明著自己的存在。
沒多久海美真的去了非洲,但從非洲回來的那天,身邊卻多了一個謎樣的男人Ben,像蓋
茲比的Ben。
#貧富的差距對照
Ben出現後,整部片開始瀰漫一股不協調的氣氛。鏡頭畫面不斷的對比貧富階級化的差異
。
Ben輕鬆笑稱自己遊手好閒,分不出工作或玩樂;海美曾說自己喜歡SG這種出賣勞力的工
作可以換取大多時間的自由,辛苦打工存錢才能圓自己的出國夢;鍾秀文學系畢業懷抱著
作家夢卻沒有作品,始終不敢承認自己是作家,得排排站在眾人之中被挑選當搬運工,還
得允諾願意犧牲僅有剩有的時間為工作賣力,但他的自尊不允許於是掉頭就走。
Ben開著名貴晶亮的保時捷;鍾秀開著破舊骯髒的貨卡——而海美最終上了Ben的車,鍾秀
只能摸著鼻子自我解嘲:誰叫我家住的比較遠?
Ben穿著乾淨俐落有品味的衣服,在有如樣品屋的豪宅優雅做義大利料理;海美住在一個
可以瞭望高塔景色,卻侷促寒冷的小套房裡,一天只能看見一次太陽,還是來自高塔的反
射;鍾秀住在偏遠的小鄉村,隨手煮碗泡麵果腹,家中雜亂不堪還因為從事畜牧而有牛糞
味。
Ben和家人朋友出入高級場所,出門隨身帶大麻、紅酒小酌;鍾秀和海美與家人關係疏遠
脫節,不是自己或家人遇上麻煩還不會碰面,他們的世界彷彿只剩彼此。
當鍾秀和海美進入Ben的世界時,海美講著旅行中的體悟感動,那些朋友們假裝有興趣卻
彼此交換著輕視的眼神、無話可說的態度, Ben默默打著哈欠,在被鍾秀發現後還神色自
若的報以微笑。
Ben可以突然就造訪鍾秀的家,只因為在那雜草叢生的邊陲地帶,貧窮是沒有隱私可言的
;而反觀鍾秀想尋找海美失蹤真相時,始終只能在遠處被動等待,不得其門而入,還要擔
心警察和周遭名車的質疑眼光。
這些細節都是冰冷的現實,不斷向觀眾展示鮮明的貧富階級,讓人感到不舒服,累積著不
平的憤怒。
#Ben的神諭
海美對Ben在家俐落的切著菜展露崇拜之情,Ben說做菜讓他感到愉悅,像是準備著「供品
」給自己吃。海美天真的不懂這是什麼意思。看電影的當下對這樣的形容詞印象深刻,因
為只有呈給神明或君主的東西才會被稱作供品。
三人在鍾秀家外頭呼完麻後,Ben說出自己燒溫室的癖好。鍾秀不平的說,難道只因為沒
人看管就能任意的焚燒別人的溫室嗎?Ben說這不是他的選擇,反而自比為自然法則回應
:難道雨下在溪流導致河水暴漲,淹了別人居住的地方,會說是雨的選擇嗎?當Ben如此
自然的說著這番歪理,不禁讓人為他如此扭曲的價值觀不寒而慄。
但這幾段話顯示Ben的自我定位——因著對周遭人事物游刃有餘的支配性,在他的世界中
,他就是神一般的存在。而這樣支配性不斷被暗示是因為他站在資本社會上層,因為他所
擁有的金錢,於是也掌握了其它人事物存在與否的生殺大權,懂得操縱人心。這是一種近
乎殘酷無情的權力展示。
#井的存在
海美對鍾秀說,說自己七歲的時候掉進井裡,她在下頭哭了好幾個小時,最後是鍾秀救了
她。鍾秀去向許多人求證,在那住了一輩子的人,都說那井根本不存在。
最悲傷的是海美失蹤後鍾秀去找海美的家人,海美的家人並沒有過問她好不好、去了哪裡
,只說沒還完卡債就不要回來。鍾秀問起了井,突然代入小海美當時害怕的心情,說著小
海美只能望著頭頂圓圓的天空哭泣,卻沒有人願意幫她、救她。就像是對海美家人冷漠的
指控,像是對自己孤立無援的絕望。
井是否存在,重要嗎?鍾秀和海美都因為某些原因墜落地平線以下,變成邊緣地帶的人。
鍾秀最終選擇相信從小拋棄他們、一回來卻只為了要錢的媽媽說的——的確有這麼口井。
貧窮就如同井一樣,是真實的存在,他們都因為貧窮而被徹底忽視、放棄。因為鍾秀對海
美能產生這樣的同理心情,他註定會成為那個拯救海美卻墮入地獄的人。
#焚燒溫室的本質
就像所有連續殺人犯的心理側寫,他們其實都渴望被人注意到。Ben在鍾秀家坦承自己出
於空虛,有燒溫室的習慣,那讓他感受到內在的低鳴。他說最近一次燒溫室是在非洲行兩
個月前,說著他這次也是來場勘,下次要燒的溫室離鍾秀很近很近非常近,鍾秀決心守護
著家附近的溫室,每天巡邏確保溫室沒被燒毀——那些別人不在意的,由他來保護。
只是此時海美卻人間蒸發了。
鍾秀去向Ben對質時,他起初沒問海美呢?而是問溫室呢?Ben回答溫室在他們談論後的兩
天後已燒掉了。後來Ben身邊出現了另一個剛遊歷完中國的女生,同樣講著另塊大陸上發
生的事。就像是海美的複製,鍾秀才意識到這一切是有個運作的「模式」,Ben藉著出國
挑選著獨自流浪即使消失也不被重視的女子,做為他的溫室。
原來海美即是化做一縷煙的溫室。
Ben是因為感受不到情感,而選擇毀滅;鍾秀也曾做過燒毀的動作,但他和Ben的動機卻有
本質上的差異。他是因為要忘卻情感帶來的憤怒擔心憂傷的苦痛,而選擇毀滅。一次是失
去母親被父親逼著燒媽媽的衣物,一次是失去海美而下意識想燒了溫室。
但正因為他能感受到情感,所以他急忙撲滅火勢,就像是面對不僅拋棄他,回來開口要錢
還對他漫不經心滑手機的母親說:妳的債我來還!有情的人怎麼會註定受傷呢?
我想著,當他最後選擇刺殺Ben再燒毀一切時,又是哪種心情呢?但我相信對Ben來說,這
樣的死亡也是對空虛人生的一種解脫,所以他抱住了鍾秀。
海美裸著上身舞蹈時曾說,好想就這樣跟著夕陽自然的消失,但她內心卻又害怕著死亡,
忍不住哭了起來。
這世界天天都有因著生理上的飢餓(Little hunger)而汲汲營營求溫飽的人,甚至很多人
因此而死。不公平的是,你深入去探討思考生命意義這種心靈的飢餓(Great hunger),
卻發現仍然死路一條。
電影結束時我想著,好不公平啊,鍾秀的這場謀殺簡直破綻百出,有目擊證人、有通聯紀
錄,而Ben又是會有人發現在乎的那種人,朋友、家人甚至教會都密切往來,鍾秀是逃不
掉的呀。
這部看完滿滿的絕望和憤怒。但我還是想相信,能同理且在乎別人的感受,終會得到另個
靈魂善意的回應,成為一個正的循環,這才是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
--
心深處的寒冷,像是被掏空了一樣的感受到Great Hunger。
劇本改編自村上春樹的短篇小說《燒穀倉》,導演敘事的功力太強大,全片以一種近乎殘
忍的寫實風格,帶出M型社會的對照,描寫出各種對生命意義難以表述的空洞。我覺得這
不只是描繪韓國的現況,即使對應到台灣也絕對有感。
高明的是他的電影敘事非常接近閱讀村上春樹小說時的感受。無關對白卻展現出了文學的
意識流,許多鏡頭呈現出美到不行的詩意,但在未知的冷冽視角,卻又跟著角色進入每個
當下的時刻,感受到那種歡喜、侷促、不安、懷疑、自卑、輕蔑、害怕、空虛、憂傷、擔
心,以及滿滿的憤怒。
是一部你會不自覺深陷故事迷霧,卻又投入角色情節的發展的好電影。也激起一股衝動想
把導演的舊作追完!很久沒看到這麼深沉黑暗的電影,個人非常非常喜歡。
——!以下有劇情雷,欲觀影者慎入!——
——!以下有劇情雷,欲觀影者慎入!——
——!以下有劇情雷,欲觀影者慎入!——
故事一開始是以劇烈搖晃的手持鏡頭拍攝男主角鍾秀扛著貨物走在城市街頭,呈現出他勞
動階級的身份,也奠定了這部片給人的寫實感。
沒多久他邂逅了擔任品牌活動SG的女主角海美,鍾秀幸運中了抽獎得到一只女錶,海美主
動與他相認。原來他們小時候在同個小鄉村長大,海美笑著說自己整型變漂亮所以鍾秀認
不出來。後來鍾秀把哪那支粉紅色的錶給了海美。海美說著她的夢想:存夠了錢要去一趟
非洲!任性的交代鍾秀要代替她餵貓。兩人當晚一起吃飯喝酒,海美表演著剝看不見的橘
子這樣的默劇,原來傳神的關鍵在於「不要想像這裡有顆橘子,而是要忘記這裡沒有橘子
」。
#貓的存在
鍾秀開始替她餵貓,餵一隻始終沒見過的貓。因為在狹小雜亂的套房卻怎樣也找不到這隻
貓,鍾秀笑著說難道這就像看不見的橘子一樣嗎?他是不是也在餵著一隻不存在的貓?當
一間房裡有貓飼料、貓的食器、貓砂盤裡頭有排泄物,就足以證明貓的存在嗎?鍾秀是因
為海美說著在鍋爐間撿到了這隻浪浪,所以索性叫他鍋爐,牠生性怕生才都不出現,叮囑
他要記得餵食。是因為這世界上有人在乎這隻貓,談論著牠,因此鍾秀才重複著餵貓的動
作。所以嚴格說起來,對鍾秀而言,貓是因為海美的存在而存在。而那天兩人上了床。過
程沒有太多言語,像是兩個寂寞的個體,用碰撞證明著自己的存在。
沒多久海美真的去了非洲,但從非洲回來的那天,身邊卻多了一個謎樣的男人Ben,像蓋
茲比的Ben。
#貧富的差距對照
Ben出現後,整部片開始瀰漫一股不協調的氣氛。鏡頭畫面不斷的對比貧富階級化的差異
。
Ben輕鬆笑稱自己遊手好閒,分不出工作或玩樂;海美曾說自己喜歡SG這種出賣勞力的工
作可以換取大多時間的自由,辛苦打工存錢才能圓自己的出國夢;鍾秀文學系畢業懷抱著
作家夢卻沒有作品,始終不敢承認自己是作家,得排排站在眾人之中被挑選當搬運工,還
得允諾願意犧牲僅有剩有的時間為工作賣力,但他的自尊不允許於是掉頭就走。
Ben開著名貴晶亮的保時捷;鍾秀開著破舊骯髒的貨卡——而海美最終上了Ben的車,鍾秀
只能摸著鼻子自我解嘲:誰叫我家住的比較遠?
Ben穿著乾淨俐落有品味的衣服,在有如樣品屋的豪宅優雅做義大利料理;海美住在一個
可以瞭望高塔景色,卻侷促寒冷的小套房裡,一天只能看見一次太陽,還是來自高塔的反
射;鍾秀住在偏遠的小鄉村,隨手煮碗泡麵果腹,家中雜亂不堪還因為從事畜牧而有牛糞
味。
Ben和家人朋友出入高級場所,出門隨身帶大麻、紅酒小酌;鍾秀和海美與家人關係疏遠
脫節,不是自己或家人遇上麻煩還不會碰面,他們的世界彷彿只剩彼此。
當鍾秀和海美進入Ben的世界時,海美講著旅行中的體悟感動,那些朋友們假裝有興趣卻
彼此交換著輕視的眼神、無話可說的態度, Ben默默打著哈欠,在被鍾秀發現後還神色自
若的報以微笑。
Ben可以突然就造訪鍾秀的家,只因為在那雜草叢生的邊陲地帶,貧窮是沒有隱私可言的
;而反觀鍾秀想尋找海美失蹤真相時,始終只能在遠處被動等待,不得其門而入,還要擔
心警察和周遭名車的質疑眼光。
這些細節都是冰冷的現實,不斷向觀眾展示鮮明的貧富階級,讓人感到不舒服,累積著不
平的憤怒。
#Ben的神諭
海美對Ben在家俐落的切著菜展露崇拜之情,Ben說做菜讓他感到愉悅,像是準備著「供品
」給自己吃。海美天真的不懂這是什麼意思。看電影的當下對這樣的形容詞印象深刻,因
為只有呈給神明或君主的東西才會被稱作供品。
三人在鍾秀家外頭呼完麻後,Ben說出自己燒溫室的癖好。鍾秀不平的說,難道只因為沒
人看管就能任意的焚燒別人的溫室嗎?Ben說這不是他的選擇,反而自比為自然法則回應
:難道雨下在溪流導致河水暴漲,淹了別人居住的地方,會說是雨的選擇嗎?當Ben如此
自然的說著這番歪理,不禁讓人為他如此扭曲的價值觀不寒而慄。
但這幾段話顯示Ben的自我定位——因著對周遭人事物游刃有餘的支配性,在他的世界中
,他就是神一般的存在。而這樣支配性不斷被暗示是因為他站在資本社會上層,因為他所
擁有的金錢,於是也掌握了其它人事物存在與否的生殺大權,懂得操縱人心。這是一種近
乎殘酷無情的權力展示。
#井的存在
海美對鍾秀說,說自己七歲的時候掉進井裡,她在下頭哭了好幾個小時,最後是鍾秀救了
她。鍾秀去向許多人求證,在那住了一輩子的人,都說那井根本不存在。
最悲傷的是海美失蹤後鍾秀去找海美的家人,海美的家人並沒有過問她好不好、去了哪裡
,只說沒還完卡債就不要回來。鍾秀問起了井,突然代入小海美當時害怕的心情,說著小
海美只能望著頭頂圓圓的天空哭泣,卻沒有人願意幫她、救她。就像是對海美家人冷漠的
指控,像是對自己孤立無援的絕望。
井是否存在,重要嗎?鍾秀和海美都因為某些原因墜落地平線以下,變成邊緣地帶的人。
鍾秀最終選擇相信從小拋棄他們、一回來卻只為了要錢的媽媽說的——的確有這麼口井。
貧窮就如同井一樣,是真實的存在,他們都因為貧窮而被徹底忽視、放棄。因為鍾秀對海
美能產生這樣的同理心情,他註定會成為那個拯救海美卻墮入地獄的人。
#焚燒溫室的本質
就像所有連續殺人犯的心理側寫,他們其實都渴望被人注意到。Ben在鍾秀家坦承自己出
於空虛,有燒溫室的習慣,那讓他感受到內在的低鳴。他說最近一次燒溫室是在非洲行兩
個月前,說著他這次也是來場勘,下次要燒的溫室離鍾秀很近很近非常近,鍾秀決心守護
著家附近的溫室,每天巡邏確保溫室沒被燒毀——那些別人不在意的,由他來保護。
只是此時海美卻人間蒸發了。
鍾秀去向Ben對質時,他起初沒問海美呢?而是問溫室呢?Ben回答溫室在他們談論後的兩
天後已燒掉了。後來Ben身邊出現了另一個剛遊歷完中國的女生,同樣講著另塊大陸上發
生的事。就像是海美的複製,鍾秀才意識到這一切是有個運作的「模式」,Ben藉著出國
挑選著獨自流浪即使消失也不被重視的女子,做為他的溫室。
原來海美即是化做一縷煙的溫室。
Ben是因為感受不到情感,而選擇毀滅;鍾秀也曾做過燒毀的動作,但他和Ben的動機卻有
本質上的差異。他是因為要忘卻情感帶來的憤怒擔心憂傷的苦痛,而選擇毀滅。一次是失
去母親被父親逼著燒媽媽的衣物,一次是失去海美而下意識想燒了溫室。
但正因為他能感受到情感,所以他急忙撲滅火勢,就像是面對不僅拋棄他,回來開口要錢
還對他漫不經心滑手機的母親說:妳的債我來還!有情的人怎麼會註定受傷呢?
我想著,當他最後選擇刺殺Ben再燒毀一切時,又是哪種心情呢?但我相信對Ben來說,這
樣的死亡也是對空虛人生的一種解脫,所以他抱住了鍾秀。
海美裸著上身舞蹈時曾說,好想就這樣跟著夕陽自然的消失,但她內心卻又害怕著死亡,
忍不住哭了起來。
這世界天天都有因著生理上的飢餓(Little hunger)而汲汲營營求溫飽的人,甚至很多人
因此而死。不公平的是,你深入去探討思考生命意義這種心靈的飢餓(Great hunger),
卻發現仍然死路一條。
電影結束時我想著,好不公平啊,鍾秀的這場謀殺簡直破綻百出,有目擊證人、有通聯紀
錄,而Ben又是會有人發現在乎的那種人,朋友、家人甚至教會都密切往來,鍾秀是逃不
掉的呀。
這部看完滿滿的絕望和憤怒。但我還是想相信,能同理且在乎別人的感受,終會得到另個
靈魂善意的回應,成為一個正的循環,這才是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Mason
at 2018-07-10T01:23
at 2018-07-10T01:23

By Wallis
at 2018-07-12T13:46
at 2018-07-12T13:46

By Wallis
at 2018-07-15T18:43
at 2018-07-15T18:43

By Vanessa
at 2018-07-20T17:55
at 2018-07-20T17:55

By Thomas
at 2018-07-24T16:33
at 2018-07-24T16:33

By Quintina
at 2018-07-25T14:45
at 2018-07-25T14:45

By Mason
at 2018-07-29T03:40
at 2018-07-29T03:40

By Margaret
at 2018-07-31T08:11
at 2018-07-31T08:11

By Kyle
at 2018-08-02T14:44
at 2018-08-02T14:44

By Vanessa
at 2018-08-03T05:42
at 2018-08-03T05:42

By Linda
at 2018-08-04T15:17
at 2018-08-04T15:17

By Jacob
at 2018-08-06T13:03
at 2018-08-06T13:03

By Jessica
at 2018-08-08T21:24
at 2018-08-08T21:24

By Ophelia
at 2018-08-10T20:29
at 2018-08-10T20:29

By Todd Johnson
at 2018-08-15T02:26
at 2018-08-15T02:26

By Dora
at 2018-08-19T13:49
at 2018-08-19T13:49

By Jake
at 2018-08-22T03:01
at 2018-08-22T03:01

By Kama
at 2018-08-22T16:33
at 2018-08-22T16:33

By Irma
at 2018-08-27T04:01
at 2018-08-27T04:01

By Andy
at 2018-08-27T16:54
at 2018-08-27T16:54

By Michael
at 2018-08-29T05:08
at 2018-08-29T05:08

By Andy
at 2018-09-02T13:46
at 2018-09-02T13:46

By Genevieve
at 2018-09-05T16:31
at 2018-09-05T16:31

By Joseph
at 2018-09-06T01:11
at 2018-09-06T01:11

By George
at 2018-09-06T19:34
at 2018-09-06T19:34

By Lydia
at 2018-09-11T09:45
at 2018-09-11T09:45

By Odelette
at 2018-09-13T00:41
at 2018-09-13T00:41

By Elma
at 2018-09-16T15:22
at 2018-09-16T15:22
Related Posts
當愛未成往事 Submergence

By Cara
at 2018-07-06T03:34
at 2018-07-06T03:34
《功夫》是一場美夢,還是悲劇?

By John
at 2018-07-06T02:39
at 2018-07-06T02:39
輕鬆看蟻人與黃蜂女

By Christine
at 2018-07-06T02:38
at 2018-07-06T02:38
蟻人與黃蜂女看3D的效果?

By Frederic
at 2018-07-06T02:30
at 2018-07-06T02:30
碩班同學最後一次看電影

By Delia
at 2018-07-06T01:40
at 2018-07-06T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