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 電影

By Selena
at 2015-12-15T00:45
at 2015-12-15T00:45
Table of Contents
網誌版 https://goo.gl/KcQeYV
不久之前的消息,這部台灣影史上不可忽略的巨作,在經過許多版權問題的折騰後,終於
有機會以DVD或是BD的面貌問世,我想特別熱衷於電影的人一定聽過標準收藏(The Criter
-ion Collection),即便沒有耳聞也一定看過他那眼熟的商標,再次感謝標準收藏公司,
但此公司也是出名的拖,也常有跳票事蹟,究竟何時能等到此片上市,也仍是未知數,或
許今年八月釜山電影節所發出的亞洲十大電影排名,能讓標準收藏加快腳步。
楊德昌,與其說是一個電影導演,不如說他是一個社會觀察家,而拍電影是他實踐社會觀
察再現的一種手段,應該不少人認為他的電影總是枯燥乏味的,節奏緩慢(雖然我認為還
是慢不過侯孝賢跟蔡明亮),裡頭的角色總是叨叨絮絮,但是片中蘊含的細節可以說是多
到數不清,讓電影無論從何種角度切入探討都有其可觀之處,而其中最備受推崇的便是這
部長達四個小時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電影開頭便以字卡點明了重點:時代與環境的變遷,而片中的主角:小四,正是這種新舊
年代交錯下的一個犧牲者,也就是國府遷台後的第一位未成年殺人犯,而電影前220分鐘
便是不斷鋪陳殺人案的發生因素。影片開始沒多久,小四的父親與考試人員要求重審小四
的聯考成績,小四的父親是一位嚴肅且傳統的人,公務人員,標準的中產階級,重視孩子
的教育,是小四尊敬且仿效的對象,而在被警總帶去審問後,父親變得妥協,此時小四心
中的理想父親形象破滅了,也是小四迷失於環境的因素之一。
Honey,一個大家口耳相傳卻直到電影中段才出現的人物,小公園的老大,也是女主角小
明的男友,一出場便幫小四解圍,優雅卻不失氣勢的身段,以及寬大的心胸都讓小四對其
欽佩不已,Honey避過風頭後,心中渴望和平,也對一些事情做出了讓步,卻死在不要臉
的人手上,Honey的死,對小四來說絕對也是莫大的沖擊,他並沒有親眼目睹Honey的死亡
,但也瞭解到死亡是如此接近,而後來又目睹山東倒臥在血泊中,這是他第二次接近死亡
,而最後一次,他便是那個持刀的加害者。
本片的受害者,小明,則是第三個影響小四至深的人,她與小四曾有過一段美好的時光,
她是成熟的女性,由於單親的媽媽染病,生活拮据,時常寄人籬下,因為缺乏安全感,所
以每到新的一處便會交一個新的男友,小四耳聞過她的種種,卻不願坦然面對,小四渴望
成為另一個Honey,給予小明安全感,但這也都只是小四單方面的自私想法,所以當小明
在小四心中的形象破滅之時,小四才會用刀不斷捅向小明的肚子,「妳沒有出息啊妳,不
要臉,沒有出息啊!」巧的是,那把兇刀是古代日本女子自殺的工具。
小四殺人或許並不是一時的衝動,而是一種對於社會變遷累積的不滿與宣泄,那是個中國
傳統價值漸漸出現裂痕的年代,來自西方文化的沖擊明顯出現在各個角落,滑頭洗心革面
,專心準備聯考,那種不再無所事事,回歸正道與穩定的想法,讓小四有一種很安慰的感
覺,小四告訴小翠:「我們能好好在一起嗎?我也許能給你一種很安慰的感覺,你是不是
也有這種感覺?」小翠拒絕了他「我這樣天天都很自在」,並被指責為自私,遭挫的小四
則又把希望轉向了小明,卻也得到了相同的答案,小四渴望的感覺,是想回到那個傳統安
定的年代,「我就跟這個世界一樣,這個世界是不會變的。」表面上小四氣憤於小明的水
性楊花,但事實上他無法容忍的是這個世界已經回不到過去的年代了,於是刺殺小明,成
了他反抗社會變遷的最後且唯一的方法。
小明死了,小貓王帶來的錄音帶被管理員丟進垃圾桶,播報榜單的聲音又開始出現,小四
的母親晾著建中制服,仿佛一切都沒發生,仿佛世界並沒有隨時間而改變,而唯一窺見時
代裂縫的小四入獄服刑,成為無人同情的犧牲者。
電影還有許多有趣的細節,小四與朋友摸入電影片廠,撿走一隻手電筒,開始了他黑暗中
的旅程,最後回到片廠放下手電筒離開,預告他的故事即將結束,還對片中導演直講:「
你是真是假都分不清了,還拍什麼電影。」或許也是對現實的一種指涉,與一一裡的洋洋
有異曲同工之妙「因為你們看不到後腦勺,所以我拍給你看啊。」
電影的英文標題是取自貓王的歌詞A Brighter Summer Day,但事實上電影大概有八成鏡
頭是於黑暗中拍攝,故事中的白天通常是美好之事發生時,夜晚則多是逞兇鬥狠的畫面,
最後小四刺死小明也是發生在夜晚,而後方的背景卻是明亮的,路人都未注意到兇殺案的
發生,仿佛兩邊身處不同的世界。另一個夜晚與明亮的對比,則是電影中不斷出現的建中
夜間部與日間部差異,夜間部與日間部成了社會評價學生的標準,所以小四努力想插考進
日間部,讓自己成為社會普遍公認的好,也是楊德昌在電影中對於小四個性的一種隱性塑
造。這部電影對於明亮與黑暗的運用實在精準至極,形式的經營與內容交互作用,這一部
長達四小時的電影描述的不只是單純的青少年殺人事件,更是對青少年成長、高壓統治、
時代變遷的關注,楊德昌是一位思想家,也是一位藝術家,他拍的電影像一面鏡子,映照
社會的狀況,反射出更多層次的內涵,如果楊德昌是一個明亮的夏日,那麼在他過世後,
我們也只能期盼另一個更明亮的夏日出現。
--
不久之前的消息,這部台灣影史上不可忽略的巨作,在經過許多版權問題的折騰後,終於
有機會以DVD或是BD的面貌問世,我想特別熱衷於電影的人一定聽過標準收藏(The Criter
-ion Collection),即便沒有耳聞也一定看過他那眼熟的商標,再次感謝標準收藏公司,
但此公司也是出名的拖,也常有跳票事蹟,究竟何時能等到此片上市,也仍是未知數,或
許今年八月釜山電影節所發出的亞洲十大電影排名,能讓標準收藏加快腳步。
楊德昌,與其說是一個電影導演,不如說他是一個社會觀察家,而拍電影是他實踐社會觀
察再現的一種手段,應該不少人認為他的電影總是枯燥乏味的,節奏緩慢(雖然我認為還
是慢不過侯孝賢跟蔡明亮),裡頭的角色總是叨叨絮絮,但是片中蘊含的細節可以說是多
到數不清,讓電影無論從何種角度切入探討都有其可觀之處,而其中最備受推崇的便是這
部長達四個小時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電影開頭便以字卡點明了重點:時代與環境的變遷,而片中的主角:小四,正是這種新舊
年代交錯下的一個犧牲者,也就是國府遷台後的第一位未成年殺人犯,而電影前220分鐘
便是不斷鋪陳殺人案的發生因素。影片開始沒多久,小四的父親與考試人員要求重審小四
的聯考成績,小四的父親是一位嚴肅且傳統的人,公務人員,標準的中產階級,重視孩子
的教育,是小四尊敬且仿效的對象,而在被警總帶去審問後,父親變得妥協,此時小四心
中的理想父親形象破滅了,也是小四迷失於環境的因素之一。
Honey,一個大家口耳相傳卻直到電影中段才出現的人物,小公園的老大,也是女主角小
明的男友,一出場便幫小四解圍,優雅卻不失氣勢的身段,以及寬大的心胸都讓小四對其
欽佩不已,Honey避過風頭後,心中渴望和平,也對一些事情做出了讓步,卻死在不要臉
的人手上,Honey的死,對小四來說絕對也是莫大的沖擊,他並沒有親眼目睹Honey的死亡
,但也瞭解到死亡是如此接近,而後來又目睹山東倒臥在血泊中,這是他第二次接近死亡
,而最後一次,他便是那個持刀的加害者。
本片的受害者,小明,則是第三個影響小四至深的人,她與小四曾有過一段美好的時光,
她是成熟的女性,由於單親的媽媽染病,生活拮据,時常寄人籬下,因為缺乏安全感,所
以每到新的一處便會交一個新的男友,小四耳聞過她的種種,卻不願坦然面對,小四渴望
成為另一個Honey,給予小明安全感,但這也都只是小四單方面的自私想法,所以當小明
在小四心中的形象破滅之時,小四才會用刀不斷捅向小明的肚子,「妳沒有出息啊妳,不
要臉,沒有出息啊!」巧的是,那把兇刀是古代日本女子自殺的工具。
小四殺人或許並不是一時的衝動,而是一種對於社會變遷累積的不滿與宣泄,那是個中國
傳統價值漸漸出現裂痕的年代,來自西方文化的沖擊明顯出現在各個角落,滑頭洗心革面
,專心準備聯考,那種不再無所事事,回歸正道與穩定的想法,讓小四有一種很安慰的感
覺,小四告訴小翠:「我們能好好在一起嗎?我也許能給你一種很安慰的感覺,你是不是
也有這種感覺?」小翠拒絕了他「我這樣天天都很自在」,並被指責為自私,遭挫的小四
則又把希望轉向了小明,卻也得到了相同的答案,小四渴望的感覺,是想回到那個傳統安
定的年代,「我就跟這個世界一樣,這個世界是不會變的。」表面上小四氣憤於小明的水
性楊花,但事實上他無法容忍的是這個世界已經回不到過去的年代了,於是刺殺小明,成
了他反抗社會變遷的最後且唯一的方法。
小明死了,小貓王帶來的錄音帶被管理員丟進垃圾桶,播報榜單的聲音又開始出現,小四
的母親晾著建中制服,仿佛一切都沒發生,仿佛世界並沒有隨時間而改變,而唯一窺見時
代裂縫的小四入獄服刑,成為無人同情的犧牲者。
電影還有許多有趣的細節,小四與朋友摸入電影片廠,撿走一隻手電筒,開始了他黑暗中
的旅程,最後回到片廠放下手電筒離開,預告他的故事即將結束,還對片中導演直講:「
你是真是假都分不清了,還拍什麼電影。」或許也是對現實的一種指涉,與一一裡的洋洋
有異曲同工之妙「因為你們看不到後腦勺,所以我拍給你看啊。」
電影的英文標題是取自貓王的歌詞A Brighter Summer Day,但事實上電影大概有八成鏡
頭是於黑暗中拍攝,故事中的白天通常是美好之事發生時,夜晚則多是逞兇鬥狠的畫面,
最後小四刺死小明也是發生在夜晚,而後方的背景卻是明亮的,路人都未注意到兇殺案的
發生,仿佛兩邊身處不同的世界。另一個夜晚與明亮的對比,則是電影中不斷出現的建中
夜間部與日間部差異,夜間部與日間部成了社會評價學生的標準,所以小四努力想插考進
日間部,讓自己成為社會普遍公認的好,也是楊德昌在電影中對於小四個性的一種隱性塑
造。這部電影對於明亮與黑暗的運用實在精準至極,形式的經營與內容交互作用,這一部
長達四小時的電影描述的不只是單純的青少年殺人事件,更是對青少年成長、高壓統治、
時代變遷的關注,楊德昌是一位思想家,也是一位藝術家,他拍的電影像一面鏡子,映照
社會的狀況,反射出更多層次的內涵,如果楊德昌是一個明亮的夏日,那麼在他過世後,
我們也只能期盼另一個更明亮的夏日出現。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Selena
at 2015-12-17T19:28
at 2015-12-17T19:28

By Irma
at 2015-12-19T14:17
at 2015-12-19T14:17

By Jack
at 2015-12-21T01:46
at 2015-12-21T01:46

By Donna
at 2015-12-23T03:08
at 2015-12-23T03:08

By Eartha
at 2015-12-25T04:45
at 2015-12-25T04:45

By Mason
at 2015-12-28T20:19
at 2015-12-28T20:19

By Frederic
at 2015-12-28T23:40
at 2015-12-28T23:40

By Brianna
at 2015-12-30T21:39
at 2015-12-30T21:39

By Rebecca
at 2015-12-31T23:24
at 2015-12-31T23:24

By Audriana
at 2016-01-01T21:29
at 2016-01-01T21:29

By Michael
at 2016-01-06T11:36
at 2016-01-06T11:36

By Hazel
at 2016-01-08T12:36
at 2016-01-08T12:36

By Andrew
at 2016-01-12T23:44
at 2016-01-12T23:44

By Erin
at 2016-01-17T05:16
at 2016-01-17T05:16

By Jacky
at 2016-01-20T08:39
at 2016-01-20T08:39

By Mia
at 2016-01-22T01:14
at 2016-01-22T01:14

By Victoria
at 2016-01-23T08:30
at 2016-01-23T08:30

By Queena
at 2016-01-24T05:54
at 2016-01-24T05:54

By Skylar Davis
at 2016-01-27T07:38
at 2016-01-27T07:38

By Madame
at 2016-02-01T05:08
at 2016-02-01T05:08

By Genevieve
at 2016-02-05T07:18
at 2016-02-05T07:18

By Doris
at 2016-02-09T21:31
at 2016-02-09T21:31

By Susan
at 2016-02-11T12:11
at 2016-02-11T12:11

By Agnes
at 2016-02-14T17:56
at 2016-02-14T17:56

By George
at 2016-02-16T01:50
at 2016-02-16T01:50

By William
at 2016-02-16T05:12
at 2016-02-16T05:12

By Olive
at 2016-02-18T06:33
at 2016-02-18T06:33

By Linda
at 2016-02-18T13:49
at 2016-02-18T13:49

By Susan
at 2016-02-19T11:54
at 2016-02-19T11:54

By Lauren
at 2016-02-22T06:59
at 2016-02-22T06:59

By Sandy
at 2016-02-26T05:55
at 2016-02-26T05:55

By Brianna
at 2016-02-29T22:19
at 2016-02-29T22:19

By Noah
at 2016-03-03T02:51
at 2016-03-03T02:51

By Zanna
at 2016-03-05T23:42
at 2016-03-05T23:42

By Odelette
at 2016-03-09T02:47
at 2016-03-09T02:47

By Mason
at 2016-03-09T13:32
at 2016-03-09T13:32

By Zanna
at 2016-03-11T06:59
at 2016-03-11T06:59

By Liam
at 2016-03-15T15:31
at 2016-03-15T15:31

By Puput
at 2016-03-19T06:05
at 2016-03-19T06:05

By Megan
at 2016-03-23T00:10
at 2016-03-23T00:10

By Doris
at 2016-03-23T16:41
at 2016-03-23T16:41

By Mia
at 2016-03-26T18:29
at 2016-03-26T18:29

By Yedda
at 2016-03-31T17:51
at 2016-03-31T17:51

By Hardy
at 2016-04-01T05:08
at 2016-04-01T05:08

By Lauren
at 2016-04-02T11:09
at 2016-04-02T11:09
Related Posts
AngelaBaby《ID4》回眸甜笑 網讚「地表最

By David
at 2015-12-14T23:56
at 2015-12-14T23:56
台詞跟大話西遊很像的一部電影

By Connor
at 2015-12-14T23:56
at 2015-12-14T23:56
屍憶-出乎意料的好

By Faithe
at 2015-12-14T23:50
at 2015-12-14T23:50
達拉斯沃斯堡影評人協會(DFWFCA) 得獎名單

By Bennie
at 2015-12-14T23:38
at 2015-12-14T23:38
星戰7預告裡的一句台詞

By Belly
at 2015-12-14T23:06
at 2015-12-14T2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