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雷--《驚爆焦點》 - 電影
By Queena
at 2016-05-17T17:29
at 2016-05-17T17:29
Table of Contents
很棒很棒的電影~
○你可以去看的理由
1.他是一部以劇情為重,而且導演很會說故事,就算這改編的故事你可能已知
但是在觀影的過程中他依然非常引人入勝
2.他有一個很棒的題材,更重要的是他忠實呈現了這個題材本身,但是看起來還是很有趣
(許多探討社會議題的電影對於觀眾而言常常拍得很無趣或正經過頭,
不然就是把故事導向人性的基礎慾望層面(錢、權、愛、家人等),
驚爆焦點沒這麼做還是讓人很專注在故事上)
3.節奏穩當,主線、副線的比例也很剛好,而且從頭到尾都沒偏離主題
4.塑造一個極大勢力的恐怖以及大家的視而不見的冷漠很到位卻又不浮
5.奧斯卡88屆最佳影片(很有趣的是他跟最佳導演獎的神鬼獵人剛好是兩個對比)
○不建議你去看的理由
1.沒有華麗的運鏡
2.沒有壯闊的場面
3.沒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發揮(可能走出戲院連角色名字都不知道)
推薦程度:五星 (完全值得上電影院或為他安排完整時間)
片長:扣掉片尾字幕約120分鐘
對我來說劇情片的重點是劇情啊,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始終是最誘人的
至於那華麗的運鏡、壯闊的場面、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發揮還是算了吧
(沒錯啦,就是在說神鬼獵人啦)
========================以下防雷,特雷================================
頁頁頁頁頁頁頁頁頁頁頁頁頁頁
頁頁
頁頁頁頁頁頁頁頁頁頁頁頁頁頁
頁 頁頁 頁
頁 頁 頁頁 頁 頁
頁 頁 頁 頁頁 頁 頁 頁
頁 頁 頁頁 頁 頁
頁 頁頁 頁
頁頁頁頁頁頁頁頁頁頁頁頁
頁 頁頁 頁
頁 頁頁 頁
頁頁頁頁頁頁頁頁頁頁頁頁
頁 頁頁 頁
頁 頁頁 頁
頁頁頁頁頁頁頁頁頁頁頁頁
================================================================
○角色介紹(資料來源為維基百科,因為我走出戲院都不知道他們的名字)
1.麥特:驚爆小組成員,男性,電影裡的工作是去纏一位幫教會性侵案的
受害者打官司的律師
2.莎夏:驚爆小組成員,女性,電影裡的工作是去做個案訪談還有找跟波士頓牧師的律師
3.麥可:驚爆小組成員,男性,電影裡的工作主要是後勤的文書跟資料調閱
4.羅比:驚爆小組的組長。
5.馬帝:波士頓環球報的主編(也就是驚爆小組的所屬報社)
6.米契:被麥特纏身的律師,幫助被神父性侵的受害者打官司,但是被天主教高層打壓
7.艾瑞克:波士頓牧師的律師,也就是幫因為性侵被起訴的神職人員打官司的,
主要面對莎夏跟羅比。
8.蘇利文:羅比的老朋友,代表教會的律師。
9.驚爆小組:以長期追蹤的新聞為主軸的小組,簡稱SP,組內成員大多是天主教徒背景
--------------------------------------------------
○時間軸
┬0 波士頓的警局有婦女在哭泣,警察小聲交談著又一次神父性侵的案件被壓下
├3 上大標。場景在報社,大家正在歡送主編的退休(或離職),也就是會有新的BOSS會來
│ 畫面帶到了驚爆小組的工作環境,正在查關於警局數據的資料
├5 新的主編-馬帝跟驚爆小組的組長-羅比吃飯,了解一下驚爆小組的運作模式
│ (驚爆小組是以長期追蹤(六個月以上)去做報導)馬帝也帶來了想裁員的可能
├8 驚爆小組在警局數據的調查上有點進展,但是在新主編馬帝跟其他組長的開會後,
│ 馬帝決定要驚爆小組改追蹤教會性侵案(不過教會性侵案的追蹤不多,警察不太理)
│
├12 SP決定先追吉根神父的性侵案,大家開始籌備這個報導的準備工作。
│ 麥特主要工作是去找米契律師,莎夏跟羅比去找艾瑞克律師了解性侵案的法律運作
│ 追溯期三年賠償只有兩萬左右
├19 麥特找到米契律師時,米契已經不想跟教會打官司了,被教會威脅可能吊銷律師證照
├22 從剪報找資料,有snap受害組織、教士性侵案的零碎新聞,但資料大多不太有方向
├25 羅比跟老友-蘇利文打高爾夫,原本想從老友那問關於性侵案的資訊,但老友不支持
-------------------------------------------------
├27 羅比要組員開始不畏他人看法了,因為他預期他們在這案件上會受到許多阻礙
│ 馬帝找(或被找)高階神父,神父想拉攏報社
├31 SP請了snap的主辦人進行訪談,主辦人也是被性侵的受害者之一(他九歲時)
│ 他稱他們自己是倖存者,因為很多受害者之後都無法走出陰影,
│ 而且主辦人表示他五年前就投稿過了,但是他的投稿被報社忽略掉了,很生氣
│ 主辦人提供了一些神父的名字,目前已知有涉入性侵案的教士就13位了
├35 麥特再次纏上米契律師,米契律師知道麥特是驚爆小組的人員之後改變態度
│
├37 分頭進行兩個受害者的訪談,需要受害者把細節講清楚,表示性侵案有時是持續的
├44 sp小組從受害個案去追律師,發現當初律師在這些案件上都只是幫助和解
│ 律師說因為受害者不想把事情弄大,但是莎夏羅比認為是主教樞機方不想把事情弄大
├47 sp調查教會治療中心。發現受害者的類型的同質性很高,低收入、單親、對教會依賴高
│ 找到了教會官方的教士就職地點分區年度表,可以藉此了解教士的任職地區跟離職原因
│ 發現許多性侵的教士常常在案發之後就以病假一類的理由掉到另一個地區,然後再犯
├52 發現教會性侵的案件在法院都沒留下案底
├54 羅比跟老友蘇利文參加教會慈善晚會,羅比想聊性侵案但是老友還是不幫忙
├56 麥特跟米契律師吃飯,米契律師聊到只有局外人才會來處理這種事情(像馬帝跟米契
│ 「要養活一群小孩需要一整個村莊,我告訴你,要性侵一群小孩也要一整個村莊」
│
---------------------------------------------------
├60 電話訪談之前有在做性侵案調查的人,他表示教會性侵案不是個案,是一種模式
│ 或者說是一種現象,他認為有6%的教士有涉入性侵案,所以波士頓大概有90名教士涉入
│ 由於數量太多了之前用個案追教士的方式有點太慢了,所以決定用別的方式找壞教士
│ 用官方的教士分區年度表搜尋平凡被轉換地區的教士(從既有模式推論結果)
│ 麥可發現有一名壞教士就住在自己住家的區域,但是不能打草驚蛇,只能婉轉警告女兒
├66 羅比&莎夏跟艾瑞克律師要他幫忙辯護過的教士名單,甚至威脅律師
│ 但是艾瑞克說他多年前就寄過資訊給報社,這個資訊卻被忽略掉了。
├70 艾瑞克寄來了名單,上面包含了45位教士,而且與預測結果符合
│ 馬帝主編表示這個調查要往體系,而不能只是個案,要把整件事從根拔起
├72 莎夏進行了更多個案訪談,甚至直接訪問一個教士,教士坦誠自己性侵過幼童,
│ 自己也被性侵過,讓莎夏最震驚的是教士的態度好像性侵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情
│
├77 環球報吃上了官司(被教會告,原因我忘了)。
│ 米契律師要以彌封文件作證(教會性侵案的直接關鍵證據,之前被設定成不公開)
│ 這樣的話就可以公開證物,但是米契律師不樂觀看待,他知道就算是公開的證物
│ 教會依然有權力讓他插手,讓證物不存在。
├83 911事件爆發,使得SP的調查進度停滯了。一方面宗教在此時具有慰藉的力量,
│ 負面新聞的報導在此時顯得有點模糊焦點,另一方面人員幾乎都被調動去911的新聞
│ 但是原本期待這些新聞的人很傷心(SNAP的主辦),也增加失去獨家跟完整資料的機會
│ (別人先報導但是不完整,樞機主教就可以切割,也可以防備)
---------------------------------------------------
├88 羅比去找凱文(同校校友),因為凱文也是一位性侵案的受害者
├90 麥特去調法院的公開聲明文件
├93 羅比發覺他們的風聲可能開始走漏了,時間緊迫。
├96 麥特拿到公開聲明文件,裡面有明確關於樞機主教知情卻放縱的證據,
│ 麥特很生氣還不能公開,但是他也心知肚明,要一網打盡就不能急。
├98 麥特表示原信仰崩壞的痛苦,莎夏也認同,開始調查後也好一陣子沒上教堂了
├102環球報勝訴(教會告他們的那場),因為消息可能走漏,馬帝對羅比下了最後時限
│
├106刊登時間定在聖誕節附近,背景放著聖歌,畫面卻是許多受害個案流淚的訪談過程
├107羅比最後說服老友蘇利文幫忙對有犯案的教士名單背書,老友最後答應了
├110截稿日期將至,發表報導前的最後會議,當大家憤怒於許多人知情卻不接露此事
│ 羅比表示媒體人在這件事情上也有社會責任,
│ 當初自己是責任編輯時就是自己放掉了那些教會性侵案的投書。
├115報紙刊登了(拜五),引起了許多的話題
├117驚爆小組禮拜日就去辦公室,湧入了許多受害者的來電,電話響不停
│ 最後羅比走到自己的位置上,接起了一通電話「這裡是SP小組」
┴120字幕是之後被爆出其他教會性侵醜聞的地點
128 END
------------------------------------------------------
○片名
片名叫「驚爆焦點」
英文「Spotlight」
就是很中規中矩的取名方式
Spotlight本身是小組的名字,給予了新聞聚焦的感受
但是跟許多以主角為名的電影,驚爆焦點明確的給了一個方向(沒方向的EX:Lily、
Naruto)
中翻也還不錯
○分段
●第一段
前面就是介紹角色色跟鋪陳背景,鋪陳背景沒問題
但是角色介紹的版面就拿去介紹「焦點小組」了
雖然各個角色都還是有自己的故事,但還是不足以深入認識角色
但也讓看完電影會覺得不是英雄主義而是一整個團隊的感覺很明確
是一個有趣的取捨。
●第二段--前半
初步的調查,沒啥特別的進度,就是越挖越發現性侵案的層面深不見底
老實說中間點的擺放是「性侵案是一種現象,發生率為6%」的電話訪談
從紙本上這似乎不是一個太過驚訝的轉折點
但是基於主角群本身的信仰衝擊以及之後的用教士年度分區名錄做積極的反向調查得證
算是撐起了中間點
●第二段--後半
最大的困難反而是不能打草驚蛇這個點,還有法律上的教會的干涉能力相當強大
絕望的點在911,老實說是一個外力(甚至是劇情外),但是這個點的表現很棒
包括記者們物理上的被調去其他新聞、受害者們的期待落空、獨家跟時間壓力
●第三段
最好的畫面是聖歌中受害者的流淚,那畫面極度的諷刺(其實許多畫面都很諷刺)
並且讓副線的社會責任一起在結尾收了起來
○副線們
1.社會責任
羅比(焦點小組組長)在忙的部分
包含SNAP的主辦人的投書被報社忽略、艾瑞克律師的投書被邊緣化
還有羅比最後說服老友的對談
在劇情中其實知情者很多,包含律師跟記者,
前面羅比仗勢凌人的脅迫艾瑞克律師合作,最後勇於承諾導致今天的一切自己也有責任
作為新聞記者的自己有疏失責無旁貸
2.外鄉人
「要養活一群小孩需要一整個村莊,我告訴你,要性侵一群小孩也要一整個村莊」
由米契律師跟馬帝主編引導這一段,為什麼他會兩會積極的想處理教會性侵案呢?
因為他們是外鄉人?
對於自己生活的空間大家當然都是希望越安穩越好,
所以積習已久也會把它視為傳統給延續並保護下去,這很病態也很可怕
會想去改變這些的外鄉人,因為他們不屬於這土地,所以阻力比較小
但是如果真的要把陋習給根除,還是需要這塊土地上的人自己願意改變
外鄉人往往只能起一個頭而已。
3.組員們的副線(都滿短的)
麥特-他幾乎沒有副線可言,沒私生活的可憐人OAQ
莎夏-由奶奶帶出對信仰虔誠者的衝擊
麥可-具象化「為了跟除,只能忍痛犧牲」,知道有一個性侵犯在自己家附近,
卻不行走漏風聲只能婉轉告知家人並祈禱。
羅比-除了老友外,還有校友的凱文,帶出人人都有可能是受害者
○對極大組織的反派塑造
老實說他處理的很優雅
不過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這個極大組織要具有法律影響力
雖然其他民眾的反彈聲浪,組織內部自己人的習以為常也是很有畫面
但是當你發現一個組織可以性侵人不留案底,把公開的關鍵證據給「弄不見」
這是一個絕對的壓迫力。
(還是記不得為什麼教會要告環球報)
○總評
故事講得非常好,老實說我下半場身體一直發抖,比恐怖片更恐怖
題材了得,處理得當,忠於核心。
而當故事說完還是留下了餘韻讓你思考故事帶出來的現實世界中的社會及我們。
--
○你可以去看的理由
1.他是一部以劇情為重,而且導演很會說故事,就算這改編的故事你可能已知
但是在觀影的過程中他依然非常引人入勝
2.他有一個很棒的題材,更重要的是他忠實呈現了這個題材本身,但是看起來還是很有趣
(許多探討社會議題的電影對於觀眾而言常常拍得很無趣或正經過頭,
不然就是把故事導向人性的基礎慾望層面(錢、權、愛、家人等),
驚爆焦點沒這麼做還是讓人很專注在故事上)
3.節奏穩當,主線、副線的比例也很剛好,而且從頭到尾都沒偏離主題
4.塑造一個極大勢力的恐怖以及大家的視而不見的冷漠很到位卻又不浮
5.奧斯卡88屆最佳影片(很有趣的是他跟最佳導演獎的神鬼獵人剛好是兩個對比)
○不建議你去看的理由
1.沒有華麗的運鏡
2.沒有壯闊的場面
3.沒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發揮(可能走出戲院連角色名字都不知道)
推薦程度:五星 (完全值得上電影院或為他安排完整時間)
片長:扣掉片尾字幕約120分鐘
對我來說劇情片的重點是劇情啊,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始終是最誘人的
至於那華麗的運鏡、壯闊的場面、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發揮還是算了吧
(沒錯啦,就是在說神鬼獵人啦)
========================以下防雷,特雷================================
頁頁頁頁頁頁頁頁頁頁頁頁頁頁
頁頁
頁頁頁頁頁頁頁頁頁頁頁頁頁頁
頁 頁頁 頁
頁 頁 頁頁 頁 頁
頁 頁 頁 頁頁 頁 頁 頁
頁 頁 頁頁 頁 頁
頁 頁頁 頁
頁頁頁頁頁頁頁頁頁頁頁頁
頁 頁頁 頁
頁 頁頁 頁
頁頁頁頁頁頁頁頁頁頁頁頁
頁 頁頁 頁
頁 頁頁 頁
頁頁頁頁頁頁頁頁頁頁頁頁
================================================================
○角色介紹(資料來源為維基百科,因為我走出戲院都不知道他們的名字)
1.麥特:驚爆小組成員,男性,電影裡的工作是去纏一位幫教會性侵案的
受害者打官司的律師
2.莎夏:驚爆小組成員,女性,電影裡的工作是去做個案訪談還有找跟波士頓牧師的律師
3.麥可:驚爆小組成員,男性,電影裡的工作主要是後勤的文書跟資料調閱
4.羅比:驚爆小組的組長。
5.馬帝:波士頓環球報的主編(也就是驚爆小組的所屬報社)
6.米契:被麥特纏身的律師,幫助被神父性侵的受害者打官司,但是被天主教高層打壓
7.艾瑞克:波士頓牧師的律師,也就是幫因為性侵被起訴的神職人員打官司的,
主要面對莎夏跟羅比。
8.蘇利文:羅比的老朋友,代表教會的律師。
9.驚爆小組:以長期追蹤的新聞為主軸的小組,簡稱SP,組內成員大多是天主教徒背景
--------------------------------------------------
○時間軸
┬0 波士頓的警局有婦女在哭泣,警察小聲交談著又一次神父性侵的案件被壓下
├3 上大標。場景在報社,大家正在歡送主編的退休(或離職),也就是會有新的BOSS會來
│ 畫面帶到了驚爆小組的工作環境,正在查關於警局數據的資料
├5 新的主編-馬帝跟驚爆小組的組長-羅比吃飯,了解一下驚爆小組的運作模式
│ (驚爆小組是以長期追蹤(六個月以上)去做報導)馬帝也帶來了想裁員的可能
├8 驚爆小組在警局數據的調查上有點進展,但是在新主編馬帝跟其他組長的開會後,
│ 馬帝決定要驚爆小組改追蹤教會性侵案(不過教會性侵案的追蹤不多,警察不太理)
│
├12 SP決定先追吉根神父的性侵案,大家開始籌備這個報導的準備工作。
│ 麥特主要工作是去找米契律師,莎夏跟羅比去找艾瑞克律師了解性侵案的法律運作
│ 追溯期三年賠償只有兩萬左右
├19 麥特找到米契律師時,米契已經不想跟教會打官司了,被教會威脅可能吊銷律師證照
├22 從剪報找資料,有snap受害組織、教士性侵案的零碎新聞,但資料大多不太有方向
├25 羅比跟老友-蘇利文打高爾夫,原本想從老友那問關於性侵案的資訊,但老友不支持
-------------------------------------------------
├27 羅比要組員開始不畏他人看法了,因為他預期他們在這案件上會受到許多阻礙
│ 馬帝找(或被找)高階神父,神父想拉攏報社
├31 SP請了snap的主辦人進行訪談,主辦人也是被性侵的受害者之一(他九歲時)
│ 他稱他們自己是倖存者,因為很多受害者之後都無法走出陰影,
│ 而且主辦人表示他五年前就投稿過了,但是他的投稿被報社忽略掉了,很生氣
│ 主辦人提供了一些神父的名字,目前已知有涉入性侵案的教士就13位了
├35 麥特再次纏上米契律師,米契律師知道麥特是驚爆小組的人員之後改變態度
│
├37 分頭進行兩個受害者的訪談,需要受害者把細節講清楚,表示性侵案有時是持續的
├44 sp小組從受害個案去追律師,發現當初律師在這些案件上都只是幫助和解
│ 律師說因為受害者不想把事情弄大,但是莎夏羅比認為是主教樞機方不想把事情弄大
├47 sp調查教會治療中心。發現受害者的類型的同質性很高,低收入、單親、對教會依賴高
│ 找到了教會官方的教士就職地點分區年度表,可以藉此了解教士的任職地區跟離職原因
│ 發現許多性侵的教士常常在案發之後就以病假一類的理由掉到另一個地區,然後再犯
├52 發現教會性侵的案件在法院都沒留下案底
├54 羅比跟老友蘇利文參加教會慈善晚會,羅比想聊性侵案但是老友還是不幫忙
├56 麥特跟米契律師吃飯,米契律師聊到只有局外人才會來處理這種事情(像馬帝跟米契
│ 「要養活一群小孩需要一整個村莊,我告訴你,要性侵一群小孩也要一整個村莊」
│
---------------------------------------------------
├60 電話訪談之前有在做性侵案調查的人,他表示教會性侵案不是個案,是一種模式
│ 或者說是一種現象,他認為有6%的教士有涉入性侵案,所以波士頓大概有90名教士涉入
│ 由於數量太多了之前用個案追教士的方式有點太慢了,所以決定用別的方式找壞教士
│ 用官方的教士分區年度表搜尋平凡被轉換地區的教士(從既有模式推論結果)
│ 麥可發現有一名壞教士就住在自己住家的區域,但是不能打草驚蛇,只能婉轉警告女兒
├66 羅比&莎夏跟艾瑞克律師要他幫忙辯護過的教士名單,甚至威脅律師
│ 但是艾瑞克說他多年前就寄過資訊給報社,這個資訊卻被忽略掉了。
├70 艾瑞克寄來了名單,上面包含了45位教士,而且與預測結果符合
│ 馬帝主編表示這個調查要往體系,而不能只是個案,要把整件事從根拔起
├72 莎夏進行了更多個案訪談,甚至直接訪問一個教士,教士坦誠自己性侵過幼童,
│ 自己也被性侵過,讓莎夏最震驚的是教士的態度好像性侵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情
│
├77 環球報吃上了官司(被教會告,原因我忘了)。
│ 米契律師要以彌封文件作證(教會性侵案的直接關鍵證據,之前被設定成不公開)
│ 這樣的話就可以公開證物,但是米契律師不樂觀看待,他知道就算是公開的證物
│ 教會依然有權力讓他插手,讓證物不存在。
├83 911事件爆發,使得SP的調查進度停滯了。一方面宗教在此時具有慰藉的力量,
│ 負面新聞的報導在此時顯得有點模糊焦點,另一方面人員幾乎都被調動去911的新聞
│ 但是原本期待這些新聞的人很傷心(SNAP的主辦),也增加失去獨家跟完整資料的機會
│ (別人先報導但是不完整,樞機主教就可以切割,也可以防備)
---------------------------------------------------
├88 羅比去找凱文(同校校友),因為凱文也是一位性侵案的受害者
├90 麥特去調法院的公開聲明文件
├93 羅比發覺他們的風聲可能開始走漏了,時間緊迫。
├96 麥特拿到公開聲明文件,裡面有明確關於樞機主教知情卻放縱的證據,
│ 麥特很生氣還不能公開,但是他也心知肚明,要一網打盡就不能急。
├98 麥特表示原信仰崩壞的痛苦,莎夏也認同,開始調查後也好一陣子沒上教堂了
├102環球報勝訴(教會告他們的那場),因為消息可能走漏,馬帝對羅比下了最後時限
│
├106刊登時間定在聖誕節附近,背景放著聖歌,畫面卻是許多受害個案流淚的訪談過程
├107羅比最後說服老友蘇利文幫忙對有犯案的教士名單背書,老友最後答應了
├110截稿日期將至,發表報導前的最後會議,當大家憤怒於許多人知情卻不接露此事
│ 羅比表示媒體人在這件事情上也有社會責任,
│ 當初自己是責任編輯時就是自己放掉了那些教會性侵案的投書。
├115報紙刊登了(拜五),引起了許多的話題
├117驚爆小組禮拜日就去辦公室,湧入了許多受害者的來電,電話響不停
│ 最後羅比走到自己的位置上,接起了一通電話「這裡是SP小組」
┴120字幕是之後被爆出其他教會性侵醜聞的地點
128 END
------------------------------------------------------
○片名
片名叫「驚爆焦點」
英文「Spotlight」
就是很中規中矩的取名方式
Spotlight本身是小組的名字,給予了新聞聚焦的感受
但是跟許多以主角為名的電影,驚爆焦點明確的給了一個方向(沒方向的EX:Lily、
Naruto)
中翻也還不錯
○分段
●第一段
前面就是介紹角色色跟鋪陳背景,鋪陳背景沒問題
但是角色介紹的版面就拿去介紹「焦點小組」了
雖然各個角色都還是有自己的故事,但還是不足以深入認識角色
但也讓看完電影會覺得不是英雄主義而是一整個團隊的感覺很明確
是一個有趣的取捨。
●第二段--前半
初步的調查,沒啥特別的進度,就是越挖越發現性侵案的層面深不見底
老實說中間點的擺放是「性侵案是一種現象,發生率為6%」的電話訪談
從紙本上這似乎不是一個太過驚訝的轉折點
但是基於主角群本身的信仰衝擊以及之後的用教士年度分區名錄做積極的反向調查得證
算是撐起了中間點
●第二段--後半
最大的困難反而是不能打草驚蛇這個點,還有法律上的教會的干涉能力相當強大
絕望的點在911,老實說是一個外力(甚至是劇情外),但是這個點的表現很棒
包括記者們物理上的被調去其他新聞、受害者們的期待落空、獨家跟時間壓力
●第三段
最好的畫面是聖歌中受害者的流淚,那畫面極度的諷刺(其實許多畫面都很諷刺)
並且讓副線的社會責任一起在結尾收了起來
○副線們
1.社會責任
羅比(焦點小組組長)在忙的部分
包含SNAP的主辦人的投書被報社忽略、艾瑞克律師的投書被邊緣化
還有羅比最後說服老友的對談
在劇情中其實知情者很多,包含律師跟記者,
前面羅比仗勢凌人的脅迫艾瑞克律師合作,最後勇於承諾導致今天的一切自己也有責任
作為新聞記者的自己有疏失責無旁貸
2.外鄉人
「要養活一群小孩需要一整個村莊,我告訴你,要性侵一群小孩也要一整個村莊」
由米契律師跟馬帝主編引導這一段,為什麼他會兩會積極的想處理教會性侵案呢?
因為他們是外鄉人?
對於自己生活的空間大家當然都是希望越安穩越好,
所以積習已久也會把它視為傳統給延續並保護下去,這很病態也很可怕
會想去改變這些的外鄉人,因為他們不屬於這土地,所以阻力比較小
但是如果真的要把陋習給根除,還是需要這塊土地上的人自己願意改變
外鄉人往往只能起一個頭而已。
3.組員們的副線(都滿短的)
麥特-他幾乎沒有副線可言,沒私生活的可憐人OAQ
莎夏-由奶奶帶出對信仰虔誠者的衝擊
麥可-具象化「為了跟除,只能忍痛犧牲」,知道有一個性侵犯在自己家附近,
卻不行走漏風聲只能婉轉告知家人並祈禱。
羅比-除了老友外,還有校友的凱文,帶出人人都有可能是受害者
○對極大組織的反派塑造
老實說他處理的很優雅
不過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這個極大組織要具有法律影響力
雖然其他民眾的反彈聲浪,組織內部自己人的習以為常也是很有畫面
但是當你發現一個組織可以性侵人不留案底,把公開的關鍵證據給「弄不見」
這是一個絕對的壓迫力。
(還是記不得為什麼教會要告環球報)
○總評
故事講得非常好,老實說我下半場身體一直發抖,比恐怖片更恐怖
題材了得,處理得當,忠於核心。
而當故事說完還是留下了餘韻讓你思考故事帶出來的現實世界中的社會及我們。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Elizabeth
at 2016-05-20T02:01
at 2016-05-20T02:01
By Andy
at 2016-05-23T06:43
at 2016-05-23T06:43
By Tristan Cohan
at 2016-05-24T09:59
at 2016-05-24T09:59
By Carol
at 2016-05-24T16:08
at 2016-05-24T16:08
By Mason
at 2016-05-25T22:26
at 2016-05-25T22:26
By Ina
at 2016-05-30T09:35
at 2016-05-30T09:35
By Necoo
at 2016-06-02T05:58
at 2016-06-02T05:58
By Kristin
at 2016-06-05T04:57
at 2016-06-05T04:57
By Jessica
at 2016-06-09T03:30
at 2016-06-09T03:30
By Sandy
at 2016-06-11T23:08
at 2016-06-11T23:08
By Audriana
at 2016-06-14T18:50
at 2016-06-14T18:50
By Mary
at 2016-06-19T13:02
at 2016-06-19T13:02
By Donna
at 2016-06-22T21:52
at 2016-06-22T21:52
Related Posts
史丹利庫柏力克未完成《拿破崙》可望由《無境之獸》導演接棒
By Catherine
at 2016-05-17T17:14
at 2016-05-17T17:14
看天啟之前的片單
By Rae
at 2016-05-17T16:57
at 2016-05-17T16:57
電影中真實和虛構的美國總統
By Mary
at 2016-05-17T16:04
at 2016-05-17T16:04
關於美3中的羅斯將軍(國務卿)
By Megan
at 2016-05-17T15:19
at 2016-05-17T15:19
美隊3?還是天啟
By Ingrid
at 2016-05-17T15:14
at 2016-05-17T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