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 奧斯卡呼聲最高男主角康柏拜區 - 電影

By Valerie
at 2015-02-09T09:14
at 2015-02-09T09:14
Table of Contents
新聞網址:
http://www.cna.com.tw/magazine/7-1/201502050027-1.aspx
獨家專訪 奧斯卡呼聲最高男主角康柏拜區
發稿時間:2015/02/05 21:35 最新更新:2015/02/05 21:35
他是以戲劇《新世紀福爾摩斯》男主角,走紅全世界的英國演員班奈狄克.康柏拜區(
Benedict Cumberbatch)。
34歲在《新世紀福爾摩斯》中主演偵探夏洛克.福爾摩斯,被導演史蒂芬.史匹柏讚「螢
幕上最佳的福爾摩斯」,這齣戲也讓他拿下第66屆艾美獎最佳男主角。
二月將於台灣上映的新作《模仿遊戲》,他飾演被視為電腦科學之父的艾倫.圖靈,該電
影入圍2015年奧斯卡八項提名,他是呼聲最高的奧斯卡男主角。
當大家覺得他一夕暴紅時,翻開他的演藝事業之路,卻發現相較於20出頭就成名的好萊塢
巨星,康柏拜區早在成名前曾在舞台劇和電視圈磨了10年,才成為全球巨星,屬於「慢紅
」演員。他的「大器晚成」竟是自己一手造成,來自一種「不討好」的價值養成。
「我並沒有一部接一部的接演時代劇,也沒有不斷演同一種類型角色。通常人們會要求你
不斷去做近來讓你成名的那件事,但我會非常謹慎,不會讓自己一直去做重複的事,」他
說。
當BBC所製作世界最長壽的科幻電視劇《神秘博士》找上他時,康柏拜區跟編劇聊過後,
覺得自己不適合,這一推,等於將名氣和上千萬的廣告代言費往外推。
中學畢業後,他並沒有馬上申請大學,卻花了半年時間跟著一位製香水師,學習香水搭配
的各種知識。他用製香水工作存下的積蓄到西藏,一邊教僧侶英文,一邊尋找自我內在的
真正聲音。
「在那裡可以專注,對生活中的事物抱有純粹的目標和高度注意力,」他接受《Event》
雜誌採訪時表示。
他進入曼徹斯特大學戲劇系就讀。畢業後覺得理論累積還不夠,繼續念了戲劇碩士學位,
5年期間,他大量背劇本。康柏拜區就認為,戲劇本身才是重點,而閱讀、字詞和劇本則
是靈魂。
對於專業演員來說,最難的是練習各地說話口音,光一個英國的地方口音就上達百種。康
柏拜區早在學校時,就先把各式口音證照考起來,像「英國南部標準英語口音」、「標準
美國口音」等。
口音訓練也讓他日後演出好萊塢電影《八月心風暴》時,能以一口純粹的美國腔,贏得偶
像梅莉.史翠普讚許:「他輕輕鬆鬆就融入這個奧克拉荷馬家庭。當我知道他是英國人時
,我非常驚訝!」
同時點開YouTube,也可以發現康柏拜區接受MTV挑戰,在60秒內模仿了史恩康納萊、馬修
麥康納等11位名人的精彩畫面,被媒體讚譽為「新模仿天王」。
2004年,28歲的他主演BBC製作、改編科學家史蒂芬.霍金真人故事的電影《霍金傳》,
為詮釋一個還在世的人,他爭取與本人見面,可看出他正在磨練身為演員最重要的功課:
同理心。
霍金是一位漸凍人,「一個完全正常的心智被鎖在無法動作的身體裡,是一件非常可怕的
事。跟他說話時,你必須事先清楚知道自己要問什麼、說什麼,因為他必須花費極大力氣
才能跟你溝通。你會想:『我真的不想浪費這個人的時間』,」康柏拜區說。
康柏拜區對演技的磨練,不僅只在外表的型似,還考量到內在的一貫性,這也是為何《時
代》雜誌用「天才型演員」來讚譽他。然而,天才背後沒有被看見的是一份謹慎和捨得,
及自我覺察的理性。
「如果我在更早就享受到成名的滋味,我就會像所有年輕人會做的一樣:濫用我的名氣。
」這是康柏拜區接受BBC採訪時說的一句話。直率的說法,正如同當年在西藏傾聽自我內
在聲音的18歲少年,早慧且單純,也是康柏拜區慢紅哲學的箇中關鍵。(文/黃亞琪)
--
原來口音也有證照
--
http://www.cna.com.tw/magazine/7-1/201502050027-1.aspx
獨家專訪 奧斯卡呼聲最高男主角康柏拜區
發稿時間:2015/02/05 21:35 最新更新:2015/02/05 21:35
他是以戲劇《新世紀福爾摩斯》男主角,走紅全世界的英國演員班奈狄克.康柏拜區(
Benedict Cumberbatch)。
34歲在《新世紀福爾摩斯》中主演偵探夏洛克.福爾摩斯,被導演史蒂芬.史匹柏讚「螢
幕上最佳的福爾摩斯」,這齣戲也讓他拿下第66屆艾美獎最佳男主角。
二月將於台灣上映的新作《模仿遊戲》,他飾演被視為電腦科學之父的艾倫.圖靈,該電
影入圍2015年奧斯卡八項提名,他是呼聲最高的奧斯卡男主角。
當大家覺得他一夕暴紅時,翻開他的演藝事業之路,卻發現相較於20出頭就成名的好萊塢
巨星,康柏拜區早在成名前曾在舞台劇和電視圈磨了10年,才成為全球巨星,屬於「慢紅
」演員。他的「大器晚成」竟是自己一手造成,來自一種「不討好」的價值養成。
「我並沒有一部接一部的接演時代劇,也沒有不斷演同一種類型角色。通常人們會要求你
不斷去做近來讓你成名的那件事,但我會非常謹慎,不會讓自己一直去做重複的事,」他
說。
當BBC所製作世界最長壽的科幻電視劇《神秘博士》找上他時,康柏拜區跟編劇聊過後,
覺得自己不適合,這一推,等於將名氣和上千萬的廣告代言費往外推。
中學畢業後,他並沒有馬上申請大學,卻花了半年時間跟著一位製香水師,學習香水搭配
的各種知識。他用製香水工作存下的積蓄到西藏,一邊教僧侶英文,一邊尋找自我內在的
真正聲音。
「在那裡可以專注,對生活中的事物抱有純粹的目標和高度注意力,」他接受《Event》
雜誌採訪時表示。
他進入曼徹斯特大學戲劇系就讀。畢業後覺得理論累積還不夠,繼續念了戲劇碩士學位,
5年期間,他大量背劇本。康柏拜區就認為,戲劇本身才是重點,而閱讀、字詞和劇本則
是靈魂。
對於專業演員來說,最難的是練習各地說話口音,光一個英國的地方口音就上達百種。康
柏拜區早在學校時,就先把各式口音證照考起來,像「英國南部標準英語口音」、「標準
美國口音」等。
口音訓練也讓他日後演出好萊塢電影《八月心風暴》時,能以一口純粹的美國腔,贏得偶
像梅莉.史翠普讚許:「他輕輕鬆鬆就融入這個奧克拉荷馬家庭。當我知道他是英國人時
,我非常驚訝!」
同時點開YouTube,也可以發現康柏拜區接受MTV挑戰,在60秒內模仿了史恩康納萊、馬修
麥康納等11位名人的精彩畫面,被媒體讚譽為「新模仿天王」。
2004年,28歲的他主演BBC製作、改編科學家史蒂芬.霍金真人故事的電影《霍金傳》,
為詮釋一個還在世的人,他爭取與本人見面,可看出他正在磨練身為演員最重要的功課:
同理心。
霍金是一位漸凍人,「一個完全正常的心智被鎖在無法動作的身體裡,是一件非常可怕的
事。跟他說話時,你必須事先清楚知道自己要問什麼、說什麼,因為他必須花費極大力氣
才能跟你溝通。你會想:『我真的不想浪費這個人的時間』,」康柏拜區說。
康柏拜區對演技的磨練,不僅只在外表的型似,還考量到內在的一貫性,這也是為何《時
代》雜誌用「天才型演員」來讚譽他。然而,天才背後沒有被看見的是一份謹慎和捨得,
及自我覺察的理性。
「如果我在更早就享受到成名的滋味,我就會像所有年輕人會做的一樣:濫用我的名氣。
」這是康柏拜區接受BBC採訪時說的一句話。直率的說法,正如同當年在西藏傾聽自我內
在聲音的18歲少年,早慧且單純,也是康柏拜區慢紅哲學的箇中關鍵。(文/黃亞琪)
--
原來口音也有證照
--
Tags:
電影
All Comments

By Dinah
at 2015-02-10T16:44
at 2015-02-10T16:44

By Lydia
at 2015-02-12T07:37
at 2015-02-12T07:37

By Annie
at 2015-02-15T08:44
at 2015-02-15T08:44

By Rosalind
at 2015-02-18T18:25
at 2015-02-18T18:25

By Hamiltion
at 2015-02-23T12:42
at 2015-02-23T12:42

By Tristan Cohan
at 2015-02-27T21:08
at 2015-02-27T21:08

By Quintina
at 2015-03-02T00:57
at 2015-03-02T00:57

By Eartha
at 2015-03-06T23:58
at 2015-03-06T23:58

By Robert
at 2015-03-09T00:20
at 2015-03-09T00:20

By Callum
at 2015-03-10T02:15
at 2015-03-10T02:15

By Isabella
at 2015-03-12T22:36
at 2015-03-12T22:36

By Ula
at 2015-03-13T20:39
at 2015-03-13T20:39

By Gary
at 2015-03-16T12:48
at 2015-03-16T12:48

By Caitlin
at 2015-03-19T09:29
at 2015-03-19T09:29

By Doris
at 2015-03-23T06:54
at 2015-03-23T06:54

By Robert
at 2015-03-23T09:14
at 2015-03-23T09:14

By Zenobia
at 2015-03-26T14:30
at 2015-03-26T14:30

By Franklin
at 2015-03-30T05:40
at 2015-03-30T05:40

By Kumar
at 2015-04-02T02:03
at 2015-04-02T02:03

By Andrew
at 2015-04-02T19:07
at 2015-04-02T19:07

By Andy
at 2015-04-02T22:38
at 2015-04-02T22:38

By Cara
at 2015-04-07T05:37
at 2015-04-07T05:37

By Jake
at 2015-04-09T17:20
at 2015-04-09T17:20

By Jacob
at 2015-04-13T20:57
at 2015-04-13T20:57

By Bethany
at 2015-04-14T08:31
at 2015-04-14T08:31

By Dora
at 2015-04-15T06:36
at 2015-04-15T06:36

By Caitlin
at 2015-04-19T15:13
at 2015-04-19T15:13

By Elma
at 2015-04-23T01:22
at 2015-04-23T01:22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5-04-23T10:49
at 2015-04-23T10:49

By Joseph
at 2015-04-23T14:18
at 2015-04-23T14:18

By Daph Bay
at 2015-04-25T13:51
at 2015-04-25T13:51

By Connor
at 2015-04-26T16:27
at 2015-04-26T16:27

By Elizabeth
at 2015-04-27T06:56
at 2015-04-27T06:56

By Connor
at 2015-05-01T22:47
at 2015-05-01T22:47

By Una
at 2015-05-06T03:25
at 2015-05-06T03:25

By Megan
at 2015-05-09T01:57
at 2015-05-09T01:57

By Connor
at 2015-05-13T22:44
at 2015-05-13T22:44

By Kelly
at 2015-05-17T08:59
at 2015-05-17T08:59
Related Posts
愛的萬物論

By Kelly
at 2015-02-09T08:54
at 2015-02-09T08:54
年少時代 VS 鳥人 鹿死誰手?

By Oliver
at 2015-02-09T07:35
at 2015-02-09T07:35
挾《軍中》3度征柏林 鈕承澤謙「沒長進」

By Tom
at 2015-02-09T06:50
at 2015-02-09T06:50
第68屆英國影藝學院(BAFTA)電影獎 得獎名單

By Zanna
at 2015-02-09T05:13
at 2015-02-09T05:13
國片未來的發展

By Susan
at 2015-02-09T03:05
at 2015-02-09T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