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復仇記 -《哈姆雷》 - 舞台劇

By Jacky
at 2014-04-28T20:39
at 2014-04-28T20:39
Table of Contents
王子復仇記 -《哈姆雷》
看《哈姆雷》前沒看過劇本,
對戲的認識完全來自於前兩次觀看屏風《莎姆雷特》的基礎。
(話說看戲的當下,羅斯福路的另一端正上演著《莎姆雷特》的封箱場,
只能感嘆人世無常,也難怪林子恆無暇再扮「李修國」一角)
上半場我處於極度疏離難以入戲的狀態,
也因此當演員說出“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和“ 好好款待他們,因為他們是時代的縮影和簡史。”等經典台詞,
我完全沒感受到原本預期應有的重量。
難怪有朋友說看完半場就離場,
而昨天中場休息時,也有聽到年輕的觀眾在討論想先離開。
下半場的戲劇張力有明顯提升,
哈姆雷和母后葛楚起衝突的對戲與娥菲麗發瘋的戲,
我都有跟著演員情緒起伏。
在舞台上使用攝影機拍攝後再投影到螢幕的手法,
前例有《早餐時刻》、《雷雨2.0》、《SMAP X SMAP》等,
就連台南人劇團本身都曾在《安平小鎮》中使用過,
但這次卻沒感受到此創意的必要性,
充其量只有在「哈姆雷逼問羅增侃和紀思騰前來之目的」
與「柯勞狄觀戲後的反應」這兩場戲有加分效果。
演員表現方面,
魏雋展有詮釋出哈姆雷如瘋似癲、呢喃自語的狀態,
但三小時下來,卻易讓觀眾覺得膩。
謝盈萱的母后是個人認為其近期最不成功的角色。
倒是林家麒不愧「老爹」這綽號,
在《安平小鎮》和這齣戲都把老爹的角色發揮的恰如其分。
喜愛這戲的服裝設計,
暗沉的黑、純粹的白、豔麗的紅,
用簡潔的服裝色彩帶出角色的內在性格。
在水源劇場連演八週的票房壓力看來不小,
不但謝幕後製作經理會上台催票,
還連續兩齣戲都打出男演員背部全裸牌(大誤),
偶像劇流行讓男演員裸露的風氣也吹到劇場了嗎?
那《游泳池(沒水)》的兩位男演員要小心囉! XD
在哈姆雷沐浴時出現的浴缸讓我有"Déjàvu"之感,
看了節目冊,才恍然大悟原來就是《我為你押韻 情歌》的浴缸啊!
話說這浴缸也挺忙碌的,5月底又要在高雄登台演出了。 XD
------------------------------------------------------------------------------
同場加映:
今年第一齣落淚和目前最有感覺的戲 - 動見体《屋簷下》
《屋簷下》的劇情不複雜,
描述一個家庭「衝突 → 和解 → 重生」的過程,
但故事情感真摯,演員表現動人,成就了這齣好戲。
或許大家對好戲的定義各異,
但對我來說,劇情不用多新奇,導演手法不用多炫麗,
編導只要踏實地「把故事講好」這基本功做足,
讓觀眾從戲中獲得些啟發,帶著感動回家,這戲就成功了,
而《屋簷下》就是這樣的一齣戲。
(以上這段話其實也是看完今年十幾部金穗獎短片的最大感想)
美中不足的是結尾斷的點有些怪,
觀眾都等到演員站到謝幕定點時,
才意識到戲落幕了。
之前只看過「動見体」的《戰 首部曲》和《戰 二部曲》,
看完《屋簷下》,對「動見体」好感度巨幅提升,
害我又要掙扎如何在11月的《離家不遠》與阿姆斯特丹劇團的《奧賽羅》間抉擇了!
--
看《哈姆雷》前沒看過劇本,
對戲的認識完全來自於前兩次觀看屏風《莎姆雷特》的基礎。
(話說看戲的當下,羅斯福路的另一端正上演著《莎姆雷特》的封箱場,
只能感嘆人世無常,也難怪林子恆無暇再扮「李修國」一角)
上半場我處於極度疏離難以入戲的狀態,
也因此當演員說出“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和“ 好好款待他們,因為他們是時代的縮影和簡史。”等經典台詞,
我完全沒感受到原本預期應有的重量。
難怪有朋友說看完半場就離場,
而昨天中場休息時,也有聽到年輕的觀眾在討論想先離開。
下半場的戲劇張力有明顯提升,
哈姆雷和母后葛楚起衝突的對戲與娥菲麗發瘋的戲,
我都有跟著演員情緒起伏。
在舞台上使用攝影機拍攝後再投影到螢幕的手法,
前例有《早餐時刻》、《雷雨2.0》、《SMAP X SMAP》等,
就連台南人劇團本身都曾在《安平小鎮》中使用過,
但這次卻沒感受到此創意的必要性,
充其量只有在「哈姆雷逼問羅增侃和紀思騰前來之目的」
與「柯勞狄觀戲後的反應」這兩場戲有加分效果。
演員表現方面,
魏雋展有詮釋出哈姆雷如瘋似癲、呢喃自語的狀態,
但三小時下來,卻易讓觀眾覺得膩。
謝盈萱的母后是個人認為其近期最不成功的角色。
倒是林家麒不愧「老爹」這綽號,
在《安平小鎮》和這齣戲都把老爹的角色發揮的恰如其分。
喜愛這戲的服裝設計,
暗沉的黑、純粹的白、豔麗的紅,
用簡潔的服裝色彩帶出角色的內在性格。
在水源劇場連演八週的票房壓力看來不小,
不但謝幕後製作經理會上台催票,
還連續兩齣戲都打出男演員背部全裸牌(大誤),
偶像劇流行讓男演員裸露的風氣也吹到劇場了嗎?
那《游泳池(沒水)》的兩位男演員要小心囉! XD
在哈姆雷沐浴時出現的浴缸讓我有"Déjàvu"之感,
看了節目冊,才恍然大悟原來就是《我為你押韻 情歌》的浴缸啊!
話說這浴缸也挺忙碌的,5月底又要在高雄登台演出了。 XD
------------------------------------------------------------------------------
同場加映:
今年第一齣落淚和目前最有感覺的戲 - 動見体《屋簷下》
《屋簷下》的劇情不複雜,
描述一個家庭「衝突 → 和解 → 重生」的過程,
但故事情感真摯,演員表現動人,成就了這齣好戲。
或許大家對好戲的定義各異,
但對我來說,劇情不用多新奇,導演手法不用多炫麗,
編導只要踏實地「把故事講好」這基本功做足,
讓觀眾從戲中獲得些啟發,帶著感動回家,這戲就成功了,
而《屋簷下》就是這樣的一齣戲。
(以上這段話其實也是看完今年十幾部金穗獎短片的最大感想)
美中不足的是結尾斷的點有些怪,
觀眾都等到演員站到謝幕定點時,
才意識到戲落幕了。
之前只看過「動見体」的《戰 首部曲》和《戰 二部曲》,
看完《屋簷下》,對「動見体」好感度巨幅提升,
害我又要掙扎如何在11月的《離家不遠》與阿姆斯特丹劇團的《奧賽羅》間抉擇了!
--
Tags:
舞台劇
All Comments

By Genevieve
at 2014-04-30T11:05
at 2014-04-30T11:05

By Ethan
at 2014-05-04T05:40
at 2014-05-04T05:40

By Sierra Rose
at 2014-05-08T02:10
at 2014-05-08T02:10

By Skylar Davis
at 2014-05-10T16:24
at 2014-05-10T16:24

By Sierra Rose
at 2014-05-11T03:30
at 2014-05-11T03:30

By Daph Bay
at 2014-05-14T22:30
at 2014-05-14T22:30

By Olive
at 2014-05-19T11:58
at 2014-05-19T11:58

By Eartha
at 2014-05-23T23:37
at 2014-05-23T23:37

By Frederic
at 2014-05-24T21:25
at 2014-05-24T21:25

By William
at 2014-05-27T03:11
at 2014-05-27T03:11

By David
at 2014-05-28T07:49
at 2014-05-28T07:49

By Genevieve
at 2014-05-31T19:55
at 2014-05-31T19:55

By Dora
at 2014-06-02T09:45
at 2014-06-02T09:45

By Lydia
at 2014-06-02T11:38
at 2014-06-02T11:38

By Kelly
at 2014-06-05T12:36
at 2014-06-05T12:36

By Brianna
at 2014-06-06T01:33
at 2014-06-06T01:33

By Elizabeth
at 2014-06-07T21:51
at 2014-06-07T21:51

By Gilbert
at 2014-06-11T06:01
at 2014-06-11T06:01

By Lauren
at 2014-06-12T22:22
at 2014-06-12T22:22

By Dinah
at 2014-06-17T06:50
at 2014-06-17T06:50

By Tom
at 2014-06-17T21:59
at 2014-06-17T21:59
Related Posts
影響‧新劇場《尋找彼得潘》

By Charlotte
at 2014-04-28T18:40
at 2014-04-28T18:40
陶身體劇場《4》&《2》

By Liam
at 2014-04-28T13:49
at 2014-04-28T13:49
NHK宝塚トップ伝説~熱狂の100年

By Audriana
at 2014-04-28T11:42
at 2014-04-28T11:42
蘋果劇團年度新戲再闖黑森林

By Quintina
at 2014-04-28T11:31
at 2014-04-28T11:31
演完莎姆雷特 27年屏風落幕

By Joe
at 2014-04-28T10:55
at 2014-04-28T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