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靖惇的《屋簷下》by夯仔外ㄟ人愛看戲 - 舞台劇

By Mason
at 2014-04-15T23:24
at 2014-04-15T23:24
Table of Contents
圖文好讀版http://blog.udn.com/jabbar66/12471973
王靖惇的《屋簷下》-你愛她?你真的愛她?她真的要你這樣愛她?
文/賈亦珍(夯仔外ㄟ人愛看戲)
沒有舞台、沒有美美的燈光,演員的服裝也未完全到位,這是個很陽春的整排,但幾個應
邀來看排的女生卻此起彼落地出現抽鼻子的聲音,她們哭,而且哭很久,演完後問問題時
都還淚汪汪地。
每次看排,我就很希望能看到即使是陽春整排,都很好看的戲;因為,這麼陽春都好看,
那上了舞台,在舞台道具、燈光、音樂的襯托下,那就會好看到極點,昨晚看王靖惇的《
屋簷下》,就是這樣的感覺。
從表面看,這是齣家庭悲劇,但隱藏在這個家庭的悲劇身後,卻是社會議題的探討,很多
都發生在你我身邊,很多甚至到了現在仍在社會某些地方一再重演,你沒有「看」戲的感
覺,反而像自己就置身在戲裡。
「會做這齣戲來自於爸媽間的一段對話。」王靖惇說:「發生於我爸爸從大陸買回來一個
玩具娃娃。」
爸爸回來後,在家裡炫耀那個玩具娃娃,並且跟娃娃親密地講話,「妳愛我嗎?」娃娃回
答:「我愛你。」一個大男人跟玩具娃娃愛來愛去,讓王靖惇跟他媽媽覺得詭異極了,他
們知道爸爸跟大姐很好,好得就像她是前輩子情人這輩子專程投胎來找他一樣,「我看到
爸爸看娃娃的眼神,就像它是我大姐一樣。」王靖惇說:「真的很詭異。」母親越看越火
大,一連串國罵就從嘴巴裡竄出來。
這給了王靖惇靈感,「我就從這東西去即興,寫個大綱,再寫個劇本。」他說:「先假設
有這樣一個爸爸、媽媽,再加上一些新聞事件的社會觀察。」
會寫這個作品,也是緣於王靖惇對於親情裡的「愛」這件事的窒息般的兩難感覺,「有時
候明知道那是愛的表現,但它卻是不舒服的。」例如,父親對他的愛。
「從上大學起,我爸規定我每天要打通電話回家。」他說:「大一有一天,我去當臨演,
回家後累了,下午5點多就上床睡覺,手機調靜音。」這下子不得了了,「第二天起床,
我發現手機裡有47通未接來電。」
這些電話包括父親、母親、在台北讀書的哥哥、在台北工作的叔叔和台大教官,「我馬上
打給我媽,她叫我先打給哥哥、叔叔和教官。」他說:「因為他們已在往我宿舍的路上。
」他們要來看看是不是出了什麼事。
每日一通電話沒打,惹出來的就是這麼大的騷動,這樣的愛讓王靖惇有時會喘不過氣來,
「我知道這些出發點都是愛,但為什麼要用這種方式表達呢?」他說:「所以才寫這樣一
個家庭故事。」
《屋簷下》是王靖惇2011年的作品,這回重演除了劇情作了些調整外,跟上回最大的不同
是媽媽這個角色由王詩淳取代原本的陳佳穗,以及大姐及張太太這兩個角色由原本的蔡佾
玲換成張棉棉。要特別提一下王詩淳這個演員,她是我最喜歡的小劇場演員之一,演起那
種國台語雙聲、國罵台罵輪轉如意的社會底層的「台灣媽媽」,絕對是台灣第一人,她能
讓你在為了她的這些犀利語言而失笑之際,馬上重重地在你心裡搥了一記,你會覺得這些
髒話毫不突兀,髒得那麼理所當然、那麼貼切,當然,劇是王靖惇編的,台詞也是他寫的
,但王詩淳讓這些台詞躍動了起來。
我也很喜歡劇裡一再地用擦頭髮這件事來點出「愛」這件事,以及家庭成員間的複雜又私
密無法言喻的關係,父親鍾愛長女(前世的情人),用擦頭髮來表達愛意,二女兒羨慕死
了,想要父親幫他擦一次頭髮卻不可得,到頭來還是因為半瘋的父親把她誤認為是長女,
才第一次幫她擦了頭髮,但這樣的圓夢,卻是索然無味。
父親偶而清醒時,也偶而會幫母親擦頭髮,其實很難說他真的是清醒的,因為,你看不出
他那時心裡想的是什麼,擦著的這個頭髮,在他心裡是誰的頭髮?是自己老伴的嗎?還是
他想起了年輕時的妻子?還是這顆頭仍然當成是長女的?
這齣劇取材於自己家裡,同樣是五人的家庭,同樣有大姐、二姐,但王靖惇說:「雖然有
些我家的私密題材在內,但它絕對不是我家的故事,我大姐沒有失踪,我爸也沒發瘋。」
-----
屋簷下 Under the Roof
演出場次///
4/24(四) 19:30 *演後座談場
4/25(五) 19:30 *演後座談場
4/26(六) 14:30
4/26(六) 19:30
4/27(日) 14:30 *演後座談場
4/27(日) 19:30
演出地點///
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捷運中正紀念堂站)
馬上購票http://goo.gl/rgxdTy
--
王靖惇的《屋簷下》-你愛她?你真的愛她?她真的要你這樣愛她?
文/賈亦珍(夯仔外ㄟ人愛看戲)
沒有舞台、沒有美美的燈光,演員的服裝也未完全到位,這是個很陽春的整排,但幾個應
邀來看排的女生卻此起彼落地出現抽鼻子的聲音,她們哭,而且哭很久,演完後問問題時
都還淚汪汪地。
每次看排,我就很希望能看到即使是陽春整排,都很好看的戲;因為,這麼陽春都好看,
那上了舞台,在舞台道具、燈光、音樂的襯托下,那就會好看到極點,昨晚看王靖惇的《
屋簷下》,就是這樣的感覺。
從表面看,這是齣家庭悲劇,但隱藏在這個家庭的悲劇身後,卻是社會議題的探討,很多
都發生在你我身邊,很多甚至到了現在仍在社會某些地方一再重演,你沒有「看」戲的感
覺,反而像自己就置身在戲裡。
「會做這齣戲來自於爸媽間的一段對話。」王靖惇說:「發生於我爸爸從大陸買回來一個
玩具娃娃。」
爸爸回來後,在家裡炫耀那個玩具娃娃,並且跟娃娃親密地講話,「妳愛我嗎?」娃娃回
答:「我愛你。」一個大男人跟玩具娃娃愛來愛去,讓王靖惇跟他媽媽覺得詭異極了,他
們知道爸爸跟大姐很好,好得就像她是前輩子情人這輩子專程投胎來找他一樣,「我看到
爸爸看娃娃的眼神,就像它是我大姐一樣。」王靖惇說:「真的很詭異。」母親越看越火
大,一連串國罵就從嘴巴裡竄出來。
這給了王靖惇靈感,「我就從這東西去即興,寫個大綱,再寫個劇本。」他說:「先假設
有這樣一個爸爸、媽媽,再加上一些新聞事件的社會觀察。」
會寫這個作品,也是緣於王靖惇對於親情裡的「愛」這件事的窒息般的兩難感覺,「有時
候明知道那是愛的表現,但它卻是不舒服的。」例如,父親對他的愛。
「從上大學起,我爸規定我每天要打通電話回家。」他說:「大一有一天,我去當臨演,
回家後累了,下午5點多就上床睡覺,手機調靜音。」這下子不得了了,「第二天起床,
我發現手機裡有47通未接來電。」
這些電話包括父親、母親、在台北讀書的哥哥、在台北工作的叔叔和台大教官,「我馬上
打給我媽,她叫我先打給哥哥、叔叔和教官。」他說:「因為他們已在往我宿舍的路上。
」他們要來看看是不是出了什麼事。
每日一通電話沒打,惹出來的就是這麼大的騷動,這樣的愛讓王靖惇有時會喘不過氣來,
「我知道這些出發點都是愛,但為什麼要用這種方式表達呢?」他說:「所以才寫這樣一
個家庭故事。」
《屋簷下》是王靖惇2011年的作品,這回重演除了劇情作了些調整外,跟上回最大的不同
是媽媽這個角色由王詩淳取代原本的陳佳穗,以及大姐及張太太這兩個角色由原本的蔡佾
玲換成張棉棉。要特別提一下王詩淳這個演員,她是我最喜歡的小劇場演員之一,演起那
種國台語雙聲、國罵台罵輪轉如意的社會底層的「台灣媽媽」,絕對是台灣第一人,她能
讓你在為了她的這些犀利語言而失笑之際,馬上重重地在你心裡搥了一記,你會覺得這些
髒話毫不突兀,髒得那麼理所當然、那麼貼切,當然,劇是王靖惇編的,台詞也是他寫的
,但王詩淳讓這些台詞躍動了起來。
我也很喜歡劇裡一再地用擦頭髮這件事來點出「愛」這件事,以及家庭成員間的複雜又私
密無法言喻的關係,父親鍾愛長女(前世的情人),用擦頭髮來表達愛意,二女兒羨慕死
了,想要父親幫他擦一次頭髮卻不可得,到頭來還是因為半瘋的父親把她誤認為是長女,
才第一次幫她擦了頭髮,但這樣的圓夢,卻是索然無味。
父親偶而清醒時,也偶而會幫母親擦頭髮,其實很難說他真的是清醒的,因為,你看不出
他那時心裡想的是什麼,擦著的這個頭髮,在他心裡是誰的頭髮?是自己老伴的嗎?還是
他想起了年輕時的妻子?還是這顆頭仍然當成是長女的?
這齣劇取材於自己家裡,同樣是五人的家庭,同樣有大姐、二姐,但王靖惇說:「雖然有
些我家的私密題材在內,但它絕對不是我家的故事,我大姐沒有失踪,我爸也沒發瘋。」
-----
屋簷下 Under the Roof
演出場次///
4/24(四) 19:30 *演後座談場
4/25(五) 19:30 *演後座談場
4/26(六) 14:30
4/26(六) 19:30
4/27(日) 14:30 *演後座談場
4/27(日) 19:30
演出地點///
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捷運中正紀念堂站)
馬上購票http://goo.gl/rgxdTy
--
Tags:
舞台劇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演摩莎劇團:給 摩莎 For Mosa

By Queena
at 2014-04-14T22:01
at 2014-04-14T22:01
再拒公寓-你最愛的晦暗和你最愛的意識

By Hedda
at 2014-04-14T16:06
at 2014-04-14T16:06
表達性藝術自我探索工作坊-來不及說的話

By Andrew
at 2014-04-14T13:29
at 2014-04-14T13:29
<小劇場學校2014聯合公演>關於演出

By Rachel
at 2014-04-14T04:37
at 2014-04-14T04:37
三年後,感動依舊-動見体《屋簷下》

By Yedda
at 2014-04-13T22:50
at 2014-04-13T2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