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最後一個月的花嫁 (微雷) - 日本

By Tom
at 2009-09-29T17:19
at 2009-09-29T17:19
Table of Contents
為了瑛太所以看了這部片,
結果看完的感想也是
除了瑛太fan,否則不推這部片。
我喜歡片尾曲 明日がくるなら,把氣氛烘托得很好,
插入曲The rose也有這樣的效果。
不過除了音樂,覺得導演並未將故事說的很好,
預告片還比較催淚,
就算看完之後再看預告片,還是覺得預告片勝出。
導演整體來說敘事偏平淡,
故意冷處理,不要把這個題材處理的太煽情。
或許是出於對死者與生者的尊重,
我也支持這樣的做法,
情緒的刻畫不一定要靠灑狗血才能呈現。
雖然這部片有幾個不錯的場景,
(我喜歡藍天白雲下兩個人躺在草地上的那一幕,
雖然淡淡的,卻很甜蜜;
或是爸爸請太郎蛋糕,閒談著把千惠熊貓吃掉等。)
但是呈現出來比較像是彼此獨立的一個又一個事件,過了之後,
情緒不太容易累積到下一幕。
實在有點可惜。
我不清楚導演想要呈現出怎樣的效果?
是要談生命的可貴嗎?
若談生命的可貴,
又是從紀錄片翻拍的電影,
我覺得反倒〈和豬豬一起上課的日子〉傳達的比較成功,
把觀眾拉進去和小朋友們一起苦惱,
一起被逼到絕境,怎麼哭都沒有用,
各種意見都充分與激烈的被表達出來,
它的深刻不是劇中千惠用說的能比得上的。
或是要談對疾病防治的宣導?
這部分又做得不夠好,
若據電影所說,當初千惠找電視台來拍紀錄片,
是為了讓大眾了解年輕女性也會得乳癌,
而年輕女性對於這方面的資訊獲得不易,
但片中提到乳癌只有:「早知道我當初早點去看醫生」就結束了,
若想要宣導,可趁機多加幾句,
讓觀眾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不然我看完整之後,對於乳癌還是沒有更多的了解啊。
或是導演只想刻畫愛情與親情的羈絆與支持?
但到底為什麼千惠和太郎會產生這麼深的羈絆沒有交代清楚,
看起來好像是太郎「天性如此」,
而與他們相處的過程毫無關係,
只是千惠恰巧遇到天生癡情的太郎,
所以就算躲到天涯海角,太郎都會把她找回來,追回來嗎?
如果要呈現女主角勇於和疾病奮鬥,
其實也看不太出來到底要忍受多大痛苦,
所以那個堅強也就輕飄飄的。
整部片最想推薦千惠的爸爸,
他的戲份雖然不多,
但都非常有說服力,
可以深深感受到他對千惠母親以及千惠的愛;
太郎也表現的很不錯,
不過因為他們兩人之間的感情描寫不夠清楚,
總有太郎情緒豐沛,而千惠接收不太到的感覺。
--
Tags:
日本
All Comments

By Puput
at 2009-10-01T04:59
at 2009-10-01T04:59

By Steve
at 2009-10-05T08:41
at 2009-10-05T08:41

By Ula
at 2009-10-07T05:43
at 2009-10-07T05:43

By Una
at 2009-10-09T08:02
at 2009-10-09T08:02
Related Posts
夏帆、共演“落ちこぼれ警察犬”にベタ惚れ

By Edwina
at 2009-09-29T11:03
at 2009-09-29T11:03
《福音戰士新劇場版:破》預告片第二波釋出

By Cara
at 2009-09-28T17:09
at 2009-09-28T17:09
松本清張「ゼロの焦点」48年ぶり映画化

By Emily
at 2009-09-28T00:49
at 2009-09-28T00:49
女神的報酬

By James
at 2009-09-27T22:40
at 2009-09-27T22:40
女神的報酬

By Aaliyah
at 2009-09-26T22:48
at 2009-09-26T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