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談2010台北電影獎得獎名單 - 藝術電影

Carolina Franco avatar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0-08-02T15:36

Table of Contents

原來標題:略談2010台北電影獎得獎名單

新聞來源:

http://movie.cca.gov.tw/files/14-1000-3131,r65-1.php

(Anderson)2008年後,台北電影節所設立的國內影展競賽獎項台北電影獎,劇情長
片除有機會以首獎影片獲得百萬獎金,並有最佳導演、編劇、男演員、女演員以及攝
影、剪輯等單項獎項。

但這一方面雖是讓作為電影主要類型的劇情長片可以受到社會更多矚目,也更直接地
激勵有創作夢想的電影創作者。但另一方面卻似乎直接宣告了將其他電影類型邊緣化
。而事實上,台灣觀眾的觀影品味或創作者的能力,其實已走向一個更多元成熟的階
段,過去也有非劇情長片獲得百萬首獎,例如2002年戴立忍的《兩個夏天》,2005年
莊益增、顏蘭權的紀錄片《無米樂》。

這兩年來的不斷有眾多的討論聲浪,指出此一變革的隱憂,台北電影節在2010年的台
北電影獎改變遊戲規則,讓紀錄片、短片、動畫與劇情長片除各項目有自己的獎金五
十萬元首獎,並可以在同一平台上競逐百萬首獎,而各類型入選影片都有機會獲取個
人獎項的肯定。

百萬首獎部分由姜秀瓊與關本良合導的《乘著光影旅行》打敗各類型四十多部角逐影
像作品勝出,除了對影片本身作出重大肯定,也等於是回應了這兩年來的電影獎討論。

《乘著光影旅行》是關於攝影師李屏賓的紀錄片,除了攝影師本身有著精彩的人生路
途,電影本身也有著極高的精緻度。姜秀瓊延續她作為影像創作者一貫的細膩敏銳,
在這部紀錄片段裡,抓取並掌握了詩意的流動;關本良自己是攝影師(他在本片除導
演外也擔任攝影),從專業與從業者角度捕捉許多李屏賓的工作細節和轉折,讓電影
更為立體、清晰。這次《乘著光影旅行》能獲得百萬首獎,甚至已經超越了當年《無
米樂》帶來的意涵,當台灣觀眾與社會更珍惜、感興趣,且願意以不同面向切入地瞭
解藝術創作工作的幕後點滴,在人文意義上,是前進了一大步。

最佳劇情片由鍾孟宏《第四張畫》獲得,提名的片單還有《一頁台北》、《靈魂的旅
程》、《臉》、《聽說》、《艋舺》、《台北星期天》、《父後七日》、《第36個故
事》與《眼淚》。《第四張畫》的獲獎或可看為是藝術vs商業,較為個人性的探索vs
說故事,一般性題目vs社會議題,等的一個折衷點。《第四張畫》延續了鍾孟宏《停
車》以來的特質,在一個看似社會議題式的故事設定下,卻以某種戲劇狀態或荒謬性
去解剖其中的轉折與幽微。

紀錄片方面由或跨類組獲獎的《乘著光影旅行》拿下,但同時提名的其他紀錄片也甚
有可觀 ,均檢驗或關懷了台灣社會許多的不同面向。《一個不存在社會的平民筆記2
:真相病毒紀錄片》以2000年台灣大學張振聲事件與隨後的「張爸事件」 ,討論BBS
的言論自由,以及由此反映出的人性和此一虛擬世界值得思考的內涵。《寄藥包》回
顧了日治時期的先使用後付費的寄藥包行業,並以從業者張慶隆的人生故事看此一消
失的年代。《藝霞年代》記錄了曾風靡一時的「藝霞歌舞劇團」,他們在25年前嘎然
結束,25年後又於高雄復出。電影紀錄了霞女人生的點滴。《戒指》以一枚祖母送的
戒指回看成長點滴,也是作者家鄉雲林的路途。《牽倇的手》以一對夫妻看台灣的這
五十年。《女人的力量》中,素人作者吳金燕紀錄了另一位女人越南籍新移民麥玉珍
的奮鬥過程。《聖與罪》由朱全斌與韓良露紀錄了陳映真其人其作。《一閃一閃亮晶
晶》是林正盛記錄了自閉兒的生活,龍男的《誰在那邊唱》延續了他一直以來對樂團
生態與創作者之間關係的關注。

最佳劇情短片由陳博彥《爸爸不在家》拿下,繼第32屆金穗獎最佳學生作品首獎後再
度獲獎,說著當爸爸不在家獨自照顧媽媽時的心情與浮現的各種想法景觀,在簡單的
敘事中卻呈現了相當的想像力與影像張力。同樣入圍的《老徐的完結篇》,演出的蔡
振南拿下了台北電影獎的最佳男配角,充分說明了短片也可以清楚彰顯出演員的詮釋
功力。拍攝過《不能說的秘密》等片的幕後花絮的程偉豪,有著對於電影形式本身、
製作過程、產業生態更高的敏銳度和洞察力,他且以入圍的這部《狙擊手》拿下這次
電影獎的電影產業獎項。

最佳編劇由《父後七日》拿下,這部由王育麟、劉梓潔掛名雙導演的作品,改編自劉
梓潔的林榮三文學獎散文類首獎作品,電影充分顯現了文學人的細膩,而散文的取材
生活化,更讓電影貼近著台灣人的生活與集體記憶。該片中飾演笑女白琴的張詩盈且
獲得最佳女配角。

獲得最佳動畫獎的《簡單作業》是許多觀眾與影評人甚為激賞的一部作品,除了有成
熟的影像鋪展,電影以小朋友寫作業的設定,探索了祖孫父子三代的微妙情感,以及
人與過去時代的眷戀,是懷舊的也是傳承的。家庭,向來是看似簡單但最不簡單的作
業。

最佳導演獎由鄭文堂以《眼淚》拿下。《眼淚》是一部相當成熟且動人的作品,儘管
作者比較以政治角度出發,但其實整部電影可以從非常多面向切入地閱讀。演員的表
現也非常精湛。《眼淚》沒有引起太多注意和討論可說是非常可惜。

最佳攝影獎由攝影師廖本榕以《臉》拿下,最佳技術獎由黃美清、陳柏任以《艋舺》
,這兩部電影在這次電影獎的這樣成績,我一方面覺得有些可惜,一方面又也覺得某
種程度可以作為一種階段性的觀察指標。雖然表面上兩部片剛好是藝術和商業的兩端
,但它們都表現出電影創作者在各面向的成熟到位。光是一個或幾個動人的元素,並
不足以成就一部成功成熟的電影,但今天在台灣,電影討論的聚焦似乎還是並沒有對
於一種整體性的周延,抱持更為嚴格的檢驗。但儘管在大環境的艱辛下,台灣影像創
作者還是逐漸走出一條路,技術的部分,絕對不該是我們評斷一部影像作品的陪襯項
目。

--

All Comments

少年鱷魚幫:熱血冒險之外,我們看見成 …

Yedda avatar
By Yedda
at 2010-08-02T10:38
※ [本文轉錄自 movie 看板 #1CLRPjCe ] 作者: lais (timeless) 看板: movie 標題: [好雷] 少年鱷魚幫:熱血冒險之外,我們看見成長的價值 時間: Mon Aug 2 02:01:15 2010 「少年鱷魚幫」:熱血冒險之外,我們看見成長的價值 「少年鱷魚幫 ...

《獵殺幽靈寫手》放下期待才能抓鬼

Mason avatar
By Mason
at 2010-08-01T21:13
文/聞天祥   伊旺麥奎格在羅曼波蘭斯基導演的「獵殺幽靈寫手」飾演一個幫英國前首相(皮 爾斯布洛斯南)寫回憶錄的捉刀作家(也就是原片名所指的ghost writer)。在被嚴 密監控的書寫環境中,目睹了大老闆面臨國際法庭,可能對他在中東戰爭違背人道的 祕密刑訊,召開調查的政治生涯風暴,以及和首相夫人在敏感時 ...

藝術電影院的舵手 中影真善美劇院經理專訪

Christine avatar
By Christine
at 2010-08-01T20:41
藝術電影院的舵手 中影真善美劇院經理孔慶昌專訪 放映週報 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asp?period=268 報導 / 林怡君 Najaha 真善美劇院1975年成立至今,已伴隨台灣影迷度過三十五個年頭。這座深具文化指標意義 的老戲院,當年曾經是年輕男女約會 ...

請問現在哪裡還拿得到今年台北電影節的手冊?

James avatar
By James
at 2010-08-01T14:58
如題 或者是否有人肯出讓全新的2010年台北電影節手冊一本 我願以150元購買 意者請寄站內信 謝謝 -- [Pantheon] Muses of the 60and#39;s http://www.wretch.cc/blog/craigga - ...

有關國家電影文化中心名稱及設址新莊事

Odelette avatar
By Odelette
at 2010-08-01T14:07
原來標題:有關國家電影文化中心名稱及設址新莊事 新聞來源: http://www.taiwancinema.com/ct.asp?xItem=61778andamp;ctNode=255andamp;mp=1 三立新聞台7月31日報導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稱,民進黨執政時在新莊所建設的國家 電影中心,現國 ...